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范文

| 小扬21147

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1

一、主要工作成效和做法。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确保责任落实。

年初以来,_乡继续将“五水共治”作为重中之重。以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共同担任组长,“五水共治”分管领导政工副书记及各相关战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乡有关战线主要负责人、各工作站站长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深入领导开展治水工作。此外乡治水办与乡纪委,农办抽调人员成立专门的巡视督查小组,确保治水行动的实施进度与质量。同时,乡治水办细化工作要求,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治”出成效,继续推行一系列管理制度(督导巡查制度、例会制度、倒扣分制度、奖罚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洁净家园”行动开展的常态化。各村都已成立以村主职干部为组长的“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小组和监督测评小组(以会议记录为准),要求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工作开展有序,监督有效。

2、制定方案,实地调查,明确工作任务。

召集全体乡干部、村主职干部暨“五水共治”满意度宣传工作推进会。会后乡村两级联动马上开展行动,根据“五水共治”满意度宣传工作要求,深入各村展开宣传。同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选定需要整治的卫生死角、陈年垃圾、池塘沟渠等,以召开现场工作会议的形式,分别制定具体整治方案,确定资金需求来源,明确整治效果,落实具体责任与整治期限。通过乡村两级联动,各工作站具体负责实施,乡五水共治办不定期督查,在全乡掀起了一股大众治污、全民保洁热潮。全面深化“河长制”,将河长巡河达标率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河长APP上报的问题要求及时解决,责任到人。并且,根据_溪、士元溪、衢江、塔石溪不同特点,分别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明晰水域管理责任,建立完善河长督查指导、河长会议制、信息管理及共享、报告等工作机制。按照《关于印发河长公示牌规范设置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我乡已根据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调整更新河长牌5块,同时做好公示牌的日常管护。乡里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乡村两级河长制的落实,进一步深化“生态治理”、“修渠串塘”、“井水活塘”等治理模式。

3、全面铺开,精准发力,强化考核,紧盯年初目标。

针对我乡群众卫生习惯欠缺的实情,一方面由驻村干部带头上门,将村民卫生公约和农户门前“四包”制度发放到村民手中,提升村民自我保洁意识;另一方面由乡政府牵头,组织妇联召开各村妇女代表会议,强化洁净意识,充分发动各村妇女“半边天“的作用,开展“村情通+垃圾分类”入户宣传活动。开展不定期的抽查,就23个行政村的检查情况予以排名,对每月进度排名末尾的行政村进行通报,督促其抓紧时间,并对连续两次排名末位的行政村负责人由乡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我乡23个行政村垃圾兑换超市已全覆盖,已有13个村太阳能垃圾减量化处理房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其中茶场新村、_村为机器堆肥房)。由乡洁净办做好月督查,确保其正常使用。今年以来,我乡继续组织治水办、洁净办、工作站相关工作人员开展小微水体巡查,对疑似劣V类水体26处水质进行取样检测,发现部分小微水体四周存在零星垃圾、公示牌信息更新不到位等问题,并及时整改。

4、源头治理,加强宣传,强势推进治污工作。

抓住“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科学理念,结合我乡实际,寻找污染源头。其中农村污水首当其冲,由于我乡地域广阔,村民居住相对分散,乡政府一方面在积极宣传号召村民们改变随意倾倒生活污水、垃圾的习惯,督促他们将污水、垃圾倒入固定的废水池和垃圾池。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截污纳管改造工程,全乡2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全覆盖,集镇污水共投入334万元。去年,我乡继续投入500余万对11个村进行提标改造,处境水质100%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农户受益面80%以上。其次我乡的生猪养殖排污问题也尤为突出,全乡共76家生猪养殖场,为做好养殖场的污水整治工作,采取“工业+农业”、“农业+工业”的方式对全乡养殖场进行整改,其中士元实验区涉及的25家生猪养殖场下步要拆除到位。同时,将全乡养殖场进行网格化管理,采取一场一策一干部负责制,每位养殖场责任人每周至少巡查两次,并使用“钉钉”软件定位签到,确保自己负责的养殖场无偷排漏排现象。由于今年生猪价格低迷,我生猪乡生猪价格偏低,正是有利于减量的时机,我乡积极鼓励一部分小规模养殖户退养拆除。今年,我乡继续推行河道保洁外包服务,由外包公司定期对河道进行卫生保洁。在乡级和村级巡查过程中,发现有漂浮垃圾等情况,及时告知保洁单位,督促保洁单位尽快清理。此外,我乡还有排水口28个,由乡治水办、乡村两级河长共同开展“白+黑”巡查,确保河道24小时无污染。并且,继续在全乡推广洁水养殖,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持续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在各主要路口,重点村设置广告排,积极宣传治水工作,在全乡营造起保护环境的氛围,并借助“钉钉”群、“村情通”等宣传工具和平台,鼓励群众通过“随手拍”等功能加强监督,形成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五水共治”的良好氛围。总之,经过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全乡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_溪四条河流水质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5、多渠道、无死角宣传,强势推进满意度提升工作。

坚持把不断提高全民对“五水共治”的认识,为治水工作创造良好氛围作为宣传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创新宣传方式,全力发动宣传。广泛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短信、横幅、标语、宣传车、宣传海报、宣传袋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推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争取干部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五水共治”的良好氛围,推动全乡水环境改善。组建学生志愿者队伍、组建巾帼志愿队参与河道清理和保洁,积极参与治水工作。全乡23个行政村利用组团联村的契机,进村入户“五水共治”满意度宣传及调查问卷工作,在各村进村口悬挂五水共治宣传标语,拥有电子宣传屏的村还进行五水共治的满意度循环播放。在中小学开展五水共治知识小课堂,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校宣传,将学生培训成五水共治宣传小卫士。

二、当前“五水共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地区性差异导致“贺田模式”效果不一。位于龙游北部且在开发区附近,地处平原,农户密集,垃圾清运压力颇重,同时村内家犬较多,灭犬难度大,容易造成投放点的二次污染,因此我乡在“贺田模式”复制工作上成效不是很明显。

2、反弹产生的不良影响。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全面推行,部分村呈现良好的卫生、水环境,同时也有少部分村的巩固工作开展不理想,甚至反弹相当严重。经调研,当前少部分村因重点工作多,对“五水共治”的监管逐步放松,村内缺乏监督,村庄保洁员清运不及时、河道保洁员治水不彻底,投放点垃圾成片堆积、河道内垃圾时有漂浮,致使村内的卫生改善不明显。

3、长效机制难以真正落实。自推广“贺田模式”复制工作以来,各乡镇均有部分行政村复制“贺田模式”并通过验收,但真正已形成长效运行机制的村依旧很少。一是经费保障不足。经调查,“洁净家园”工作的经费投入主要包括垃圾桶、垃圾袋、投放点以及保洁人员,虽启动资金由县妇联以奖代补,但后期经费全部由行政村自行解决,这对于集体经济薄弱甚至匮乏的村来说,负担较重,不利于“村情通+垃圾分类”长效运行。二是村民的卫生意识和保洁习惯有待提高。当前部分农户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仍然薄弱,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的现象也还比较普遍,同时,有些农户对开展“村情通+垃圾分类”的认识不到位,在垃圾袋分类投放的要求上难以到位,少数农户将发放的垃圾桶用于装米、买菜等用途。

4、“五水共治”制度监管上存在漏洞。当前,在“五水共治”的工作过程中,建立了县评乡、乡评村、村评户的一月一评比机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村评户的这一环节,还存在很大的漏洞。经调查,当前大部分行政村在监督落实、测评打分等工作上均由村干部负责,少量村民代表、志愿者参与,一方面工作量大,任务重;另一方面相应的干部奖励仅仅局限于村干部,这也将“五水共治”工作的落实情况依托于村干部的责任心与主动性方面,致使该工作缺乏有力保障。

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进度偏慢,各村进展进度不平衡。当前,在生活污水推进的过程中,各村进度不一,有快有慢,一部分由于天气原因、地势原因等外部原因,另一部分更依赖于村内邻里纠纷问题是否能妥善解决。大多数村都能按照预定的计划顺利开展工作,但少部分村,由于村干部怕得罪人,想做个百姓眼中的好官而不敢担当,因此滋长了一部分村民拒不妥协、不配合的情绪。

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2

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青山绿水一直以来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名片,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困扰着几千万浙江儿女。为此,浙江省委审时度势,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中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该行动是惠及万家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浙江多级联动推进五水共治,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结合当前“五水共治”的推进,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点滴体会,附于纸面。

一是清理垃圾,消除污染。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注民生福祉,尤其是把“五水共治”这项工作提升到了我市我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充分体现了民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干区,也是杭州市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建设美丽杭州的题中之义。开展“五水共治”,不仅有助于杭州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而且能够切实改善民生福祉,有利于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这项工作,我以为不能讲求形式,做表面文章,而要建立长效机制,实实在在、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取得实效。当前在少数社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而且不少群众生态观念、卫生观念薄弱,习惯把垃圾倒入溪流,对河道产生了污染,形成了垃圾河。因此,要把“五水共治”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结合起来,建立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减量化处置生活垃圾,并实行定点定时清运,将污染源就地消灭在农村。

二是清水治污,百姓所盼。

良好的水环境是人民最渴望的`民生福祉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实事。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双清行动”之后,社区垃圾做到日日清运,还有专人保洁,村庄环境大大改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生活污水直排,污水管网建设没有及时跟进,没有截污纳管等,让原本清澈的江河也受到了污染。污染在河里,源头在岸上。消除源头污染是打造最美衢江的标本之策。要乘着我区全面开展“五水共治”的东风,采取措施,尽快搬迁一些低小散的污染企业,同时也要尽快启动社区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实现雨污分离,彻底消除生活污水对河湖水渠的污染。整治河湖水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常态化、长效化地保持下去,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更是推进治水的一个好契机。相信通过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真正打造出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成为衢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决策是对当前环境问题正确的和根本的认识,市场经济是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环境是事关全社会的问题,尤其是治水不能由市场来解决,政府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发动全民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治水,掀起全民治水的高潮。

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3

五水共治即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浙江省_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五水共治是一项普惠大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又优环境更惠民生。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为了响应浙江省_的号召,我参与了学院五水共治暑期实践队,进行了以“助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小队的活动范围在柯城区,主要针对30个重点村和重点整治黑臭河段等,小队分成九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应的任务。在6月30日―7月10日这几天,我所在的小组走访三个村,实地展开了“五水共治”的调查。

走访的这几天天气炎热而闷燥,我们实地走进了村落,向当地的居民询问了有关水质方面的问题,也进行水质的取样、检测。进行 “助力五水共治,共建生态家园”的宣传倡议书以及节水知识卡的发放,并进行随机采访。又对黑臭河的整治现状做了调查。小组成员通过对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并记录了他们关心及反映的问题,如水源污染、饮用水处理等问题,且号召市民们关注水文水资源的发展和保护。

这段时间的走访,对我们来说也是身体上的锻炼,太阳的暴晒和长时间的行走让我们疲惫不堪,但我们大家却没有人叫苦、叫累。本来设想中手到擒来的我们,在遇到实际情况时却束手无策。时常陷入尴尬之中,也总是在这时,我才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那么的有限。尽管我遇到了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常陷入尴尬之中,但是有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正所谓集思广益,聚沙成塔。我们小组成员都是谦虚而聪明的人,大家一起行动难免有些不同意见,但即使有不同的意见或见解,都会相互的体谅和比较,最终得到一致的答案。

五水共治的宣传的成功,离不开村民的大力配合。他们也很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对我们的宣传报以极大的兴趣,有很多村民向我们咨询关于五水共治的相关知识,而我们也向他们一一解答。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社会实践让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书上说的终究不是自己经历的,这只能作为参考。王yang明曾说过“知行合一”,即是理论与实践的合一,两者缺一不可。在学校,我们学习知识,实践中,我们印证知识,完善认知,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我们在实践中,必定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不会有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知道应该做什么,要学会主动的去做,然后从中总结,明白应该做什么。这正是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应该去学习的。为了学会它,你就必须积极的学习更多的知识以此来充实自己。

在这次实践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人际来往和为人处世的经验。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抱着积极地心态去做,做事不要斤斤计较,我们对他人报以微笑,他人也会给予我们同样的微笑。做事要全面的思考,不要丢三落四,与他人合作时要学会包容,求同存异,多多体贴别人。

水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我们深刻地了解到现在水污染的严重性及整治的必要性。意识到水资源重要性的我们,应当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自觉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不再让可利用的水白白流走,而让它们得到充分利用。如:1.我们把漂洗衣物的水用于冲洗马桶等;2.我们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这不仅能去油,又可以节水;3.我们用洗菜水用水来浇花。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即便微不足道,也是一片心意。

通过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无论是在自己的社会经历还是创新实践,对我来说,都是有了很大的提升。虽然这一段期间很辛苦,但是我觉得在大家一起努力的这一旅途中,疲劳似乎早就烟消云散了。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我的个人能力,更是让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团结的力量。让我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们在大学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暑假,过的真的很快,眨眼间就将结束。为进一步提高公众防汛防台抗旱意识和能力,我院于2014年暑期开展了公众防汛防台抗旱宣传与意识能力问卷调查活动,并以此作为我院学生暑期的实践活动。

我选择的地点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的一个小村庄,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有老有幼,年龄段涵盖广,以便我更好的对问卷结果进行总和及分析,为有关部门调查尽自己的一份力。

“城市防汛防台的综合能力,一方面靠加强基础设施,比如闲林水库、三堡排涝等一大批‘防洪水、排涝水’工程项目。另一方面,要靠基层防汛防台组织体系的完善、公众防汛防台意识能力的提升。一个是硬实力,一个是软实力。”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朱家驹说,社会公众是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一个重要主体。在这一领域开展调查,不但要了解公众的认知度、参与度,更要掌握大家应对洪涝台旱灾害采取的防灾、避险方法措施是否得当。

经历风雨后,绍兴上虞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一些薄弱环节。同时在这方面做得极好的国家,像日本。我们应该虚心去学习他们的优秀之处。

我在进行调查问卷的过程中,当我问及是否了解国家近几年对防汛防台抗旱的工作时,许多人摇头表示不知道,当我问及被调查人在防汛防台抗旱意识和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时,大部分人表示缺乏这一方面的能力。这也体现在了调查问卷第8条“您对防汛安全知识了解多少?” 第9条“您参加过专门的防汛安全知识培训吗?” 第12条“您参加过防汛演练吗?” 第18条“灾难发生时,您是否熟悉安全转移路线、附近的避灾场所?”第19条“您能熟练掌握并运用防灾自救技巧吗?”等等的问题的回答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村庄之中的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没有防汛防台抗旱的能力。

在调查问卷中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您一般通过什么途径获取防汛安全知识?”“您最愿意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是什么?”“您觉得当前防汛防台抗旱宣传教育效果如何?”“您认为社区在宣传教育方面有作用吗?”“您认为政府辟谣宣传要注重什么?”,关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大部分人认为现在的宣传效果不怎么明显而且他们更乐意接受在媒体上播放公益宣传片的宣传教育方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短暂的十天学习为我所学和所用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这是一段重要的经历。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在自己的感悟里,我的夹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份甜蜜的收获和喜悦之情,是一种精神食粮。在别人眼中的无谓举动,只有自己才能明白其中的幸福。

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5

一、“五水共治”之战略意义

浙江因水得名、因水而富、因水而强。但是近年来却因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和公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水既多又缺”的困局出现。一些地区不时出现“水混、水黑、水臭”的问题,昔日“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江南水乡风光不再;频频出现的“请环保局长下水游泳”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于生产生活用水的担忧。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五水共治”是省委根据浙江“水乡”省情和公众亲水诉求,深入贯彻“八八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美丽浙江”的战略重点,特别是对于我们丽水这样一个“养生福地”“长寿之乡”来说,其意义更为深远。

“五水共治”的经济意义。水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五水共治”能够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加快完善市场化为主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建立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和提高用水效率,使得水的利用和污染的排放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引导广大居民改善不

良生活习惯,让GDP“绿”起来;另外一方面,“五水共治”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节水工程等一系列公共工程的启动,势必可以起到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

“五水共治”的政治意义。水之治,乃政之治。治水是对于执政理念的一次革新,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转变思想观念和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谓是一剂“良药”。治水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历史上因为治水失败而导致政权垮台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之亦然。人民政府就是要服务人民,广大的党员干部也只有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够满足人民最基本的对于水资源需求,水环境需求、水安全需求,达到“政通人和”的境界。

“五水共治”的文化意义。“水”是众多文化的载体,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何来夏圭的《西湖柳艇图》?如果没有无锡二泉池“月恋水,水怀月”的佳景天成,何来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灵感?古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一定要把治水工作做到实处,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为全体人民所享。

“五水共治”的社会意义。水是流动的,例如丽水的母亲河——瓯江,她不仅贯穿丽水全境,而且还联系着下游温州地区,为丽温两地企业、百姓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影响到浙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治水工作 “牵一发而动全身”。水安全、水资源是最基本的民生,基本的民生不保,社会稳定就无从谈起。只有实现真正的“五水共治”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水安全、水资源与日俱增的需求,也只有优质的“五水共治”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水共治”的生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态稳定的基本要素。“山林水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水是贯穿这一生命共同体的“精灵”,只有灵动的水,生态的水,才能保障这一共同体的健康。“五水共治”就是要变污水为清水,化害为利,变浪费为节约,转变社会用水观念,保护好源头活水,让百姓喝上放心水,生态水。让“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五水共治”之实现途径

1.树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

“五水共治”是一场硬仗、持久战。当前,“五水共治”任务繁重,各级政

府都普遍面临巨大的压力,我们只有树立一种迎接挑战并努力钻研的信念,发扬“亮剑”精神、“钉钉子”精神,才能战胜“五水共治”这个对手,取得治水工作的胜利。树立治水必胜的信心,关键在于三点:一是对上级的决策有正确的认识。“五水共治”的总动员令已经发出,特别是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夏宝龙书记、李强省长都用较大的篇幅来强调和部署“五水共治”工作。夏书记强调,要大张旗鼓地开展“五水共治”,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我们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展自强的精气神。今年1月16日,丽水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扩大)会议确立了下一阶段的十大工作目标,要以重整山河的决心、壮士扼腕的斗志,重点推进污水治理,联动推进“五水共治”,统筹推进治水治气。二是对于过去工作经验的总结。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是实践认识的主体。总结经验就是把在过去实践当中的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再加工,上升为理性的,也就是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我们四都乡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全省“五水共治”知识竞赛、组建治水巡逻队等一系列行动,在治水工作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三是对未来治水的目标定位。省委省政府路线图是“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其路线图是三年(2014-2016)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丽水市“五水共治”下一阶段的十大工作目标: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要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和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力争在全省率先完成半年内清理垃圾河,两年内治理臭河,消灭黑河工作;2014年农村污水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到2016年,丽水中心城区、县级城区达到防御20—50年一遇洪水标准;完成县级以上城区备用水源建设;完成丽水中心城区排涝整治工程;开展县城城区防洪防涝综合整治工程;开展松古、碧湖和壶镇三大平原排涝工程;初步建立节水型社会。 2.坚持统筹安排,因地制宜

“五水共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思维和方法才能落实,为此,需要找准切实有效的治理路径。“五水共治”需要回答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里可以做、哪里不可以做等系列问题。因此,我市需要结合自身多山涧溪流的

水文特征明确水生态建设规划、水环境治理规划、水资源配置规划、洪涝防治规划等,以及与此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文明规划等。“五水共治”规划既要注意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整体性,又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呼应。要坚持系统治理,做到统分结合、建管结合、标本兼治,防止“九龙治水”,各自为政。在注意统筹规划的同时,也需要与本地实际自然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使治水工作取得最大成效。例如我们四都乡,不仅拥有丰富的山水等自然资源,以古村落为特色的人文资源也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因此在实际的 “五水共治”工作当中,我们注意将治水与旅游开发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摄影和生态观光为主题的旅游品牌,实现了乡村旅游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协调,把良好的水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形成“五水共治”发展新的增长点。 3.做好舆论宣传,全民参与

治水工作没有旁观者,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人人参与才能再根本上达到治好水的目的。“五水共治”总体上属于公共物品,因此,政府要承担引领作用。政府在明确部门职责,做好责任到人,全面落实河道“河长制”,征集“民间河长”监督河长职责落实;同时也需要利用媒体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节约用水意识和参与治水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涉水公共物品(工程)生产(建设)企业,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根据相关法令法规做好监督和执法工作,设立执法“红线”,对于“越线”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4.抓好制度建设,优化规则

“五水共治”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推进“五水共治”工作必须依靠制度。第一,加强管制性制度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水环境、水安全管理制度。要坚持以水定产原则,保障生态用水;要坚持功能导向原则,保障水体环境;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涉水安全。第二,加强经济制度建设,让市场机制在水资源、水环境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加快水权界定进程,实施水权交易制度;加快水污染权界定进程,实施水污染权交易制度;加快生态产权界定进程,实施水源保护补偿制度。第三,加强社会性制度建设,广泛发动用水户参与到“五

水共治”工作中,既参与建设,又参与监督,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

5.技术创新,走科学治理之路

在这场事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行动当中,我们深刻认识科技发展对于“五水共治”提质增效的重要性。首先,在工程技术的应用上,可以借鉴我市通济堰等古代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使得治水的工程项目在技术上多年不落伍。其次,提高水文监测、水质监测等工作的科学性,利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对于监测数据进行及时的发布和应用。最后,利用先进的统计技术既能够加强水利部门、环保部门、建设部门等不同部门之间涉水统计的合作,又可以解决部门内部涉水统计的多口径整合和权威性发布,避免多口径统计和统计数据无法对接的现象。

相信在全社会对于“五水共治”工作达成共识,政府科学规划,企业、民众热情参与之下,清清如许的河水将源远流长,滋养万民。

五水共治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生态文明建设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大禹治水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专项整治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小学生环保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个人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大学生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篇

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牢记初心使命活动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67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