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拜读了卢勤老师的教育著作《告诉孩子,你真棒》。这本书通过很多的例子为读者介绍了教育孩子的多种方法,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是这样一句话:开启孩子心灵宝藏的金钥匙仅仅为简单的三个字——“你真棒”。因为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积极要求上进的欲望,都希望自己的表现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小学生最渴望获得老师的赞赏,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下亲切的抚摸、一句赞美的话语,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心理上得到满足。
相信很多老师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刚认识的背部严重弯曲的小男孩快乐地玩着游戏。开怀的笑语驱散了原本存在于两人间的陌生与防卫。玩累了,两个人都坐了下来,四目凝望良久之后,小女孩心里似乎突然明白了些什么,她笃定地站了起来,走到小男孩的身边,以得意的口吻说:“我知道你的背为什么弯弯的。”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被这个刚认识的朋友直接地刺及伤处,小男孩此时采取了最安全的自卫──沉默不语,此时的他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小女孩不改先前的口气,依然不放过地说:“我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小男孩无力地回答。小女孩终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以绽放的笑容迫不及待地对小男孩说:“弯弯的身体是个竹篓子,里面装了一对还没有被上帝打开的——天使的翅膀……”
多少时候,我们的孩子希望自己能被接纳,被了解,甚至连自己的缺陷都能被欣赏。更多的时候,我们也期许自己能带给孩子们鼓励,安慰,与扶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他们在自信、成功的心态中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我也试着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多以鼓励、欣赏、积极的语言去评价他们。
在《小熊和小鸡》的课堂教学中,当我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时候,有一位平时表现一般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小手,嘴里不停地咕哝着:“我……我……让我来”见他一脸期待的表情,我忍不住邀请了他,把他的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位学生画了一只可爱的小鸡,和一片草地。在草地上,孩子不小心留下了黑色的线条痕迹。同学们议论纷纷:“没有我画得好!”“他的草地不好看,没有花!”等等。此时,举手的小男孩悄然地低下了头。我注意到了他的变化。灵机一动,问:“大家仔细看看,他的草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一位孩子回答:“草地上有几条小线条。”另一位孩子接着说:“那可能是弯弯的小虫,小鸡正在草地上捉虫呢!”“原来这是一只勤快的小鸡正在寻找食物。多么富有创意呀!这只勤快的小鸡真想和你交朋友!”我边说边送给他一只课前准备的自制的彩色小鸡。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自信的笑容又回到了这位孩子的脸上。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评价时要竭力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跟我们的孩子说“你真棒!”。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能参加这个主题演讲,我的演讲题目是“铸高尚师德树人格丰碑”。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关系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成败和兴衰。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止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教师,犹如辛勤的农夫,在自己所钟爱的这片土地上,一年又一年精心耕作、无私奉献。
师范部就有这样一位师德高尚的教师,他——就是主抓学生管理工作的___老师。多年来,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_老师平日寡言少语,埋头苦干,一台破旧的28自行车是他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捷工具,也是他行动的标记,自行车停在校园的哪里,哪里就有他奔波忙碌的身影。_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而,他以管理严格著称校园。他坚持每天早来晚走,从早操、间操,一直跟到学生下晚自习,熄灯睡觉,才放心回家。有时忙起来,甚至几天几夜住在学校。他始终关注学生的成长,并坚信所谓的“落后生”、“问题生”是可以改变的。针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信仰淡漠、道德缺失、迷惘厌学等问题,_老师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围绕成长与成才、立身与做人这个基本问题,他经常找学生谈心,一方面把大道理讲实、讲清,要求学生要把革命理想与个人利益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个人追求融入革命理想之中;另一方面坚持把小道理讲深、讲透,引导学生跳出个人的圈子,正确把握“大我”与“小我”、“大家”与“小家”的关系,认清任何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更离不开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而使学生既看到眼前利益,更看到长远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个人追求与革命理想统一起来,在实现个人理想和志愿的同时,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多年来,_老师坚持每次谈话前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做精心准备,谈话时口干了,他喝口水再讲,胃痛了,停一停再说。他的苦口婆心与循循善诱终于有了回报,一个又一个“问题生”终于逐渐明白了当代大学生应该追求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该怎么去做,并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_老师对学生管理工作充满了爱,但“爱”仅仅是他“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从严要求,严格管理,“严”字当头,是_老师一贯主_。_老师虽以“严”字闻名,但学生都知道,他严中施爱,爱中求严,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在他冷峻、不苟言笑的面孔背后有一颗滚烫而真挚的爱心,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学生们既怕他又爱他,更多的是敬畏他。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人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心目中的教师要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具体而言:教师无欲而刚,不怒而威,举止有道,魅力无穷。
倾一腔热血为中华哺育英才,尽一生精力为民族培养栋梁。我心目中的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着充满学识经验的脑筋,秉赋经纬两至的才能,如飞岩溅珠,蛟龙腾云般的天资。用在粉碎桎梏的事业上,三尺讲台论天下,一支粉笔写春秋。或旁征博引、或启发暗示、或点石成金。我心目中的教师要抱有一颗赤心、爱岗敬业、有思想,能在思想上去做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每次的讲话要能启发一个人、一位同学就功德圆满,戴安娜王妃在死的时候,内伯特?约翰为她唱了一首歌,叫《心中的蜡烛》,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根蜡烛,可能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各种人的影响,像有很多的风在吹,这心中的蜡烛没有人来点燃,如果我的一句话能够点燃学生心中的蜡烛,我就感觉功德圆满。这就是我认为最成功的教师。
教师要有表率作用,工作上要有上进心,认真负责。在生活上、社交上都能严于律已。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对学生要有爱心、有耐心。比如学生生病了,去慰问;学生思想有负担,主动去谈心开导。我心目中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平台。鼓励与指引学生在各个方面锻炼,引导价值取向,介绍经历,总结经验。在班级形成一种“百花齐放,万家争鸣”的局面,从学生时期就培养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凝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我心目中,正确引导一个人、影响一个人是做教师的最大成功。我心目中的教师,要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师也由以前的演讲师,布道者的形象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形象,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创新,学会思考。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这种爱要贯穿整个教育事业,而且要身体力行。教师应把爱洒向学生,并且能做到陆游在《卜算子咏梅》词中所写的那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要做思想的引路人、专业的促进人。
从容淡定,意味着冷静的现实主义。
对世界、社会和他人,不抱过高的期望。知道正义也可能常常迟到,公正永远是相对的,永远没有完美的现实,有的只是庸碌凡俗的世人,以及随时可能会裂变霉变的脆弱人性……有了这种冷静的态度,遇到不公正、遇到误解、遇到委屈,就不会伤心,就不会怨天尤人,更不会自怨自艾,而是咬紧牙关,苦炼内功,“面壁十年图破壁”,等待和寻找胜出的机会。
从容淡定,意味着有所抗争有所不争,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个人长远建设的事,就努力做,排除干扰地做;而不利于社会、不利于个人长远建设的事,就尽量不做,少做。
从容淡定,意味着“三不较劲”原则,“不与天较劲,不与人较劲,不与事较劲”。不较劲,不意味着对待社会邪恶、社会腐败、职场小人的咄咄逼人就退避三舍,而是要选择最有策略的方法,达到最大的效果。
从容淡定,意味着在大多数时候应该保持好心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意味着自己还有更广阔的境界,更宏大的作为,而在事业之余,对美好的事物有更好的鉴赏力,看一片大好的自然景色,看一张艺术水平高的影碟,都可以调剂好从容淡定的气度与心情。
有一则故事好像在嘲笑傻人,我倒觉得可以推陈出新:“下雨了,大家都在往前跑,惟有一人不急不慢,在雨中踱步。有人问:‘干吗不跑?’回答是:‘急什么,前面也下着雨呢!’”每当人们烦躁不安、急火攻心的时候,喝一口这样的“从容淡定”的良药,不失为排毒养颜、补气安神的好方法——就像这位雨中踱步的“傻人”一样,在人人都像聪明的小鸡一样奔跑的时候,淡然安然泰然地说:“急什么,前面也下着雨呢!”他没有告诉你的后面的话是:“我正要看看雨景呢!”说起幸福,恐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时下最流行的莫过于“金钱幸福论”了。有钱真得就幸福吗?也不尽然。
钱能买到书本,但买不到智慧;能买到地位,但买不到尊重;能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能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能买到别墅,但买不到温馨的家……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情,是一种自我感受到的愉快心情。在这忙碌的世界里,生活的焦虑、工作的压力、家庭的担忧常常让我们变得苦恼与烦躁。
欲望无止境,欲壑终难填,一味追名逐利之人是难得拥有幸福的。何不淡定淡定,静下心来,珍惜现在的拥有,也许另一种幸福感便会由然而生。
淡定,是一种思想境界,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是内在心态修炼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那种从容、优雅的感觉淡定是一种境界。
凡事能淡定从容,绝非易事。北宋苏轼对此极为推崇。
一天,他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那里指正。
老和尚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
老和尚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你看,争强好胜的苏轼在淡定上就差一截子。
我以为,要做到淡定,读好书应是最佳的起点、捷径。一般来说,好书是作者对自身生活的感悟;人生经验的积累。
读一本好书,犹如进入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其倾心交流、充分沟通,可以领略到世事变迁,感悟出人生百味,不管是反反复复地读,还是随便翻开一页来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相约星期二》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不仅连续44周名列全美图书畅销排行榜前列,而且迅速风靡了全世界。
书中记叙了莫里教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人生的最深刻的理解。他一遍遍地重申:我们真正需要的不多,而我们的文化让我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太多的人受它迷惑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一句句使人醍醐灌顶。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做到淡定,最根本的是要深刻地观察,恭敬地体验,反复地思考,并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
孔子没有多少书可读,禅宗六祖慧能和尚更是一个文盲,可他们照样洞悉世故人情,讲学处事淡定自若。其实,我们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文凭不高而修养颇高的长者、朋友。
确切地说,要做到淡定,关键要围绕两点下苦功。一是理清那些不必要的欲望,尽可能的将之摒弃;二是给自己的志向、目标加上一个适度的顶端。对此,莫里教授讲得更透彻,要疏离盲目的物质追逐,确立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并劝告别试图炫耀自己,比你强的照样瞧不起你,比你差的只会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能使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凡事皆淡定,或许极难做到。
然而,通过自身的感悟、修炼,不断地追逐淡定,接近淡定,其实也是一种境界!
走上三尺讲台手持教鞭,面对一双双纯净的眼睛,这样的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20个年头。一眨眼来到了石小工作也已经一年[增]??了。美丽的校园的环境、和谐、开心的工作伙伴都让我在充实、平凡的每一天感到生活与工作的幸福快乐。
记得刚来到石小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心中真有点忐忑不安。不过很快,学校领导层狠抓教育教学工作的魄力,级组内老师们积极、严谨的工作作风,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让我很快融入到了石小这样一个优秀的集体中。
作为一个新入校的班主任老师,虽然已经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但我心中还是有着些许的不安。就在我放不开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时,我身边的一个个可爱的工作伙伴,她们在工作中不计得失,尽心尽力,帮助我顺利地投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我班的各项班级常规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形成。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级组老师的积极主动沟通,让我有机会学到很多,也激发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反思,有了强烈的钻研的愿望。尤其是高校课堂的各项工作开展以来,我和级组每个老师一样都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虽然工作很忙很忙,虽然偶尔还会发一点小牢骚,但只要是接受的工作大家伙没一个马虎懈怠的,个个都是真抓实干,争创佳绩。
级组中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工作,大家都是互通有无,积极交流,一个老师遇到困难,全组老师都发动起来,积极想办法,出谋献策,这样的感人情景在我以前的工作集体中是不曾看到的。一支乐队,需要全体成员的齐心协力,否则难以呈现出余音绕梁的华章;一枝玫瑰,需要根茎的无私奉献,否则难以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一座桥梁,需要桥墩的支撑,否则难以负载千车万人的流通;而一所学校的蓬勃发展,同样需要每一位教师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需要每个教师的爱岗敬业。石小就有着一批爱岗敬业,令人敬佩的好老师。
工作之余,爱事业同样爱生活的姐妹们也一起分享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幸福和快乐,这使大家的关系更紧密了,配合更默契了,工作更有成效了。办公室这样一个严肃的地方常常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在石小的日子是忙碌的,是充实的,也是快乐的。感谢我的工作伙伴,感谢石小,感谢充实、平凡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