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但父母经常听不到孩子的话;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时常不懂孩子的心。于是才有一出出家庭悲剧上演。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育儿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育儿心得1
如今大环境下,估计没有孩子没有课外班吧,甚至有的孩子从没出生就开始上课外班了,我们虽然曾经一直坚挺,但是显然还是不可能避免的,我们的课外班,最早的一个是5岁,孩子大班的时候,开始学的唱歌,也是声乐,至今我们还在上,一直,跟着这个老师走过了5年了,上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孩子说话,想通过气息调整孩子的说话,那个时候孩子的说话是最大的问题。
上小学了,我们还是坚持不报学习课外班的原则,一直到三年级,被外语打破了,当时选择上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教他们课程的老师,非常非常好的老师,现在在法国,自然拼读,我们开始起步接触,但是显然,儿子学了,懵懵懂懂的,不是老师讲的不好,而是我们似乎没有入门,半年,老师就忙着出国了,因为她怀孕了。
拉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开始了报班就只能继续了,正好三年级下学期,在我家门口找了一个机构,报了外语班,开始了我们的课外班生活,那个时候,周五晚上,什么都不耽误,周末轻轻松松,挺好,我那个时候想周五晚上正好我还可以轻松点,儿子上了一个学期,说有效果吗,也有,说没效果吧,也看不错来,暑假,我们稀里糊涂的继续续报了,遇到了我们现在的老师,我呢,想晚上,闲着也没事,就跟着听听吧,结果发现一发不可收拾,我和儿子同时喜欢上这个老师了,搞笑,快乐,严格,严厉,雷厉风行,那种劲儿真的是一种说不来的感觉,开学的课程,当机立断,换成这个老师,跟着他学。从此,开始了我们的线下英语班的连续剧,直到本周末结束。
最大的收获:一份坚持,每天读课文三遍,必须发语音,老师第二天纠正,再发,必须,每周不能少于15遍,如果不发语音,有其他项目的加罚,读的不好,也会加罚其他的作业,这点,让孩子开口读外语了,每天几分钟,短短的课文,一周一篇,坚持一年半,效果非凡,所以我说坚持的力量是非常非常雄大的,大的让我们无法想象。
第二收获,自信,读了20遍的课文,不会背都不信,所以背课文再也不是问题,老师在提问复习,都会了,他得到了赞扬,自信就有了,所以这份自信带给他的是一种成就感,成就感足了,信心有了,在学就不难了。
第三,收获,严格,都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一点不假,严格是老师必须的而且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法宝,严有的时候看似有点残酷,不近人情,但是严格对孩子来说是一份福分,如果做不好的事情,就一定要受到惩罚,这个是必须。惩罚是对孩子的另一种教育(yiQIg.cOm)。
第四,收获,快乐学习,如果我们做的好,老师基本上不会罚,批评,甚至还表扬,奖惩分明,而且表扬的非常到位,让孩子感受到肯定干,老师风趣幽默,搞笑,孩子都喜欢,随意,轻松,就是没有压力,完全靠老师的气场和一种无形的东西去深入人心。
因为这个老师所有的课程我们都上完了,在上,我们要升级了,儿子不想,我们就暂缓上课,下学期好不容易看到了,她的新的课程,当机立断,报了,尽管就短短的8次课,也好呀!
带着我们依依不舍的上完了和学习有关的唯一的线下课程!其他的课外班还有什么呢?那就是羽毛球,原本是这学期开学就想打球的,结果因为我们的原因迟迟没有开始,四月份,和同学一起,开始学起,现在也学了快两个月了,不管怎么样,每周可以打打球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线下的课程,就剩一直坚持的唱歌和现在新的羽毛球了,那么线上课程还是要有一些的,四年级上,尝试了语文的网课,不是老师不好,不是课程不好,是我儿子水平有限,加上是我硬让他学的,不是发自他内心的所以学了一个学期停了,还有一个学校老师推荐的,上了,因为考虑到有外教,就这样坚持了一年,今年上完了,也就停了。
都停了,似乎说不过去,经过精挑细选,暑假开始跟着储连一,我和儿子都非常非常喜欢的老师学习新概念,我们两个都期待的这个课程,网上课程,省事,而且听过他的课,儿子和我都特别特别喜欢,再加上现在外语正胜,所以效果值得期待。
五年级了,反而轻松了,没有什么课外班的羁绊,似乎感觉轻松了很多,给了自己一些自由的时间,但是通过并不多的课外班的经验和感悟,就是孩子要想提高学习成绩效果,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课外班报,而且报班的目标不能只为了成绩,儿子的进步和最后老师的特别肯定,其实源于孩子,老师和我的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缺一不可,否则即便是在著名的老师,不会有好的效果,好老师有的是,但是适合不适合就是自己看了,我选老师,都是以幽默,吸引人为最主要的,所以不是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还有作为父母,不能盲目,一定要知道,我的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指导,我报的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学到的东西是什么,而不是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如果把学习内容放在第一位我们就可以看到特别好的效果了!
听父母的还是听老师的?
记得是上周的事了。吃了晚饭,我赶着要去图书室。我交代孩子吃好了晚饭出去玩一会儿。妮妮说:“老师说作业做好了再去玩。”“哦,没关系。你出去玩一个小时,回来,刚好晚上6点半,做作业,来得及。”妮妮有些不高兴,“老师说作业做好了再去玩。”我没多说什么,先去图书室了。
下班回到家,我问妮妮,“有两个挑重担的人,一起出发,一起吃饭。一个吃饱了就去干活,另一个吃饱了先休息半个小时然后再干活。你说,最后,谁先到达目的地?谁的身体会健康些?”妮妮想了想,“是那个有休息的人。”“那就对了,所以,你也要先休息,然后再做作业。”——每天,妮妮放学回到家,我们就可以吃饭了。若先做作业,就没有时间出去走走,毕竟天黑了,温度也降了。
我坚持自己的看法,叫妮妮先走出屋门,玩耍去。(妮妮玩一会儿,就跑去图书室看书。这孩子,怎么不多玩一会儿?)妮妮的作业,总是在晚上6点半之后完成。我从来不检查她的作业。相信妮妮会自觉完成。
还有一件事,老师强调孩子要晨读。妮妮老是让我清晨6点叫她,我没答应。我认为6周岁的孩子要先睡好才有精神。有一次,孩子又让我明天6点叫她,我依旧没答应,在外面玩耍的先生为了让孩子早点睡,与孩子通话时,说:“你早点睡,明天6点,我叫你。”嘻嘻,第二天,妮妮醒来,说:“爸爸骗人,他没有叫我。”先生不再说要叫妮妮起床的事了。于是,妮妮的起床时间是早上7点左右。孩子渐渐长大,睡眠时间可以缩短些,就可以早点起来。没有午休的习惯,晚上一定要睡好。
这两件事,我的看法与老师有点不一样。与老师交流过,只要孩子能适应,能把作业做好,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
关于这两件事,我也和先生交流了一下。“妮妮的老师说作业做好了再去玩。”先生说:“老师说得没错。”“我让妮妮先去玩再回来做作业。”身为老师的先生说,“这,我就不懂了。”“我想,先做作业再去玩,应该是针对那些特别爱玩且作业未能按时完成的孩子来说的吧?”可惜,先生不说话。而关于晨读,先生也不说话。我就没必要再说什么。
不知道先生是怎样看待孩子的分数,但妮妮的成绩单,先生是满意的。我只要孩子快乐学习,不给孩子压力。我与孩子一起探讨,孩子总是拿她学到的知识来考我。嘿嘿,“我是棒棒的哦。”——暂时,懂点。以后,孩子若考我,我就不懂了。有限的知识,不可能什么都懂。
我想与老师的步调一致,不过,老师的话是面向全班的孩子,所以,有时,有点不同,也是应该的。学校教育,是一群的孩子。家庭教育,是自己的孩子,一个孩子。家庭氛围,很重要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首先在于家庭,好的习惯养成,也是一件好事教育孩子听老师的话是最起码得做的事,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偶尔,没有那样做,也是可以的。老师是人,有时说话是面向很多的孩子,不可能每次都顾及到每个孩子。有所不同,学习依旧进步,老师会理解的。因人而异。也许,这就是不同的家庭教育,教出不同的孩子。
在这里,谢谢妮妮的老师!
育儿心得3
家里的书房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现在的家长热衷买学区房,除了开发商的宣传起哄,还有自身虚荣心。觉得给孩子买了学区房,孩子就高人一等,就能学习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顺便收获学区房的升值。这可谓一箭双雕。
但看似合理的事情却并不一定会划上鲜明的等号,就如同买了一双好鞋是为了走上一条正确的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学区房离对孩子的教育成功很远,然而,书房却离对孩子的教育成功很近。这个书房,不是家长的摆设,而应是父母最喜欢待的地方。
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应该营造一个书香家庭,这是做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乡镇中心小”出来的孩子的故事。他小时候,家里住在海宁县的袁花镇上,没有学区房。他读的小学,是袁花镇小学。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现在的乡镇中心小。现在的家长们是多半看不上的。
后来他读了中学,一波三折,又遇到抗战爆发,读一阵就换一个地方,好像打游击。没几年日军将要占领他所在的城市,17岁的他就怀揣着一份流亡学生证,上面盖着“衢州中学”的公章,背着衣服、干粮和随身的书籍,到重庆继续求学。即便这样,他的数理化都很优秀,英文、国文更是出类拔萃。
他的家里有三间书房,家里的长辈都读书,不论男女。他就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孩子,你觉得会差到哪里去?后来他有机会来到台湾,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他写的书很多被拍成电视剧,这个人就是金庸。
他的长辈们,从祖父到爸妈,留给他的不是一个显赫的求学履历,送他到这个那个名校。
他们馈赠给金庸的,是从小到大无数的书。小金庸玩的是书,家里到处是书,过节的礼物也是书,父亲母亲也带头看书。
一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曾这样说: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时,我就有意识地引导他去阅读,等到孩子读小学时,他已经能够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故事书了。一年级期间,我仍然鼓励他坚持课外阅读。现在,当大多数孩子都在为读不懂应用题的题目而烦恼时,我家孩子却从没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长期的阅读让他具备非常好的理解力和思维能力,那些应用题在他看来都是非常简单的。
我们提倡孩子阅读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当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孩子的学习能力几乎每日都能得到提高。
大量研究发现,如果孩子经常与书和文字打交道,那他们的理解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告诉我,他觉得许多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都与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不具备深思维有关。我深以为然,不喜欢阅读的孩子,遇到挫折、困难、不快、委屈,他因缺乏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而容易钻牛角尖,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抑郁和强迫。相反,那些喜欢阅读的孩子,能够在阅读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启迪。
如果孩子喜欢去阅读,并将阅读作为一种爱好,那么,那些用其他的、似乎是强有力的手段也无法对付的问题如网瘾、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就会逐渐消失。
我看那些死贵死贵的学区房,状况都比较糟糕的,就算是“高档小区”也多数看不出什么高档。哪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也没都住在学区房中吧?
实在买不了学区很好的房子,那又怎么样,又有什么可怕,只要你们自己爱学习,喜欢读书,把头带好了,我看小孩输不到哪里去。买学区房你没有条件,买几本书你还没有条件吗?
反过来,你自己不学习,不读书,天天玩手机打牌聊八卦,学区房又怎么样,就能让你孩子爱学习吗?
乌克兰有个叫马卡连柯的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以前讲过一个故事,有朋友郁闷地问我:为什么自己小孩不喜欢读书呢?
我说你家里特么有书吗?你们两个人平时就喜欢打牌,家里除了电器说明书之外,连一张带字儿的纸都找不到,你孩子会喜欢读书才怪了。
同样的,你自己不学习,却去挤破头买学区房,听起来很拼,但其实是一种昂贵的偷懒。你是在花巨款买一个心安理得而已。
最好的学区房,其实不贵,别人也抢不了的。那就是家里的书房
育儿心得4
孩子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
和女儿三岁就在家里的地板上,用她的积木,玩具车,来玩幼儿园教的过马路的知识。
我扮盲人过斑马线,她来献爱心扶我过马路。要不就是她当交警操作红绿灯,教我正确过马路。
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这种游戏基本不玩了。但随着她独立游玩的机会越来越多,安全教育也更加重要了。
实际生活中,我们会要横穿一下没有红绿灯的街道。
我观察到,人们总是喜欢斜着过马路。比方,目的地在对面的45度角,这时候就开始,斜着往前面走。大部分人是,走之前观察一下,然后就开始走了。现在城市里的汽车,电动车很多,每个驾驶员的技术和他们的车况,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斜穿马路最大的危险是,会使你身前和身后的机动车,判断不清你的意图,增大事故几率。
所以,每次我和孩子需要过没有红绿灯的马路,我必定在路边,让孩子观察有没有车,能过吗?她看清可以过时,我们就直行过去。并左右随时观察,即便来了车,我就让孩子,自己判断,我们如该停下,女儿打一个明确手势,礼让汽车。还是该给司机打一个明确的手势,我们想要通过,司机看懂后,我们则安全通过。
我们的小区门口东面是一间平房作为保安室,西边是一座表面贴瓷砖的26层楼房。去年冬天刮大风,楼体有瓷砖随风落下来,万幸是天气不好,楼下没有行人。小区也对楼房的墙面做了维护。(题外话:建议楼房最好表面装修用涂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瓷砖难免松脱)
我把这个情况,回去告诉家人后,大家一致决定走靠近保安室的那边,来主动规避那些潜在的危险。
有时候,妻子为了绕近道,走西边的道路,往往被孩子批评一顿,还得绕到保安室那边走。这些情况,五岁多的女儿会在我俩晚上去对面玩的时候汇报我。我明确的表扬孩子这个行为后,就着机会,我们再玩一个小小的头脑风暴研讨会:怎样观察不同环境或路况,该采取何种最安全方式通过。并得出以下结论(yiqig.cOm):
1.遇到老旧楼房,要尽量躲远些。因为很多老旧楼房,最容易水泥脱落。
2.马路两侧一边没有楼房,一边有楼房。要走没有楼房一侧。
3.小孩子在院子里不骑自行车,要去小花园里骑。
4.遇到停着不动的汽车,要有意观察,防止倒车,溜车或突然启动...............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别的小区的"危墙",可能真是不多。可这种高层墙体脱落瓷砖的事情被我们给碰上了,那就在规避的情况下。再利用这个契机来做警钟,更多的传授孩子一些日常安全知识,培养她的安全意识,使我们可以主动的防范危险,把危险的级别降到最低,不做那些无意义的损失
育儿心得5
谁会用一生的惨败告诉你怎么教育孩子
生儿爱儿并不难,教育孩子才是最难的。
父母常常会遇到孩子不听话非要去做大人禁止的事儿的时候,顺从孩子是最简单省事的,因为这需要孩子和欲望本性做斗争,需要家长同孩子讲道理,陪伴他们做些事情以便转移注意力,家长费心费精神,多次和孩子沟通,还会遭到其他家庭成员的阻扰。这也是很多家长一般和孩子较量一会就顺从孩子了,太累吗!顺从他一切OK!以后?以后再说以后吧!
以后事情就顺其自然了?以后孩子就懂事了?我不觉得。女儿的刷牙习惯培养我用了半年,中间有反抗,有强压,有鼓励。我的牙齿那段时间不好需要看牙医,顺带着她去牙诊所,她不停的问:妈妈,疼吗?我说:疼,很疼。她说:你为什么不好好刷牙呢?你以后得好好刷牙。我说:是,遵命!以后一定认真刷牙!现在她有一口健康的白牙,每天主动刷牙,开始换牙了。给孩子一个好习惯,可以陪伴他们一生,是父母给的最好礼物。
朋友听了说你真有耐心,他们还在纠结带孩子看牙医的问题。
父母第一次的妥协,下次让孩子听从你的,就要付出双倍的力气。
还记得女儿刚去幼儿园那会儿,去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去了。早起后哭哭啼啼,我问她:你不舒服吗?她说:恩,我嗓子疼,我咳嗽。我摸了摸她的额头,我说:确实有点热。要不再休息一天。她听见我说,就假装咳嗽,说:我嗓子可疼了。在家的一天,一点事儿也不没有,玩得可欢了。于是我想她有些热可能是在被窝里捂得,她在给我演戏。
第二天,她又开始表演(别小瞧孩子,他们最懂趋利避害)说:我难受,不想上学。我先给她测了体温,很正常。我说:今天必须去上学。于是她开始大哭,我不理她,5分钟后。爷爷奶奶上楼询问,然后说:要不,就别去了。我说:不行呢,昨天休息一天了。后来边哄边拉才去了幼儿园。我第一次的妥协换来了第二天她加倍的哭闹,从那之后我明白,家长对于孩子:要令行禁止。说到做到。她知道哭闹没有用,渐渐就不用这招了。
家长之于孩子,有时是较量的关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通过大人,他们一点点了解成人世界,学会规则,学会如何生存,学会如何和人打交道。
这就是我的故事,说一说我身边的故事吧。今年中秋回家,见到了小叔叔,让我见识了人到老年的沧桑。他前些年生意做得顺,每次回家春风得意,自从前年小婶婶两次脑出血,人一下变老很多,50刚出头,虽然染了黑大,但眼里的精气神没有了。这两年每天照顾半瘫的小婶子,洗衣做饭刷碗。可最让他发愁的是22岁的儿子,店里的生意一窍不通,常需要他督促照看,家里的事更帮不上忙,饭不会做,衣也不会洗,而今年又结婚了,眼看孙子不日便来,小婶婶又恢复不了,一家人要吃要喝要照顾,对这个中年男人来说心理压力太重了。
那个堂弟我是知道的,从小被溺爱坏了。记忆最深就是,我和爸给他家去送桃,堂弟也要坐自行车来我家,我家孩子多有玩伴。小婶婶说,去老家做什么?老家没好吃的,没好玩的。堂弟就在院子里打滚,哭闹。小婶婶在一边劝着,说着老家的不好。老爸一看这架势推车要走,堂弟一看,一把拽住车子,对着小婶婶就骂:“我x你妈!你不叫我去,我就要去,我x你妈!”我和老爸都呆了,心说这孩子该挨揍了。可小婶婶却笑了,笑骂着:小兔崽子,快去吧!于是老爸带着我和堂弟回家了,那一幕我总是忘不了,要是我的话,肯定挨揍了。不,我这辈子对着父母也说不出那样的话。足见,他平时也是这样达到目地的,只要不停哭闹,大人总会妥协,大人现在不答应,说明我还闹得不够。
后来小婶婶在堂弟的学业上独断专行,不让他上大学,说店里帮忙的小x不也大学生毕业,还不是给我打工?!上学没用!于是堂弟上了中专,但去了两个月就不去了,嫌学习饭菜难吃,人多住不惯。他们觉得孩子还小,店里的生意等以后慢慢交给他。从来没谁问问他,他想做什么,他喜欢什么。就这样变成一个断不了奶的巨婴。谁也不知道3年后的一天,小婶婶会脑出血变瘫,就是这样的家庭巨变都没改变堂弟,他依旧十指不沾阳春水,去店里感悟人生就是坐着看着,一年的收入和叔叔在店里一个月的收入那么多。就这样晃荡到22岁,小叔叔着急啊,可是小婶婶离不了他,保姆来一个骂走一个。在附近找了个儿媳,草草结婚,毕竟这样的家庭越拖越不好找儿媳。
关于我的育儿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育儿心得体会
2.疫情作文
5.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