制度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指导和方向,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写好企业管理制度方案怎么写有什么技巧?这里给大家整理企业管理制度方案怎么写,方便大家学习。
1、生产调度受分管经理、主管直接领导和管理,日常生产工作指挥、协调、管理行使生产经理权力。当班工作中应按公司管理制度,以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抓好安全、稳产,促进系统长周期安全运行。
2、认真执行“生产管理标准”,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加强生产调度指挥,搞好安全生产,促进当班中的生产作业和经济指标完成。
3、负责当班中各岗位设备、工艺正常运行,抓好煤、水、电、汽、气的平衡调度,指挥协调。生产过程中,有权减量,无权超标。
4、加强巡回检查,全面检查、了解各工序指标变化,发现设备、工艺有不正常时,要组织解决,并反馈有关领导。
5、认真组织大班班前会,将生产调度例会主要精神传达给员工,并作好当班生产的安全注意事项安排。
6、负责当班中系统开停车及设备的停机检修,倒机开车。
7、确保安全第一,加强各车间、工序的联系,对生产运行中有疑难问题,有权通知有关车间,部门协同处理。对当班中出现的事故要通知所在车间召开分析会,并拿出事故处理意见。
1、负责有关大事、图片的搜集、整理、汇编保管工作;
2、负责外来公文、信函的收发、登记、编号、传阅、分发;
3、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清理和提供利用;
4、负责文件的打印、装订、分发、复印以及名片的印制;
5、协助进行印章保管、使用登记,开具介绍信;
6、负责信件、邮件的寄送,报刊的征订及管理;
7、协助重大活动和会务安排;
8、负责一般来信、来电、来访的接待及处理工作;
9、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1)考勤周期为每个自然月,即每月1日至当月最后一天。
(2)根据国家相关规定,门店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作息时间为。在周一至周五由店面安排轮休两天,周六、周日不休息。
(3)公司下属门店员工的考勤由门店店长手工考勤,所有考勤表必须以公司人事部下发公司LOGO的考勤表为标准。店长休假由店长指定员工负责考勤。店长在月初制订本门店工作排班表,门店员工应严格按排班表上下班,如员工临时有事休假在确保有人换班的.情况下,店长方能准假;门店员工如有加班则应填写加班审批表并报分管领导审核,门店上月考勤表、上月加班审批表、当月工作排班表在每月5号前提交人力资源部。
(4)员工必须严格遵守上下班工作时间,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旷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上班需严格按照店面作息时间规定,由店长负责登记每日出勤及请假情况,由人力资源部不定时抽查。员工考勤表字迹晰,严禁涂改,名字和员工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一致。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职工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员工正常工作时间为上午7时40分至12时,下午1时30分至6时,因季节变化需调整工作时间时由办公室另行通知。
第三条公司职工一律实行上下班打卡登记制度,所有员工上下班均需亲自打卡。员工上班前应做好上班准备工作,应检查机器各部位是否能正常运转并做好卫生清理工作,下班后应把所有的工具各就各位,把物品整理归类。
第四条公司每天安排人员监督员工上下班打卡,并负责将员工出勤情况报告领导,由领导报至财务部,据此核发工资及奖金。
第五条所有人员须先到公司打卡报到后,方能外出办理各项业务特殊情况需经领导签字批准,没经领导批准的,按迟到或旷工处理。
第六条上班时间开始后5分至30分内到班者,按迟到论处,超过30分钟以上者,按旷工半日论处。提前30分钟以内下班者按早退论处,超过30分钟者按旷工半天论处。
第七条员工外出办理业务前,须向本部门负责人申明外出原因及返回公司时间,否则按外出办私事处理。
第八条上班时间外出办私事者,一经发现,即扣除当月全勤奖,并给予警告一次的处分。
第九条员工1个月内迟到、早退累计达3次者扣发全勤奖,5次扣半天工资,员工无故旷工半日者,扣发当月全勤奖;旷工一天扣二天工资,每月累计3天旷工者以上者公司给予辞退。
第十条每位员工每月有二天休假,如一个月因工作没有休假者,多工作一天。该天发一天半工资。请假一天,扣除当天工资,扣发当月全勤奖
第十一条全体员工每月需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任务,生产员工有生产任务,销售人员有销售任务,办公人员有办公公务,若完不成任务者,扣发10%至50%的工资,三个月无业绩者,给予辞退。
第十二条员工(含试用期员工)凡有以下一条或多条功绩者,公司给予不低于100元的奖励。
1、超额完成任务或在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出突出成绩者;
2、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对弄虚作假、严重违反财经纪律、贪污、盗窃、破坏公共财产者大胆揭发、勇于斗争有功绩者;
3、在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并采取措施,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以及保护公司财产和利益有突出贡献者;
4、主持正义,积极维护社会治安,维护企业的工作秩序,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有功绩者;
5、工作态度端正,主动为公司分忧解难,为公司节省开支,为公司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公司采用者。
6、全月生产无次品者
7、其它有重大成绩者
第十三条全勤奖金每月50元。
第十四条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守以下规定,若违犯下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发现一次给予不低于5元的罚款
1、按操作规范工作,服从工作分配,若违犯者轻者罚款重者辞退。
2、车间内操作工作使用工具、模具、产品、材料应整齐放在一定的位置。
3、机器工作时,保证在岗在位,不得离岗串岗。
4、工作疏忽造成产品不合格,外发人员货物数量发错,产品、配件不合格将负责重复工作的加工费、差旅费、物流费、毁坏的材料费。并处以50—100元的罚款。
5、车间内垃圾放入垃圾桶内,如车间内随意丢垃圾、工具,找到当事人的罚款10元。找不到当事人,在岗工人每人处罚5元。
6、在车间内的工作衣、手套挂好,放在一定的位置。
7、在车间内禁止吸烟,人走电断,各种机器灯停止工作;由工作失误造成事故者,轻者后果自负,重者上交。
8、人为损坏的工具、机器、模具,造成的经济损失自负。
9、对违规操作,工作马虎造成个人身体伤害后果自负。(注意:操作规范由技术人员指导学习,不懂不能操作任何机器,违者处罚50元。)
10、上班期间,生产一线员工不准接打私人电话,电话工作时间关机或交给办公人员保管。
11、每月生产一线员工产品次品率超过正常范围的,多生产一张次品,罚款10元。
12、车间主任不能按职责要求内容工条款工作失职造成公司损失的一次50----100元。技术员不能按职责要求内容工作造成工人待工,窝工或模具,机械损坏一次50元,2次100元,3次辞退。
第十五条所有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守以下规定,若违犯下述规定者,发现一次罚款50元。
1、对承办工作争取时效不拖延不积压
2、服从上级指挥,如有不同意见,应婉转相告或以书面陈述;一经上级主管决定,应立即遵照实行;
3、尽忠职守,保守业务上的机密;
4、爱护本公司财物,不浪费,不化公为私;
5、保持公司信誉,不做任何有损公司信誉的事情;
6、不私自经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商业或兼任公司以外的职业;
7、待人接物要态度谦和,不准在上班期间嬉戏打闹,更不准在上班期间吵架打架。
一个企业,不管它是属于哪种类型,影响员工行为的都有三种力量——制度、管理和文化。这三个东西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组织的个体行为及其结果,它们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第一种力量:制度。
不管企业大小,首先必须建立制度。我国古人云: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就算是两个人合伙开公司,也要约法三章,对不对?何况对于一个人数众多的公司,假如没有了制度,怎能保证大家步调一致?
这里说的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为准则,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作什么;二是工作标准,即应该怎样做,包括岗位作业标准及业务流程。前者是强制性的,后者是指导性的,两者应当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第二种力量:管理,具体的讲是指员工上司即主管的管理行为。
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和程序,难道就能运作起来了么?显然不是,当然还需要组织各阶位上的管理人员发挥作用才行。
主管的管理功能大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控制,一个是指导。控制是指,主管人员依照公司目标、制度、标准和程序,对部属的工作进行安排和监控,使部属的工作在预期的范围内进行运作,以期达成工作目标。当然只懂得控制的主管算不上一个称职的好主管,一个称职的主管还应当懂得指导。指导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导部属怎样正确地执行标准规范以及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二是例外事务的调整与指导。我们应当懂得,制度和标准是死的,而现场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有的时候如果按照“标准”做就可能发生问题,这时应当怎么办?员工只可以按规定做,而主管则应当依据经验和“例外法则”(譬如公司核心价值观、客户导向或趋利弊害原则等等)作出判断,对部属的行动做出调整和指导,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第三种力量:文化即企业文化。
对企业文化无论怎样的下定义其实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正确的看待和运用才是最重要的。笔者在这里必须澄清一个错误的观念,在管理界许多的专家主张说,构建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是大企业的事情,这完全是一个误导。一个民族的文化是那个民族精神和物质文明的传承,同样的道理,一家公司的文化当然是这家公司精神物质文明的传承。企业文化不是写在墙上或者是文件的表达形式,而是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得到的东西,不管你是否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时不刻地在影响着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客观事实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给企业以好的导向,不好的企业文化则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或更有甚者可能会毁掉一个企业。老子说,一言能兴邦也能毁国。而且,形成一个企业文化的主导因素是这家企业老板的价值观、习惯与修养,所谓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种力量中,制度和管理是有形力量,文化是无形力量;制度是基础是硬件,文化是动力是软件,管理是桥梁,制度和文化透过管理(人)发挥作用;制度、管理、文化就是一个系统,它们互相配合、共同发挥作用、缺一不可。我们忽略了哪种力量的存在和影响都将是不明智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认知和承认它们的存在,而且,根据自己企业的情况,用心构建这个系统,通过不断实践、调整,以实现三者的最佳动态的配合,这才是我们的管理者所需要考虑的。
制度、管理、文化是管理员工的三种力量,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三个层次。
制度是企业管理的低层次,执行的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基层员工,因为基层员工的管理职能是作业。员工按照规章或规范做事情,规规矩矩,人众才能步调一致,产品才能减少差异,工作才能减少失误,才能达成工作目标。一个企业必须管理制度化,但制度化的管理绝对不是好的管理,这是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的观点,我赞同。因此仅有制度化的管理远远不够,还必须有管理和文化相配套。
管理的中级形式就是企业的干部即主管人员所实施的管理,这也说明管理是干部的职责。老板一般不应当直接干涉或参与管理,否则干部将无所适从,公司运作将发生混乱。
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高级形式,这是因为企业文化靠老板发起,是老板的责任而不是干部的责任。请试想一下,一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老板,没有的老板的认同、参与和支持,仅凭着人力资源部门在咨询师的指导在那里穷捣鼓,无疑是徒劳无功的,必将使得企业文化建设走入死胡同。
认识了这些道理,了解了事实真相,管理就变的轻松愉快而有效率了。
公司利益高于一切
公司是全体员工的生存平台,个人利益不能亦不得与之发生冲突。一旦祸起萧墙,轻则申斥处罚,重则革职走人。砸了老板或大伙儿的饭碗,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团队至高无上
团队是各部门的生命线,在团队力量支撑产业实体的市场经济时代,除非你是来自异域的月球空心人。
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
个人薪水、抽成、奖金的分配虽然与工作业绩相关,但它们最终是在老板所获取的企业利益的源头基础上实现。所以为谋求自身利益的兑现和扩大,就有必要以老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团队中,你的主管、你的客户,都是你的老板,你的工作态度必须要超越他们,否则你将永远是他们的指责对象。
把事情做在前面
什么算是敬业的标准?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你所做的`事情是在别人之前,还是之后。如果是老板想到的事情,让你去做的,你做完了,但这算不上是在前面,前面还有老板。如果老板还没想到的事情,你做完了,很棒!
同样地,比较对象还有主管、同事,看看自己的努力是在前面还是后面。面对一大摊子管理及后勤机关人员,微信查找,商界管理学府,让人挑刺是很委屈很难受的,但要知道,做在前面就可以去挑别人的刺,如果你想改变局面的话。
响应是个人价值的最佳体现
个人价值的体现建立在团队对你的需要程度上!所以,每当上司发出倡议或团队中有人寻求工作支援的时候,在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响应就是必须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你的价值体现。
沿着原则方向前进
对于原则方向只能接受它,不能抗拒它。如果你打算坚持下来并期望有所作为。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事情?很简单,沿着公司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向前进,不要偏离,不要为人所左右,包括你的主管的某些指令在内。
先有专业精神,后有人才
各个部门中有各种各样的人,但其中总有些人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精神,他们无法被人所倚重,他们只是部门中的一些省略号,注定将要在只寻求结果的模式和程序中消失。
因为专业精神,就是服务本身,服务既是指为客户服务,又是指为自己周围的同事服务。
1、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从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卫生技术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3、坚持科学的洗手习惯:操作前、便后以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肥皂,后用流动水冲洗。养成入厕所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操作时不抽烟。
4、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
5、从业人员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做其他影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直接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操作用具用后用消毒柜消毒。
6、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
7、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一、公司员工必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如有打架、者每人罚款50元.
二、在工作中,损坏东西,责任由自己承担。
三、工作期间,员工必须穿工作服,违者每车次罚款2元。
四、有将本公司业务外输,即偷业务者,给予300元罚款。
五、员工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地汇报结帐及开支情况,如有漏报、瞒报给予100元处罚。
六、工作时,不准拿客户一针一线,违者罚200元。
七、工作期间,客户奖赏的任何物品,必须带回公司处理,不得借用任何理由,归个人所有,违者罚款200元。
八、公司员工必须按时上班,迟到一次,罚款5元,旷工罚款40元。
九、新员工开学徒工资(全工资50%-70%)至学会。
十、公司员工不准以任何理由挪用公款,违者罚款500元。
十一、公司员工业余时间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搞好环境卫生。
一、总则
1.1目的:为了完善企业军训内容,建设军训文化,历练员工体质与心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公司全体员工
1.3职责部门:行政人事部为企业军训管理部门,对公司企业军训负责。
二、参加军训人员
2.1原则上公司员工每人至少参加1次完整军训;
2.2新员工过了试用期后即可享有参与军训的权力;
2.3企业各部门表现突出的员工优先享有军训的权力;
2.4军训人员名单由行政人事部与各部门负责人协商确定,并报行政人事部经理批准。
三、军训时间安排
3.1公司每年在4月或10月两个时间段安排例行军训,军训具体时间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由公司各部门协商择机而定;
3.2新员工军训时间为3天,其他员工参加军训时间为5天。为了保证军训效果及减少军训次数,新老员工可以在一起参加军训。新员工3天军训结束后,老员工继续参加余下2天的军训,军训具体内容对新员工要求遵循全面、基础、够用原则,对老员工要求遵循出新、重点、提升原则,行政人事部会根据每批员工所达到的目的而要求军训供应商合理编排军训内容。
3.3为保证军训连贯性,如遇双休期间军训正常进行,并且不计入加班时间;
3.4新进员工进入公司,由行政人事部和用人部门做好岗前培训,军训时间定为规定的`例行军训时间;
四、公司人员免训
4.1员工如有特殊原因可以由本人提出不宜参加军训申请,报行政人事部批准后,免训。以下情形视为特殊原因:(1)有残疾人证的,(2)自身体质不佳者,(3)其他不可抗力因素;
4.2当新老员工年龄到达免除军训年龄时,本人可以申请不参加军训,男职工为45周岁,女职工为40周岁;
4.3对于不能参加军训的人员,须参加公司安排的替换培训,以弥补缺失军训带来的技能和心智损失。
五、军训纪律、补训及其他规定
5.1军训纪律:须遵守军训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服从教官指挥,彼此团结互助。军训期间原则上不受理请假,特殊原因的,事先调整;缺乏学习、纪律和团队意识而不参加的,将依据《员工手册》考勤纪律处理并承担由此带来的培训损失费用。
5.2军训期间学员因个人及家庭原因错过部分培训课程的,将由行政人事部另行安排时间,由培训专员依据军训教官的书面材料对补训人员作分类讲解;
5.3行政人事部有权要求军训供应商事先充分备课,准备书面材料,并且发给公司行政人事部作为人事培训资料。
5.4行政人事部负责军训供应商的选择、沟通、并且与军训供应商一起拟定军训计划、实训日程,并报公司行政人事部经理批准。
5.5各分公司军训参照本规定在各分公司所在地就近参加军训,并报总部行政人事部批准。
六、军训成绩考核
6.1每次军训结束后,各接受培训员工必需在一周内将培训总结以电子文档形式发给行政人事部备案。
6.2培训结束后二周内进行军训培训调查,了解本次培训供方各方面安排及员工意见。
七、制度执行
本制度于__年7月1日实施。
经营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能只写在本上,贴在墙上,叫在嘴上,而更要实实在在地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才最有生命力。只有将企业精神、价值观和理念融入到经营管理制度中,才能固化下来,才能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才能防止出现软文化与硬制度相互脱离现象。
员工行为制度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能无为而治,因为职工不会主动感化,主动表现出优秀企业文化所期望的行为。我们必须通过制定与精神文化要素保持高度一致并充分反映精神文化的行为制度,使职工行为成为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我们的企业文化中有“以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责任为基石,以诚信为原则”的经营理念,但并不是提出了这条理念就能让员工在行为中自觉体现出一个优秀质量企业的形象。这需要我们仔细地梳理员工在生产中可能发生事故的每一个监控点,用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职工在这些监控点到底应该如何规范操作,从而体现出优秀的英海公司质量形象。
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绝不只是企业文化部门的事,所有经营管理部门都要成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用制度来撑起企业文化体系。
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地溶入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企业文化具有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其实,它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离了它却不行。所以,建设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
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是带有钢性的行为控制,而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柔性规范。这就像是在企业中的左膀右臂,企业文化便是那只“看不见的手”,它对该企业全体成员的行为构成无形的群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通过舆论压力、理智压力和情感压力来实现管理目标的。一方面,企业价值观能使企业成员个人价值观逐渐内化,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员工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借助企业文化的微妙作用操纵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规范、指导、约束着企业成员行为。另一方面,企业成员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后,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有着与以往不同的认识,通过这种透彻的领悟与深刻的理解,从而自觉地约束个人行为,通过“看不见的手”来完成“看得见的手”的工作。
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这是追求自我价值的表现,是人的本性。人们在追求自我价值过程中获得精神满足,体验到自己生存的价值,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巨大的驱动力。在企业中,员工自我价值要通过企业发展来实现,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员工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前提条件。
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互助、关爱的工作氛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员工会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相互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创造并维持适合员工发展的、使员工备受鼓舞的企业内部环境,同时员工在和谐互动自我完善的文化氛围中,能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使企业和自身始终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创造力。
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员工的自我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企业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与竞争优势,在商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立高绩效团队的需要
员工的前途系于企业的前途,员工的利益来自于企业的发展和获利,有赖于人们之间相互协作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没有团队精神的企业不可能高效益发展,更不会有企业员工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企业要建立共同的价值体系,使员工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有助于员工树立团队精神。当员工了解并认同企业的价值观、使命后,其内在思想与外在行为将逐渐与企业文化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会使团队前进的方向感更加明确,排除了不必要的内耗。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上下级、同级间的相互信任,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避免内外部的冲突矛盾,可以鼓励团队成员的信心与主动性并激发人的创造力,还可以形成团队成员的优势互补。员工在工作中可以进一步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依附感,愿意走出被束缚了的认知模式,并积极地与企业行为、组织意志、团体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所以说企业文化培养和孕育了高度认同的空间,激发了人们的集体意识。
四、企业市场竞争的需要
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铸造企业品牌信誉和塑造企业形象,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为市场中影响竞争产品定价的因素除了生产成本有形值外,还包括品牌价值,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品牌的信誉。品牌信誉是集文化管理、文化营销为一体的企业文化导向,引导企业从品牌文化到品牌信誉的转化,这种转化是通过理念、形象、组织和外部沟通一系列的方法和步骤,让社会通过接受企业服务而产生对品牌的忠诚,进而形成一种消费信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管理风格、经营状况及积极的精神风貌都将展示在社会面前,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以赢得社会的承认和信赖为前提的,这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是企业具有无形的竞争优势。
当年,美国哈佛大学的创始人留下一笔遗产——250本书,学校将它们一直珍藏在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带出馆外。1764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图书馆。在火灾发生前,一个学生恰巧将其中一本的书带到馆外阅读,而幸免于难。第二天,他得知火灾的消息,意识到自己这本书已是那250本珍品中唯一存世的孤本。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找到校长,把书还给学校。校长收下书感谢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理由是他违反了校规。有人提出异议,毕竟是他使哈佛留下了“这唯一的遗产”。校长则不这么认为:他感谢那个学生,是因为他诚实;开除他是因为校规不可违反。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完全有效。法理第一,坚持制度化管理,这便是哈佛大学的行事态度。哈佛的成功源自其行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同样对于一个企业也一样,如果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那就不可能获得成功。现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企业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正所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许多企业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的阶段,那么影响企业制度化建设的因素是什么呢?一、制度本身可操作性不强。制度的产生源于企业管理的需要,然而企业管理层在出台制度前,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只是凭借主观需要进行编写。这样出台的制度只是表面上满足了管理者的需要,根本无法有效推行。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由于管理层与基层制度执行不畅通而产生矛盾,重则影响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没有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往往是由各职能部门起草,这样起草出台的制度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得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间接影响企业协调发展。三、企业领导对制度建设不够重视。企业的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重视制度出台的及时性、可操作性。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壮大,规模企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再依赖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而只有靠制度去规范和约束。四、企业培训、导向力度不够。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企业如果只组织管理人员对新制度进行学习、培训,那么导向面就会比较狭窄,不利于制度的深入贯彻和执行。为切实规范员工工作行为、量化员工工作业绩,企业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过程,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制度编写人在编写制度前,一定要深入基层调研。本着尊重员工、理解员工、相信员工的原则制定制度,从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促使制度运行上下畅通。二、建立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由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牵头,协调部门间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统一汇编和梳理,提高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和指导性。三、企业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工作,经常组织召开管理工作总结和提升研讨会,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其为企业发展更好的保驾护航。四、加大宣传和导向力度。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组织全员学习,加强企业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总之,人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又是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和承载者。
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生产车间的现场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管理生产流程控制,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车间的日常卫生清理,维护和管理工作。
3.职责
车间主任及各组组长负责车间卫生工作的实施,负责对人员健康状的监控,质检员负责对车间卫生状况的检查和监督。
4.管理要求
4.1卫生包干制
4.1.1车间主任及各组组长负责对卫生工作分区承包,车间员工对自己负责的区域每一天进行日常清洁,整理归位,每周五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清洁,车间主任协同质检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4.1.2清洁标准可参考本规定和其它专项规定,整理按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原料按车间定置规定摆放。
4.2现场卫生管理
4.2.1地面、墙面、固定物清洁。
4.2.1.1地面清洁、无灰尘、无垃圾、无污痕、无积水、无死角。
4.2.1.2墙壁(角)天花板清洁、无污染、无蜘蛛网、无死角。
4.2.1.3门窗明亮干净、无积灰、无污痕、无蜘蛛网。
4.2.1.4照明灯、紫外灯、插销盒、消防箱、电箱等持续清洁、无灰尘积压。
4.2.1.5所有的台面、设备表面、排风排汽罩表面持续清洁,无灰尘积压。
4.2.1.6水池及下水道持续清洁,排水顺畅、无堵塞现象。
4.2.1.7现场所有标示牌持续清洁,无污迹。
4.2.1.8所有通道通畅,无杂物堆积各通道软帘门持续清洁,表面污污迹。
4.2.1.9车间四周职责区清洁,无垃圾、无烟蒂。
4.2.1.9厕所更衣室洗手消毒间持续清洁,地面无积水、墙面无污迹。
4.2.2设备清洁
4.2.2.1设备使用前后都务必清晰消毒,持续其清洁。
4.2.2.2设备持续干净无油污,计量器具内外持续清洁,无污渍。
4.2.2.3不经常使用设备器具定期清洗,持续其清洁,无污渍和异味。
4.2.2.4设备管路每月要做一次日常保养,包括清理清洁,做到表面目视无灰尘油渍污渍等异物。
4.2.2.5各车间内所有冷库都为专用不得混用,操作调试由专人进行,其他人不得随便调试,冷库要持续清洁、必要时要消毒,不能有异味,冷库内原料产品半成品要分库分区摆放有续、整齐、堆垛合理、离墙离地。
4.2.3工具材料清洁整理
4.2.3.1工具容器衡量器械搬运工具指定位置摆放整齐,持续清洁。
4.2.3.2操作工具容器使用前要清洗消毒、无污渍和异味。
4.2.3.3未用的原料辅料及时清理、摆放整齐。
4.2.3.4各种搬运成品半成品的周转箱搬运平板车及垃圾桶持续清洁定位放置,不得混用造成交叉污染。
4.2.3.5产品包装材料持续清洁,使用前应有计划消毒,摆放应整齐。
4.2.3.6卫生洁具使用前清洗、清理、指定位置摆放整齐。
4.2.3.7饮水机持续清洁、水杯定点定位摆放整齐。
4.2.3.8配料表生产单等相关资料定点、定位摆放或悬挂。
4.2.4废品垃圾清理
4.2.4.1废弃物、残次品按指定地点存放整齐,及时清理或处理(二小时一次)。
4.2.4.2生产中产生的垃圾,务必放入车间内的垃圾桶,及时清理出车间,垃圾桶清洗干净、消毒后再使用,不得于车间外垃圾桶混用。
4.3人员卫生管理
4.3.1健康检查及培训
4.3.1.1新入职员工务必到疾病防治中心或指定医院,做体检取得健康证、卫生学培训证、理解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在职员工务必每年定期体检。
4.3.2个人行为规范
4.3.2.1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理发、勤剔须,勤剪指甲,勤换洗工衣。
4.3.2.2员工工作期间不得佩带手表、戒指、耳环等物品,不得化妆,不得喷香水。
43.2.3员工正确着装,头发不能外露、衣帽整洁、工鞋持续干净,勤洗勤换。
4.3.2.4生产人员上班务必在更衣间换好工作服,戴工作帽、洗手消毒(清水→皂液→清水→干手→消毒液消毒)后进入生产车间。
4.3.2.5在工作中,持续工作服和双手卫生、车间生产人员和进入车间的其他有关人员遇下列状况之一时务必洗手:
⑴、开始工作之前
⑵、上厕所以后
⑶、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
⑷、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
⑸、在从事操作期间也应勤洗手
4.3.2.6员工进出车间办事,应脱掉工作服、工作帽、鞋等,回车间重新着装,洗手、消毒后风淋方可进入。
4.3.2.7未经允许非加工人员不得进入加工车间;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务必到达加工人员的要求后方可进入。
4.3.2.9工作期间不得做与生产无关的事,不得对着产品大声说话、大喷涕,不得串岗。
43.2.10禁止将个人物品带入车间,禁止在生产车间抽烟,吃东西。
4.3.2.11严禁随地吐谈、吐唾液,严禁随地扔纸巾杂物。
4.4生产流程卫生控制
4.4.1车间领料人员再仓库领取原料要把好卫生关。
4.4.2车间所有设备、操作台面、容器在使用前务必清洁、消毒。
4.4.3软官出口端不得接触地面,管道和阀门清洁,无污渍。
4.4.4蔬菜、擒肉、豆制品、水产等加工时必须要完全去除不可食部分,以及有毒有害部位,浸泡,清洗消毒彻底确认无误再进行后续加工。
4.4.5在生产过程中任何原料、成品、半成品不得着地贴墙摆放。
4.4.6车间加工过程中与成品接触务必戴口罩、手套并持续其干净卫生,与赃物接触及时更换。
4.4.7包装时必须要清洁、消毒彻底,保证包装物干净卫生,标签加贴准确无误,字迹清晰。
4.4.8原料成品半成品务必加盖放置,使用的空桶空箱等及时放入暂存区域或退回到上一工序。
4.4.9生产过程中的台面工具器皿要要定时清晰消毒,手部,鞋部消毒水要及时监控其浓度,异常及时更换。
4.5检查与考核
4.5.1车间主任负责对卫生工作的内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质检员负责对车间卫生的监督检查,不合格不及时改正的处罚。
(一)公司各部门所购一切物资材料,严格实行先入库存、后使用制度。
(二)购置部门采购物资应及时与总务部负责人和仓库员联系,通知到货时间、数量、货物品种,并协助做好搬运工作。
(三)仓管员对仓物料必须严格验查物料的品名、规格和数量。发现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与单据、运单不符,应及时通知购置部门向供货单位办理补料或退货手续。进仓物料的质量验收由购置部门负责。
(四)经办理验收手续进仓的物料,仓管员应及时开出“仓库收料单”,仓库据此记账并送经办人一份,用以办理付款手续。
(五)各部门领用物料,必须填制“仓库领料单”,经使用部门经理(负责人)签名,再交总务部负责人批准,方能领料。公司贵重物品的领用,由使用部门书面申请,公司领导签字批准后,方可办理领料手续。
(六)为提高各部门领料工作的计划性及有利于加强仓库物资的管理,采用隔天发料办法,定为星期二、三、五,三天办理领料事宜,特殊情况除外。
(七)各部门下月领用物料的计划,应在上月终5天前(即每月的二十五日)报总务部。临时补给物资必须提前三天报总务部。
(八)物业出仓,必须办理出库手续,填制“仓库领料单”,并验明物业的规格、数量、经总务部负责人签字后,方能发货,仓管员应及时记账。
(九)仓管员对任何部门均应严格按先办出仓手续后发货的程序发货。严禁先出货后补手续的错误做法。严禁白条发货。
(十)仓管员应对各项物料设立“物料购、领、存货卡”,凡购入,领用物料,应立即做相应的记载,及时反映物资的增减变化情况,做到账、物、卡三相符。
(十一)仓库应每月对库存物资进行一次盘点,发现升溢、损缺,应办理物资盘盈、盘亏报告手续,填制“商品、物料盘盈、盘亏报告表”,经公司领导批准,据以列账,并报财务部一份、总务部一份。每月月报表、汇总表、盘点表需送总经理阅示。
(十二)为及时反映库存物资数额,配合使用部门编好采购计划,以节约使用资金,仓管员应每月编制“库存物资余额表”,送交财务部及有关部门各一份。
(十三)仓库物资必须按类别、固定位置堆放。注意留通道,做到整齐、美观。填好货物卡,把货物卡挂放在明显位置。
(十四)库内严禁携带火种,严禁吸烟,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库存内。
(十五)仓管员要认真做好仓库的安全工作,经常巡视仓库,检查有无可疑迹象。要认真做好防火、防潮、防盗工作,检查火灾危险隐患,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
第一部分改革绩效考评制度的客观必要
一、改革绩效考评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需要
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反映一个组织或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导向,涉及到员工的切身经济与非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员工的职业成功感、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发。可以说:企业绩效考评制度的任何改变与调整,都将意味着企业整体文化的一次震荡,都将对企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建设银行绩效考评与绩效工资挂钩分配制度已搞了十多年,特别是资产重组上市以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评机制初步形成,朝阳分行现行的动态激励考核办法经过近两年的在持续改进中运行,激励效果明显,各经营单位业绩稳步提升,员工收入稳步增长,绩效工资分配关系基本和谐,从一定程度上讲: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已经融入到了企业的文化中,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及各单位信息反馈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绩效管理思想还没有根植到每位员工心中,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没有完全达到方案设计的初期目标,考核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个别员工对指标设计、收入差异存在不同认识。如:管理人员与经办岗位人员绩效工资不成正相关,经营单位负责人现买绩效工资不应参与本单位分配而应由市行统一发放,现买单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占比过大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要建设一个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文化管理制度,必须对原有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与标准进行进一步统一,使得绩效管理制度融入到建设银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当中。
二、新的经营导向要求对绩效考评政策进行改革
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传承总省行业务发展导向的载体,是二级分行所辖员工收入的杠杆和量具。当前,省市行的经营目标、市场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变化,这要求我们二级分行必须对绩效考核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20__年,省行为加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员工费用配置办法讨论稿较08年有了较大改变,虽然基调仍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但分解了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仍然实行资金全额计价管理,但加大了利差考核力度;朝阳分行各经营单位之间经营环境、客户资源、业务功能、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方面尽管已有很大改变,但仍存在很大差异;现实状态下,朝阳分行绩优客户资源有限,资金成本率逐步升高,贷款收益率下降趋势明显,财务资源特别是能够用于营销激励的财务资源本就有限,受金融危机影响,20__年全行费用预计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针对这种现状,朝阳分行党委确定了必须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超常发展的方针,必须加大增量考核力度,对绩效考评原理进行阐明与完善,对原有考核指标进行调整改进。
三、应对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的需要
目前,本地区原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已股改完毕,治理结构趋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上述要素都对绩效考评方案设计、考核方法、考核技术、考核指标设计等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相对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通过绩效考评的手段带动整个队伍的积极性,激励各经营单位、员工的价值创造力,提升员工动力和组织活力,平抑各经营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各经营单位现有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绩效考核办法,让其成为朝阳分行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当务之急是总结现有绩效考核方案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出台相对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办法,使绩效考评管理化、制度化,以达到通过绩效考评正确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各经营单位、员工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团队及员工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员工与上级之间沟通关系,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达到推动我行各项业务长久快速发展的目的。
第二部分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体系设计目的与原则
让所有的员工了解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目的,是让员工理解接受考评方案的基本要求,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知道行动的意义。而方案设计的原则,则是体现了方案本身对企业管理方向了引导,是一个企业文化优劣的基本表现。
一、基本目的
1、朝阳分行进行绩效考评制度、管理办法的研究,意在通过对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调研信息和绩效考评管理方法的研究,更确切的了解各经营单位、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从而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改进制度化。同时,通过绩效考评的开展,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2、通过研究,找到一种具有相对科学性、连续性、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工具、技术、方法和标准。尤其在现代的信息社会,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考评制度与工作体系。
3、打造一支以先进的价值管理理念武装头脑的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敢于拼搏的优秀队伍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管理机构,改变绩效管理工作方法,改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动态绩效考评技术、方法和标准,促进尽快实现党委“532”任期工作目标,最终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共同增长的目的。
4、通过对建设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为建设银行二级分行提供一个需要建立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架构及其核心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经营绩效考评实践中在考评主体效率化、经办岗位与管理岗位差别化、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目标化、考评对象功能差异可比化、考评内容导向化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命氛围,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核心理念。
二、基本原则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经营绩效的考评制度,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制度建立完善的各种原则,才能把握企业考评制度的基本导向,把握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企业的员工的命运、精神与企业的文化与前途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
1、以人为本的原则。西方现代管理学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今天,我们的企业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是从西方企业身上照搬某种僵化的模式来进行嫁接,而是要认真反省我们自己,从根本上理解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基本的尊严。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绩效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前提是对人的尊重,让企业员工有幸福感,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让员工的前途与企业的前途一致,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人”才是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分析与研究的对象。所以,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仅仅从企业的效益角度去理解绩效考评制度,这样一旦偏差就会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基本方向上的偏差,影响职工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要从企业与员工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寻找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最佳结合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绩效考评制度与文化。
2、相对稳定性原则。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度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动态考核可以随时反映经营业绩,克服年初等待计划的弊端,推动业务连续自动成长。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所以,要维护制度本身的系统性与稳定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就要在在一段连续的时间之内,绩效考评制度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1年之内考评的方法具有一致性。一个经常变化的考评制度,一定只有三种原因:一个是刚刚实施,很不完善;二是制度不科学,执行不下去;三是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属于人治阶段,这样的绩效考评制度一定是名存实亡。
3、灵活性原则。稳定是相对的,必须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考核力度、考核范围、二次分配方面体现考核与激励政策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定考核内容变化比例和直接考核到个人的分配占比。考核办法相对固定,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指标的种类、分值、权重,适时评价各单位业务工作执行力、贡献度、管理能力、经营业绩。
4、公平竞争原则:要体现公平竞争,给所有被考核单位与员工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同时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时将剔除一些特殊或偶然因素。标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执行上都必须是公平的,对于同一岗位的员工必须使用相同的考评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公开性原则,员工要知道自己的详细考评结果,吃得住员工的推敲。
5、可行性原则。从内容上讲,考评制度必须是客观的,要符合单位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新近性、偏见等带来的各种误差;从执行力来讲,绩效考评制度必须是简单而且易操作的,执行的环节必须是明确而且不繁琐,
6、激励性原则。经营绩效的考评制度应该本着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有付出就有绩效的指导思想。围绕分行党委提出的“532”工程目标、省行工资性费用分配挂钩政策,预测分配总量,控制在省行下达的年度计划额度之内。构建全方位考核体系,使绩效工资在基本保障、激励竞争、综合管理考核等构成方面保持和谐、平衡配置。在绩效考核内容方面,结合朝阳分行实际,成分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当前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现状
近几年来,朝阳分行实施的经营管理业绩目标考核和评价,有力地促进了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然而,从现行支行经营绩效考评机制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践有效性看,却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深入探讨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经营绩效考核“导向性”不突出。绩效考核的精髓在于它是对绩效目标实现过程的一种控制,是通过了解和检验支行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支行绩效的改进和提升,促进支行绩效发展。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考核指标的设定是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参照系。可是,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却表现出“导向性”下降,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统一性”和标准值的“同一性”,考核指标的“统一性”难以有效地引导各个支行紧扣当地金融资源特色结构努力做好特色优势业务;标准值的“同一性”使得一些落后目标较大的支行缺乏努力完成目标的勇气,而另一些优于目标较大的支行缺失最大限度地超额完成目标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经营绩效的更好提升。
二、经营绩效考核的“经营性”下降。
经营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应当考核业务经营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然而,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却表现出“经营性”下降,把内部控制、案件防范、贷后管理、文明服务等一系列非“经营性”项目列入经营绩效考核范围,并且其所占的基准分权重越来越大。
三、考评分配“预见性”不强。
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支行无法预先测算获知能够得到多少分,也不知道达到多少分可以得到多少费用资源。支行在无法预先测算获知能够得到多少分和达到多少分可以得到多少费用资源的情况下,只能做到那里算那里。不利于绩效考核对引导支行经营行为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混淆集体与个人绩效考核的关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法规规定,其分支行不能跨区域从事金融业务扩张经营,只能在划定的地盘内开展经营活动。由这一特殊性决定,各经营单位间地理位置、客户资源、资本性投入、所处环境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差异,现有绩效考评办法未对此进行平抑。在各区域间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的条件下,各支行之间的经营绩效水平差异,并不能表明支行行长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工作努力程度的正向差异。对各支行行长的经营绩效考核采用统一的指标和同一的标准值,显然缺乏可比性和公平性。
五、考核挂钩费用陷入两难困境。
一是考核激励力度偏小,经营绩效考核挂钩费用占全部考核挂钩费用的比例偏低,未能充分起到经营绩效考核分配的统领激励作用。二是在费用资源总量严重紧张的背景下,若把考核挂钩费用比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则落后支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将面临困难;如果维护落后支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那么考核挂钩费用比例将较低,经营绩效考核激励力度不大。
六、全面性不够。
绩效考评体系不仅是对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而且应对经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目前,我行动态绩效考核只针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未包含非财务指标(积分、服务质量、业务量、备付率、差错率等),不能完全体现经营机构实际工作内涵,造成考评体系失衡。
七、分配比例不合理。
考评方案分别考核管理岗位、经办岗位,造成部分经营单位管理岗位、经办岗位收入不成正相关,存在偏离。现买单绩效占比过大,冲击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分配体制,导致网点、员工之间实际收入差距过大。考核指标设计上未直观体现人均效率。经营单位负责人参与包括现买单在内的所有的绩效工资分配,导致不公平现象。
第四部分建立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朝阳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为落实全行经营发展战略,引导各行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分行以提高经营绩效和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本着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动态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总量控制、适度平衡、激励规模扩张、弹性操作”的原则,对经营绩效和业务发展考评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创新了绩效考评体系及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政策传导、业绩评价、经营导向作用,对带动全行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促进全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思路
1、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统一的财务资源管理制度为支撑。过去我们的绩效考核制度由于缺少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虽然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考评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出现或者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执行不统一、比例不合理、收入不公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考评制度的执行,导致了一些员工对考评制度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的看法,难以达成共识,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2、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反映一个组织或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把绩效的考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执行当成银行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实行精致化、精细化的执行模式,融入到日常的经营行为中,形成企业核心文化价值观。
3、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灵魂是动态激励,是二级分行业务发展的引擎。动态的绩效考评方案,有利于形成长期的、务实的企业发展以及员工激励机制,成为企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传承总省行业务发展导向的载体,是二级分行所辖员工收入的杠杆和量具。所以在建立完善二级分行的绩效考评制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省行的发展方针与要求,与本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下一级支行,也要坚持差异化的原则,根据各个支行不同的区域、业务及人员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考评方案与指标。
二、建立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具体建议
1、考评制度体系化
考评制度体系化,使其在效应上形成互补。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营销费用、人力资源管理、积分管理相结合,配套执行,将更好的整体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绩效管理网络化的制度管理文化。
2、建立外延型经营绩效考评组织
朝阳分行的绩效考评实行分行党委领导下的绩效考评委员会负责制,绩效考评委员会专门负责绩效考评政策的拟定、协调、政策落实等。市分行绩效考核委员会之下设立由相关业务单元骨干组成的绩效考评中心,负责完成日常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中心成员按业务特长、信息对称优势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原则分工,承担绩效考评相关工作:计财部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牵头拟定,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中的协调、汇总、数据公布、绩效工资配置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按职位、责任中心完成落实到个人的工资表编制;绩效考评中心其他成员主要完成本条线职责范围内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考核指标设置、内容修订、权重设置的修改与完善建议,政策研拟、政策宣导等任务。
3、以竞争思想统领经营绩效考评制度设计
经过几年的运行,朝阳分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具体包括了以激励经办岗位员工为主的绩效考核动态激励办法,以激励经营单位负责人为对象的综合经营管理考评办法,以全行员工为对象的现买单绩效考评体系,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经营单位负责人业绩评价约束方案,以营销费用配置为主要目的的单元竞赛考核办法和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积分管理实施办法等。朝阳分行的绩效考评按作用不同分别出台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办法和费用挂钩竞赛办法两套制度。经办岗位人员和管理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分别进行考核。经办岗位人员绩效工资分配以绝对指标占比、相对指标排名赋分配置,管理岗位人员绩效工资以关键指标排名赋分进行配置,费用挂钩配置则采用标杆超越法。在具体考核上,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激发经营单位动态博弈,加大考核频点和考核结果透明度,按旬通报各经营单位各项业务考核数据水平(占比位次),按月考核预发放和年末一次性清算;每月分配绩效工资额度固定(分子),通过激励各单位竞争,改变各自在分母中占比份额位次,实现业务发展。改变了绩效工资以往的分配方式,由传统的“分工资”转变为能够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挣工资”的分配模式。使绩效考核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诱导性”作用发挥较为明显,体现了收益与风险平衡的导向。
4、合理划分上级行不同部门专项激励管理边界
绩效考评由各相关业务单元骨干组成的绩效考评中心团队分工负责,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各业务单元、经营单位负责人在综合计划、条线KPI完成和综合营销等方面的贡献大小,进行竞赛排名,并按综合排名赋分配置工资及费用。各业务单元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应该发展的重点确定考核内容,市行统一规定考核技术方法、确定各竞赛单元在综合排名中的权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上综合考虑人员、产品、绝对量占比、相对增长、抵减因素和基本考核目标、单元条线考核目标等多个维度。考虑到各经营单位基数规模差异,增量业务考核设“绝对”和“相对”两个分项指标,分别占绩效工资额度的一定比重,占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5、经营绩效考评制度优化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不对对绩效考评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监控,奖勤罚懒。对绩效高的要经常进行表扬,对连续排名在后几名的,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单位负责人采取诸如诫勉谈话以及其他行政措施进行约束。
第一条生产纪律
1、遵守公司考勤制度。部门预算管理规定
2、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产品工艺生产,勤俭节约,杜尽浪费。
3、爱惜生产设备、原材料和各种包装材料,严禁损坏。
4、服从生产主管的安排,及时作业,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
5、衣着清洁整齐,按照要求穿制服上班。
6、严禁私自外出,有事必须向生产主管请假。
7、保持车间环境卫生,不准在车间乱扔杂物,禁止随地吐痰,车间内严禁吸烟,每次生产任务完成后要将地面清扫干净。
8、当产品出现不良时应立即停工并上报,查找原因后方可继续生产。
第二条操作规程
1、正确使用生产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非相关人员严禁乱动生产设备。
2、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要按使用说明正确操作使用,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3、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生产,严禁因抢时间而影响产品质量。
第三条产品质量
1、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保证产品质量。
2、严把原材料进库关,高品质原料出高品质产品。
3、注意生产过程中的细小环节,企业员工培训管理操作手册轻拿轻放,避免表面划伤。
4、文明装车,堆码合理。
第四条安全生产
1、生产过程中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2、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操作,现代企业物流配送管理防止出现伤亡。
3、注意搬运机械的操作,防止压伤、撞伤。某公司各部门岗位说明书
4、正确使用带电设备及电气开关,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防止遭受电击。
5、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堆放,并树立醒目标志。
6、原材料、作业工具、零小的设备应布局合理,堆放整齐,
第五条设备管理与维修
1、大宗设备应有专人负责。
2、所有设备应定期保养,每日检查。生产库存管理相关知识汇编
3、制订完善的设备维修及保养计划,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
目前,相当多的劳动争议案件都是由于用人单位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劳动者不服而引发的。在此类案件中,单位的规章制度往往会成为案件审理的焦点。所以,企业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必须仔细考虑,尽量降低法律风险。
关于招聘广告的撰写
广告中招聘条件的明确是最关键的问题。在试用期内,企业享有一项权利:如果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但这项权利的行使是有条件的,即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具体到不符合哪一条录用条件,举证责任在于单位。而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招聘广告。所以在招聘广告中,单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招聘条件,注意将此广告存档备查,并保留刊登的原件。
关于企业规章制度的撰写
第一,规章制度的有效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__)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4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此规定实际上确定了规章制度有效性的三个一般标准,即经过民主程序、合法、公示,三个条件缺一就会出现规章制度无效的后果。
第二,规章制度的实用性。以一种经常出现的情况为例。一名职工连续旷工15天,单位除名的必备要件之一就是“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单位有义务证明这个事实的存在,这时单位会拿出考勤记录。这份考勤记录就会成为案件的一个焦点,有可能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考勤制度不符合合法、公示、走过民主程序三个要件,除名就会被撤销;
2.考勤制度所依托的工作时间安排不合法,考勤也就没有意义了;
3.考勤制度所确定的考勤范围不包括本案的被除名者,而且单位是有义务来证明被除名者是被包括在里面的;
4.考勤制度没有真正实行。如果单位所制定的考勤制度经不住以上推敲的话,败诉的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企业规章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单位约束员工的游戏规则,如果只有原则性的条文,是很难起到作用的。
第三,注意制定一些强行性的规章制度。例如《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本单位的工资支付制度应当主要规定下列事项:
(一)工资支付的项目、标准和形式;
(二)工资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工资扣除事项。对于这些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单位在规章制度中包括的内容,都有可能成为单位举证责任的一部分。尤其需注意,这类规定往往针对比较重要也容易起纠纷的制度,并增加一些额外条件,这些条件与前文最高人民法院所规定的三个条件合并在一起,都会成为衡量规章制度是否有效的条件。
第四,规章制度不要规定本应在合同中规定的事项。规章制度是企业单方面制定的,虽然有很多程序上的限制,但企业仍然享有比较大的自主权。所以在衡量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时,法院往往会综合考虑企业用人自主权与保障职工权利的平衡点:凡是应当由双方协商确定的事项,如果没有经过协商,而由单位单方面在规章制度中进行规定时,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笔者曾代理过北京一出租汽车司机违约金的案件。公司只在企业规章制度中出现了15000元违约金的规定。因违约金属于合同事项,必须经过双方协商,所以企业的这一规定是没有约束力的,而此规定最终也没有被法院采信。
看似细节,却有可能影响到审理的结果。所以,在招聘广告和规章制度撰写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谨慎,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降低风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企业管理制度
我们知道,法律、法规、规章是整个社会层面的制度。而一个组织内部的规定、纪律、流程等是这个组织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要求企业成员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或行为准则,是用来规范企业员工行为的。制度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违反制度的后果如何”,又存在探索、形成、施行、完善和发展等阶段。
美国哲学家霍布斯假设了人类的原初状态是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每个人都想维护自己利益,都企图侵占别人的利益,没有正义,没有规则,他认为这种“自然状态”下人的生活是悲惨的,于是为摆脱此种境况,人们便建立契约,确立利维坦(权力团体)约定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结束人类混战。可以看出制度是人类从实践和经验中积累起来通过规制个体行为,从而使集体行为达到有序和理性的文明成果。正是由于制度是有稳定性、有序性、规范性的优势和特点,因而借助制度,人类才能把相互间合理的行为固化下来,形成准则,从而使社会和群体逐渐进步,以致于高度文明。
因此好的制度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力量,能使群体朝着最有利群体的方向不断前行。任何集体之中或集体之间,都有制度安排,否则整个社会、集体就会混乱、无序。
二、管理制度的作用
(一)宏观上
1、贯彻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
2、使企业处于稳定、持续运行状态;
3、对法规和政策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二)微观上
1、把企业员工、部门的目标、思想、行为,聚集到企业经营管理总目标上来;
2、奠定员工、部门的自我约束机制;
3、使企业内部管理权力运行程序化;
4、实现企业管理系统化;
5、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
6、促使企业组织持续稳定的发展;
7、增加了企业的可控性、权威性;
8、促进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9、促使企业经济民主化。
三、发挥管理制度作用的途径
(一)要建立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1、最高管理层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覆盖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兼顾制度间的协调性;明确效率优先,逐步完善。
2、制度建设者要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了解企业文化,熟悉相关的经营、管理要求,要客观、公正。
3、对于制度内容的要求是:所依据的资料必须要全面、准确,能够反映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面貌;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相应条款;要明确、翔实,便于理解;要以发挥激励作用为目的;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员工达成共识。
(二)要保证各项管理制度得到严格、公正、持续的执行,这是发挥制度作用的关键。
(三)要做好制度实施推进的培训、指导工作,以及执行状况的检查、监督和评估工作。
(四)制度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范畴的变动而不断完善、更新,以推动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