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 嘉欣21142

一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全国。但中国人民并没有逃避,而是团结在一起共同抗击疫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篇一】

2019年12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自武汉开始席卷全国。这时,正是中国春节期间,一时间,人们人心惶惶。晚上的新闻联播每天播报病情的具体情况,手机上也全是确诊人数的增加和病情范围的扩大的信息,这使我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很快网上传来的一些消息令我内心极不平静。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万家团圆的除夕,当人们在欢庆佳节,远离人群时,有一群人却选择挺身而出,奔赴武汉,与病毒鏖战。他们的名字是医护工作者。他们告别亲人、朋友,没有担心,没有害怕,只有勇担责任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信心,他们主动请缨,前往第一线。当我从手机上看到医护人员们坐车前往武汉的视频,我的内心极不平静。他们或老或年轻,全都集中在这里。

“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去!”

“一定不辜负大家,且一定平安归来。”

“我们虽然退休了,但骨子里不变的依然是军人气概。大敌当前,若有战,召必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永远和医院党委保持一致,和全院工作人员站在一个战壕里。”

这些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却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

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他们是中国的栋梁。我看到武汉的医护人员们,脸上因长期戴口罩而勒出一道道深痕,因戴医用手套而皮肤泡得白皱,因救治病人而自己传染上新型冠状病毒,我的心里不知是感动还是心疼。他们本不用如此,但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担负的责任,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在这次战役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一个人:钟南山。2003年,他参与了抗击非典,面对非典时,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这里来”。而如今84岁的他再一次披上白衣战袍,奔赴武汉抗击新疫情。“‘钟’于祖国,迎‘南’而上,重于泰‘山。’”钟南山院士,17年,岁月蹉跎了他的脊背,时光摧残了他的容颜,但他的精神依旧指引着我们,他是我们国人的脊梁。正是因为有钟南山,面对这次传染病人们才有希望,有信心,让患病的人努力抵抗病毒,等待专家们研制出药剂,救他们于危难。他值得我们所有人称赞他,敬佩他,学习他。他是中华儿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力挽狂澜、消灭病毒的钟南山院士,他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星。

网络上传来的这些信息,温暖着我的心,不知在什么时候,我胆壮了,仿佛自己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虽然现在我还做不到和他们一样,驰援武汉,舍生忘死,但我相信,如果有一天,我遇到同样的情况,如果我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我也会做一名逆行者,成为所有病患的守护神。

我在心里为他们加油,这些医护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是我们的骄傲!

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篇二】

在这个举家欢庆的时节,人人都在迎接鼠年的到来。但没想到,却“迎”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病毒出现的原因很荒唐:无知无畏的人吃野味。那些人是多么愚蠢,多么贪婪,他们只顾享受“美味”,却不管后果。这些人遭到了人民的唾弃。

最近,我国感染病毒的死亡人数没有大幅增长。这,全是医护人员的功劳。一边是温馨的家庭,一边是痛苦不堪的病人,他们没有犹豫,毅然决然地肩负起医生的责任,不惧生死,不计报酬,为全国人民挡在疫情之前。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挽救别人的生命,他们在帮患者渡过难关,在帮祖国渡过难关。他们在一线不知流了多少汗,渗出多少血。

除此之外,83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也毅然逆行前往一线,与病毒抗战,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脊梁,他的每一句话都给全国人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但,在这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中华民族从不放弃,勇往直前。

全国的31个省份,各自派医疗战队向武汉支援,与他们携手打胜这场病毒战。“小汤山”雷神、火神医院的建立更为那些与死神抗争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契机。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武汉市民们,在危险重重的武汉生活,他们和医护人员一样在为保护全国人民与疫情进行殊死搏斗。

在这重大疫情面前,国际与中国大型企业纷纷捐献自己的力量:日本多次向中国输送物资、美国派专家前往中国一起研究病毒、北京快手向武汉捐赠1亿元……各国众志成城,为抗击病毒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仍有黑心商家,仍有不以为然的人员,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更多人感染。

在这来势汹汹的肺炎面前,我们中华民族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打胜这场病毒战。中国加油!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篇三】

随着广播中宣读疫情注意事项、电视上有了特别节目、武汉封城、街上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后,我意识到,这次的疫情十分严重,有着当年非典时期的阵势。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小的。但这一次,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底气的去面对,因为在我们身前有那么多人在齐心协力,共同战“疫”。

今年的春节格外的冷清,街上少了许多赶集的大人和游玩的孩童,人们都呆在家,预防传染。在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下,有一个地方可“热闹”,那就是医院。

钟南山,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在前几天第一次出现在我眼前,他在去往武汉的路上,由于没有赶上飞机,只能被安置在餐车一角,望着他闭目的照片,谁能想到他已经有八十多岁了。在他说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儿来”之后的第十七年,他又一次的奔赴抗疫前线。

与此同时,也有许多的白衣战士坚守在抗疫一线上,我们可能看不见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而“逆行”前往医院的情景,也可能看不到他们内心的失落,我们只看到了他们在摘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口罩的勒印,看到了他们为了病人忙东忙西的情景。是啊,他们早已把自己的情欲抛在脑后,一心忙于自己热爱的医学工作上,坚守自己医治病人的初心与使命。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一月二十七日,受习近平主席的委托,李克强总理来到受影响最大的湖北武汉来考察工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慰问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只见总理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在众人之间有条不紊,镇定自若的安排工作。而远在北京的习近平主席对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在国家受难期间,我们的领导依旧为人民着想,秉守初心,与我们共渡难关,我们有信心!

在武汉,依然有那么多人默默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武汉封城了,但封不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人自愿加入到这场战“疫”中,有人捐钱援助,有人捐粮食援助,有人捐医务用品援助——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坚信这场21世纪的全民族统一战线,一定会打赢!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篇四】

每逢春节必回老家,“年”的味道总让我异常兴奋。可是今年的春节,却因一场可怕的疫情变了“年味”,虽没有了聚会聚餐,没有了走亲访友,但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新冠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至少有“三个感动”,深刻体会到“大爱情怀和社会责任”。

第一个感动,来自在前线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生这份职业是最辛苦的,当面临疫情时也是最危险的。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很多医护人员,甚至有的已经踏上返乡过年的医护人员,得知医疗支援的号召后,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最美“逆行者”,面对新冠疫情,她们冲锋在前,坚守抗疫一线,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成大爱,不辞辛苦、连续奋战,“不想成为英雄,也不想成为网红”。网上有两张图片让我感动之极,一张是医护人员一天连续守护10多个小时,脸上被戴着口罩压出很多血印;一张是医护人员就在医院房间地板上躺着休息。这一刻,我对鲁迅那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第二个感动,来自一名84岁高龄的老人钟南山院士。新冠疫情以来,钟南山这个名字再次被刷屏整个网络,他就是非典时期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人,这次,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亲征、操心劳力,他是告诉所有人千万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第一时间冲去前线的,在除夕坚守肺炎第一线,他的发言和提醒,困难面前微笑面对,淡定从容,说到疫情和人民,红红的眼里泛着泪花。这一刻,我想这是钟南山老人对中华民族的深沉的大爱和民族灾难的同情,至少在我心里钟老是真英雄。

第三个感动,来自在关键时刻大家都在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迅猛,病毒的肆虐牵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计划没有变化快”,我们一家三口虽已回了老家,却主动取消了预订的所有聚会聚餐,老家的庙会龙灯节目也一应取消。静悄悄的春节,一家人静静地待在家里,响应呼吁,“全中国人民都在家过春节,不要走亲访友,不是人情淡薄,是生命第一。”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因为爱是桥梁。在人们待在家里团聚的同时,有一批批的守护者,默默无闻坚守岗位,正因为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正因为他们,才有我们春节里的万家灯火、暖意融融;正因为他们,我们更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一刻,我想这就叫“勇担社会责任”,就叫“大爱”,就叫“担当”,这就叫“众志成城”。在这关键时刻,“不出门,就是为抗疫做贡献”,我们和他们一样,我们都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虽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年味”,但在春节的这场“战疫”中我们还是强烈地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年味”。每个人都在坚守,每个人都相信,这场“战疫”一定会胜利,待严冬离去、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再相聚。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篇五】

2020年的开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挑战。保障后勤大后方,驰援湖北武汉最前线,连日来,一批批医疗设备、防护装备和生活物资源源不断涌向湖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物资供应不出差错也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保证。在守好物资保障阵地的战斗中,创新技术走向前台,为抗疫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让我们对战胜疫情更有信心。

基于自动化的创新技术加速推动了生产生活中的机器人运用的普及。在中国的许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中,产业的发展跟人是密切相关的,人员的复工率是衡量制造业受疫情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出于战“疫”和防止病毒传播的需要,制造业采用自动化的意愿和范围都会增加,这也会大大提高大家对机器人的认知并拓展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而精密、高效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在降本增效的同时,又能迅速补上前线物资需求不足的缺口,为我们战胜疫情提供更充足的物资供应,从而增强我们的底气和信心。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物流在紧密连接我们的同时可以更加有效地保障物资流通。智能物流的推广运用首先保障了战“疫”前线的基础运力,人员和车辆都可以承担部分应急物资运输的功能;其次能合理统筹运力资源,把物流短链、智能、共生的理念在应急物资运输上进行充分发挥。在规避病毒人际传播风险的同时,保证了社会物资的正常流通。智能物流成为保障前线物资供应的生命线之一,不仅给了前线医务人员以信心,也在社会上传递着信心。

基于人工智能的假货识别和谣言鉴别,可以让公共服务、执法监管等力量少跑腿,减少线下排查被感染的风险。这不仅为供应战“疫”前线的物资上了一道品质保险,也能替在一线奋战的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把好关,为他们规避了被假冒伪劣物品伤害的风险。同时,及时的辟谣机制,也能帮助公众在疫情期间更好地甄别信息,在保障知情权的同时,起到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


抗疫剧《在一起》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相关文章:

2020抗疫剧《在一起》心得体会最新精选【5篇】

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观看《聚力同心抗疫情》学习心得观后感范文大全【5篇】

最新抗疫第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向抗疫英雄致敬学习心得精选范文5篇

《在战“疫”中成长》观看心得作文5篇

疫情防控公开课观后感个人心得5篇

向抗疫英雄致敬个人心得体会【5篇】

向抗疫英雄致敬学习心得最新精选范文5篇

战“疫”课观后感个人作文5篇精选

12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