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一名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师,自知读书甚少,尤其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更是很少涉猎。今年暑假,在学校要求下,耐下性子开始阅读常生龙先生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不想无心之举却收获颇丰。下面仅就我感触最深的两点谈一谈。
一、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倡了多年,但是考试制度仍让我对分数看得很重,对于考试经常出现的题目我会反复讲,多次练,即便这样仍然有不少学生记不住,考试丢分,我也因此常常责怪学生不认真,不用心。
读了《怎样让学生爱上学习》一篇,我才明白原来是大脑的自我系统在作怪。得不到学生自我系统的关注,无论老师讲的怎么卖力,知识如何重要,老师的讲解却根本无法进入他的认知系统。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充满情趣的讲课方式比教材内容更重要。
二、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习惯于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的我,很想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也多方尝试,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阅读了常先生《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一文后,我有所顿悟。首先要让学生对每节课充满期待;其次将课堂上的话语权让位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再者让坐在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充分的互动交流,而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参与的氛围和课堂文化上来,让学生与手头的学习内容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常生龙先生的这本书将精髓提炼、升华,并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让阅读与工作的有机结合。我会继续认真研读,用其中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读书是人生中最欢乐的事,因为书能够给你带欢乐,感动甚至愤怒书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书籍是人类提高的阶梯”。
书籍会使人着迷,古代中有许多人物值得我们学习,匡衡,他的家里很穷,点不起灯,可是,他家隔壁是个富贵人家,于是,他便把墙钻了个小孔,借着隔壁家的灯光去看书。孙康,他白天能够看书,可是一到晚上,他把头伸出窗外,发现地上白茫茫的一片雪,大雪折射出光线来,他就冒着寒冷借雪光看书。
书籍就像一位良师,一次次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往有人说过;“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我觉得读书就是一次旅行我漫步于塞外大漠中,看着王维点燃的.那一柱烟笔直入天。在看《巴黎圣母院》,如同我亲眼看到卡西莫多攀上高高的钟楼,在晨曦中敲响嘹亮的钟声,好像目睹漂亮的艾丝美拉达被一帮坏人拐走,受尽苦难,最终母亲相认。
生命的形式不仅仅满足于平实的土地上默默地虚度时光,而应当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提高自身灵魂的高尚情操,我思故我在,仅有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领略书中的奥秘,在不知高深的湖水中弥漫,从而到达另一种生命的诞生,也正是这样灵魂才能从生世中挣脱出来,在书中我总能找到那种使人大脑,灵肉的放松,是一种从未有的宁静,在书中找到了我的人生,目标,懂得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书的王国里,没有人会阻挡你遨游的脚步。
不一样的书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书让我领略风云变化,让我看透人间的喜怒哀乐,让我领悟人生的哲理,徜徉书海中,书中也有一个“我”,品味书墨幽香。
众所周知,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有关读书的至理名言,你一定挺耳熟吧。那你享受过读书的乐趣吗?有过读书的幸福感吗?
我从小就十分喜欢书籍,盼望着天天与书为伴。如果在我面前有一本书和一个小伙伴让我选择,那我宁愿选择书。所以,我己记不清有多少次放弃了和小伙伴玩耍的机会,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幸福地遨游书的海洋。一本好书在手,我常常为情节所动,为人物的命运所牵挂。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读到高兴处,我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申请;读到悲伤处,我便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不已,流下同情的泪水:读到幽默风趣处,我常常禁不住开怀大笑,觉得妙不可言:读到深奥处,我总是皱起眉头,冥思苦想:读到优美的词句,我会细细品味,动手摘录。书既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
我爱读书。书给了我知识和智慧,我像是一位勤劳的蜜蜂,在书的百花园里不知疲倦地采集知识的花粉。从书中我懂得了怎样做人,从书中我知道了李白的潇洒、苏轼的豪放、杨红缨的深情意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学会了坚强;《中国少年百科全书》让我看到了大千世界无所不在的奥秘;《女生日记》让我明白了:人重要的是自信!
书为我打开了知识的窗户,使我看到了辽阔的世界,看到了银河外的星体;看到了人类的历史,看到了昨天和明天。它是我们尽情地欢乐,使我们的每一天变得丰富与充实。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步入书的海洋,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换成巨大的精神享受吧!让读书成为我们大家的最爱!
读书是一件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乐事。德国哲学家尼采就曾把读书形象地誉为“散步在别人的知识与灵魂中”。因此,当今的青少年中学生中有许多喜欢读书,这是值得称道的,也是应该大力倡导的。但为什么有的读书受益匪浅,可有的人读了不少书,到头来却长进不大或一无所获呢?细细想来,我们会发现,后一类人步入了读书的误区。读书需静下心来、稳住、耐心,切勿急躁。同时读书前一定要有目标,还要拟定合理的计划,以便读中有的放矢,有序可进。笔者认为,眼下读书人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有计划,有系统;有钻劲,勿急躁。读书不是为了增添谈资,不是装潢门面,而是为了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真才实学。因此,读书不能追踪流行。如:有些青少年中学生跟着书店广告走,看着刊物介绍读,流行什么,读什么。这是没有个性和主见的。应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身份和生活成长情况,有计划、有系统地读。这样,会获得扎实的,真正能受用一生的知识。读书要有钻劲,切勿急躁,要有华罗更先生所说的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2.读高质量,高档次的书。读书可以是一种消遣,是一种休闲,但更是武装自己的.头脑。罗曼罗兰说过:“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意思就是说读通俗浅层次的休闲书如同在凿一口没水的浅井,永远喝不到甘甜的清泉。因此,我们要把精力和时间花在读高质量、高档次的书籍上,从而汲取其精华。
3.读实质,读底蕴。书到用时方恨少。读是为了用,读书有一定的功利性。读书要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不能只获得一些零碎知识,而要获得书的精髓,从而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家庭经济宽松了,学生的零花钱多了,很多青少年中学生喜欢买书、藏书、读书。再者,老师又专门给安排的有读报时间,于是学生也就越发地爱起读书了。尤其是购名著,读名著的现象掀起来了,这是很让人欣赏的。多读些名著,这对人生是极有益处的。因为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过而巍然独存的生活经典,是时间和空间筛选的结果,是文化的精华,真理的载体。它里面有真货,中学生可千万别错过,否则,将成为一生的遗憾。
如果我们能慢慢地啃名著,神定气稳地反复咀嚼,你就会惊奇地发现,文字同样是有声音的,有色彩的,有味道的,有生命的,有感情的,“白纸黑字”的背后蕴藏着一个极为丰富的世界。所以,阅读好书,阅读名著,不仅马上可以享用,而且一辈子受用。
4.养成随读随记的习惯。古人说:“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其中“手到”就是指写读书笔记。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日子一长,对读过的书便印象淡漠,甚至像没读过一样;或是虽有点印象,但只剩东鳞西片、只言片语,派不上用场,倍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此,有人便感慨,“读书没有用处。”其实,这正是因为我们把书读完了便丢开,没有做读书笔记的缘故。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因此,同学们读书要养成随读随记得好习惯。
总之,中学生要热衷于读书,要读好书。除了读一些同龄人的习作,还要尽可能读一些艺术上远远高出自己的经典之作和一些有着丰富底蕴的名著刊物。因为,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读传世之作,才能走向理性,走向成熟。要多读书,读好书,要耐心地读。读多了,读久了,便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王国维所描述的读书治学的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今日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作文大全(写景片)》,这本书我很喜欢,所以刚到手我便一鼓作气看了三篇,看完后我深有感触。
第一篇讲的是《火烧云》,我觉得作者之所以能将景写活,是因为其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将火烧云比喻成“猪”,“龙”,“狗”,“虎”,“狮”搏斗负伤后流得血。使那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十分形象地展此刻我们面前,将火烧云的这种景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
第二篇讲的是《秋夜赏月》,我觉得作者描述了晴朗的月夜美景,由月光联想人间的思念之情,在最终表达出作者盼望祖国同意的强烈愿望,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也能够经过这种写作手法来提升我们的写作技巧。
最终当我看完了《海边日出》的时候,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美丽的.变化。作者抓住了颜色的变化: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天空是暗蓝色的,过了一会儿转变成浅蓝色,继而又变成了灰白,鱼肚白;之后太阳出来了,先是海面被照得又红又亮,之后变成了金黄色,并散发着灼灼的光辉,将日出的壮丽美景描绘出来了,所以,虽然我从未曾欣赏过海边的日出,但透过作者美丽的文字,却仿佛亲眼证实了一场日出的表演。
今日看的这三篇文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今后在写作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不断的学习。
《教师的挑战》他用精妙的笔触把我们带到一个又一个课堂上,让我们在“教学事件”中去观察、去体会、去发现、去回味。看到了一个教育学者对教师、对学生深沉而理智的关切。他就是佐藤学教授,一位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位亲临一万多间教室的扎扎实实的实践者。在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谈谈令我感受颇深的三点:
一、关注课堂中的“小事”
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个教育学者,但他似乎并不把高深理论作为自己的研究重心,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这样的大学教授似乎让人不可理解,但他对此有自己的主张。在《教师的挑战》的后记中,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吗?“小事”不正是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
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个孩子学习,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他所追求的是每个孩子的点滴成长。这些在别人看来似乎不值一提,在他看来却弥足珍贵。佐藤学在书中介绍的教师是在任何学校都可以遇到的寻常教师。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小小挑战与教室中的孩子们才是开拓未来的教育改革者。
二、尊重与信赖
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宁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滨野老师的课堂正是这样。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滨野老师能够接纳每个学生的想法,他不仅仅拘泥于“好的发言”,而且对所有人的发言都寄予期待,在他看来“任何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这使学生们能够自由地思考、轻松地交流,从而使整个课堂更加丰富而深入。
但事实上,人们往往只会对那些“有能力”的学生产生尊重和信任,却很难去尊重那些“不能”的学生。只有摘下“能”与“不能”的有色眼镜,才能看到每个人挑战固有学习水平的情景,才能看到他们个性化的创造。
三、倾听与合作
佐藤学认为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与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但如何在学生中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助合作的关系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却是个难题。在《教师的挑战》中,佐藤学给出了一个特别的`答案,他认为:要构筑合作互惠学习的关系,就要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能力,这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认真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心声。
书中的山崎老师、涩谷老师和胜沼老师,虽然都是普通教师,但在佐藤学看来,他们都是儿童心声的倾听者。山崎老师从不贬低任何一个学生的发言,他尊重每个孩子的思考和感情,并看到每个孩子身上潜在的可能性;涩谷老师注重营造一种自然的学习氛围,她重视奇妙的发言,并把那些妙趣横生的发言串联起来,用学生的思考力来推进课堂;胜沼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斜侧面位置上侧耳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学生们将胜沼老师作为亲密的倾听者,从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胜沼老师则珍视每一个人的发言。
在佐藤学看来,如果教师以身作则,成为一位耐心的倾听者,那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合作关系就会水到渠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时刻牢记: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差异的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能力的人。我们要“保障所有学生的挑战性学习”,即使是暂时处于低学力的学生,老师也要确保他有挑战学习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这才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教师要珍视每一个儿童的发言。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教育的门,在那里可以找到与我们共同成长的朋友,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但我们对学生的爱与执著是共通的。这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对于每一位教师的挑战,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一早起来,就在家里的小黑板上写下“铁马冰河入梦来,万卷书香润童年”,下注世界读书日,日期20__.04.23。拍照发到家长群,意在鼓励孩子们读书。
下午的班会课,我以此为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在黑板上写下: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很是失望。只有一个同学回答:世界地球日。这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也许他关注了新闻。其他同学没有知道的。更没有一个孩子回答是世界读书日,我七点十六分发到家长群里的内容,到今天下午两点没有人关注。原计划让孩子们谈谈读书的体会,我临时取消了。
我给他们讲了自己对于读书的体会,倡导他们认真读书,将来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我问他们为什么世界设立读书日,这可是一个全人类的节日。如果读书不是关乎人类命运,全世界会倡导大家都来读书吗?读书,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读书能够让我们的智慧成长,读书能推动社会前进,读书能让我们精神健康,读书能给我们力量……。
记得给大家讲过罗琳,就是那个英国女作家。她写了全世界都喜欢的书,自己拥有的版费收入9000多万美元。这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啊,我们的父母打工,就算一月万元,也需要六千年。这就是她的智慧挣得钱,体力劳动恐怕如何也不会在有生之年挣得到。我国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是750万美元,这也一个很大数字。更别说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个人电脑系统,成为了全球首富,每年向世界捐款都达到两亿美元。爱因斯坦的书签,都是美元的支票。他更是我们这个世界在二十世纪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他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不可想的。而这些人,都是读书爱书的模范。
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能仅仅会背,还要理解其中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种粟,古人对我们的告诫。好好读书,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努力吧!
不知不觉青春年华即将过去,有的人认为能吃能喝才是福;有人认为,荣华富贵才是福;有人认为有名有利才是福。感悟自己的人生历程,别无选择,读书给我带来了最大的幸福——我读书,我幸福。
读书,是一种快乐,它能使我抛开烦恼,陶醉于欢乐之中。在清香袅袅的早晨,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捧起一本好书(如:教科书、课辅书、人物传记、散文、随笔、教育周刊、现代教育等),大声的朗读起来,在我眼里,书上的每一个字如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从我的嘴巴里蹦了出来;又如同打字机飞快地印在我的脑子里;在宁静的夜晚,我常常津津有味地“啃”起一本好书来,贪婪地吮吸着书中的精华,使自己的整个肚子都充满智慧,充满“墨汁”,变得满腹经纶;每次上厕所我手捧一卷,哪怕是一张报纸,一切污秽之气便远离我去,有时出差或离家培训,什么都可以忘带,唯独书忘带不了,书是一个囊括一切的大概念,即使到了偏僻之处,无书可读之时,一本词典甚至一本“小人书”也能读上半夜,读书使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试想如果没有书,如果我们不读书,怎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书中蕴涵着一个个精彩、感人的故事,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生活之波有时汹涌澎湃,有时潜流涡漩,有时微波荡漾……教给我们其他人所不能教的知识,使我们成为三头六臂的人,是作家用文字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道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读书是多么快乐的事呀!
读书,是一种享受,它让我如同在快乐地旅游一样,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翱翔。备课、批改作业之余,课外辅导学生之时,我总是认真地读一会少年写作、少儿期刊、文学杂志之类,若读的正是一篇佳作,便会丢下功夫,一口气读完,直到学生喊:“老师,给我们上课!”方知自己读书竟忘了上课。不管作者认识与否,都会产生读了一篇佳作的满足感。倘若是认识的,是生活在同一个县镇的人,又常禁不住拨电话、发短消息,将自己读后的满足,传达给对方,分享对方的喜悦,同时也希望对方分享我的喜悦。
读书使我在自己的人生处,又好像享受了另外的一种人生。读书能使自己不会感到无聊、惆怅和迷茫,反而充实了自己的人生。书伴着心静如水的我,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细细的品味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看一本好书,夜晚的梦都是甜美的,这是多么幸福的事儿啊!
我国汉代大文学家、大学问家刘向说过:“书犹如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由此看来,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和充实起来,得到精神的满足,所以,读书就会使自己感觉到愉悦,得到享受。孔老夫子那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的正是这个理儿,读书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说句实在话,说句心里话,读书是一种幸福,我读书,我幸福,没错儿。细细品味我读书的种种好处和书的浸淫的滋味,最后几乎皆被一个“福”字概括了。读书是与优秀的人对话,和寻找与优秀的人对话。读书是我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大部分,有书读,我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理想,很幸福。与我的学生时代相比,现在的'中小学生,似乎太被学业所压迫了,一天到晚除了作业还是作业,不消说三五遍,甚至十遍二十遍的重复……我的学生时代,家境贫困,是苦于无书可读,借着同学们的书读,读完之后就赶紧给人家送去,免得再逢下次。现在的中小学生除了失去了本该拥有的读书时间外;可看的书太多了,又陷入了选择的迷惘,英国一位作家说过:“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为此,我不但怜悯现在的中小学生,而且常常告诫他们: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生命的需求所在,读书创造幸福,要读好书、好读书。一句话,我读书,我幸福,这就是我读书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