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3青少年劳动教育心得感受10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力所能及的有效帮助。
这一天,我回到家,只见地上全都是灰尘,我决定把他们打入地狱。说干就干,我拿起扫帚开始扫地。扫了一遍下来,我的背开始酸了起来。
但是最让我头疼的是,把垃圾扫进撮箕时,总是有小灰尘不肯进入它们的“新家”。于是我使用了秘密武器——拖把,在地上拖了一道,灰尘们立刻束手就擒。有些灰尘反抗到底,还是守着它们的“老家”。
我把拖把升级,改成湿抹布,我弯下腰用湿抹布在地上抹了一遍,向灰尘发起最后的进攻。灰尘在我的进攻下,一个个“灰飞烟灭”。劳动一番下来,我已经累得都站不起来了,但是看着干净的地面,我有精神充沛……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劳动才最光荣。
提起劳动,我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辛苦。
我也劳动过,那次,我姥姥要给玉米施肥,我听着挺好玩,就一起去了。到了玉米地,我装了半瓢化肥,学着姥姥的样子向玉米地里撒,化肥还没撒完一半我就累的筋疲力尽了。抬头看看天空,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豆大的汗珠从我的额头滚下,汗水渗透了我的衣衫。过了好长时间,我才把瓢里的化肥撒完,然后坐在树阴下休息。看着玉米地里妈妈她们那忙碌的身影,我深深地感觉到劳动的辛苦。
我从这次劳动中体会到,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也要多参加劳动,这样既可以锻炼我们的大脑,又可以锻炼我们的双手,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最重要的是:亲身体会到劳动的辛苦和伟大。一举多得呀!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仅要参加劳动,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行动吧!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本报特地约请原省泰中校长蒋建华先生写成此文,以期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对劳动课的重视。
劳动对人的身心获得全面成长至关重要。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明,童年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劳动是儿童抵达未来的“通行证”。可目前我国的五育体系中,劳动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大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普遍被忽视。家庭、学校教育中“重教轻劳”,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五谷不分、不劳而获等现象较为常见。
我是在“天然的”劳动环境中长大的,孩提时代就在家做家务活儿,初中、高中阶段则是经常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高中毕业后当过半年农民,接着恰逢恢复高考。结合本人的“劳动缘”,谈谈劳动教育之于人生成长的价值。
我的小学到中学时代,就近入学,学习很轻松,文化知识要求不高,但劳动的氛围却很浓厚,劳动锻炼的时间与机会很多。
那时生产队里的劳动力及其分工分为三类:一是男劳力组(俗称“大劳力组”),负责干重体力活儿;二是妇女组,负责干轻一点、细一点的活儿;三是老龄小龄组,由年纪较大的`和学生组成,干点力所能及的轻活儿。平时按所在组别劳动的时间长短分别记“工分”,年终时“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进行“决算”,参照年人均工分数,确定每户家庭是“得钱户”,还是“出钱户”。我的母亲为了多挣“工分”少“出钱”,竟加入男劳力组与“大力士们”一起干活。因此,我儿时就懂得要多干家务活儿,为母亲减轻家务负担,比如扫地、洗碗、打水、择菜、煮饭、喂猪、刷猪圈等。
上初中时,除了忙家务活外,我采猪草、扯树叶、拾粪,投给生产队里记“工分”;周日、夏忙假、秋忙假,直接参加生产队里的老龄小龄组的劳动挣“工分”,比如摘花生、扒玉米、拾麦穗、拾稻穗、捉虫子、除杂草、晒粮食等。
上高中时,学校强调“以学为主”的同时,也要“学工学农、兼学别样”。学校搞“开门办学”,人人会操作“三机一泵”,个个会装电灯,体育、艺术活动丰富,用现在的话语体系来说,可谓“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在生产队里,我参加妇女组的劳动“挣工分”:种麦、剐麦、栽秧苗、割稻、栽山芋、挖花生、收玉米等。
1976年7月我高中毕业回乡,当时17周岁还差2个月(现在这个年龄的学生一般读高一),在生产队里当起地地道道的农民。我参加的是“大劳力组”,与其他男劳力一起挑粪、挑麦把、挑稻把、挑草塘泥、挑河、挖沟等,这些都是高强度的体力活儿。数百斤的担子搁在肩上很是吃力,但只能咬咬牙、哼着劳动“号子”,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下去,一段时间后也就适应了。农忙季节,除了白天干活,还要起早摸黑开早工、开夜工,真可谓“披星戴月”“夜以继日”。
如今,我可以自豪地说,我的青少年时期,生产队里的轻活儿、重活儿、脏活儿、苦活儿、累活儿,我都干过,真正经受了劳动的“洗礼”。后来,我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劳动素养给了我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我深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劳心劳力是一家”,也更懂得“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百日香”的道理。在教师岗位上,要想让自己优秀,必须比别人抢先一步、多走一步、多一份辛劳、多一份付出。在校长岗位上,我的切身感受是:要想让学校优秀,必须坚守信念、保持定力、矢志不渝、系统谋略、咬定目标、敢为人先、探索创新、奋力拼搏。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我的切身感受是:必须自己加压、自讨苦吃、自己“折腾”,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边角料”时间,持之以恒,不断地“学”、不断地“思”、不断地“悟”、不断地“研”、不断地“写”。
每当回想年轻时的经历,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经受了劳动锤炼,更能领悟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诗情画意;更能领悟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个中滋味;更能领悟到“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的深刻内涵;更能领悟到“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的哲理真谛;更能领悟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硬道理;更能领悟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高尚境界;更能领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精神伟力……劳动培育了我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境界;劳动提升了我的身体素质、增强了体力;劳动铸就了我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坚毅刚强、拼搏进取的意志与品格;劳动赐给了我向善、向好、向上的力量。
无劳动,不教育;有劳动教育,才是好教育!
这次系评选劳动教育先进班级,很荣幸我们会审1班被系里评选为先进班级。其实劳动教育这一形式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在开始开展这一活动时我们不理解其意义而有一些抱怨,但是现在,我们深刻理解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并感谢学校开展这一活动。它不仅锻炼了我们自主动手能力,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了保持洁净的作风,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强化了班级的班风班貌建设。对于这一点我们深有认识。
劳动教育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所能做到的。它是全体同学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班的清洁区情况较为复杂,不仅有围绕二号教学楼一周的草坪,而且还有成功大道及二号楼前的路面,其中也包含后面的桐树及周围的栏杆、路标及名人像等需要擦洗的物件。面对复杂的清洁区,我们班劳动教育小组的划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分组上进行了多次调整,在吸收前次失败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划分。现在我们班级分为7组。1组有5人负责室外劳动区域所有需要擦洗的物件,2组6人负责管理系大楼正门前路面、草坪及树坑。3组7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北侧苗圃,4组11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南侧苗圃,5组5人负责管理系大楼东侧苗圃,6组9人负责管理系大楼南侧成功大道及人行道,7组7人负责主教室。这些名单的确立也是征求全体同学的意见,根据劳动组长全威楠学姐给我们的建议而制定的。当然,这些组的划分及成员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天气及一些特殊事件的变化做出相应变化。在辅导员老师的关怀指导下,我们知道了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要有人情味,我们的劳动教育都尽量照顾到了每一位同学,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完成任务。
清洁区在打扫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离开,我们会按学号依次确定每天留下同学等待打分组的成员。也正因为这些留下同学的付出,才会有今天成绩的取得。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今天会审1班不会站在这里。无论是否下雨,他们都会在大部分同学走后依然留守在那里。如果有树叶被风吹落,他们会前去拾起。正因为他们的付出,因为劳动教育这一活动,大大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努力。是信念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预备党员发挥党员先进性带头工作,面对恶劣的天气也从不退缩。由于几天的连绵阴雨,雨过天晴的一次劳动教育充满了艰辛,她不顾树叶堆的脏乱,一点点用手挖出树叶,并且留到最后。而她却没有丝毫怨言。他就是我们班预备党员李丹阳同学。正是党员的光荣不断指引她前进,时常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劳动。这些义务劳动让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觉得无尚光荣。成功大道两边的枫树在秋风中纷纷飘落下来,是他们不顾秋风凌烈,把劳动教育看成一种乐趣。他们的带头作用不断激励着会审1班的每一个人。
于娜同学作为劳动教育小组长,从开始劳动教育直至现在一直勤勤恳恳,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认真检查本组卫生。以身作则,坚持不懈地使负责区域保持整洁,并且其负责区域从来未出现问题。她带领着她们组的组员每天最早开始,最晚离开。负责我们班级最重要的区域,是她带领着她们组员的辛勤劳动,为我们班的劳动者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劳动教育中不足的地方她自己不断完善。
张营雪同学身为国旗班的一员,本来不需要参加劳动教育,但她在辛苦的训练之余,仍主动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是一种利于助人的表现。并且她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不怕脏、不怕累,准时到劳动区域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付敬敬同学在发烧期间仍未请假,坚持劳动教育,完成自的任务之后仍帮助其组同学共同打扫完才回到宿舍休息。
杨明丽同学每天在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还帮助其他同学,不管是扫地、捡树叶、擦路灯,还是其它工作,只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出现她得身影。任劳任怨,从不抱怨。有一次。下雨学校要求劳动教育,她在完成自己组任务后又帮助其他组的同学打扫落叶。由于地上有水,落叶难扫,她就用手捡。将伞放在一边,冒着大雨捡树叶。当我们看到这一幕都非常感动。雨在哗哗地下,而她就像雨中的精灵一样,她得周围充满了温暖。
他们把劳动教育当作一门重要的课程来修,态度认真、耐心,是我们教育的楷模,是她们的付出才有今天的收获。
在从开学到现在这一段时间的劳动教育,在失败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我们得到以下经验,在这里介绍给你们,希望对你们以后的劳动教育有一些帮助。
1.首先,要充分了解你们劳动教育的场地形式以及打扫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打扫,把自己的任务圆满完成。
2.要将劳动任务分配到各组,由各组分配到个人,明确每个人的劳动区域,有明确的负责人,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才能使大家有充足的劳动积极性。
3.在劳动教育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细节。劳动范围内的打扫任务要从细节入手,但要顾全大局。
4.要注意效率。不仅要速度快,而且要打扫质量好。
5.要求各组组长先检查一遍本区域,在确认后让劳动委员再检查一次。检查确认无误后,劳动委员方可让各组组员离开。
6.打扫劳动区域时要注意不能破坏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保证本组劳动区域打扫符合学校标准。
劳动成绩的取得是全班同学一起努力的结果,他们按时参加劳动,在劳动进程中不怕脏、不怕累、肯吃苦、团结一心,大大提高了我们班的凝聚力。
从开学到现在,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有的是开心的,有的是难过的,还有的是惊险的。但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去田地劳动的那一天。
那一天清晨,爸爸对我说:“今天我们要去奶奶家掰玉米,体验一下在田地劳动的辛苦”。我听后立刻来了兴趣,想马上去试一试。
我们骑车来到田地里,发现爷爷奶奶早已在田地里掰玉米了。我立刻带上手套,正要跑过去,爸爸突然对我说:“田地里到处都是虫子,你这样进去,出来时身上会都是虫子的”。我听后不经打了个寒颤,然后,我穿上外套,带上帽子。鼓起勇气走进了田地。
看着爷爷奶奶熟练的掰着玉米,再看看我束手无策的样子,爸爸向我走了过来,熟练的教我怎样掰玉米。学了一会儿,我开始用生疏的手法掰着玉米。不一会儿,手法就有些熟练了。虽然我学会了掰玉米,但过了十几分钟,我就沉不住气了,身上流的汗已经把身上的衣服沾湿了,我热得有些透不过气来。于是,我就从田地里出来,脱下外套透透气。
在地头,我看到了爸爸妈妈,他们头上的汗水一颗一颗的滴了下来,但他们却还在坚持劳动。还有爷爷奶奶,他们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比我劳动的时间还长。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身边的很多人,比如说环卫工人,警察,保安……他们早出晚归,不管是刮风下雨,都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岗位。而我们这些比他们年轻,有活力的青少年,遇到事情却不能像他们那样坚持。想到这里,我不禁羞愧起来,我又立刻走进了田地。
经过两三个小时后,玉米全部都掰完了,看着一袋一袋的玉米,心里满满的是成就感。
从这一次田地劳动中,我不仅学会了掰玉米,体验了田地劳动,最大的收获还是学会了坚持。
五一假期,父母带我去参观了圆明园,那是千园之园。
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和蕲春园组成。它是清朝皇帝在150多年间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一切园林艺术的典范”和“千园之园”。
一进圆明园,就能看到极其美丽的景色,五颜六色的,人工种植的,或者在野外盛开的。它生长在青草和绿树中,为这座历史悠久的花园点缀着美丽。在圆明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奄奄一息的桃花,深绿色的树上一片粉。树和草也随处可见,绿色而嫩,从浅到深层层叠叠。垂柳和松树最为常见,不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圆明园树多花多水,湖水清澈见底。开海后的湖水很美,水面很平静,倒映出岸边的树草美景。
我们边走边看,圆明园里约49/50的宫殿建筑被毁。这里大部分建筑都消失了,如宝象寺、泽兰殿、富春殿、夏青斋、邱含殿、升洞房。所有这些风景只有一块石碑显示它们曾经存在过。只剩下“西楼遗址区”。这里的石头建筑都坍塌了,石头堆在一起,有的碎了,有的倒了。然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几乎没有留下的石头建筑的荣耀和宏伟。“西洋楼遗址区”遗址众多,大大小小的石头上的浮雕足以显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有图案,圆形,三角形,扇形,等等。哪怕只是很短的石台,曲线和鱼鳞都是精心雕刻的。
看到这样的破墙,不禁想起造成这样一幕的英法联军。他们烧毁了圆明园,抢走了无数金银财宝,摧毁了一座难以想象的“梦幻花园”,摧毁了民族文化和历史,摧毁了清朝人民的努力,摧毁了这座伟大的圆明园。但是,他们不能破坏民族气节,不能破坏爱国主义,不能破坏梅花的灵魂,不能破坏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热情,不能破坏维护国家纯洁的热情!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劳动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是学生,你就要在班级里劳动,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如果你是一名环卫工人,你就是要早出晚归地清扫马路;如果你是一名建筑工人,就要在工地上泼洒汗水。
如果你是农民伯伯,在春天就要辛勤的播撒希望的种子……总之,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少不了劳动。
在爸爸妈妈的眼中,我是一个爱劳动的女孩子。在学校,只要教室里有一些垃圾,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扫帚,在地上打扫一下,还教室一个整洁干净。我的位子靠在窗户边上,老师就把这扇窗户交给我。窗户上一有灰尘或手印,我就会拿起报纸擦起来。我的劳动任务可不止这些,我还是星期五的值日组长呢。每到星期五,一放学,我和值日生们打扫起来,直到大家满意了才回家。在家里,我可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一到双休日,我作业写好后,就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活。妈妈洗衣服,我就晒衣服,爸爸扫地,我就擦桌子,爸妈换被套,我则会换枕头套……在这个家里,我们通过每个人的劳动,给我们小家庭带来了温馨和快乐。
在假期里我也会经常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暑假,爸爸妈妈出去上班了。外婆上菜地去了,留我在家写作业,作业写完后,我很无聊,所以心生一计,拿起扫把扫起地来……“唉,终于做完了”。我叹了一口气道。抬头一看,家里比原来干净多了!外婆回来了,她一开门就发现家里变干净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觉得“劳动”不但能够锻炼我们的身体,还能够增加我们的责任感,更能让我们周边的环境变得清新美丽,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一起劳动吧!
今天是周末,我们一家决定去农村过一天。因为我的太爷爷身体不好,他很想念我们,所以我们要去陪陪他。
经过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太爷爷家。已经到了中午了,婆婆准备做饭了,于是我自告奋勇要帮婆婆去田里摘菜。我拿了一把铲子和一个竹筐来到了青菜田里,不一会工夫就铲了满满一筐青菜回来。我拿着青菜来到井边,想打点井水洗菜,本来以为打水很简单,谁知道压了半天水就是不出来,后来婆婆教我打井水要一提一压,水才会流出来。我又按照这个方法试了试,水果然哗哗地流出来了。我洗菜时发现,流出来的水一点也不冷,觉得很奇怪,就问婆婆:“这么冷的天,水为什么不冷呢?”婆婆告诉我:“因为井水是地下水,常年恒温,所以冬暖夏凉。”
吃完午饭,我和妈妈决定再帮太爷爷打洗扫一下屋子。我们找出了好多没有用的东西扔掉了,我还把地扫得干干净净、把桌子抹得干干净净,我又找出几张落满灰尘的椅子,抬到院子里用井水把它们冲洗得一尘不染。经过我们半天的辛勤劳动,家里焕然一新。我突然看到太太的床头有几件脏衣服,我决定偷偷拿去洗干净。当我把洗好的衣服挂在院子里时,太太看到直夸我长大了。
就这样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天,今后只要我们有时间,一定会多回去看看老人的。
大家好!此时站在这里,做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我内心既感到荣幸,又满是惭愧与紧张。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工作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我感到欣慰,但在各位老师,班主任面前,谈所谓的经验,感觉有点惭愧。我深知暂时取得的这点儿成绩算不了什么,我会保持清醒的头脑。经验不谈了,下面仅就我平日的几点做法向领导和老师作一下汇报,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下面,我说一下我的一些小做法,可能对我们班级学习起到一些作用。
第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进入初二的第一天我就给我们班学生说了,初二是初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年,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全力以赴进入初二,记得校领导在课上巡视时。发现有学生个别学生抬头看,我便督促学生调整好状态,做到专心投入,达到一种沉浸在学习中的状态。
第二,正确的“安慰”“问题学生”。这个问题学生是加引号的,我们班有两个比较出名的学生,好多老师都告诉我,这两个学生不学习也能考的不错,聪明。在第一次月考中我的确震惊了,他俩的成绩是一塌糊涂啊,我觉得我不能再对他们放任不管,我在第一次月考后,一直督促他俩好好学,差不多每次上课,每个课间都教育他们两个,可是我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发现他们不仅没有进步,而是是后退呀,都退到最后了,我想是不是我不能再吵他们了,需要换一种方法了知道他们不会。便课上、课下多关心他们两个,这一次终于有了成效,由于上两次退步的比较厉害,本次考试中分别进步26名和19名。
第三,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爱,比如说来天气冷了,我会告诉学生添加衣物,多喝水,防止感冒。有同学生病了,我会时不时问其病情,以示关心。让他们感觉我是关心他们的,爱他们的。课间我会多去教室转转,发现情况及时解决,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我是时刻关注他们的。
第四,重视各科的平衡发展。我知道木桶效应,一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与最短的那根,在与各老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意见,多于老师协商,慎重处理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平时也多教育学生,让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增进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