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有很多,而课题研究让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投入教育实践,既能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又能丰富实践活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在探索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反思中提高解决教学中热点难点的能力,在读写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用研究的态度去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参与课题研究,是引领教师深度学习、专业成长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小的农村公办小学,学生全部来自农村,留守儿童占总学生数的40%,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较差,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在家不知道体谅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行为举止冲动,安全意识差;语言粗暴,信口开河,不讲诚信;缺乏博爱之心,欺负小朋友现象时有发生;不会交友,不懂得亲近老师;不爱学习,读书无法。鉴于以上问题,紧密结合学校里的日常教学、教研工作,我校于20xx年10月申报了课题《农村小学生践行弟子规促童蒙养正的研究》,通过践行弟子规促使童蒙养正,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在课题获立项批后,课题组成员积极行动起来,按照分工开展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积极研讨,协助主持人撰写开题报告。大家一起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目标与内容、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课题立项的成功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平台,平时的闲聊不见了,代替的是查阅资料、撰写材料的忙碌,开启了由教书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课题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的过程。学校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鼓励全体教师阅读课题相关图书:《弟子规》《爱心与教育》《好老师都是干出来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课课题研究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是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的过程。学校为大家创造学习条件,鼓励全体教师阅读课题相关图书:《弟子规》《爱心与教育》《好老师都是干出来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等。课题组成员还要另外学习课题专业书籍《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指南》、《实用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同时,主要课题组成员还要上网查阅、搜集弟子规育人资料,了解该课题相关文献综述,了解该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研究价值。经过共同探讨后决定细化课题的研究内容,把“小学生践行弟子规促童蒙养正的研究”细分为孝悌品格培养、谨信品格培养、博爱品格培养、亲仁品格培养、阅读品格培养五个方面的品格素养进行研究。制定五个实验班实施计划,依托弟子规,进行童蒙养正教育,各实验班负责人分别拟出了课题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课题组主要成员的理论水平,课题组经过研讨,一致通过,决定在每个周末开展半小时的“周末课题沙龙活动”,及时总结、共同学习。“周末课题沙龙”活动,采取“参与试式讨论”的方式,由课题主持人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个话题,或则组织课题知识培训,其他成员参与研讨。充分利用微信群的分享功能,大家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任何地点,一句一句的在微信群里研讨。这种方式灵活方便,不占用教师太多的工作时间,效果很好。下面是我们一次课题研讨的片段:
主持人:今天我们要研讨的就是“什么是课题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我们的课题来共同学习,成员A和B回答。”
教师A:对象是农村小学生,目标是童蒙养正,内容是践行弟子规。教师B:本研究探究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存在的根源,以及践行弟子规促使童蒙养正的具体实施内容和策略,构建在农村小学生中通过践行弟子规促童蒙养正的教育模式,提高农村小学生孝悌、谨信、博爱、亲仁、阅读五大品格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洒扫进退应对等好习惯。
主持人:A成员三个问题都回答了,但是问题找的简单,工作中无法找到切入点。B成员只回答了课题研究的目标,回答的具体,但是另外两个问题未回答。
主持人:课题研究方法有很多种,我们的课题用了四种研究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请问大家,课题研究时查阅相关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撰写文献综述,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成员C和D回答。”
成员C:文献研究法成员
D:文献研究法
……
这种参与式网络研讨活动,方便、灵活,研究问题深入,深得老师们喜爱,大家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升了自己课题研究理论水平,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在反思中,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坚持写一年的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能力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凝练教学特色和风格的有效工具,更是提升教学水平、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种活动、记录、计划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需要且行且思,不断改进、不断反思、不断创新,才能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大家经常把写好的材料放一放,当再次读材料时,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一个活动开展下来,大家聚到一起谈这次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反思不断的迭代,每次迭代都是一次提升,如此循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需要查阅很多课题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撰写各种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工作计划、方案、总结、分析、研究结论、论文等,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写作功底,是不可能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
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从被迫阅读写作,走向爱好阅读写作,迈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一大步。阅读与写作教师专业成长的双翼。针对一百个问题去读一百本书,你还是你;针对一个问题,读十本书,你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课题研究,恰恰就是要求课题组的教师们,针对研究的一个问题,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一个个课题专家,一个个优秀教师。
综观无数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喜欢书籍,近乎痴迷,阅读已成为其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说到:曾读过福建青年名师何捷老师的《名师的共性》一文,他讲述了自己在外出讲学或上综观无数优秀教师,无一不是喜欢书籍,近乎痴迷,阅读已成为其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里说到:曾读过福建青年名师何捷老师的《名师的共性》一文,他讲述了自己在外出讲学或上课时与于永正、贾志敏、高林生、王崧舟、吴琳、吉春亚、管建刚、林莘等名师相处的短暂时间,发现名师们的共性就是阅读,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吉春亚老师在机场候机时,于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坐定,手捧一书入迷而读,不管身前晃过多少人影,不论周遭高谈阔论者几何。真是入情读书处,闹市即深山。管建刚老师在火车上,正襟危坐,手捧书卷,目不斜视,如关羽夜读《春秋》般执迷沉浸。几次遇到王崧舟老师,他总是一人独处一室,手不释卷,所阅书目中不乏《新批评》《迦陵诗词稿》《存在与时间》等文化经典。而于永正、贾志敏、高林生等老师总是教诲他要多读书。
不可否认,名师们取得成就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其成就与阅读息息相关,是阅读的习惯成就了他们。可以这样说,一名教师不好读书、善读书,没有阅读的习惯,是不会有出息的,更不可能成为名师。教育工作者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溪流来滋养它。
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当我们与书籍为伍,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我们的精神就永远不会枯竭,思想的源头活水必将源源不断,自身的学养和底气渐渐丰厚起来,那么我们距名师又近了一步。
当今无数名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教师要善于用笔思考,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思考。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李镇西老师在一次报告会上说:“其实,我和很多教师做的工作一样,他们甚至比我还做得好。我比他们多一点就是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思考。”诚然,这也许是李镇西老师的谦虚之词,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写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写作,表面看来,只是教师随时随地把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其实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更可贵的生活状态、更诗意的人生追求。
课题研究中需要大量的写作,这些写作属于专业写作。完成课题研究中各种报告、计划和总结的写作,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更多的是专业的发展、教育的智慧和教育的幸福。
记得我们课题组在编辑校本教材《学弟子规做五星少年》中,主要成员们为了完成编写任务,经常加班到深夜。她们查阅弟子规相关文献,深悟弟子规每一句话的含义,查找每一句话蕴含的美德故事,学习文字编辑,学习插图,学习设计、学习写编后语......正如董海霞老师说的:“编完一章校本教材,真不容易,学会了很多的电脑知识,看了好几本书,还学会了页面编辑,学会了制作图片......”做一个课题下来,课题组成员们,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从一开始的害怕课题,甚至讨厌课题,到爱上课题。遇到教学上的问题,以前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做完课题后,学会了研究问题的根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自己教学富有智慧。
课题研究,把我们从教书匠型教师转变成研究型教师,为我们的专业成长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也许不一定能让我们成为名师,但至少我们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向着期待的彼岸前进。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创造性、草根性。选题应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不要贪大求全,要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
“课题”始于“问题”,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课题可以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教学现象与问题;我们还可以从工作中的问题困难与缺点中去发掘课题;从教育改革的热点重点问题中去发掘课题;从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去发掘课题;从对某教育现象进行调查而形成课题。
当我们选好了课题,怎样确定课题题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我们能不能成功立项。课题题目提倡“小题大做”,关注教学实际,规范书写标题,要做到准确明了、简洁规范。课题题目一般是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明确且合理适用的。例如:《小学高段数学质朴叙事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所以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用心去做好方案,就是向课题成功迈进了一大步。而课题方案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课题论证。课题论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目标是具体而高度适中,贴近课题研究的内容。
2、理论假设可以是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古今中外,知名教育家的思想和理念;以及主要教学理论。
3、基本内容是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对研究课题内容的细化和分解,一般要分点分层次叙述各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且对各问题需要进行简单的阐述。
4、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资料应当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充实性,特色性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表格要有准确性的分类整理材料。
课题总结报告是网络结题评审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包括问题提出与课题来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述评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的具体过程,研究的成果,主要成绩或效益存在的问题或困难,今后的思路和建议等等。
这次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意义重大,为我们今后申报课题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想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半年来,我们努力忙碌着进行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如今即将告一段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收获与困惑、欣喜与苦恼……全体课题组的老师们在成绩面前互相鼓励,在挫折面前从不气馁。这半年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获益匪浅。
首先,我们秉持着以实际为出发点的教学原则,根据知识系统性的原则整合教材内容,使得教学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要求。这是一种从更加广泛、宽泛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定位教学的主题教学方法。我们将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真正贯彻单元主题教学理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在研究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只关注某一节课备课的思维模式,而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将某一节课的准备纳入教学序列中,从整体上构思学习主题的教与学,以主题为主线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课程上,我们勇于尝试,立足于课堂。
其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依据新教材主题教学的特点及 教育 教学因素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既符合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又适应了学生的学习规律,既可以突出重点和主干知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可以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率,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的新趋势。从教学实践上看,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他们投入很大的兴趣和老师一起进入探讨,并且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上课不用听看书则可以的不良学习品质,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课题主题的整合非常感兴趣。他们自发地进行总结和归类,将知识纵向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时序性的完整体系。这一现象也体现了新课改理论的实际应用。
通过这次活动,课题组的老师教学态度和风采也发生了变化,大家都积极地探索、学习和研究,团队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听课和评课成为了共同进步的方式。老师们的个人教学能力和教师素养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也开始渗透进来,我们的眼界也因此得到了开阔。学生们对历史课程也开始重视起来,教学不再只是死记硬背,而是充满了新意。虽然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可能也有类似的环节,但没有进行系统的收集和研究,因此没有留下如此深刻的感悟。当然,努力付出必定会有收获,我们辛勤的付出不仅仅换来了学生们的好成绩,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也从中获得了许多许多……
最后,我们要对研究室、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要感谢指导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给予的指点和支持。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研究课题应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研究,并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问题——研讨——交流——成长”的课题研究模式,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如何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成果、价值以及意义。因此,一线教师在展开课题研究时,必须精心选定课题。为了选定合适的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关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一线教师可以从自身实践中发现其中的痛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构思相关的课题。
2、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教育科研也应与之保持一致。了解和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从中选取与政策紧密相关的课题,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实际应用性。
3、考虑自身专业特长: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领域,选择与自身专业背景和经验相关的课题,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4、 参考前沿研究动态:关注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了解当前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根据这些信息,选择与之相关的课题,有利于紧跟学术前沿,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5、考虑实施可行性:在选择课题时,要考虑自身的时间、资源和能力等方面的限制。确保所选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具备可行性,以免造成无法顺利完成的困境。通过考虑以上因素,一线教师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课题,为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课题研究立足“小”字
为了方便教师研究,使其易于取得成果并缩短研究周期,确立的课题题目应该要小而精细。可以选择那些通过个人自主探究就能改变行为的“小”课题,或者将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与自身的教学实际相结合,选择一个“子课题”,以增强课题的可操作性,从而解决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高自身的专业和科研能力。
2、课题研究注重“真”字
课题研究的内容需要更加真实,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自主研究来解决教师在平日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这个研究旨在探索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和真实事件,发现具有共性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在进行教学的同时,研究者以研究者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得课堂教学改革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题研究突出“新”字
所谓“新”,在进行教学研究时,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要具备时代感和生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我们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困惑,以期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实现新的提升。
4、课题研究追求“实”字
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面临着各种待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选择课题的基础。通过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可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还可以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因此,在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时,我们应该科学地安排具体的步骤和实施方案,确保研究方案、研究目标与平时的教学紧密结合,并将其有效落实。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并提炼出有用的经验,以确保整个课题的操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并取得实效。
1、把“问题”当作“课题”
搞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和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仔细地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
教师搞教科研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要落实到为教学服务这个根本上。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是要研究的课题。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直面问题是指教师直接面对并需要解决的明显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数学教材的主题图如何呈现等。
二是探索性问题。就是将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如分层分类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综合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等。
三是反思性问题。这是具有“问题意识”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回顾和反思,发现的问题,如“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应如何调整?”等等。
因此,有效的教科研所研究的“课题”的产生过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时常面临各种困惑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被转化为研究课题。
2、把“教学”当作“研究”
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即使是理论研究,其成果也要在教学中得到检验和应用。教学和科研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而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其实,教学活动就是在不断地探究、修改与完善的过程,已经伴随着科研的性质。有效的教学不是日复一日地简单重复,而是教师自觉学习新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充满激情的创造性探索活动。同时,还必须适当开展一定规范的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而教育科研往往是降低标准和要求,也体现了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近年来教师采取互动教研方式,即:围绕“备课—预设;上课—听课;评课—完善;跟进—再创”四大环节展开,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精心备课——预设方案
认真备课。从教科研的主题与目标出发,选定易于体现研究主题的教材,并确定研讨课的内容。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弄清新的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以学定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预设教学方案,预设方案后再组织教师进行讨论。通过讨论交流进行取长补短。
(2)上课试教——组织听课
推荐一位教师根据预设教学方案进行试教,其他教师要进行听课,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以便寻找问题与不足,并做好修改、充实、完善等工作。还要对看听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为评课做好准备。
(3)合理评议——充实完善
互动研讨课的评课,教师要坚持客观性与指导性的原则。针对不足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与执教老师交流切磋。 评价课堂教学要抓住两个看点:a、看教师的教。应观察教师教的四个维度即: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b、看学生的学。应观察学生学的四个维度即: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
(4)及时跟进——拓展再创
“互动研讨课”是一种验证预设方案的教学形式,旨在真实的常态中检验其有效性。通常,这类课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方案成效显著、取得良好效果的课程;另一种是方案存在问题、效果不佳的课程。问题的产生原因可能是预设方案设计不合理、考虑不周全,也可能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验不足、出现失误或应变能力较弱等。之所以说主流是好的,是因为通过“互动研讨课”,最大的收获是激发了教师思维的碰撞,使每位教师都能从中获得属于自己的思考与发现。同时,“互动研讨课”的根本目标是将新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因此,在完成课程的三个环节之后,还需要进行“跟进—再创”的工作,不断推进朝着目标和方向前进。总体要求是对自身取得的经验进行重新审视和探索,以获得更深入、更准确的认知,并将其转化为平时的教学行为。逐渐将这些行为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以促进整体教师水平的提高。
3、把“成长”当作“成果”
教育科研成果的目标性、过程性和生成性都非常重要。研究结束后,教师们会按计划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写出总结以提炼经验。这样的经验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的教学案例也应该被记录下来,并通过运用新理论进行解析与同事们共享。此外,教学经验的总结也应该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和交流。通过这样的实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教师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反思可以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并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成功或失败等进行反思,可以为未来的教学提供经验借鉴,提升教学经验,避免失误。因此,编写教学反思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法。撰写教学反思可以防止教育机智和教学感受的流失,避免忘记教学中的“缺陷”和“遗憾”,为教师总结经验,进行行动研究提供新鲜素材,促使教师有效地自评、自查、自省、自改,实现自主提高的目标。
同时,教师应主动学习最新教育研究成果,积极思考和创新,努力寻找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教育科研最大的成果就是促进教师的成长与进步,这也是进行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目标所在。
自从学习了《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一书我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刻领会,我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比其他班要好。但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现就学习此书,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1、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由于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成果不是尽善尽美。今后在课题研究中要邀请一些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参与、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工作。
3、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4、要对教材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5、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感受到我们新教师拥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能很好地做到教研相长。
在我们科学组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有幸请到了瑞安实验小学科学教研组长的曾定焕老师为我们进行讲座。曾老师特别擅长于撰写课题和论文,多次获得省市比赛的奖项,他认真细致的治学态度让我很是钦佩。这次听了他精心准备的讲座《浅谈教师的小课题研究》,我的感受颇多。
在刚听到课题时,我的潜意识是里面的认识是肯定很难,一定是专家级的人物才能去研究。而且肯定过程非常复杂,自己肯定没时间。但是讲座后,我就明白了,教科研没那么复杂,相反它还是和呼吸一样的自然。我们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
其次,做课题还要做小,做的真实。做的小,是因为初学者掌握的研究方法和经验还是不足的,没有很大的课题把握能力。那做的真,就更是教学的需要了,做课题要解决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自己的进步也是大有裨益的。
那要做真实的课题,课题从哪里来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课题就是从自己平时教学中来的,产生问题了,那么就可以看看能不能做个课题去研究它。所以我们平时也要多去纪录很反思,多去摘记,写写读后感。
写课题还有很多步骤,但肯定要有需要性,新颖性,可行性,科学性。这些都是一个成功的课题所需要的。对照曾老师给出的具体步骤,我觉得课题也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自己也要试着去尝试下。
作为一位幼儿教师,我一直关注幼儿教育的最新发展和研究。近期,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幼儿课题研究的项目,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学习。通过这次研究,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明白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幼儿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上难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等。这些问题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不停地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而课题研究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方法,可以深入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并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研究,我发现每个课题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我们用心去发掘和挖掘,一定能发现新的启示和突破。
其次,我认识到课题研究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在进行研究时,我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掌握一些研究方法和技巧。比如,在我的研究中,我选择了观察、访谈和实地调查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对幼儿的学习行为、兴趣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如何分析和解读数据。通过这些研究方法和技巧的学习,我发现它们不仅在课题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平时的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再次,我体会到课题研究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支持和指导,而实践又可以验证和完善理论。我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实验和调整,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通过实践,我发现有些方法确实有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比如,我注意到游戏化教学对于幼儿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游戏,并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去学习和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果,还增强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这种实践和创新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向。
最后,我认为课题研究需要持之以恒和不断更新。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在不断推进,新的理论和方法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需要保持学习的态度,持续地关注和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保持学习和更新的状态,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给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
总之,通过参与幼儿教师课题研究,我深刻体会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持续性。这次研究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水平,也为我带来了更多的成就感。我会将这些心得体会应用到我的日常教学中,并不断探索和研究,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总之,在提高综合素质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识谱这个学习音乐的好工具,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走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我们的课题研究才开始一个多月,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5
通过学习《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一书,我真正懂得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和好处,一个教师要作好课题研究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总是在深入揭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收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辨析;还要对主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所以课题的研究,又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下面我对进行课题研究应如何选题发表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选题必须有价值。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指导思想及目的的明确,理论根据充实、合理。
(三)选题必须具体明确。
选定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课题是否具体、适度,往往影响全局的成败。那种大而空、笼统模糊、针对性不强的课题往往科学性差。只有对选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为建构指导研究方向的参照系提供最重要的依据。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四)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
(五)选题要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选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通过初步的简单学习,首先让我感受到了选题的重要性,也从而反思到了我以前所研究的课题,可能从一开始选题就存在问题,所以造成了结果的不乐观。对于《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我还将继续认真学习,相信学后会有丰厚的收获的。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时刻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挑战,同时也面临自我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挑战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就面临着失败乃至落后,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之后,我们才能明白得更多,理解得更多,也学得更多,在挑战的浪潮中洗礼与充实自我,以至向成功一步步靠近,最后到达成功的殿堂。
4月17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伍海云教授的《做小课题研究,当大作为的老师》专题讲座。我认真地听着,详细地记录笔记。伍海云教授深入浅出对课题研究作了方方面面的指导讲解。听完讲座后,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我明确了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
二、如何让课题研究做到实用、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教师平常的教学负担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三、应找准课题研究的“点“。这是伍海云教授在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一句话。伍海云教授深入剖析我们小学的课题方案,具体的事例,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撰写课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引以为鉴,少走弯路,明白了写好课题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写好课题方案。
四、如何做到扎实研究。在这方面,伍海云教授讲了三个方面:1、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于文献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2、工作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计划分为实验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一定按照计划进行。3、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资料应当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充实性,特色性。要有针对性设计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表格。要有标准性地分类整理材料。
这次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意义重大,为我们今后申报课题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如何做课题,这是困扰了我这个教师非常久的问题,离开大学校园已经比较久远,而且在大学殿堂也真的没有接触和了触过如何做小课题。当今教育的发展又要求一线的教师能做、会做课题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要自学成才,自我我修练,这对我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当前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这种只注重形式,忽视过程的研究对老师的帮助是意义不大。
做课题研究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那么课题从哪里来?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新意——对象新、视角新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应用价值。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选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同时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另外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要多思考,多积累。
做课题还要做好方案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是: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资料附录等。
课题的阶段要求
准备阶段包括:理论准备、方案设计和课题论证。实践阶段包括: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现就学习此书,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1、在教学中,教师的工作对象不同于一般的工作,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学生,课堂中的突发事件需要老师有一种冷静的头脑和处事不惊的态度,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是必须的,还要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事态的发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由于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课题研究的成果不是尽善尽美。今后在课题研究中要邀请一些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参与、指导我的课题研究工作。
3、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4、要对教材充分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5、要对所教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感受到我们新教师拥有激情,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仅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展示出了较高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同时,不断吸收和消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转化为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提高,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墨画艺术更是承载中国文化的艺术形式,属中国的国粹艺术。虽然中国画有着它自己的独特魅力,但是它的色彩并不像油画棒、水彩笔那样鲜艳、丰富,主要靠墨色的变化来表现画面。低年级学生喜欢漂亮的色彩这一特点,使中国画不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低年级的学生又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使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会画中国画,这值得我们教师好好思考。
爱玩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喜欢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在教学《水墨游戏》时,我用玩游戏的方式导入,用毛笔、墨汁、加水、在宣纸上做各种活动。接着又形象具体的进行了演示,让毛笔站直了走一走,扭一扭,跳一跳,打个滚……然后想一想,添画完成一幅作品。同学们在了解这个奥秘后,都急于尝试。在这个玩的过程中,
无论学生的水墨涂抹是什么样的效果,只要表现出了墨迹的"浓淡干湿粗细曲直"等变化,教师就应让学生认识到他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使其充分感受水墨游戏的快乐和墨迹变化呈现的美感,让他们在自由的水墨空间中愉快地散步。通过画面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线的曲直粗细,并抒发了自己快乐和愉悦的心情。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不断演变、提高,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一代代中国画家经过各自终身不懈的追求,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的旷世杰作,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它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对于美术教育来说,欣赏课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国画教学中,我经常网上查找有关画家的成长故事,比如:《徐悲鸿三请齐白石》、《齐白石和他曾孙的故事》《唐伯虎学画》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枯燥的欣赏讲解,生动有趣的穿插到教学上。学生往往被我惟妙惟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在语言表达上,概括上,了解画家的成长上,进一步认识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和优秀的作品。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更多的有关知识。通过欣赏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的古代优秀绘画作品和近现代优秀的作品,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陶冶少儿的思想情操,提高儿童的精神境界、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国画传统的学习方法是从临摹入手,如临一些古代和近现代著名画家的优秀绘画作品。临摹所选择的绘画内容与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联系,如一些蔬果、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儿童对这些事物比较熟悉、感兴趣。同时,在临摹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儿童多观察、勤思考的习惯,学会分析画家们是怎样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艺术表现的。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儿童举一反三的创造能力。如在学习猴子的基本画法之后,要求儿童能够画出除书本上的不同的猴子动态。
在指导儿童学习水墨画创作时,要用新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如儿童刚开始接触水墨画时,教师可运用演示法,拿一支饱蘸浓淡不同色墨的羊毫笔在洁白的宣纸上看似漫不经心(实是极精心)的勾、点上一些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点、线、面。然后问学生"老师画的是什么呀?我们在这基础上勾画,它又可以变化成什么?接着老师拿出另一支稍微小一点的狼毫笔稍加勾点,一幅姿势不同、神态各异的、栩栩如生的群雀图跃然纸上。真棒、真有趣!学生们群情激荡跃跃欲试,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随意点画,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把这些点面改画成什么?学生边讨论边思考,教师稍加勾点,各种充满童趣的作品便展现在眼前,学生学习兴趣浓烈,思维活跃,不知不觉中训练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因为写意画的用笔与毛笔字的书法用笔同源,也就是说练习毛笔书法有助于画写意画。所以,小学国画教师在思想上要明确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在进行国画教学的过程中与小学书法教学联系起来,把儿童在书法课堂上掌握到的运笔、控笔能力援引到国画课教学之中,无疑会大大提高少儿在中国画中对线条的表现能力,使小学国画课的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授与学习写意画均不是一蹴而就、立竿就见影之事,它需要过程,需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之路。少年儿童一旦掌握了中国画法的基本绘画技能,其绘画兴趣将会与日俱增,艺术百花园中写意儿童画表达这朵小花将会开得更加鲜艳、夺目。这样,我们的民族瑰宝、民族特色才能一代又一代,被传承和发扬下去。
XX年xx月xx日我参加了未央区在大明宫小学组织的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在培训会上,西安文理学院的杨老师作了题为《课题研究的实施》精彩报告,受益很多,感受颇深。
杨老师的的《课题研究的实施》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研究中的误区讲解的非常清楚,把我们在日常课题研究中出现的失误做了总结说明,使我对课题研究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许多疑惑中行的问题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特别是杨老师的整个讲解过程幽默生动。例举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实际情况,用实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把一个比较复杂的研究问题简单化了,更便于我们一线老师的实际操作。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简单写出来。
一、通过培训使我明白了课题研究实际上就是要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研究对象研究问题要切合实际,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教学对象以及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去选择研究课题,切忌空而大,没有实际价值,更不能为了某一功利的目的而去研究。用杨老师的话说,课题研究就是对我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处方”,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说课题研究的首要前期是“脚踏实际”。
二、通过培训使我清楚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整体过程。课题就是一个问题、一个主题,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最常见最基本的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了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等。我们所进行的课题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教师成长的需要。课题研究必须具备 :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推广性原则。课题研究的一般流程有选题、论证、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按计划实施研究、研究结果的呈现、结题鉴定等。杨老师特别强调了“按计划的实施”,他说:任务一定要具体到每一个人,具体到时间(可以提前几天),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杨老师认为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选题,课题的来源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选题一共有四个方面:
1.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2,从教育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3、从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中提出问题。
4、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选题注意事项一是从实际出发,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二是不攀高、不求大、不贪多,提倡小课题。课题论证是对已初步确定的课题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是课题确定的深化。
三、培训使我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杨老师就我的《中学政史地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课题进行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操作,其中他以我的研究重点讲了研究的方法,对我的课题研究触动很大。如:杨老师倡导的第一个研究方法是:同伙中的辩论。他认为就某一个研究课题提出后,课题小组的成员在一起展开辩论,提出问题,寻找研究的侧重点,在大家的讨论中拓展思路,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进行一个课题研究不要着急着动手,要“认真的思考”、“深入实际中去调研” 。如 :杨老师很快对我的课题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和合作学习”“学生、家长对合作学习的看法” ;“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到。我们犯了一个最初级的错误:拿到课题就立即开始动手操作,没有找到实际的操作点。
四、把杨老师的培训和我自己的实际课题研究进行对比,我发现自己的研究差了许多的环节,甚至还有一些环节自己根本没有想到,如:在结论方面,杨老师提出“你的研究是否推广”,这个问题我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想想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课题研究当做了一项任务没有真正从教学中去落实研究。
总之,通过培训使我我认识到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真不容易,要有一个业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团队,踏踏实实干事的教学者。我也坚信认识比行动更重要,我们要进行课题研究,一定要首先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然后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不断思考,不断尝试新的挑战。我们要组织了一个规范的团队,不断学习,要科学、有一定的策略。
进行课题研究我们要不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调研 ,立足课堂致力于课堂改革,寻找合适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研究。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最后把简单的事做好,脚踏实际、认真思考、深入调研、持之以恒进行课题研究。
工作以来,我一直都想向科研方向发展,因为我知道,做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过程,但一直以来,我都恍恍惚惚,感觉做课题研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想做却不知从何做起。从认真学习《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后》,我更加觉得科研确实是一件艰难又严谨的事情,但在学习过程中,我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知道了今后该从何做起了,现就学习后的心得总结如下:
报告中,老师告诉我们,仅仅只是写一篇文章,这并不是科研,真正的科研是我们每个教师成长的需要。她把我们教师定位成三种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典范教师,而合格教师是指,在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能上好每节公开课的老师,听到这里,我的心颤动了,原来自己离合格教师的距离尽是如此的遥远,我又有什么理由,可以整天无所事事的浪费时间呢?
老师给教师的定位就告诉我们,应明确自己处于什么层次,知道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需把握什么问题去研究,这样一个研究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科研,同时也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我们做的课题,要体现其课题的价值,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必须是我们实际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其研究就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关注各种问题,认真备好、上好每节课,明确每节课的目标与内容,反思每节课的进步与不足,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改进,从而养成“科研教学的意识”,科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
学习中,我明白了选题是一个不断思考,反复提炼,最后确定问题的过程,选好题就意味着,你知道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老师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确实,只有你发现了问题,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不能发现问题,又从何解决问题呢,又怎能促进我们人类的发展呢。在此,我明确了选题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课题研究的选题是一个严谨的,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过程。选好课题,我们的研究才有可能性,选好课题,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
“研究不一定有很大是成果,但一定有收获”。老师说,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人们没研究过的,是没有确定答案的,我们如果想把每个问题都研究透、解决好的可能性也是不大的,因此“研究的结果不是绝对的,是可包容的。”我们研究的课题,“不一定非要研究多透彻,可引发人们二次研究就已经很不错了”。老师告诉我们,做课题研究不一定会有很大成果,但肯定是有收获的,它是我们不断自我成长的过程。老师的话,指引了我们科研的方向,更激起了我对科研的兴趣。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去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研究,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会端正态度,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如何做课题,这是困扰了我这个教师非常久的问题,离开大学校园已经比较久远,而且在大学殿堂也真的没有接触和了触过如何做小课题。当今教育的发展又要求一线的教师能做、会做课题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要自学成才,自我我修练,这对我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这种只注重形式,忽视过程的研究对老师的帮助是意义不大。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那么课题从哪里来?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新意——对象新、视角新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应用价值。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选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同时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另外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要多思考,多积累。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是: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资料附录等。
准备阶段包括:理论准备、方案设计和课题论证。实践阶段包括: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总结阶段包括: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以及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另外,做课题还要尽可能得到教研员、科研专家等专业人员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通过阅读《教师怎样做小课题研究》这本书,让我对课题研究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以后研究课题的道路将会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