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的好处显而易见,现今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那么关于研学旅行心得体会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关于研学心得体会作文范文大全,仅供参考。
在局主要领导的全力支持下,7月23日,我们五峰研学旅行学习团队一行5人,踏上了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去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培训班。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拥有21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持单位的井冈山,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其中的青少年教育基地牢牢把握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一主线,充分挖掘井冈山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契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青年干部成长需求,引入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理念,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特色课程,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探索出了一条红色基因教学的创新之路。
为期五天的学习,我们将基地的仪式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都一一进行了体验。
一、红色育人的研学课程
1、开班式上放异彩,烈士墓前祭英魂
参训的154名学员盛装出席,以最饱满的姿态向基地指导老师及同行展示教育人的风采。三千翠柏卫忠魂,紧逼戎装后来人。开营仪式后,全体学员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馆祭奠革命英灵。
2、八角楼台铸热血,挑粮小道磨意志
150余名学员慕名前往坐落于茅坪村的八角楼,昏暗的灯光九十年前照亮了伟大的革命道路。烈日炎炎,培训学员重走挑粮小道七里山路,虽然汗水湿透的衣裳,但那一幅幅咬牙坚持的革命精神,已深深扎根在我们的心里。
3、聆听讲座获新知,革命家风代代传
培训学员有幸聆听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钟教授对井冈山精神的解读,更有感于革命后代王放讲述父辈投身革命,将革命精神作为家风祖训进行传承。通过讲座,让我们了解到,在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当我们沐浴在和平的阳光下,不能忘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铸就的峥嵘革命史,那段辉煌悲壮而光荣的历史需要我们共同找寻,共同铭记。
二、课程开发的有益启示
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课程开发的成功,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着力解决研学旅行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研学旅行如何与学校课程实现有机融合?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如何设计?此次的培训学习,带给了我们如下思考:
1、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立足教育性
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井冈山之行中,通过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聆听感人的革命故事,让学员体会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感悟信仰的力量,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所以研学旅行在课程目标的制订上,要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历史学科课程、科学学科课程等统筹考虑,活动中的知识性目标、能力性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目标统筹等等,都应该是落实课标的核心要点。
要通过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身心、思想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突出实践性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是目的,旅行是手段,通过旅行中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为此,课程设计和实施中,要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充分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研学旅行,就是要让他们在与学校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考。
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性学习,要避免学生在学校中的以单一学科知识被动接受为基本方式的学习活动。井冈山革命教育基地的课程设计,井冈练兵、三湾改编、学编红军草鞋、自做红军餐等,都突出了研学的实践性。
研学旅行的课程应当超越学校、课堂和教材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因地制宜,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在实践学习中亲近自然、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并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加强融合性
作为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要以统筹协调、整合资源为突破口。研学旅行基地功能的拓展、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都要创造性地整合。
从课程资源的整合看,既包括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跨界整合,也包括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例如,要统筹安排好研学旅行基地、研学旅行线路的课程资源开发;要结合域情、校情、生情,从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各种场馆中挖掘和整合可利用的课程内容。充分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实现与学校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衔接融合,推动学校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的有效融合。
4、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开发要确保安全性
由于研学旅行的课堂多是在路途上,开放性非常强,所以安全性原则是确保活动课程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则。针对以学生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学旅行,需要对研学线路、课程设计、组织方案、实施过程、实施效果、安全保障等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切实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确保活动中每个环节的安全性。
五天的课程,转瞬即逝。井冈山,我们轻轻的来,又轻轻的走,蓦然回首,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当我们走在挑粮小道上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时,当我们站在革命英雄烈士墓前泪如雨下、泣不成声时,当我们聆听革命后代讲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谆谆教诲时,我们领会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真谛。但愿我们今后所做的研学旅行活动,也能够给学生带来一辈子能够受用的、值得铭记的宝贵经历。
三天研学,我们了解了安微的历史,参观了安微砚台博物馆、陶行知纪念馆,在糕饼博物馆学做黄山烧筑,还去了诗情画意的百年村庄——宏村。
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徽字号”。“徽字号”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雕刻品,我们雕的正是“徽派四雕”中的竹雕。
我们六人一组,一到教室坐下,我就看见面前放着六个竹制的笔筒、六只左手手套和六把刻刀。笔筒是一个直径大约7.7厘米的圆柱体,上面写着“天道酬勤”。认真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就开始刻了。我把刻刀斜面朝上,使出洪荒之力,才刻好了一横。正巧,指导老师来到了我身边。我向她求助,她告诉我要反着拿刻刀,平口朝上。
我又开始干起来了,这回我吸取教训,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天”刻好了。我再接再厉,又刻好了“天”和“道”两个字。“酬”字才刻了一半,老师就喊“停”了。她让人端来墨汁,我们给刻的字上色。我仔细地为我的竹筒上色,终于完成了。被砂纸磨得油光发亮的笔筒上,不仅又“天道酬勤”,还有我的名字。
“天道酬勤”这四个字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只有勤奋,上天才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加倍地努力学习,争取比现在更好。
今天上午参观了颐和园。颐和园是乾隆皇帝为了孝敬其母亲而修建的,原名叫清漪园。在那里,看到了,17孔桥和昆明湖,昆明湖上的荷花盛开,显得格外优美。
下午在中国科技馆,我们分别参观了探索与发现展厅,科技与生活展厅,挑战与未来展厅。到了二楼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梁龙骨架模型。有一个神奇的街道,有一个小钢球,可以从低的一端自己滚到高的.一端。感觉很神奇。还有一个超能晶体音响,不同的戒指会使它发出不同的音调。
晚上有闭营联欢晚会,作为表演者之一,很荣幸能在台上演出。明天就要走了,有点舍不得。
南京,是中国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驰名中华的十朝都会。但是在这里,也曾发生过惨无人道的屠杀,有过不见天日的岁月。这座城,就是中华民族盛衰荣辱的见证者。
华夏子孙,无一不知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史,那段被外夷侵略的屈辱史。但南京的血泪史,远不止如此。
雨花台,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以至于让很多人对它背后的血腥一无所知。殊不知正是在这么一个拥有梦幻般名字的地方,数十万革命烈士和平民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并非是被外夷所害,而是倒在自己同胞的枪口下,被国民党残忍地屠杀。
走进雨花台纪念馆,一股沉重的气息压制在我们心头,墙上一位位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看着我们,表情庄重而坚定,眼中流露出不屈与顽强。此刻,他们的目光聚焦在我们——他们的后代身上,向我们传达着他们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走过一个展示台,我被一个泥塑震撼了。那是一只手,一只文弱书生的手,它用自己并不大的力气,把我的心牵了过去。细细观察,这只手不免有些纤细,但却显得十分有力,但是,这并非这只手的力,而是这位书生的精神力。那书生似乎想抓住什么,是亲人的衣角,是同志的援手,是革命的火种……还没等他做什么,就被无情地屠杀了。一只手断了,而那颗为国为民的心却不曾消逝。
雨花台之上,革命英雄纪念碑屹立在我们面前,岿然不动,无畏的义士挣脱束缚,高举革命的火炬。瞻仰这丰碑,一股热血在心中沸腾。雨花台之下,或许就是他们的英灵,我们已无缘一睹他们的英容,庄严地向他们敬礼,却能够感受到他们不屈的气概。心中,一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爱国之心油然而生。
革命的岁月已然过去,但英烈们的精神犹在。
在南京这座城中那数不清的革命英魂,道不尽的英雄故事,都给我们同一个启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之兴盛而奋斗!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横店圆明新园春游,展开研学活动,让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从学校到横店下车后,看到了高大雄伟的宫殿,谁看了不会啧啧赞叹呢?很快,我们就进了皇家动物乐园,这里的“动物”就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了。
我们最先走进了那各具特色的五大洲。欧洲里的蟒蛇让人看了毛骨悚然,看得越久就会觉得这条蟒蛇有血肉在流动,似乎会伸出舌头来吓吓你;大洋洲里的动物则是最可爱的了。北极熊的毛雪白雪白的,小小的眼睛与嘴巴,不知道为什么,心头涌出一种奇特的感觉。还有那呆呆的可爱的小企鹅,走路摇摇摆摆的,嘴里还叼着一条鱼,真是可爱到难以形容;还有我们生活的亚洲。大熊猫一定是主角。两只大熊猫互相抢着一根竹子,是那样的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样;美洲豹也绝对是美洲的代表。它的前肢紧攀着树枝,脊部凹了下来,像一把弓似的,脸上露出凶猛的表情,令人望而生畏;五大洲最忘不了的就是那神秘的非洲。最有名的就是动物大迁徙了,斑马、大象,长颈鹿,牛。……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看完了室内的,我们就坐车来到了“买卖街”。
我们先“登高祈福”,登上祈福楼上往下看,整片美不胜收的景色尽收眼底。后来,我们又观赏了有趣的表演。
几个踩着高跷的人可真是把观众们逗乐了。最惊险的就是他们像个陀螺一样转了。中间一个身穿绿衣的男子在腰上“别”了两个穿红衣的女子,两个女子呢又双手拉着另外两个穿紫衣的男子,就这样平衡地转了五圈,场下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看完表演后,我们又参观了景点,参加了活动,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军训后,我拖着我那疲劳的身体回了家。
今天,我与大自然,与“不会说话”的动物,与历史文化,来了一场不用嘴的对话,让我受益匪浅。
就在今年的5月5日,我们稻香村小学举行了一次难忘的研学游,听到这个消息时同学们都在教室里又蹦又跳,大声喊着“耶耶!”直到老师笑着说安静,同学们才渐渐的安静下来。
研学游当天,同学们有序的坐上大巴车,有的在热烈的讨论,有的在唱我们班自选表演的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还有的因为晕车静静的坐在座位上玩手指,嘻嘻!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啦!
“滴滴”大巴车的司机叔叔示意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下了车之后,我们第一个来到的展馆就是陶行知纪念馆,走进馆内,只见洁白的墙壁上有条不紊的记载着:陶行知是安徽歙县人,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为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读完这些我真想对陶行知爷爷说:“陶爷爷您真伟大,您为我们中国教育改造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要向您致敬!”
离开了陶行知纪念馆,我们又来到马戏团看表演,马戏团的节目很丰富,其中有空中飞人、老虎钻圈等,我最喜欢的节目就是空中飞人了,十几名演员通过绳梯爬上高高的秋千架进行着危险又刺激的空中表演,至于动物们的表演,精彩之余我想说动物虽然不是人类,但是它们也是生命,我们不应该只为了自己的喜乐伤害它们,以后我不会再看动物的演出了,因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愉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吃完我们自带的午餐很快就到了研学游的尾声,虽然开心但是我们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这次的研学游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次的研学游也深深的烙印在我小学生涯的记忆里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我参加了南浔研学活动。
在高速上,大事发生了,轮胎“Bong!Bong!”得一声爆了!这时候我很害怕,心想会不会是着大火了。大家小心爬下护栏,到高速旁边一个种着稻谷的地方休息等待。等待过程中,小朋友们找到了新的乐趣,有的观察蜗牛,有的采摘桑叶,还有的在摘稻谷,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我在里面采了好多金黄金黄的稻谷,麦穗碰到手背,会有点痒痒的。今天真是好事多磨!
好不容易车修好了,载着我们去吃饭。吃完后,导游带我们到有小桥流水的南浔古镇里开始研学之旅。穿梭在古镇,古老破旧的房屋仿佛在诉说过去的故事,妈妈说,南浔古镇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出了不少文人,静静流淌的河水就是古镇的生命线,经历着古镇的繁荣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发到了耳麦和记录本,需要认真听讲,完成本子上题目。我们先到刘氏家族的小莲庄,了解了财富密码“4872”的含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四象是指镇上最富有的4个人,他们是刘镛、顾福昌、张颂贤和庞云增,其中,刘镛是这里的首富。老师给我们讲到了财富中的“让利”,原来做生意不能总是斤斤计较,这样别人才会更乐意与你做买卖,妈妈说,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然后,我们去了藏书楼,他的主人刘承干是刘镛的孙子,这里有块皇帝御赐的匾额——钦若嘉业,意思是钦佩他美好的事业。我挺佩服刘家,虽然是商人,但是非常注重学习知识,收藏了这么多书籍,难怪他们的后代那么有出息!有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今后我也要更加热爱学习!最后,我们到教室上课,老师让我们回忆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并让我们创作一幅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海报。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研学,虽然途中发生了小插曲,但是很有意义,也学到了许多知识。今后有这样的活动,我还会继续参加!
7.5日早上7;30分,40多名小记者准时来到芜湖日报社集合,在小记者工作室的人员带领下,乘坐大巴去马鞍山参加研学活动。
一路上,小记者们有的互相交流着,有的忙着拍窗外的景色,一个小时后,来到了马鞍山,芜湖小记者和马鞍山小记者,常州小记者汇聚到了一起,在倾听完领导的讲话以后,此次的研学旅游活动正式启动。
首先我们游玩采石矶景点,最有名的要数李白的“大脚印”和太白祠,太白祠里到处都悬挂着李白的经典诗句,小记者们不禁驻足观看。
午饭过后,大家开始游玩乌江镇的霸王祠,看着项羽手持利剑的雕像,大家不禁浮想连连,当时项羽自刎的场景是多么的慷慨悲壮。
接着,小记者们又来到刘禹锡纪念馆——陋室,在这里,大家感受到了陋室真的很小,仅能容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而已 ,刘禹锡当年被贬官职居住于此,却依然心静如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陋室铭》,真是:何陋之有?
晚上,大家入住天门国际大酒店,别看小记者们在家娇生惯养,这次出门在外可是锻炼自理能力的好机会,自己洗澡,自己梳头,自己处理遇到的一切事情。在二楼还举行了这次研学活动的开营仪式,并和马鞍山,常州的小记者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朗诵比赛,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第二天,由于雨越下越大,便取消了游玩计划。
回芜湖的路上,大家不禁思绪万千:这两天不仅跟着课本学到了许多知识,游玩了好几个景点,也在离开父母的情况下,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理,大家都觉得这次的活动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