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儿心得范文精选5篇

| 丽丽21147

  顺其自然,不该是父母偷懒的借口。孩子年幼的时候你偷过的懒,不仅会在孩子身上留下印记,还会在他成年之后加倍的还给你。试想,如果孩子总是不省心,那做父母的能安心么?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育儿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育儿心得1

  幼儿教育 不能让规矩磨灭孩子的个性

  在一些幼儿园,笔者到班级里一看,发现孩子们总是坐得端端正正、整整齐齐,小手背在背后,见到人来,头都不扭一下。面对此情此景,园长总是向笔者称赞这些孩子是多么听话、多么乖。然而,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如此整齐划一地坐在小板凳上,笔者不免担心起来,这样的整齐,让孩子失去了个性,还是不要的好。

  每个幼儿,可以说都是一张白纸,教育将会为他们画上绚烂的色彩,其中也包括孩子的个性。幼儿时代,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面对一个班二三十个孩子,教师要让他们整齐划一,实属不易,需要经过严格和长期坚持的训练,这个训练过程,对孩子来说恐怕是一道十分难过的坎。

  一些家长也向笔者反映,说孩子去了几天幼儿园就不愿意去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幼儿园要接受整齐划一的训练,孩子坐不住。受到教师批评后,便对幼儿园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愿意去上幼儿园了。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好处。但如果为了整齐划一的坐姿,对孩子进行严格训练,笔者认为,可能有些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事实上,幼儿园里主要以活动为主,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游戏来体现,真正需要孩子整齐划一坐在那里听课的时间很少。但为什么一些幼儿园要对孩子进行如此训练呢?目的就是满足一些家长的要求,还有就是给上面来的领导参观时看。这种带有功利性的训练,对孩子个性培养十分不利。

  个性培养,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使命和责任。笔者认为,最好的开始就是从孩子的幼儿时代启动。在幼儿时代,由于孩子心智发展远未成熟,是否听话、是否乖都不重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同个性和特点,都应该包容并认可。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通过游戏等活动进行适度引导。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要求多了,规矩多了,孩子的成长就不会快乐,就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整齐划一,是“小学化”倾向的表现,无外乎就是让孩子们多听教师讲知识,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是应该予以纠正的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幼儿整齐划一的坐姿问题,是个小事,不值得这样上纲上线,但笔者认为,从长远看,这却是大事,是事关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怎能不认真对待和高度关注呢?也许,在教师看来,孩子听话、很乖,管理起来方便、简单,不用那么费劲,也不用花那么多心思,想那么多办法。但笔者认为,虽然管理起来简单了,但孩子磨掉的个性却永远找不回来了,这损失,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学前教育要尊重幼儿成长规律,这话说起来轻松,但做起来实属不易:一方面,取决于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另一方面,取决于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确保学前教育能够按照幼儿的成长规律来办。这样一来,培养孩子的个性就能有所保障了。

  育儿心得2

  让孩子拥有这些财富比成绩更重要

  第一个财富:亲情相伴

  对于孩子来说,家人的陪伴是最温暖的爱,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举动,往往成就孩子最美好的童年记忆。有个亲子学家曾采访过很多15-20岁的青少年,问他们对父母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一个受访者兴奋地说:“五岁那年,有一天我和弟弟放学坐在台阶上,等妈妈接我们。她从进门看到我那刻起就把双臂张开,脸上暖洋洋的表情就是在等我飞跑过去。我觉得好幸福!“但也有受访者冷漠地说:”我爸妈喜欢玩手机,他们根本不管我。”

  可想而知,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体验,也许是父母无心造就,却能塑造孩子不同的亲情观。爸爸妈妈,当你有时间和孩子相处时,不妨放下琐事,和孩子一起制造美好的记忆,不让彼此留有遗憾。想要孩子体谅父母的辛苦,关爱家庭,父母的陪伴是唯一的做法。

  第二个财富:学会感恩

  新时代有些孩子感觉不到自己的幸福,稍不如意就怨天怨地,怨父母怨别人,认为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感恩是一个人该拥有的本性,也是一个人拥有健康性格的表现。懂得感恩的父母往往能给予孩子平和的生命观,不会变得自私自利。

  第三个财富:亲近大自然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受伤,总是把孩子束缚在家里,却没有想过大自然也是最佳教育环境。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甚至呼吁道:“上100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是孩子们的天然运动场,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还能培养孩子的探索心理,对植物动物等生命产生怜悯之心。要知道,培养孩子需应时而为,当孩子身体发育时给他足够的活动空间,到了孩子进入学习状态时才会有热情。那些厌学的孩子很多时候是小时候玩得不够。

  第四个财富:爱上阅读

  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可以增长学识,拓展思路,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对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带孩子多逛书店和图书馆,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自己也要提高自身的阅读修养,给孩子树立好榜样。孩子如果能在文学海洋里寻找一片纯净的心灵净土,可算是最好的精神财富。第五个财富:了解历史不妨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感受那里独特的历史氛围。那些来自久远年代的陈列品将永久地存在下去,世界却是不断在变化的。如果孩子小时候就慢慢了解历史的奥妙,在朝代的更迭中感受古代的魅力,西方的风情。且不说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还能丰富他们的生命体验。

  第六个财富:吃得了苦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事,关键在于他对于挫折的态度。”要知道,哪个父母都不可能终生跟随孩子,更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今天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就少,将来吃苦的可能性的越大。

  早前新闻曾报道,一对洛阳的父子竟然徒步走了400公里去西安,那10岁孩子因为有父亲做榜样,两人一边擦汗,一边行走,谁都不喊累,终于征服了整段旅途。而这段人生体验将增强孩子的挫折心理,让他不会轻易受挫。如果说父母有意识地给孩子这份精神财富,也许孩子的未来会轻松很多。作为父母,自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都希望自己能送给孩子全天下最好的礼物,包括名字、衣服、玩具等等。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爱。除了这些物质层面的爱,父母也应该送给孩子六种珍贵的生命财富,培养美好的生命品格,这可比成绩还重要百倍。

  育儿心得3

  名师讲解 如何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

  1、孩子有时撒小谎,怎么办?

  老师,您好,我的孩子五岁半了,但最近有时会撒小谎,大都是维护自己自尊心的谎,比如,他提出一个要求,如果被拒绝了,他马上会说,我是开玩笑的。有时他会说老师今天夸他是班里最棒的孩子,最后还强调可别告诉老师,这是秘密,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处理?

  答:孩子其实很可怜,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才会有撒谎的这些行为

  家长您好,孩子行为表象背后都有他真实的动机和需求,从您的描述来看,孩子内心其实是非常需要肯定的(希望老师表扬他),但是不自信,怕被拒绝,怕被拆穿,努力维护自己的自尊,从中我们看到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非常纠结的,孩子其实很可怜,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才会有撒谎的这些行为,所以我们在知晓了孩子“撒谎”的动机之后,需要做得就是全然接纳肯定孩子,多引导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2、家长如何自我成长?

  作为家长,我知道孩子的问题折射出家长的问题,但人无完人,家长已经形成的性格和坏习惯要改真的好难,而且孩子长得太快,我感觉改的速度远远慢于孩子的成长速度,现在很焦虑,请老师给予专业的指导,多谢!

  答:父母需要建立在自我接纳基础上的自我成长

  家庭教育,首要的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和自我管理,而不是对孩子的约束和惩罚。我们最该思考的不是该如何去教育孩子,而是自己该如何生活。因为生活即教育。父母生活的界限,就是孩子受教育的界限。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以自己的态度和表现,为孩子示范我们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品行和教养。所以父母需要自我成长,首先要自我接纳。接纳自己的全部,把能量用于建设性的成长,而不是消耗在自责和否定中。同时也要学习完善。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热情,学会独立思考,所有方法都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做到知行合一,认识到问题,积极去改变,去解决,每天进步一小步,几天就是一大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从现在开始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3、女儿开始追星了,应该如何引导?

  老师您好,我家闺女12岁了,明显的变化有两个,其一就是开始关注演员和歌星,尤其是男星,还有长大后也想做明星的愿望。其二是特别有主见,再也不是乖乖女,请问我该如何做正确的引导,谢谢!

  答:孩子会关注明星,其实是想自我完善成为最好的自己

  成长需要榜样,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关注明星,其实是想自我完善成为最好的自己,所以家长其实对此不要大惊小怪,理解接纳孩子,经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她聊聊相关话题,拉近和孩子的关系,知道孩子的思想动向。同时也可以适时引导她看一些名人传记,树立更好的榜样和精神导向,当然也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所以对孩子多一些信任和尊重,走进孩子的内心,家庭也多一些民主氛围,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孩子。

  4、男孩子只喜欢理科,不喜欢语文怎么办?

  怎样让孩子愿意练字,并喜欢阅读呢?我家儿子上初三了,喜欢学理科,并且很有耐力,做了很多练习册,不愿意出去补课,我都说烦了,可是他对语文,并没有下到工夫,我怎样才能帮他?

  答:巧用理科优势,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家长您好,孩子有自己的学习优势,这是非常值得欣喜和肯定的!孩子现在已经初三了,阅读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既然理科学习很好,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多鼓励孩子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比如一些科学家的传记、百科全书式的读物,在符合孩子的兴趣的前提下,潜移默化中既增强孩子的阅读能力,也丰富了孩子的精神内涵,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加强,语文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同时也要看到,阅读是语文的基础,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语文考试,并非能反应孩子孩子真实的语文能力,所以家长不要着急指责孩子在语文学习上没有下功夫,多鼓励孩子,和老师多配合,如果孩子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一定的进步,比如某次作文写得好,可以多鼓励他给他肯定,孩子有了自信之后,有了成就感之后,可能会更愿意下功夫去学。至于练字,也是多鼓励,比如和孩子说,哎,你最近写字有进步,如果找本字帖好好练练就更好了。总之,要多用心用脑去发现孩子、引导孩子。

  5、孩子沉迷电脑、游戏怎么办?

  我小孩现是高二学生周末、假期回家,总是迷上玩电脑游戏和看科幻电脑视频及手机视频、手机阅读。不找别人玩或聊天,锻炼身体,不喜欢学习。父母讲总是犟嘴,我们不知道怎样教育才好?请教老师……

  答:先试着跟孩子做朋友,真正理解他,尊重他,赢得他的信任和尊重

  家长您好,孩子迷恋网络,把自己封闭起来,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内心极度苦闷,躲进网络世界想与外面隔绝开来,所以对孩子要多一些理解和接纳,除了关心他的饮食起居,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先试着跟孩子做朋友,真正理解他,尊重他,赢得他的信任和尊重,可以试着给给他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孩子学习不努力怎么办?

  怎样激发孩子努力学习?老师说我的女儿没尽全力,我该怎么办才能帮到女儿?

  答:家长需要做到这8点

  家长您好,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

  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父母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

  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

  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

  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

  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

  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

  育儿心得4

  孩子安全教育知识 一定要让孩子掌握

  1.警惕汽车。

  汽车成为戕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杀手。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告知孩子从右侧门用左手开车门下车。

  2、常年备哨。

  在孩子的枕头旁边常年放一个哨,遇到紧急状况吹哨,能逢凶化吉。如地震时被压下瓦砾下呼救;如孩子一人在家时有坏人撬门,孩子在门内突然吹哨,坏人没准从此就精神失常了。

  3.不踩井盖。

  请告诉孩子不踩井盖,遇到井盖绕过去。有的井盖不牢固,可能颠覆你。靠别人不靠谱,靠自己最靠谱。要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安全自我保护教育。

  4.三人行相对安全。

  告诉孩子不要单独去同学家,三人行相对安全。不要在房间里和他人单独相处半小时以上。孩子要主动将朋友信息(姓名性别、电话、住址)告诉家长。

  5.回旋余地。

  请告诉孩子不要将身体的一部分放进狭小空间,如将手指往瓶子口里插,将头伸进院墙铁栏杆的缝隙,以免被卡住。身体和思想一样需要自由。

  6.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生命无价。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遇到危险时,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并论。曾有学校发生火灾,学生为了拿书包丧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7.别把笔变成匕首。

  孩子在学校手里拿得最多的物件是笔。家长和老师要告诫孩子,笔能变成匕首,误伤同学或者自己。学校时有学生被笔扎伤的事件。笔能写出千古文章,也能伤人。

  8.尿能帮你在火中逃生。

  教孩子遇到火灾如何逃生。例如火灾时很多遇难的人是被烟熏死的。孩子遇到火灾,如果身边没有水源,可往脱下的衣物上撒尿,再将被尿液淋湿的衣物捂住口鼻逃生。

  9.别把指甲和趾甲剪太短。

  你给孩子剪过指甲和趾甲吗?别把孩子的趾甲和指甲剪得太短,指甲和趾甲剪得太短会成为刺向孩子的尖刀,导致甲沟炎。

  10.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让别人碰。

  作为家长要反复告诫孩子,校长和教师性侵学生并非个案。作为家长,孩子一旦被老师性侵,请不要找学校领导,而是直接打110报警抓老师。

  11.冷落它。

  请告诉孩子少吃或不吃冷饮。热衷吃冷饮,会将孩子的健康打入冷宫。冷饮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糖或甜味剂、香精、防腐剂等。

  12.根深叶茂。

  请告诉孩子,肾是人体内重要器官。把人体比作大树,肾就是树根。憋尿会增加肾脏负担,还能导致肾盂肾炎膀胱炎。告诉孩子不要憋尿。老师拖堂伤害学生肾脏。

  13、养精蓄锐。

  童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为人生养精蓄锐。作为家长,作为孩子,如何在应试教育繁重的家庭作业压力下保证每天睡足10小时?孩子睡眠多,梦想多

  14、拒绝暴光。

  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特别是中午,会灼伤皮肤甚至诱发皮肤癌。请告诉孩子要规避长时间暴晒,保证皮肤安全。

  15、一定要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名字、手机、家庭地址。

  无论发生任何事,在别人的帮助下是可以找到你的。我相信热心的好人还是存在的!

  16、平安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17、生命第一,财产第二。

  18、小秘密要告诉妈妈。

  19、不要喝(吃)陌生人饮料和糖果。

  20、不要与陌生人说话。

  21、遇到危险时可打破玻璃,破坏家具。

  22、遇到危险时可自己先跑。

  23、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坏人可以骗

  育儿心得5

  惩罚孩子必须要掌握的技巧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2、惩罚的“量刑”要适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受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渐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

  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含糊

  惩罚孩子不能半途而废,应要求受罚的孩子作出具体的改错反应才能停止。家长要态度明确,跟孩子讲清楚他应该怎么做、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否则有什么样的后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惯,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自己收拾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须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含糊其词甚至让孩子“自己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标,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6.及时惩罚莫迟疑

  惩罚的效果部分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间隔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要情况许可就应立即予以相应的惩罚;如果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即作出反应,事后则应及时地创造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起回顾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意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确要求他改正。

  7.最忌讳讽刺挖苦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实践证明,讽刺挖苦和恶语谩骂已超越了孩子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甚至左耳听了右耳出,根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知道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思,为了早点结束训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痛心疾首”,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知道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导致孩子“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应”,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毛病,凡事点到为止。

  9.就事论事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甚至将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直至忘记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自己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取得的成绩、改正的缺点家长都看不到,自感自己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通过说理、剖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知道犯错误的原因,讲清楚如果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后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持久。受罚的孩子改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此,让孩子明白自己受罚的原因才是根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家庭育儿心得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育儿心得分享5篇

2.2020家庭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3.小学生家长育儿心得精选

4.育儿心得交流与分享精选

5.关于妈妈育儿心得体会

6.2020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7.育儿心得体会

8.卢梭教育著作爱弥尔阅读心得5篇精选

9.幼儿教育心得

10.2020关于科学育儿心得

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