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110’历经三十载风雨洗礼,警旗依旧鲜艳如新,这是铸牢忠诚警魂的结果。永远对党忠诚是这支警队不变的底色。”市公安局110接处警基地负责人陈青海说,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政治性是第一属性,讲政治是第一要求。基地把理想信念教育始终作为育警铸魂、固本培元的战略性工程常抓不懈,确保队伍坚定纯洁、忠诚可靠、让党放心。
昨日下午,刚刚从社区调解完纠纷的荔城公安分局拱辰派出所警务队副队长陈志胜说,“漳州110”为什么这样有战斗力,就因为其时刻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将主动融入“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把警务触角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打造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城厢公安分局华亭派出所民警纷纷表示,“漳州110”群众零投诉的背后,除了按纲建队,更重要的是牢牢把握执法公正这一从警之基,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该所民警将主动对标对表,既办大案又管小案,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漳州110”43批次520位民警无违纪违法行为,114人次立功受奖,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市公安局政治部队管处二级警长林建明说,公安队伍是党领导下的一支纪律部队,必须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扎实抓好先进典型选树、舆论宣传引导和激励担当作为、爱警暖警措施的落实,不断增强广大公安民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提升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正在广西东兴口岸执行境外新冠疫情防控和打击非法入境任务的福建驻广西口岸工作组成员林奇扬,从去年3月23日至今一直战斗在国门一线。曾经受派执行110巡防任务的他腰系绳索,把生死置之度外,在几十米高的楼顶玻璃平台救助轻生女青年。他在接受电话采访中表示,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拼搏进取、一心为民的精神,“拼的姿态是青春最好的底色,我要为人民的利益不断奋斗”。
为深刻领会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内涵,大力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1月21日上午,东山县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长蒋惠典,带领局属各单位民警代表参共30余人,走进“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参观学习。
活动过程中,大家仔细聆听讲解员的精彩讲解,深入了解“漳州110”的光辉历程,深刻领会新时代“漳州110”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保护神的宗旨。
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事迹记载、一个个弥足珍贵的实物陈列,深深感动了民警,也勾起一代老“110”人的回忆。
作为全国公安战线的一面旗帜,“漳州110”是人民群众耳熟能详、有口皆碑的先进集体。成立29年来,他们时刻铭记“人民的保护神”的信任和嘱托,始终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逐渐探索出“四警四化”新时代警务机制,彰显“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核心内涵,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高度信赖,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队。
通过此次活动,全体同志更进一步了解新时代“漳州110”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纷纷表示要以“漳州110”为榜样,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保护神”的核心,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造价值,为建设富美东山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漳州110”是群众对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于1990年成立。30余年来,“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俗语在漳州口口相传。
漳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黄跃欣介绍说,1990年,“漳州110”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开现场会,面向全国推广其先进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漳州110”成为漳州人民心中“工作最苦、坏人最怕、百姓最爱、形象最好”的先锋警队,更成为了人民警察队伍的标志性品牌,被誉为“人民的保护神”。
“漳州110”经历几次重大改革,1996年建立全天候巡防网络,变“坐等接处警”为“就近接处警”;2000年实施巡指分离;2016年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如今探索多警种联合作战机制。忠诚使命、止于未发、更快更灵、共治善治的时代特征熠熠生辉。
“漳州110”探索构建“四警四化”警务新机制以来,实现第一时间减少群众受到伤害、第一时间找到报警渠道、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高效依法处置。漳州市每个时段同时有63个警组、335名警力“动中处警”。
今年1月1日起,漳州市公安局110合成作战中心与合成作战警务新机制试运行初见成效,已研判破案1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
漳州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副主任张骏昌表示,目前漳州城区警情5分钟内到场率达80%以上、10分钟内到场率基本实现100%,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红袖标”的接力荣光
漳州,在中国的版图上,只是一个小城市。但对于全国各地的人民警察来说,却是一个亲切的地方。这份亲切来源于“110”三个简单数字的组合。
1990年,漳州首创“110”,并引领全国建立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多年来,“漳州110”日均投入巡逻警车48车次,全年巡逻里程约80.3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圈。
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重大安保任务前,他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老百姓的事,哪怕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都会以无私的奉献之心一一处理。在漳州,“红袖标”早已印在了人民的脑海里。人们口口相传:“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
随着时代的变化,治安环境更加复杂,违法犯罪的类型手段不断更迭翻新,六代“漳州110”人不忘初心,先后进行六次重大勤务机制改革,把“再快一秒”作为永恒追求。每一次改变,都是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改革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不变的“漳州110”精神。“漳州110”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的保护神”的殷切嘱托,把一切为了人民的思想和行动播撒到各行各业,生根发芽。
在“漳州110”的带动下,“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吸引大量志愿力量加入。戴上“红袖标”,“社区(乡村)110”也像“漳州110”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当好“螺丝钉”,使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更多安全隐患消弭在未发之时。“漳州110”就像炽热的火种,点燃温暖和友善的力量,在社会人群中传播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
夜幕降临,“红袖标”开始新一轮的巡逻。街上人来人往,“红袖标”默默地从人群中穿过,他们接力守护的,就是这样欢乐祥和的场景,这世间的温暖与安宁。
“群众满意是最基本的”
“把每次接出警都当作是处理自己家里的事,群众满意是最基本的。”三年多里,漳州110”四中队四级警长王铭,把这里当作学校,政治教育、心得体会等记满了四本笔记本。
此前,他在部队待了十多年。王铭说,在这支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队伍里,像他这样的军队转业干部目前有51个。
建队以来,“漳州110”43批次共520位民警无违纪违法行为,114人次立功受奖。王铭说,“漳州110”队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有铁的纪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进行内务条令夺标、基础体能达标、执法资格考试三类竞赛。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内,绣着“人民的110”大字的锦旗摆在最前。队伍的功勋荣誉墙上,400多面老百姓送来的锦旗高挂于头顶。王铭说,新一代的“漳州110”人悉知展览馆的每一个故事。
“大到惊险的刑事案件,细到服务小孩、送老人回家,甚至讲闽南话更贴近群众……要做好每一件点滴小事,这是30多年来每一代‘漳州110’人实践出来的真心感受。”
“漳州110”延伸: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模式
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芦丰村支部书记叶伯群2019年5月当上了“乡村110”指导员,同样有了红袖标和制服。他说这是“漳州110”精神延伸到农村去。
“‘漳州110’家喻户晓,如今在劝解村民纠纷时,‘漳州110’的形象让群众对自己充满信任感。”叶伯群说,乡村110成立前村里纠纷一年有100多起,成立后,2020年仅有两起纠纷。
为进一步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漳州110”辐射带动下,漳州各个系统、各个层面同时逐步形成“公安110”“民生110”“民间110”“社区(乡村)110”四类110社会服务联动体系,着力打造适应市域、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