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行者无疆读书心得(10篇),欢迎借鉴参考!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探、猜忌言损之中;有人则把生命释放于长天大地、沧海远疆之间;更有人孑然行于夜路,四顾悄然、天地相合,这便是行者。
匆匆读完余秋雨先生的著作《行者无疆》,酣畅之余我不由对文化的魅力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值得细读、细品、细思、细行的欧洲文化史,更是令人打开当下局限,着眼远疆的一册鸿篇巨著;其中囊括了人文、哲学与建筑丰富的历史情结,以及对生活、艺术、生态文明的反思、敬畏、感叹之意。书中多处戛然而止的结尾,意味深长、引人发醒。
《行者无疆》一书于2011年更版修订。作者在自序介绍:这次修订,比第一版删去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文字也有较大的改动,使之更加干净。单从字面上看:行者,行走的人;无疆,杳无边际,颇有些"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意思。全文主要分为四个板块(中欧、南欧、西欧、北欧),详尽描述到古建筑、古城堡、古文化遗址、杰出人物、艺术、饮食等方面的文化风韵。有令人震撼的庞贝古城,文艺复兴时期以弗洛伦萨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为中心的米开朗奇罗、达·芬奇、拉斐尔、伽利略等杰出人物;法国的饮食,瑞士的钟表,西班牙的斗牛场等等。
当然,文化不是空洞的华丽的辞藻,不是富丽堂皇的建筑,而是那种真正能抨击人心的事物。《行者无疆》一书,虽每记篇幅不长,却耐人寻味,给人颇多咀嚼的空间。每一方异土似乎在余秋雨笔下都包含着深邃的文化气息,授人以探索、启迪;使人在行走中夹带思索,在思索中让人明智,脱俗于一般轻描淡写的游记散文,抑或是走马观花式的长篇累牍。
遗憾的是,至今我无缘前行欧洲,对欧洲文化有的仅仅是片断、肤浅、妄自的判断,很难有深层次的造诣。直至看完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欧洲才在我的脑海里有了声色,用一种尤为奇特的角度将我置身于欧洲魅力之中。在赞叹惋惜、羡慕哀伤过后,我便会就中欧文化暗暗地进行冷静的比较,在比较中进行反思,反思我国现有的文化为什么与西方存在那么大的差距,我国文化为什么不被西方文化所容纳、所理解。
书文首篇以《南方的毁灭》为背景,讲述了庞贝古城废墟的景象所带给读者的思索;而结尾《大雪小村》则记录了在偏僻的奥卢火车站边,余秋雨和友人在木屋中与村民的简短真诚的交流;巧妙地托人性光辉之美规避了历史更迭之残酷,一大一小,相得益彰。
谈起罗马,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便是《罗马假日》这部经典浪漫的电影。作者在第一卷访南欧《罗马假日》一文用清奇的眼界告诉读者:罗马人对于休假这件事情特别重视,五千八百万的意大利人居然在休假时有三千万到了国外,商店大门紧闭,街上空荡荡的,俨然一座空城。也是,一向安安静静与世无争的罗马人,自然乐于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休假便是他们使杂务中断,焦灼凝冻,肢体回归的最好办法。正如文中的最后一句——"那么罗马,你的每一次空城,必然都会带来一次人格人性上的重大增补"。
罗马是一座永恒之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岁月蹉跎注定了它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崇高无上的地位和超凡脱俗的价值。从书中走进罗马,那种伟岸的气象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块古砖溢出,从每一道雕纹溢出,从每一束老藤溢出。罗马蕴含着历史的深厚,宁谧与和谐,其本身就成为了历史的映照。这样的城市,常令其他城市与之相比黯然失色,自叹弗如。
文艺复兴大概拯救了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在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大量被人们所称颂、所记忆的拯救者们,这些拯救者也被称作大师。《大师与小人》一节中说的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米开朗琪罗,他是一个画家,也是一个雕塑家。大师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期待着自己的独一无二,却又更期待拥有对手,他们需要一个肩并肩竞争的人。但在他们的路上总有一些被称为"小人"的人群,那些人被世俗所羁绊,同样身体力行地去羁绊着大师。大师们一边要完成自己的著作,一边又要抵抗着外界的干扰,他们从不惧怕艺术家之间的斗气,因为一旦提到作品,他们都能够尽释前嫌;可一旦遇到小人,无论怎么辩解,语言都似乎显的苍白无力。作者余秋雨认为,文艺复兴运动退潮的标志,应该是米开朗琪罗之死吧!这恐怕也是时代的警钟。
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流浪的本义》一文又赋予了我新的思考——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主题是流浪。乍一看,"流浪"是触目惊心的一个词,一个会让我想起贫苦大众的词,甚至是弱者的一部分。然而,我错了,在巴塞罗那流浪者几乎是旅行者的意思,是艺术家的意思。他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有高雅的生活追求,不为物欲困扰,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旅行,他们追求自由、追求快乐。
他们向往远方、向往诗意的栖居。流浪者大街是他们艺术的展现,也许他们迫于生活在这里卖艺卖物,但他们所表现出的艺术的气息,所笼罩的文明的秩序,所融合的主客一体,一个让"文化行者"——余秋雨深深喜爱的流浪之地。在真人雕塑这一小部分中,当人扮演的塑像追上小气的"偷拍客"时,依然那么有礼有节:"能不能再与你拍一张",一句多么委婉的话,既不会让"偷拍客"尴尬,又可以达到收取费用的目的,侧面体现出了人文关怀与真人塑像的高素质。
领略了南欧的人文气息后,接下来是令人惊叹绝伦的建筑——阿汗拉布拉宫。在《死前细装》一章中,余秋雨对阿汗拉布拉宫这样描绘:"今天我们一行来到这里,首先惊诧它的巨大,层层进去,对于能否在一天之内走完它,已失去信心。""阿汗拉布拉宫,就是在绝望的平静中完成的精细雕刻。"之所以有阿汗拉布拉宫的建成,都是源于西班牙人和摩尔人的土地之争。不受地域限制的祖先们在赢得土地、又在百年后即将失去领地时,留下一批没有地域安身的子孙。在格拉纳达这座孤城,对峙了两百年的战争显得空寂、平静,摩尔人在绝望中趋于平静,在平静中细细修饰着阿汗拉布拉宫。
"最准确的比喻应该是死前细装,知道死期已临,却还有一点时间,自己仍然精力充沛,耳聪目明,于是就细细装扮起来。"余秋雨在文中写道。也许他们早已不在乎明日,不在乎外界,一切只为了更好的生活。与其说这是一种无奈,不如说这是一种豁达,毫无意义地殊死搏斗换来的只会是哀鸿遍野的惨象,而趋于平静、趋于祥和的生活,最后得到的还可能会是流传千古的创举。
除此之外,书中蕴含许多哲理,如《古江本先生》一节中,最好的文化建设是机制,是气氛,是吐纳关系,而不是一堆已有的名字和作品。《仁者乐山》中"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北极印痕》揭示了只有避其锋芒、泄其杀气才能驾驭事物的道理……
《行者无疆》这本书,是旅行日志,是文化追溯,是历史重任。余秋雨在自序中说:"花那么长的时间考察了九十六座城市,还有哪一座城市有资格作终结?"是啊,无论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在思索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它绝不仅仅是一份记录,每一处古迹,都有它独有的特点,都有它自己的灵性。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人生之于历史,不过是沧海一粟,浪尖一滴,如此渺小,如此苍白,如此无助。然而有意义的人生决不仅限于此,我们都可以成为"行者"——虔诚地去拜谒那些遥远而陌生的城市;不竭地去思索那些深邃而神秘的文化;狂热地去追逐那些沧桑而又光辉的岁月。
记得买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去读大学前几天,那时候十分喜欢读余秋雨的文章,所出的每一本都不会错过,刚知道自己被大学录取,便急匆匆的买了这本书,恰巧的是这本书的名字与我当时的境况是那么得相似,一个为着将来而远行的学子,就好像是一个行者,在不断地向前方,不知道尽头在哪儿。
伴轰隆的火车声,读着一篇篇文章,当时的感觉现在已经模糊,总觉得似乎有些做作,是被大学录取的欣喜和故作姿态的安静吧。
浑浑噩噩的大学四年,少了几分平静,多了几分浮躁,很少再去读一些安静的文章,或许平静已经远去了。
繁忙的工作也让自己很少再去阅读,前几天忽然从书箱中翻出这本书,便乘着晚上的闲暇,开始读了起来,或许是想找回以前的那一份宁静吧。
这本书的名字很好,初一看这本书的文章,就好像是一篇篇游记,然而这里很少风景的描写,有的只是对历史的介绍和探问,行者不仅是在空间上游动,在时间上也在转动。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游历于几天的时间中,该用如何的姿态去面对。
重读亦有重读的乐趣,就好像十几年不见的故友,重谈起以前的琐事,才恍然记起自己以前还发生过那样的事情,好像既熟悉又陌生。读着一篇篇文章好像自己十分熟悉,又记得不是那么清楚,有的其实在自己的脑子里已经根深蒂固了,现在猛然一看才发觉原来是从这里获得的,比如米第奇家族、比如米开朗琪罗。
由于自己知识和经历的有限,很难体会作者的一些感受,也就不所为什么共鸣了,权当作一本对欧洲城市历史文化的介绍来读了。
印象最深的要数庞贝古城了,刹那间,被毁灭的那么彻底,人世间的一切世态,无论善恶,无论丑美,全在那一刻凝固,成为历史。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偶尔也会向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而这种展示总是以人类的悲剧作为代价。就像作者所说的,将他们的毁灭归结为道德的沦伤的人,实在是太不道德,有些自然的力量我们总是不能抗拒,有时候去抗争,总是没有结果的,比如中国的楼兰古城。
26国,96城。
欧罗巴之行终于结束。
是该出去走走了,于是,我们看到余秋雨先生不远万里,孤独却又不孤独的慢慢从东方走向西方。
我料想,先生一定是先摸着中华文化那盘踪交错的虬根,喃喃叹道:“我太理解你了,你那五千年的光辉,使我着迷,我竟然久久沉醉不能自拔,我不停的在时代交汇点处彷徨彳亍着,想想以前我是那么努力的去窥探你,发现你,摩挲着步伐去接近你,我更加自豪的是你是属于我的,我也是属于你的,因为,你是我的精神家园,我是你的孩子,你哺育了我,成就了我。但是我——”说到这,先生先是抬起头,向西方眺望了一下,然后又低下头说:“我是那样爱你,可正是我太了解你,现在居然有些许审美疲劳般的无聊,所以我的母亲,我想出去走走,去西方世界,去拿同样迷人却未知的欧罗巴大陆去转转。”
寒山寺的钟声给了先生最好的回答,于是,去吧。
先生先是来到了意大利的庞贝,他说:“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不错的,先生居然来到了西方文明之一的古罗马,把第一站选在这里也是有深刻含义的,2000多年前,当东方的赛里斯国的丝绸第一次辗转多时来到了这片名叫大秦的土地上,历史也漏出了一丝不为人知的微笑,在笑什么呢?是,这比丝绸交易酝酿了一段传奇,还是在背后另有一段美好故事?嗬,先生倒是不去追究,因为他早已被庞贝古城的遗迹所震撼,完善的市政设施,井然有序的道路路痕以及,城门口那个尽职尽责的卫士,直到火山灰覆盖了全城,他依然精神抖擞的站着最后一班岗。
欧洲总体给人来说是一种自由散漫,散漫的都有一点懒惰,罗马人的举家出行,巴塞罗那流浪大街的人声鼎沸,布达佩斯城内古堡中,那成年美酒散发出的香味使人醉意朦胧。弗罗伦萨庄园,但丁在美第奇家族的宴会之中朗诵《唐璜》,威尼斯的船头,一代代歌剧家们一直演绎着不朽的传奇。在美酒与美景中,欧洲人一次次沉醉,迷离,接着又醒来沉醉……
威尼斯总是那么静谧,温婉,如一个温和老者,诉说着古城的前世今生,同样的水上人家,同样的橹板梦里寻花,甚至默契到跨过时差在同赏迷人晚霞。这,又何不拭苏城在欧洲的同胞姐妹?就是这么有意思,就像罗马对西安,巴黎对上海,柏林对北京,我们看到,中西文明的相契融合的和谐。
再看的远一点吧,我们该谈谈其他方面的问题了,先说教育方面,欧洲的大学之多是世界所叹为观止的,不可否认的是欧洲的思想家们对各个大学的建立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如黑格尔,马克斯韦伯等人,他们用毕生心血,凝聚成欧洲文化史上一个个灿烂的锈,这又是何等伟大,又何等高尚啊。
我们需要道德,但是我们更需要法律,虽然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法制建设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那么,就跟着先生的步伐到北欧去走一程吧,你会无比惊讶,因为你会发现由维京海盗建立起来的国家法治程度极高,好像展开后俨然就是一副大同社会蓝图。或许,原始法律意识是海盗们在早期的行动约定之中而逐步建立的,又或许,是芜湖文明同海盗内部基本法则契合而成吧。不管怎么说,他们的法律思维确实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毕竟,我们的法律体系成型太晚,况且,中国社会是一个固化的人情社会,就像柏杨先生说的一样,中华文化是一个大酱缸,我们被腌渍的太久,沉淀的杂质也太多。所以,我们应该出去走走了,这一走,不仅是为自己清理思维,更为了学习借鉴,为中华文明提供活力制造源泉。
先生从南欧开始,北欧结束,一路上风尘仆仆,用敏锐的双眼,扫描着欧洲文明的密码,一支笔,写尽社会百态,人间精华。正如先生的书名《行者无疆》含义一样,路,是走不完的,一个人的路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前进,国家民族的路,还要我们大家一起前行。
一个人,天地间,于茫茫无垠中摸索前行;一个人,山水间,于海枯石烂中抛却悲喜。天地静寂,山水悄然,他一人上下求索。
历史是一条浑水河,蜿蜒久了才似乎透亮。也许罗马盛衰无常,可美第奇家族的符号依旧光亮;也许威尼斯的水道学会了自嘲,可佛罗伦萨的雕像犹然完好;也许庞贝古城的灵魂已经散去,可阿勒河河水仍然滚滚不息。我们从中看到了历史的欢笑与昂扬、冷清与孤寂,听到了历史的尖叫与悲啼、细语与欢歌。历史疯疯颠颠,充满嘲讽,既变也不变,只有它的离去,才能带给我们清晰的“模糊”和“模糊”的清晰。除了辛酸悲喜,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在“模糊”的历史中追寻清晰,在清晰的历史中求索真理。漫漫征途上,我们不仅要学会求索过去,也要懂得求索现在、静待未来。
监狱和一战前局势紧张的德国,两者本应拼接出阴森与恐怖。但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学生监狱却十分不同。当初因顽皮被关押的学生,完全不像惩罚的施加者想象的那样悲伤、痛苦。相反,他们在这里挥洒热血与青春,任张狂的涂鸦紧紧黏在墙上。倘若开头太过严肃,也不妨喜剧收尾。曾经的瑞士人因贫穷而受雇打仗。两方交战,与自己厮杀的,可能就是邻家腼腆的男孩。他们是忠诚的,受雇于人就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欧洲大地被无数瑞士人的鲜血染红。历史心软了,终于让瑞士永远保持了中立、告别了战争。曾经受过的伤,也许就是不久后的宝藏。历史总是半边苦涩,半边蜜糖。神秘的手拨弄着世界,冷酷之中仍有温情。
我们应宽容地、诙谐地,用柔软的心去看待历史。经历过风雨跌宕的老人,往往是很平和的。历史也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不需要同情、不需要哀叹。它抒袤无垠疆土上的一条大河,我们把握不了它的方向,却能触摸到它流淌的痕迹。要明白世界上没有强者,也没有弱者,无论属子手,还是白天使,都是我们所造就的。好与坏只是我们拟定的评判标准,但它们都有存在的理由。因此,同情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谨记每一个人,平静对待、平等对待。该走的已走,就别揪住不放。我们的怨恨与谢意,的确需要有一人一物去当容器,如电棍Ottoman、但真正该指责或赞扬的是我们自己。
历史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我们也应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过去的爱恨情仇知道就好,何必沉溺其中;面前的盛衰变化,模糊就好,何必忧患重重。“不在乎明日,不在乎观者,不在乎评论,一切只给自己看。”既然看不透过去与未来,就不如把握好现在。
历史是无垠,无疆却有路,但却只有一条路。我们应以不喜不悲的心态,来面对这部悲喜剧,也应以不喜不悲的心情,来演好这部悲喜剧。漫漫无垠中,我们只有把握现在、静待未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求索。
初读余秋雨,还是在中学时代,曾经因为文化苦旅一书想踏遍这片风光旖旎山清水秀的土地,去与天渊地别的文明历史邂逅,时至今日,已下江南数余次,仍不能对苏杭之文化时见一斑,更逾论从黄沙漫漫到吴越春秋了。然虽不能行万里路,却可读万卷书,尤其喜欢《行者无疆》这类旅行手札类的书,仿佛身临其境,又惋惜身不能至。
很喜欢书名《行者无疆》,很有力量。说她是游记手札,有些妄自菲薄,如果对欧洲历史尤其是文艺复兴没有一定了解,读起来会有些晦涩。她以一座座城池为切入点,引出相关历史,进而探究其文化,甚至挖掘出封尘的文明。从浪漫多情的南欧至严谨整齐的中欧,再到城堡皇室的西欧,最后抵达千里冰封的北欧,行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一步步探索被时间掩盖住了的文明。如果说只是把这些座古老城池的历史与文明用文字方式呈现出来,即使余的文字造诣再深,也终究输在了深度上。而《行者无疆》的翘楚之处在于,她以欧洲文明为坐标对比了中华文化的缺失,行走在西方的石砌小巷又能看到东方的云波诡谲。
身体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所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到一起才会相得益彰,学海无涯,而行者亦无疆。
“一个人,天地间,于茫茫无垠中摸索前行;一个人,山水间,于海枯石烂中抛去悲喜;天地寂静,山水悄然,他一人上下求索。”余秋雨先生的《行者无疆》,看完,像是在历史长河中畅游了一遍,做了一回历史的旁观者、感悟者。
佛罗伦萨的辉煌里,伴随着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罗马古城的岁月静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魅力;威尼斯水道的浮沉,是名利与生态的难以平衡……
余秋雨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装饰,有的只是直白强烈的表达,缓缓讲述着那段历史。他说他想做历史的旁观者去感受、感悟,我读着他的文字,像是在历史里走了一遭,跟着他看了回欧洲历史的跌宕起伏。从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笑容与昂扬、冷清与孤寂,听到了历史的悲泣与孤鸣、细语与欢笑。
常云: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在书中,能看见的不仅是余秋雨先生看待历史的视角,更有他个人对历史的想法,也激发我们对历史的探究欲与思考。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我尤为印象深刻。从罗伦佐·美第奇的“灼灼岁序,恰似晨露,今日欢愉,明日何处”中,我看到了一个家族的思想、他们的盛衰。作为一个对文艺复兴有着强有力支持的家族,他们的衰败令人惋惜,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亦是人民思想崛起的结果。美第奇用他们最辉煌的时刻铸就了佛罗伦萨乃至整个罗马的辉煌,正如诗中一般用最好的青春铸就美好。这也激励我们要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而余先生在书中展示的并不仅仅是对欧洲辉煌历史的记录。他对欧洲历史的考察,那字里行间里,透露出了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忧虑、对探索中华文化发展道路的急切。他在寻找中华文化的出路、世界文学的走向,乃至世界现代发展的方向。这也警醒我们:若不想我们的文化像庞贝古城那般消失,就应该采取行动,保护、发展我们的文化。
阅读时,历史的一幕幕如电影画面般一帧帧闪过。阅读完后,内心更是被那优美而不失质朴的语言轰动,让我也想去做一名“行者”:有孙行者的灵动、有余行者的思想。
这思想,于我而言正是: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必须立根于本国文明而着眼于世界,在探讨交流中共同进步。我们要学习他国文化中存在的优秀的精华,也要警惕其存在的弊病,正如古人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断断续续读完余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无疆》这本书,仿佛是一次奇妙的游历,心境豁然。立于书页指间,书中美轮美奂的世界令人陶醉,风景触手可及。一行字母、一条小巷、一片墓地、一份图表、一座城堡、一群闲人、一块巨石、一面蓝旗。古老而神秘的欧洲,厚重而丰盈的疆土,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充实而释然的拉开帷幕。
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第二卷: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第三卷: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第四卷: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四卷分别记述了他在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了四地区的沧桑巨变和人文风情。
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余秋雨先生的欧行漫记,他与同行者一道远行,前往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和采访。从南欧一角踏上欧洲大陆开始,由南至北,一路前行,带领读者走遍欧洲九十六座城市。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并不止于眼前的风景,总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意大利的庞贝古城废墟,是大自然以火山的威力,瞬间凝固了一座鲜活的城市。可以想象,站在发掘出的废墟面前,人类群体在毫无预告的情况下集体死亡,霎时毁灭,是何等震撼,以至于作者在文中频频使用“劳累”和“心累”的词语。知道罗马,是缘于美丽绝伦,风华绝代的奥黛丽赫本的电影《罗马假日》,唯美暖心的爱情故事外,罗马的伟大与厚重,从每一扇旧窗、每一块旧砖、每一道雕纹、每一处老藤溢出,独具匠心的设计,意气昂扬的姿态,无不彰显出一种伟大和典范。作者笔下的罗马假日,空静之境,它不仅是一部影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北欧童话,一步跨进北欧,立即天高地阔。奥登塞,安徒生的家乡,他出生的那间红顶房,房间非常狭小,但却凝聚了世界各国孩子们的目光,很少悬挂国旗的丹麦,把一面国旗端端正正地升起在那幢红顶房上。一个不太在乎标志的国家,终于找到了国家标志。这是所有的童话集合而成的一个童话。
仍是那条小巷,却空无一人,抬起头,月色已高挂,路灯闪烁着昏暗的光芒,暗淡中流露着寂静。路旁有一扇质朴的暗红色门,刚要轻叩,却又被这门的色彩所吸引。时浅时浓的红辅满每一处,因为经受岁月的洗礼,油漆已失去了当年的耀眼,沧桑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再有轻叩之念,却又缓缓放下悬着的手,门里的人是不是已经进入了梦乡了呢?在这样的环境中睡眠也是非常甜美的吧。转过身,白天摆出的几张桌椅已经收了回去,只有一抹淡雅的月色投置于地上,盛开的几株花儿也仿佛陷入梦境,低低地垂着蕊儿,空荡荡的小巷别有一番韵味。
读着美妙的文字,心思徜徉。在作者博大精深的文字里跋涉,移步换景,仿佛角角落落都新奇,又仿佛每一处景致都熟悉,熟悉到可以透过文字,触摸异国他乡的微笑,触碰无可奈何的叹息。在有力度的温暖和沉思中,静静体味,默默动容,就像作者在结语中写到:“结语不是结论,任何真正的旅行都不会有结论”。他讲完路上的种种见闻后,只是一声轻轻的苦笑。他说:“一连讲了那么多地方,一定夹杂着太多的错,但是即便把所有的错加起来,也抵不过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对欧洲的了解,远远超过欧洲对于中国”。
放假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看一本书《行者无疆》,要写读后感。实际上,《行者无疆》这本书我已经读完好久,但一直都没来得及写读后感,可能是最近太懒惰的原因,一直很喜欢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读完这本书让我感受良多,明白了原来欧洲是这样的美,她的文化并不是我们国人所了解的那样的简单。当国人沉浸在日韩的流行文化当中时,沉浸在自己的各类选秀活动中时,欧洲已经开始反醒自己,反醒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欧洲走向一体,走向成熟。
很多时候国人在急功尽力的做各类事情的时候反而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最为经典的格言,这本书从南欧入手写到北欧结束,总结了欧洲最为主要的城市及他们的文化与历史,和最值得看的东西,当你在阅读时就好像是走在欧洲的大街上,体会着由于不同历史时期遗迹所产生的惶如隔世的感觉,非常舒服,这才是真正的美。
可能我也没资格评论这些,只是说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受,最大的体会就是欧洲的高贵与平凡并存,伟大与平庸并存,绅士与野蛮并存,骑士与现代并存。这四个并存是我自己总结的,虽然欧洲人不多,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
依然在不断的创造着奇迹,其实现代的欧洲人已经不再完全守护于传统,而是以更为现代的生活方式存在,但是他们保留了自己的传统,自己最为核心的东西;我并不是在这里做卫道士,只是觉得我们应该珍惜真正经典的东西。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
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物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凹凸不平的石头路,斑斑驳驳,些许潮湿,青苔遍布,路也并不宽阔。第一次看到这画面时,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感,甚至还有担忧,始终觉得会有我读不懂的深沉。
当一贯感性的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才明白,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座城市。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总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跟随他,穿梭于他的文字,我有幸成了行者,也努力成为思者,行者无疆,思者亦无疆。一直以来,我骨子里的懒散,令我懒得长途跋涉,纵使我有一颗爱旅行的心。譬如,我多么向往去欧洲,却被签证和飞机票阻隔,被金钱和时间困扰。庆幸,我遇到了它——《行者无疆》。
书中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然而北极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行者无疆》中提到,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读到这里,我的心在暖暖地微笑……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畅游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看完整本书,我不停地回顾,不停地追寻,似乎想让脑中留下更多更多。
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如今,读完整本《行者无疆》,我突然觉得:“行而不思则惘,思而不行则殆。”()默念着这句话,咀嚼,品味,感觉还是颇有几番道理,不由地窃喜起来,这也是我的学习收获吧,虽然所要学习和思考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不是吗?行者本无疆,学者也无疆,思者更无疆,因此,应该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学会思考,不再浮躁,不再自满……
以上内容由一对一辅导整理编辑——针对全国中小学开设课外辅导班,辅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成长,辅佐老师更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很抱歉一直没能来写些东西。我是一个不善言辞,也不善自我情感表达的人,不知道能说点什么。姑且说说近来的读书情况吧。最近看了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部书,叫《行者无疆》。文章很美,使我的感触很深,我大概了解了几乎整个欧洲的文化概况。这部书是根据作者旅行欧洲各城市过程进行记述的,依次记载了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地理、文化等,是在旅途中写的,应该叫做“述行记”吧。同学很早就推荐余秋雨的散文书籍,但一直没看,看过感觉真的很不错。
《行者无疆》这部书主要以欧洲各国的历史文化为线索,穿插进去许多古建筑、古城堡、古文化遗址、杰出人物、艺术、饮食等实实在在的文华的载体,有令人震撼的庞贝古城,文艺复兴时期以弗洛伦萨为中心的美第奇家族,以及以美第奇家族为中心的米开朗奇罗、达。芬奇、拉斐尔、伽利略等杰出人物,有法国的饮食,瑞士的钟表,西班牙的斗牛场等等。然后,作者在赞叹惋惜,羡慕哀伤过后,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暗暗地进行冷静的比较,在比较中进行反思,反思我国现有的文化为什么与西方存在那么大的差距,我国文化为什么不被西方文化所容纳、所理解。
这部书的结语,作者这样说:“结语不是结论,任何真正的旅途都不会有结论”。他讲完路上的种种见闻后,只是一声轻轻的苦笑。他说:“一连讲了那么多地方,一定夹杂着太多的错,但即便把所有的错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事实:我们对欧洲的了解,远远超过欧洲对于中国。”
接着讲了许多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个中国学生在欧洲某个国家留学,一天新来的教授扫视过教室的各国学生,独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盘问。这位学生艰难地回答了一半显然被广泛误解了的问题,然后说:“另一些问题不是误解,随着中国的富强将会逐步解决的”“那么,什么是你们富强的'标志呢?”教授紧追不放。学生突然觉得有点心酸,说:“我不是政府官员,回答不了这么大的问题,只想到一个最起码的标志,到了那时,中国留学生将不会在教室被单独挑出来,接受那么多盘问。”
作者认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文华的隔膜。然而,这个隔膜的“死点”不在古典学理的译介,不在陶瓷、丝绸的喜好,也不在社会数据的把握,在中国人的群体心理结构所衍生的个人日常情感方式。因为它既是中国文化的历史积淀,又是中国文化的创造基座,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血色,又带来了耻辱和尊严。
我没有余秋雨的深度与广度,不懂得中西文化上的事情,但他那种对中国文化前景的焦虑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而我现阶段唯一能做的只有读书。
希望所有热爱我们这个专业、喜爱文学的朋友翻翻这本书,翻翻我们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