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读完了《孝行天下》这本书。合上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好多次让我感动地掉下热泪,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养老敬老的孝德传统是一份珍贵的社会公德遗产,从古至今,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孝行天下,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告诉我们人人都应该孝敬长辈,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是《风雨三十年》,文章介绍的是有一位叫曲传荣的奶奶,她从结婚时就与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婚后短短的十年间她经历了公公去世、老公病故的连续打击,本身就有病的她既要拉扯14岁的孩子,还要照顾身患高血压、心脏病和风湿病大少便不能自理的婆婆,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她还是像照顾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照顾着婆婆,从不让婆婆吃一点苦,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一家人相互依恋相互疼爱。在她的关心照料下,她的婆婆生活的很舒心很幸福,最终与她生活了30年后离开了人世。曲传荣奶奶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直体现了一个“孝”字。孝历来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人类自从有了文明,就有了孝道。孝是炎黄民族延绵不绝的美德,孝是中华文化持久不衰的根脉,孝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
这几天我在看电视时,总看到这样一段画面,一个小男孩看到妈妈在为老人洗脚,他也赶快端着重重的一盆水走到妈妈面前对妈妈说“妈妈,洗脚”。看到这一切,我总是深深的感动着,感动之余,忽然联想到我的现在,我已经马上就是5年级的学生了,但我总是不能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分担他们的苦与累。每当家长做好了可口的饭菜时,我便不由分说,坐下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而从不顾及忙碌的家长还没有坐下来吃饭,也从未想过家长为做这一顿饭菜忙活了多长时间......。现在想起来,虽然自己感觉还算的上是个孝顺的孩子,但不孝的事情还是不少,我很后悔以前没有领悟到这些,我想,现在好好对待父母还不晚,我以后一定要体谅父母的辛苦,替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古往今来,那些敬老的故事数不胜数,总让我心生敬佩之情,而那些不懂得孝心的人却让我鄙视。 孝行天下,有了孝,才可以享受美好的人生,受到大家的尊敬。善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这是全世界人类的美德也是每个做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将来报效祖国!
大家好!
在演讲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一个礼拜会给父母打几次电话?常说的话是什么?我相信,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放假前会打电话告诉他们,他们的女儿要回家了。
最常说的话大概就是:“喂,妈,我还有两天就要回来了,我想吃你烧的红烧肉。”我想问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在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问过他们最近身体怎么样?
也许你没有办法体会这么一句轻飘飘的话,在他们看来有多么大的温暖。
我们总是一味的向他们诉苦、抱怨、索取,而没有真真切切的关心过他们。
当我们仔细的去观察父母时,会发现父母的举止不再像以往那般利落,声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洪亮了。
是谁,把岁月的霜雪洒落在他们的发梢?
是谁,让升腾的雾气模糊了他们黑色的眼眸?
是谁,将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们瘦削的肩头?
是谁,令他们日复一日劳苦却甘之如饴?
是无私的爱子之情吧,为了我们,父母呕心沥血。
我今年十七岁,我妈妈今年四十八岁,说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羞愧,因为我不记得她的生日。
现在的我们,一年年的收着父母给我们的生日礼物,却从来没想过他们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我们不问,他们不说,默默承受。
当岁月的痕迹留在妈妈的眼角,当缕缕青丝中赫然掺杂着白发,我不敢相信,也无法接受,我一天天在这里努力长大的时候,他们却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悄悄地老了,我们在悄然而逝的时间里留下了太多悲伤。
我们慢慢懂得了时间的无情,慢慢懂得了成长的残酷,原来我们的成长,是以父母老去为代价的。
也许我们潜意识认为,他们不会离开我们,但是要知道,成长的代价就是在你还在为了自己的事,而忽略父母的时候,在不经意间时间已经拿着他们那把无情的刻刀,在父母的眼角留下深深的镌痕。
是因为成长,我们懂得了离别;是因为成长,我们懂得珍惜;也是因为成长,我们开始懂得孝顺。
我知道,如果我好好学习,爸妈会开心;如果好好的照顾我自己没有生病,我爸妈在家里不会挂念,会开心;如果我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即使我没有成功,我父母也会开心。
孝,不就是为了让父母开心吗?
一句问候,一声关怀,为父母做一顿饭,为他们买一双鞋,事不在小,因为有爱在里面,一样能让父母觉得欣慰。有爱,有心,有行动,就是孝啊。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世界只给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父母相处,对于父母的涌泉之恩,难道我们不应该涌泉相报吗?
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日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可是孝不仅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必须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仅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朋友们想一想是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们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没有风也没有雨,是谁赠我们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我们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回想一下吧,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是否叩醒你们沉睡的心灵,你们是否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是否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是否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伟大的父母。当我们渐渐长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搀。怎可忘记,父母曾因为给我们撑起一片天,背影已变的衰老,憔悴已布满的双眼。
因为孝我们才有了这和谐的社会,因为孝才是我们领悟了生命的真谛。孝不仅仅是我们应当尽的义务,更应当是我们对父母的感恩和爱。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动人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蓝天中飘荡,那是对蓝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况我们人呢?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时代的骄子,更应当把孝付诸于行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要等到父母他们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终老,亦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建筑永恒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恒的奇迹。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从我们出生到现在,那个被我们称为母亲,称为妈妈的人为我们做过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吧!在我心中,父母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不要的等到我们失去他们的那一天才发现我们不曾做的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会感恩吧。真心的为父母做些事情,哪怕捶捶肩,洗洗碗,哪怕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哪怕给他们长段曲子,讲个笑话!让我们一起将这份感恩之心延续,我想父母的冬天将不再寒冷,黑夜将不再漫长,幸福快乐将常常配在他们身旁!
感恩父母心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题记
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他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从上小学到初中,乃至大学,又有多少老师为他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着光和热,燃烧着自己,点亮着他人。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亲友为你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是否你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暖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卡片,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他们往往为我们倾注了心血、精力,而我们又何曾记得他们的生日,体会他们的劳累,又是否察觉到那缕缕银丝,那一丝丝皱纹。感恩需要你用心去体会,去报答。
感恩是敬重的。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
感恩是有意义的。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老民族,“孝”做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每一位炎黄子孙。
人们耳熟能详的《三字经》里有一句“香九龄,能温席”。说的是汉代因孝敬长辈而流传千古的小黄香。他九岁丧母,这使他更懂得了孝敬长辈。
夏季,他帮父亲把床席扇凉,赶走蚊子;冬季,他用自己的身体把父亲的床席睡暖,再让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学习刻苦勤奋,当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相传在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里有一个九旬的母亲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家庭贫困,他只能选择赡养母亲或孩子。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郭巨和他的妻子连夜将孩子抱到山里,埋于山中。
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像小黄香和郭巨这样的孝子不计其数。我们对“孝”并不陌生,似乎从懂事起,我们就常听长辈们教育道:“要做一个孝敬长辈的孩子。”可事实并非如此。
上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帮父母洗脚。可现在的孩子多为家中的“小皇帝”,家长也不愿让孩子受累。只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个字应付作业罢了。
不仅是孩子,歌曲《常回家看看》更是体现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特点。不停的找个种不回家的理由,空巢老人变得越来越多。老人们不图儿女回家做很多事,只希望儿女们回家看看。
前段时间电视上常播放这样一个广告:一位老母亲忙碌了一天,做了一桌饭菜,满心欢喜地等儿女回家吃饭。可她却陆续接到家儿女的电话,都说有事,不能回家吃饭。老人放下电话,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直到深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我不由得问:“这是怎么了?”
现在,我们不需要孩子像小黄香一样为父母温席,也不需要成年人像郭巨一样为母埋儿。那是不是说,我们可以把“孝”抛弃了?
不!不是的!孝不只表现在这两处。孩子听从父母,少让父母操心;大人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陪伴父母……都是孝的表现。
为人父母更应该孝顺于自己的父母,不能总为自己找任何不回家的理由。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赡养父母,常回家看看,不仅仅只是尽孝,更是给孩子做出榜样。
若连大人都不尽孝了,孩子念再多的“香九龄,能温席”也是无用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
“孝”在中华大地上存在了五千年,我们都应该发扬和传承下去,不能让“孝”消失在21世纪。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想必这句名言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可见,亲情对我们很重要。
假如这个世界没有阳光、水源,没有父母,没有亲情,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当然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道理很浅显,但是生活中,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些的时候,却常常少了一颗感恩的心。
中国的文化传统让我们很难从口中说出“妈妈我爱你”或“爸爸我爱你”,然而,这不应该是借口,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所以,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给我们所经历的坎坷。
我不会忘记不久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学逛街,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从前面跑了过来。因为已经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像个小皮球滚动了过来。他向我问路,我指引给他之后,他高高兴兴的又跑开了。我和同学就又往前走,走出大约几十米远时,听见小男孩在后面“姐姐——姐姐”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脑门汗珠地跑我面前,就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记给你说声谢谢了,妈妈让我来向你说谢谢。”我不会忘记那个孩子和那位母亲,他们让我学会永远不要忘记感恩,即便是陌生人的微不足道的帮助。
然而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予我们的爱无微不至、关怀备至。俗话说: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大海。父母就是上苍赐予我们不需要任何修饰的心灵寄托。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能倾听我们烦恼的,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时,能倾听我们倾诉的,是父母。
当我们犯了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原谅我们的,是父母。
当我们取得成功时,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
亲情是什么也不能替代的,我们是从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那是血浓于水的,是什么也不能改变的。
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完美,父母的辛劳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不要忘记忘记对父母说声“您歇会吧”。我们也许会记得人生道路上帮助我们的朋友,也许会记得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但我们更应该记得父母,永远是我们值得感谢的人。
感恩父母,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一切都好!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
孝道、孝心、孝敬,孝字,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个儿子的“子”字。意思就是说,当晚辈的应当孝敬长辈。巍巍中华、泱泱华夏。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崇尚孝道的民族。“融四岁、能让梨”,“香九龄、能温席”。在古代,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在这天,韩瑜老师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毅然将自我的左肾,捐给了生命垂危的父亲,被誉为“大孝女”;大学生孟佩杰“带着瘫痪的养母上大学”,租住房子给予养母悉心照料,被誉为恪守孝道的“最美女孩”。古往今来,感天动地的孝道故事、感人肺腑的孝心楷模,不胜枚举。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父母生我养我教育我,其恩重如山,其爱深似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受恩不忘,知恩图报,羊、鸦亦如此,何况我们人呢?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留意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我的爸爸是一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每一天工作都十分繁忙。每一天下班回来,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既要加班工作,又要操劳家务;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爷爷,又要给我辅导功课。每当我看见爸爸的两鬓又增添了白发,妈妈的脸上又新长了皱纹,我就内心就像针扎一样,感到无比的内疚。爸爸的日复一日的咳嗽、妈妈的一遍一遍的唠叨告诉我:他们累了。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安慰。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此刻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尽自我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来减轻父母的一点负担;我们能够出门时说一声“再见”,进门时抱一个微笑,让爸爸妈妈的心里充满阳光;我们能够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我们能够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其实并不难做到。
孝敬父母,让我们从这天开始吧!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孝敬父母》。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们最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母亲用乳汁把我们喂养,父亲用深情把我们沐浴。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每一步都包含着父母的心血和劳作。寒冷时,父母给我们温暖;困难时,父母给我们支持;生病时,父母给我们照顾。父母对儿女的爱比天高,比海深,比地阔。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很讲究孝道,讲究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和赡养。在中国历史上,在民间传统中,有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如"岳母刻字",岳飞让母亲在自己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并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母亲的训导。又如,花木兰女扮男装,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奋战沙场。还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名大孝子。戚继光童年时期十分孝敬父亲,按父亲的教诲去做,养成俭朴的生活习惯,不穿豪华讲究的衣服,专心致志地从事兵书的学习。他17岁时父亲去世后就发奋读书,最终出名!
古人尚能如此孝顺父母,而现在生在新时代的我们做到了吗?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父母身体不舒服,孩子却很少问候一声……像这样的事情还很多,值得我们深思啊。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能相信他的人品?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我们对父母的孝顺不在豪言壮语上,不在给父母买多少贵重的礼品上,而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常常给亲爱的爸爸妈妈一句关心的问候,在家里为他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为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在生活中听从父母的教导,不和他们顶嘴发脾气等等,这都是孝顺父母的表现。
同学们,尽孝道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诗篇,只有爱父母,才能爱祖国、爱同学、爱生活,让我们用平时的一言一行来筑就闪光的金字塔,用一生的行动来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