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自信的源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浩荡荡,滋养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浸染着的是中华儿女炽热的爱国情怀,凝聚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力量,孕育的是历经千年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民族精神。
我们刚刚过了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以及缅怀英杰。我们经常说,清明到,儿尽孝。清明节的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
同学们,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让我们拥有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让我们每个人都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谢谢大家!
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千年大国、礼仪之邦。可不管是哪个形容词,都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特性。是的,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大国。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大国,其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影响世界的文明。四大发明:造纸术,因为有造纸术,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活字印刷,因为有活字印刷,中国的文化得以传向世界。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和指向。炸药更是矿物开采的必备品。四大发明是影响世界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著作之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间经历了数十个朝代,从夏商的青铜文化到现代56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文明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的诗词是最的。其中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诗人,李白的诗飘逸向往自由,诗圣杜甫的诗悠闲恬静,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颗明珠。宋代诗词更以词曲闻名中外,出现了李清照、“三苏”等大词人。明清小说将白话文推向高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流传后世。
虽然我们华夏文明曾经是影响世界的文明,可是我们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们的传统文明正慢慢被丢弃和窃取,从基本礼仪到科技发明,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韩国学习拜孔仪式,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日本人说我们的武术是从日本学的?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就将之窃为己有,我们纪念屈原端午节居然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们,觉醒吧,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文明,我们就丢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文化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独特语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而传统文化更是独一无二地标志着我们的民族特征。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能为我们留住民族的瑰宝,对传统文化的展望能让更多经典融入时代发展的步伐。守望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
节日是传统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节日习俗,还是其蕴含的文化内涵,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尤其以春节为例,过去,人们会写春联、贴年画门神、祭拜先祖、燃放烟花炮竹,庆祝一年之始、万物复苏的时节到来,也赶走过去一年里的不吉利、带给新年以祝福。如今的春节,春联、年画、门神都少了,更多的只是长辈给小辈红包、全家看一看春晚、放一放烟花爆竹。那些新时代里不接地气的习俗渐渐被人淡忘,节日里的文化味道也越来越少。甚至,少有的一点习俗还饱受人们的质疑,近几年,大气污染的严峻局面使得民众对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越来越高,关于保护环境、产业发展及传统文化的争议声也随之而起。守望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坚守,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不得不承认,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确实会带来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转变,但也总会有一些值得代代相传、祖孙延续的民族文化,留下它们、引导人们重视它们是坚守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首先,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文化尤其是节日习俗进行适当的保留。比如,春节期间舞龙舞狮是期待来年的风调雨顺、庄稼丰收,元宵节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寓意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清明节的扫墓献花寄托的是对祖先的思念之情。这些习俗的内涵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美好的,也是应当保留的。其次,加大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宣传,尤其是引导民众重视传统节日。国人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青睐更多源于商业炒作带来的好奇,但这也恰恰提醒了我们,对节日的重视首先应源于民众的关注。因此,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对节日内涵及习俗进行宣传,让民众对传统增进了解才能更好地接纳、传承文化。
展望,助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时代背景的变化常带来需求的转变,文化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及时转变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而在文化适应时代的转变过程中,技术手段的运用往往能起到催化作用。比如,新拍摄技术带来的3D电影使不少影片给人以视觉冲击,让不少人重新燃起对电影及背后历史传说的兴趣。而不少电子技术的运用能制造更好的光电效果,也给传统舞火龙、燃放鞭炮带来革新的可能,更减少了危险及污染的可能。再如,互联网及视频软件的普及增进着人们跨越不同地域的沟通,也让打工在外的子女少了一些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的遗憾,逢年过节的团圆也不再难实现。这些都是技术手段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坚守与展望,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肩负起这一责任的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愿传统世代长在,望文化历久弥新!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诵读经典文化 弘扬民族传统。
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字经》吗?读过《弟子规》吗?读过《千字文》吗?读过《唐诗三百首》吗?看来同学们还是读了不少经典文化书籍。像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书籍,我们称它们为中华经典文化书籍。除了以上这些书籍,还有很多优秀的中华经典文化书籍,比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增广贤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录了我们民族的感情和精神,见证了民族的灾难和复兴,它以独特的教育功能,教育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我相信已经有很多同学阅读背诵的一些经典,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等。现在我想考考大家,我读一句大家读一句,行不行?。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事实证明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强劲的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为优秀、美好的特质,越是在现代化的时代,越显示了它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中国文化以孔孟思想为代表,孔孟思想是最好的人学,揭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规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在中华的传统文化里,除了有做人做事道理的孔孟作品以外,还有像《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资治通鉴》《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等等奇谋妙术的典籍,可以说在中华传统文化里面,我们都能学到有用的文化知识。
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向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学习什么吗?(我们中国向他们学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那你们知道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向我们中国学习什么吗?(中华的传统文化)。现在在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都开设有专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等,每年派遣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数以千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的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参考书。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孙子兵法》配备到人手一册。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孙子兵法》是天下第一神灵,我们必须顶礼膜拜,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发达。”世界各国都在学习我们传统文化,大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学习我们的祖先留传下来的中华的传统文化?
从2009年开始,我们学校领导就已经决定,在全校推行“诵读经典”的教育,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学校校园围墙上到处都写上了中华传统文化名言名句,还配有生动的图画,我们的老师也在引导同学们诵读各种经典文化书籍。
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们学校还会引导大家开展各种经典诵读活动,让大家能够在中国文化的海洋里自在遨游。最后,我想引用一幅流传了很久的对联来结束我今天的讲话:“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我愿意与同学们共勉。
我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升旗仪式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胸怀感恩之心》,所以我给我的讲话起了个题目叫“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同学们可能就认为是背背古诗词,看看名著等,其实不然。
中国传统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我们就是中华儿女。中国传统文化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它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所包揽的内容:
1.传统文学:《唐诗》、《宋词》、《元曲》、 四大名著等。这也是同学们每天背诵的,也是最熟悉的。
2.传统节日:这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常见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汉语汉字:就是我们每天说的中国话和每天写的方块字。
4.传统中医:包括中医、中药、医学典籍《本草纲目》等。
5.中华武术:包括太极拳、咏春拳、少林拳等。
还有,传统音乐、琴棋书画、民间工艺、民风民俗等,很多很多。
大家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然而现在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对西方的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例如好多人过洋节(什么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等等),还有一些人直接加入外国国籍,成为了外国人。却把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抛在了脑后,可以说这些人愧对中华儿女的称呼。
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大放光彩!我呼吁:从现在做起,从小学生中学生做起,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爱我们的祖国,做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千年的风吹散了千年的往事,千年的水冲走了千年的记忆,但历史的印记,文化的传统,却注定要烙在中华民族的生命里。
从数千年前江心渔船上越女的歌声,到水之湄《诗三百》的婉转悠扬;从唯美的楚辞规整的汉赋,到唐朝多姿的诗歌,再到江南女子执红牙响板轻歌曼舞摇曳出的宋词……
从南山下草长莺飞的桃花源,到西湖蒙蒙烟雨中的一把油纸伞;从柳三辩的一句“且把浮名,换做浅吟低唱”,到苏东坡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飞雪洪泥映时光,历史满沧桑;一曲悲歌诉衷肠,春秋歌未央。
你是否知道,曾经有一对图腾叫龙凤,有一件羽衣叫霓裳;你是否知道,有一个朝代叫汉唐,有一条河流叫长江?当你沉迷于紫薇的那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你是否知道乐府里那句“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当你口口声声喊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你是否知道它出自于《汉书》中的“修身好古,实事求是……”
传统文化的美,在于它的历史,它是先人们的精神积淀,是千百年来的传承。而在今日,在这个充满利益,热闹繁华的时代,歌声里的故乡却在渐渐远去。我们像迷路的孩子,回头张望,却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个,氤氲着水墨香的故乡,那个,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今日,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我们不再欣赏“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我们只从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东风破》里才蓦然感受到古典的美。你知道多少种语言在流逝吗,你知道多少种民间习俗在消失吗,你知道多少种器乐技艺已经失传吗,你知道多少处文化遗产与古建筑正在在被破坏吗?
作为九零后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古语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先哲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仍振聋发聩;橘子洲头;韩美林说是汉子就要撬动地球,能晃三下晃三下,能晃五下晃五下……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忘记了过去,会怎么样?它该如何向前,如何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前面。身为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不珍惜,不继承,它们将如何保全自我?未来,不论多么发达的高科技,都难以替代历史的一片黄土;无论我们在这颗星球上能走多远,总要有一点东西,铭记于心。
先人曾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让我们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礼记》中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清代学者张横渠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我们尚且不谈奉献社会,不谈为国捐躯,但我们要知道什么才是我们中国人的根基。我们要左手紧握"且教世界换了人间的”壮志豪情,右手秉持义不容辞勇于担当的道义,去为传统文化开创一片天。
大家好,我叫孙_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名言,意义深刻,正所谓:“海纳百川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雄伟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
诗韵上周和我一起准备了一篇稿子,说是学校要举行国学经典的演讲比赛。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感恩精神》。
“人间三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本周末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清明节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每年的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又因为清明节雨水纷纷,因此又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千古名句。如今,清明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肯定。
而对于国家,对于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清明节更是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思想,学习革命精神,继承烈士遗志的重要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站在这由革命先烈的鲜血而染成的五星红旗下,是否会想到,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和平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的壮烈牺牲,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美好和平的环境,才有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没有被战争的余波波及,更体会不到战争的困苦与磨难。但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继承先烈们为国为民,舍身捐躯的精神,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增长才能,怀有足够的信心与决心,去完成、去开拓革命先烈未尽的事业。
清明节传承至今的祭祖扫墓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感恩、和谐、积极、新生的内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此,清明节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而是庄重、感恩、怀古的节日。如今,清明节已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扫墓,更重要的是传承感恩的精神,学会在生的世界里,感谢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
对于我们而言,孝敬父母就是对他们的感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专心听父母说话,听从父母的正确管教;常对父母汇报自己在校内外的各种情况;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关心父母健康等,都能将我们的孝心转化成具体的行动,真正地感恩父母。 星期天就是清明节了,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总是扶老携幼集中出行,大量人流、车流致使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在市区,一些群众在马路边、广场、花园、小区随意烧纸放炮,不仅污染环境卫生,而且给市民的生活带来影响;在农村,田间地头、山冈山坡上烧纸放鞭,烟雾缭绕,引发森林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都需要大家共同关注,高度重视。今天我就清明节祭祀活动谈几点建议:
1.请同学们尽可能同家长一道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国家为清明祭祀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2.同学们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不耻下问、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温暖、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3.请同学们参加野外活动时不要擅自带火种(打火机、火柴等),同家长一道祭祀时千万不要烧纸、放炮,建议家长尽量改变传统祭祀方式,可以考虑改用鲜花或者水果祭祀等。
同学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怀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创新进取的好同学;在社区做讲究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公民;以实际行动把这种文化传统、感恩精神发扬光大,不仅是在清明节日,更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让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感恩精神》。
伴随着浓浓的春意, 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我们一起走进了四月。四月清明时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怀念亲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踏青、扫墓,祭祀先人、祭祀先烈,这些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传承,其中无不寄托着后人对先人的哀思,无不寄托着后人对先烈的追悼。
对于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而言,清明节更是缅怀革命先烈,激发爱国思想,学习革命精神,继承烈士遗志的重要日子。
同学们,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没有被战争的余波波及,更体会不到战争的困苦与磨难。但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继承先烈们为国为民,舍身捐躯的精神,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增长才能,怀有足够的信心与决心,去完成、去开拓革命先烈未尽的事业。
清明节传承至今的祭祖扫墓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其中所蕴含的感恩、和谐、积极、新生的内容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因此,清明节不是一个哀伤的节日,而是庄重、感恩、怀古的节日。如今,清明节已有了新的内涵,不再是简单的扫墓,更重要的是传承感恩的精神,学会在生的世界里,感谢我们的父母以及所有爱我们的人。
对于我们而言,孝敬父母就是对他们的感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专心听父母说话,听从父母的正确管教;常对父母汇报自己在校内外的各种情况;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关心父母健康等,都能将我们的孝心转化成具体的行动,真正地感恩父母。
同学们,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在家庭做孝敬父母、关怀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学校做团结友爱、创新进取的好同学;在社区做讲究文明、保护环境的好公民;以实际行动把这种文化传统、感恩精神发扬光大,不仅是在清明节日,更能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让感恩精神永伴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