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堂听课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从我在微矿路小学参加了几节生本课程后,我的内心就再也无法平静了。我对于课堂的理解完全改变了。回到学校之后,校长开始积极推行生本教育,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非常高兴地融入了这场改革中。通过集体讨论、阅读资料、网上学习以及观摩其他老师的课程,我的课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学生们在课堂上常常显得不自信,他们不敢抬头,不敢开口,也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即使互相之间交流,他们也只是小声地讨论,有些同学甚至不愿参与其中。面对这种现象,我感到非常焦虑。通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我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在第一周课堂上,我主要进行讲解;第二周,我鼓励学生参与,让他们去讲解一到两道题目,半节课由我进行讲解,另外半节课则由学生们讲解。同时,我通过持续的鼓励和赞扬,逐渐实现整节课都由学生讲解为主。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要求:1、你是怎么做的?2、你为什么这样做?3、询问大家是否有补充或不同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我发现学生们比以前更加自信了,每个人都能够毫不拘束地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也开始敢于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和质疑,甚至连那些之前不愿回答问题、总是冥思苦想的学生也开始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经过两个月的改革,县教育委员会派人到我们学校进行听课。我积极主动地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听完课后,微矿路的老师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他们不敢相信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让我们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这次公开课使我对素质教育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在四年级升学后,我继续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让学生来做练习题讲解,我也鼓励他们在新授课时大胆地进行讲解。作为老师,我只是适时地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思考,以突破难点,真正避免了单向灌输式的教育。在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是最美妙的,他们的思考过程也是最重要的。即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有误,但他们都有着独特的想法。
自从我开始参与生本教育以来,我逐渐领悟到了如何蹲下身子、弯下腰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深刻理解他们的纯真想法。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教育的范围广阔无边,学习的海洋无垠。因此,我将怀着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充沛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一节是柯老师的新授课《什么是周长》。老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摸一摸,描一描来得出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这节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第二节是蔡老师的新授课《图形中的规律》,老师由游戏来展开探究,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从学生的基本经验入手,既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也有基本思想的渗透,不只是让学生做数学,而且让学生说数学,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来说。在得出规律的过程老师渗透了数形结合、建模、推理等思想方法,注重孩子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这节课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阙锦添老师的讲座,让我认识到学生会做数学并不一定代表掌握、理解了知识,还要能画出来,说出来,让数学教学有高度、有宽度、有深度,要把教学数学变成教发现,要给每一个孩子播撒下数学的种子,要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0xx年版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的阐述中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变成“四基”(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变成四能,使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和立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落实“四基”,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只有好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好的问题情境应该具有新颖性、挑战性和可行性。理想的情境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既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把数学引向深入。现实的、生活的题材可以作为问题情境,数学本身的内容也可以作为问题情境。
课堂提问可以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逐级细化和深入,可以支撑、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
什么是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考作为一种“过程性目标”,实际上是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
教学中要选用适当的内容,把握合作契机,让学生产生合作的需求。一般以下几个方面适合小组学习: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学习内容;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个人无法完成的内容;一些操作性强、需要同伴的帮助才能完成的活动内容。
习惯决定人生。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很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增强数学思想的应用意识。
这次听课活动,让我对四基课堂有深刻的认识,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继续学习,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讲课需要教师的基本功,但听课仍有不少学问。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课堂学习是学习的最主要环节,四十五分钟课堂学习效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每个人都有一双耳朵,听课看似是一简单的过程,但其实不然,听课也有不少学问。听什么,用什么听,怎样听,哪些知识是需要记忆的,哪些知识是可以一听而已的。学会听课,对初中生的学习进步至关重要。现总结以下几点。
首先,要集中注意听。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能够帮助我们从周围环境所提供的大量信息中,选择对当前活动最有意义的信息;同时,使心理活动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还能使心理活动根据当前活动的需要作适当的分配和调整。所以,注意对于学习尤为重要。集中注意、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得;心不在焉、心猿意马往往一无所获。
其次,要带着问题、开动脑子听。有些同学听课不善于开动脑子积极思维,看似目不转睛,但一堂课下来心中却不留痕迹。俗话说:疑是一切学习的开始。带着问题听课,就能使听课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重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带着问题听课,还能促使自己积极动脑,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及时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
再次,要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做好笔记。“教学相长”充分告诉我们,教与学是双向交流、互相促进的。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积累了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来说同样促进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进行。积极举手发言就是一种参与,它既能较好的促使自己专心听课、动脑思维,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让课堂高效有序的进行下去。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都是说边学习边动笔的好处。笔记不仅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复习旧知识的依据,同时我们还可以从笔记中发现新的问题。很多家长感到对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无从了解和把握,其实,每天查看一下他们的课本和笔记,就是一种好方法。课堂笔记会反映出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效果,作为教师来说,关注学生的状况同样可以从课堂笔记的效果来看。
本周五,我们随吴老师到松滋实验小学听了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展示课。这是三个不同年段的课,不同的课型,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受益匪浅,觉得有很多深受启发之处。
二、课型多样。王淑芬老师的《学做小雄鹰》研究型的课。在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课中的主题,再让学生选择主题分好组,通过课本教室的补充材料,学生在阅读:探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讨论中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陈茹老师的《环球旅行去》课堂气氛轻松,老师在课堂中凸显了知识,开展了活动又不失研究,老师教学扎实、全面。
三、重视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到来张扬。三节课上,学生始终都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现的主体,教师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引领者。所以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良好的。学生氛围又有助于学生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有效的课件辅助,使学生的学习感受跟深刻。三节课,三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或道具,视屏录像在课堂上的到了有效的运用,如王淑芬老师的《学做小雄鹰》,通过形象直观的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更有震撼和感染力。
五、上课教师的个人素质令人钦佩。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令人回味!
听完课,感受颇深,令我不断反思: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如何才能在这门学科中发展自己?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来,带来新问题走出?在每一节课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呢?也许需要自己不断地学习、钻研,课堂才会精彩起来!
20xx年11月19日和02日,我校组织部分教师到合肥市参加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小学校务管理和中学精品课堂展示安徽省专场研讨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学习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位专家展示的课堂示范课,聆听了他们精彩的讲座、专家们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让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受益匪浅,同时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 研读教材,注重情景教学。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在教学中几乎每天都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会产生新的困惑。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我们将如何把握它?熟悉它?领悟它?这无疑成为教师们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了。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在研读教材的同时,更应注重学情分析,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汪祖亨(上海市特级教师、汪祖亨名师工作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国家十省市普通高中新课改主要讲师)在《新课改中的情景教学》中指出情景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在杜郎口教学中,我们更应注重
情景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学习形式中克服胆怯等心理障碍,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责任心。
情景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经常查阅资料,在组织教学中花费更多心思,并时刻保持教学激情,而这些,正是我们广大教师需要认真钻研的。
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并且本身也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常研究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以及课外辅导资料,发现有很多题都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某一类问题方法已成为数学课堂的较高要求。
在这次学习中,张文娣老师的《题目变式的途径和方法》仍令我记忆犹新,她以八年级的《旋转》为示范课,让我亲身体验到名师的风采。她用变式教学法亲自去体验、探索发现、应用创新。以变的现象去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去发现、探求规律。这样不仅面向了全体学生、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更提高了解题能力。张老师把“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这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
平时,我没教学总是自我感觉不错,认为自己对所教学科已了然于胸,认为自己教学方法无可挑剔了,我们要时刻正视自己、审视自己。
数学特级教师,北京育英学校校长于会祥在报告《课堂教学案例与教材教法评说》中说:“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会教了!”当时在座的
老师都很诧异,作为执教27年的专职数学老师竟会这样说。听他解释后才明白,与其说越来越不会教了,还不如说传统中国式教育模式和思维模式做到尽头,代之而起的是于国际接轨的各其特色,并无固定模式的当代教育教学方式,让头脑中有着根深蒂固传统思维习惯的人有些转不过弯来,从而表现出不适应症。他对教材的设计看法颇有见地:教材不应该只是知识的设计,而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让知识承载着方法,让知识和方法有机统一。
面对中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中考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时间相对减少的矛盾,祁建新老师从自身出发,讲述了自己成为一代宗师的经历,并介绍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三研究、三创造” 的特色,体现“求实、求活、求新、求美”的教学艺术。他的《有效教学的哲学思考》学术报告给我们以极大深思与鼓舞。怎样备好课、上好课是我们教师每天都思考的问题,但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在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之路上,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高效学习方法,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更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加强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改造自己的课堂,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使学生与全面发展相互促进。让每节课都做到有效、有趣、实在。我认为能做到如此的关键还是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入手,踏踏实实精研教材,认认真真读懂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着眼整个
教材,真真正正的去提升自己,也只有这样名师之路才会离自己越来越近。
感谢学校的安排,让我有机会真正领略到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厚的课堂教学经验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虽然两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我从中汲取到的知识却是无价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借鉴著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0xx年4月7日我有幸参加“爱种子开放日”课堂展示活动,通过这次的听课评课活动,让我这个接触小学英语教学时间不长的教师受益匪浅,感受很深,下面是自己的一些心得。
一、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授课老师能有效运用“爱种子”教学模式、利用“爱种子”平台资源、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让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在一种自觉、同伴互助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大大地改善了学生害羞、胆怯、不敢表达、缺少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等问题。
二、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赖素华和冯韵瑜两位教师口语都很流利,发音准确,课堂都能尽量使用英语。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交际的平台,从而真正地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只有教师说英语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孩子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孩子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如:You please!Who can try?Read aloud!well done!Good good super!Great!等等。
三、恰当使用多媒体。恰当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每一个课件都有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玩中得,乐中学。课堂中学生们都能认真地跟读单词、跟读课文、观看动画微课,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原来不想学、不开口、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爱种子”平台资源的吸引下,开始跟着平台大声地跟读,认真观看动画微课。
四、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素质,较好的英语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因此我对自己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听了这五堂数学课,让我感受颇深,有年龄大的老师,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的课有太多值得我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谈一下听了这几课以后给我的启发
一、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有语言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语言要做到严谨简练,并且要具有亲和力,对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王老师虽然是一名男教师,但语言很轻柔,很具有亲和力,他儿童化的语言一向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及时的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刘老师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其语言已经做到了严谨简练。这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的一点。
二、数学源于生活,最后务必要回到生活当中。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如果脱离实际来学知识的话,其学习的好处不大。所以在数学课上,务必让学生明白在现实中的应用。这几位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都会把这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也是我以后课堂上就应做的。
三、教师灵活的教育机智,在巩固练习环节,翟丽华老师反馈纠正及时,分解了题的难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
总之,这几位老师的课基本功过硬,充分展示了教师的综合魅力,很值得我学习。今后必须多向其他教师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在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校开展的行知课堂教学活动,首先通过组内授课,然后推荐出一节优秀的课堂在进行展示,每位老师的讲课都有自己的风格,每节课也都有优缺点。由于自己这次也参与讲课,所以参与听学校行知课堂的教学课比较少,对于仅听的三节课,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年级张玲老师的语文课《四季》,张老师比较有亲和力,在课堂上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识字方法,并且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情感教学,整节课听上去很美,教学环节设置自然,学生听课状态比较好,老师在课堂上用优美的语言去评价孩子们的回答,引导学生想象,学生平时的行为习惯有待提高。
四年级王宇老师的语文课《去年的树》,王老师教学环节设置自然衔接,有效指导学生的读书姿势,在不同方式的读,想之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联系关联词语,突出学习重点,展示的时候如果用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效果会更好,王老师上课的声音有点低沉,如果在激情一些就好了。
六年级秦甜甜老师的英语课《RobinandAnt》,秦老师的课比之前在组里讲得有很大的改观,阅读课各个环节,听说读写都有涉及,利用任务的方式教导学生理解文章,并且最后引导学生互帮互助,感情得到升华。
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有相同的地方,都是语言的学习,都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在不断的读中理解课文,学习新知。个人认为,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很重要,孩子们可以在自主学习的时间里反思自己本课学习的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上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学习的方向,有效指导课堂,课堂的效果会更好。
20xx年10月份是我作为教师的第二个月,也是我从事这个职业中最辉煌的时刻。作为新教师,我有幸观摩了我校优秀语文教师的上课风采。在10月15日的第五、六、七节课上,我参观了米世蓉老师的《北京》,闵涛老师的《ieüeer》,郭德勤老师的《巨人的花园》这三堂公开课。通过这些课程,我对小学教师课堂的精心设计、全新的环节以及师生之间的活跃气氛有了更深的了解。在10月22日的第五、七、八节课上,我又参观了朱世平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胡志兰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夏兰老师的《秋天》这三堂课。这些课程让我感受到了小学高段和初中老师博学多识、语文精练以及课堂上张弛有度的特点。老实说,这次展示课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刚刚步入新岗位的新教师,结合我这两个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尽心备课、打磨课本。新教师对课本重难点、课堂教学设计的把握、拿捏、掌握程度完全没有老教师的独到、有经验。让我觉得自己很惭愧的是这些有经验、在语文学科中有着建树的老师在备课中都是精心设计、细心准备。而我却在这方面做得不足,备课只是单一的翻翻教案、网上查查相关资料,主要依据课本进行备课。我拜读了我校上展示课老师的教案,各位老师的教案各有千秋,从教案中,可以看出,老师精心设计、教案独具匠心。特别是夏兰老师《秋天》教案,真的让我领略了优秀老师教案的风采,夏兰老师教案由预习案、导入、找词绘春、读诗感秋、品诗言秋、写诗颂秋、课外拓展、作业布置组成。从这个流程中,我们清晰、明确地感受了夏老师为这次展
夏老师是一位认真备课、勤奋钻研教材的教师,他对每一堂示范课都做了精心准备,并明确了教学目标。他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采用了独特而又创新的教学流程,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获益匪浅。
二、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作为教师,我们常常讨论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应该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分享他们喜欢的声音。如何真正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困扰着我。通过观摩其他老师的课堂展示,我有了新的收获:朱世平老师通过辩论赛的形式,米世蓉老师采用同桌交流的方式,闵涛老师设计多样的课堂环节,胡志兰老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效率。
三、语文课文的重要性在于反复朗读。不论是诗歌、拼音还是阅读,好的文章都需要读出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将朗读作为学生理解文章必不可少的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的情感色彩,借助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比如,在米世蓉老师讲《北京》一课时,她采用了开火车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等方式。而郭德勤老师在讲《巨人的花园》时,则重点让学生朗读文章中的重点段落。夏兰老师在教授《秋天》这首现代诗时,整个课堂上学生们的朗读声一直不曾停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朗读、点评和再读来培养学生对语言魅力的感受,让学生从朗读中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
总之,我校本次语文学科展示活动真的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我明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学科这条道路上我必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功底、语文素养,时刻保持好的教姿、教态,不断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做好课堂后的反思工作,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基础年级高效课堂评比活动。这个活动对于我这个踏上教育这片热土第三年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取得进步的一个良机,也是对自己传统教学的一次难得的突破。
在课堂评比现场,我看到第一位来自语文组的王瑾老师,给初一年级孩子上《诗歌鉴赏》,导入部分用了自己创作的诗词来引入情境,非常别具新意,是个亮点,学生很快就被带入了美妙的古典诗词的学习;第二位谭桂英老师,是我们英语组的一个很棒的老师,上的是高二年级阅读加写作课——《A New Dimension Of Life》。谭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重点训练阅读中出现的比较漂亮又很实用的句式,并让学生仿写,再将其活用到写作中。谭老师的不紧不慢,娓娓道来,亲切的教态使得学生不知不觉就跟着她的思路走,非常配合,反应迅速,很快就输出所学知识,而且运用得当,效果很好;第三位也是来自我们英语组的相当可爱的罗丽莎老师,给初一的孩子上了一节非常生动的听说课——《现在进行时》。罗老师洪亮的嗓子,标准的英语,灿烂的笑容,丰富的面部表情,热情洋溢的上课方法,有趣的课堂游戏,很快就感染了学生,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会了知识。听课的老师们不由得感叹,要是我们以前有这么好的老师教我们的话,都不知道英语学得多好了;第四位是来自语文组的陈老师,给高一学生上诗词鉴赏课《雨霖铃》。她充分借助多媒体,利用感人的录音朗读和唯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入诗的情景,学生和现场的老师都不自觉的被带入情境当中。虽然陈老师去年才刚毕业,但她从容不迫、稳重大方、亲切温和的教态教风和笑容,得到了很多学生的喜爱,同时也获得很多老教师认可。
听完这次的高效课,我发现,虽然高效在我们学校只是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但是它却让不理解什么是高效课堂的我,对高效课堂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对自己昔日的教学打上了一个个大大的问号——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呢?它是否能够真正取代传统教学,带来质的变化呢?
教书三年的我,时刻在反思:把学生教得高分是否就是成功的?跟很多执教多年的老师一样,我们一直在走着传统教学的道路——导入部分,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课堂学习中,教师预设练习,很少现场生成问题,学生都跟着我们老师铺好的路走,很少会给自己机会来个“出其不意”的质疑;课后练习也是我们准备好,一旦学生没法按时完成练习,等待学生的只有惩罚式的抄书,这是大部分老师屡试不爽的、期待抄多了就能“其义自现”的方法……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造性在一点点的被抹杀,学习兴趣在一点点的消失,一直到成为专为高考而学的“考试机器”……
其实在咱们的传统教学中,有很多“低效”的环节,老师一直讲,学生犯困,听不进去,就导致了教学过程的资源浪费,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益。光听不做,再聪明的学生,也会成为书呆子。
所以,传统教学的改变迫在眉睫!而高效课堂,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咱们可以这样开始——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从学生角度看,高效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主动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主动接受和探索知识,而不是传统的被动的填塞式的学习,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高效教学的一种途径。我们老师要懂得适当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能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能把学生带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丰富活跃起来,完成思考的全过程,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新的发展;同时也要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还能使教学跌宕起伏,错落有致,能激发学生积极进取,使传递的信息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高效课堂的真正奥秘,不是把学生教出高分,而是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只有把学生学习的能力真正发挥出来,减少学生对老师“满堂灌”的依赖,主动学,会学,才是真正的高效!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董燕老师的《鸡兔同笼》一课,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你想拥有老师这样的本领吗?”这个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昝石兰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讲故事《老山羊的故事》精彩讲解,让学生觉得分数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已充分体现了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的教学的理念。
三位老师都是在新课标理念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观点意见。如董老师俯下身来和学生说话、交流整堂课都是春风盎然,微笑始终在脸上,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觉得特别的亲切。昝石兰老师这一点则更为突出,让学生互评自评,感觉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大家在共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次课堂教学上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就是需要讨论的地方采取了同桌间互相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一律强调学生独立思考。不像以前一节课闹哄哄地多次合作、讨论。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我们不能因为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首先应该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这次的课件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课件华而不实的现象。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在手动不能实现的条件下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为突破难点服务。还有这次课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公开课是热闹有加,整堂课如雷贯耳的掌声、赞扬声、小组合作讨论声,游戏高兴地叫喊声,让我们可望不可即。而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数学味。
这次竞赛活动上,老师的评价方式多样化,有老师的评价,而且老师不仅有语言评价还有动作评价,有生之间的评价,有学生之间的评价,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听过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每位老师的精彩都源于他们自身有着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展现了如此自如,让我知道要想提高课效,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
6月5日至6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课题实验校古诗文课堂教学竞赛观摩活动”,这期间观摩了25节精彩纷呈的古诗文教学课,这仿佛是一顿丰盛的古诗文教学盛宴,使我收获多多,也感悟多多,25节课,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风格,却成就了一样的精彩,让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次听课我认为最精彩的有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主,读中明意,读中悟情这次的课例与我自己古诗教学不同的是,教师们不再生硬地进行诗意的讲解,而是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根据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齐读、范读、唱读、吟诵、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情境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大声读出节奏,小声读出韵味,不知不觉的学生已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读懂了诗意、品出了诗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引导学生直接与古诗词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声断而气连的古诗词朗读让人回味无穷;声情并茂的情境朗读更是把学生带回了作者的时代;生动有趣的吟诵更是平添了学诗词的乐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读出了诗词的隽永的意境,更读出了作者的感情。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认为不仅是王维的诗,中国的古诗词大都有这一特点,所以教学时,启发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画面美。当想象的大门被打开,学生就有了飞翔的翅膀,既能飞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想象,又能飞出文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就像姚建芳老师所执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体会王维的孤独时,她启发孩子们想象每逢佳节,当王维时,却只能,还让孩子们想象在重阳节的时候,家乡的兄弟们插上茱萸时会对远方的王维说些什么……从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进而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以及家乡亲人对王维的思念之情。这样就使得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充分与古诗对话,与作者对话,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中教师们十分注重创设情境,他们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片、音乐、诗句、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等,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如:李兴阳老师在执教《长相思》时,在引读“夜深千帐灯”一句词时,师引导:当军帐中点起了灯会是怎样的景象,学生接读“夜深千帐灯”。在学习下阙,感悟词所描绘的风雪交加的意境时,师利用背景音乐将学生轻松地带入了词的意境中,此时的配乐朗读,读得入情、入境。所以教学中教师不是生硬地指导感情朗读的方法,而是通过情景的创设,不露声色地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自然流露,这样的朗读才是最自然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四、有目的地写,固化知识,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写也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大多数老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了小练笔。如王靖茜老师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在利用图片、音乐、自己深情的讲述,使学生深切感受元二的路途艰险后,设计了小练笔:元二呀元二,你西出阳关到安西,这一去,没有、没有,只有、只有。通过写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如此有效的小练笔,既使学生感受到王维对友人的担忧与不舍,又为后面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做好了铺垫,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呀!
总之,看到各位老师的风采,使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的心中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了一种新的感受与认识,多了一层深刻的理解。再反思自己的工作,还缺乏更多的思考与钻研,以及厚重的文化积淀,因此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就必须要注重充分挖掘文本,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脚踏实地,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点燃和引发教学的火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两天紧张又充实的观摩学习,我受益匪浅。两天里,专家型教师一一展示了他们的课堂教学成果,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讲课的风采深深地打动我
赵昭教师有丰厚得知识底蕴,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教好课的基础。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赵老师的语言极富感染力,不仅使孩子很快地被他吸引,连台下的上千名听课的老师都被感染了。课堂上他用丰富的表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多元的课堂评价、重情重趣的教学特色,使我们坐在这样老师的课堂上,如沐春风。
林冬英老师在《卜算子.咏梅》一课的教学中,在感悟的过程中朴素的引导读词,理解重点词,拓展背景。她勇于挑战自我,深入钻研诗歌教学。张香菊老师的整堂课,让人感到特别舒服,清新自然,通过读体会文章的内容,她在课堂上始终热情洋溢,面带可亲的笑容,一直伴随着孩子们,学生们学的轻松、愉悦。
名师的风范鼓舞着我,作为一名教师,从这次活动中,更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一定要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带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来,努力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推向一个更高层次。
黄甫中心小学 李娜 3月25日这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枣坪小学听了党芳、张小峰等几位优秀教师的有关“高效课堂”的示范课,是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就将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师要钻研好文本,只有备课的充分,才有课堂的高效。 这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今天的教学形式下,却是非常有必要再提一提。因为现在我们的课堂,有时过分注重看学生的表现是否活跃,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却很少考虑到这节课学生是否真的思考了、掌握了、进步了。我们虽然应关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更应该看到学生参与课堂的初衷——是不是因为加分或者其他因素而使学生对回答问题跃跃欲试。作为一名教师来讲,必要的教学“煽情”是必要的,但这必须建立在他充分备课的基础上。
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语文涵养,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我一直为自己没有良好的基本功而感到羞愧,因此一直没有停止努力。今天上午听了两节课,很为张秀美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折服。教师漂亮的板书、生动的描述、机智的引导、生动的表情,对学生来说,具有无穷魅力。我们经常从一个人的书写来判断他的性格,现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班学生的书写来推测这个班教师的书写习惯和水平。是啊,学高为师,学生是我们教师最真实的镜子,我们要多从他们的身上反观自身。
三、在我们的课堂上,一定要体现出实实在在的语文知识训练,要有实实在在的语文方法指导。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太过于注重人文性,对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把握不够,但语文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工具。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做出切切实实地语文方法指导,比如三四年级是让学生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关键学段,在我们的课堂上就应该体现实实在在的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这一基本的语文能力。还有我们的写作指导课、口语交际课、复习课,我们不管采用何种上课形式,都要落脚于学生扎实语文素养的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语文课的教学流程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也更加认识到“简单”语文的含义。同时我还会牢记:认真做事,只能把事作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我们教育生涯的幸福取决我我们对待自己工作的态度。
20xx年11月12-13号,在济宁任城区实验小学参加了“小学数学名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江浙一带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为全市的小学数学教师上了四届公开课、示范课,并在每天下午作专题讲座。来自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牛献礼老师讲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面的“烙饼”问题,做了《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专题讲座;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贲有林老师讲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的放大与缩小”公开课,会后做了《十年反思的力量》专题讲座;同样来自该校的余颖老师讲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做了教育科研专题讲座;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徐斌老师讲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列举”一课,并做了《把握教材空间,探寻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专题讲座。聆听了四位名师的精彩教学和专题讲座后,收获颇多。此次听课活动对我来说是次提高,更是惊醒和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名师都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这4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各位名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案,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二、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之一是具备较高的基本素养。四位老师在普通话水平上表现出色,语言表达能力强,他们用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的语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他们的板书规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提纲挈领。对比自己的表现,我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在这些示范课的过程中,我们对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非常注重学生的双基(也就是新课标中的四基)训练,并且展现出了出色的能力。与之前那种只注重表面印象而不实际落实的评优课不同,这些示范课都以扎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为特点。课堂内容紧凑而有深度,适用于各级教师借鉴参考。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价值、目标、内容到学与教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课堂上,老师们纷纷感慨地说:“这才是真正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他们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在教学预案设计中,要重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和手脑结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真正让学生学好知识,他们应该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动手操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学习知识。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逐步修正见解,正确掌握新知识。他们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值得我长期深入研究和学习。
五、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其中,有两位名师是从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开始成长的。他们对教育充满热爱和执着,数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努力进行教学探索和科研工作,及时总结反思,稳步前进,最终成为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作为一名教师,听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也是教师成长的捷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持续学习,吸收各种优点,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在此,我想对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表示感谢,正是他们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全力以赴,深入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借鉴他人的长处,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广泛涵盖各家的智慧,逐渐积累起教学经验和素养。同时,我也会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