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
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到达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
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这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述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我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当他得到调出煤矿来到城市的机会时,他选择的是煤矿。这不是他有多高的觉悟,而是他对自我工作过的地方的热情和眷恋,他选择了平凡。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终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利用一个月的零碎时间,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非常喜欢这部小说,我觉得这部小说里有一个我所不知道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讲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发生在陕北的故事。此书以孙少平、孙少安一家为中心,描述了陕北广大劳动人民努力拼搏的奋斗历程。故事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都通过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孙少平在艰难的完成高中学业后,少平为了朋友没有选择回到黄原当老师,而是每天靠做苦力挣钱养活自己。可就是这样,他在每天晚上做完活后,在其他揽工汉呼呼大睡之时,还会点起蜡烛用功读书。之后,他来到铜城,做了一名煤矿工人。他工作得非常努力,有的工人每月只挣十元钱,他却能挣一百多!井下的生活恶劣环境没有磨损孙少平的意志与追求,他依然坚持读书,并给激励工友们,给他们讲保尔的故事。在一次井下作业时,孙少平为了救一位工友,脸上被划了一道长长的疤,从此工友们更尊重信任他这位班长了。
哥哥孙少安也是如此。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少安只上到高等小学就回家帮父亲种地。三十岁时他认识了秀莲。两人在结婚后,不断克服困难,开上了砖厂可正当砖厂各方面都步入正轨时,因为请来的师傅有问题,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在县里的帮助下,他们两人重整旗鼓,又开办了一家砖厂。两人越干越起劲,最后,他们拥有了两家砖厂(有一家用来收租)。
兄弟俩的人生经历让我想起了《人生》中的高加林。他也在无法做老师后,努力在家乡奋斗。晚上时,他去县城里的卫生间掏粪;白天他又在地里劳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调去县城里当了记者。不过,他没有放弃拼搏,不负众望,做上了一个勤劳能干而又善良的好记者。
这三个人物的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管生活多么艰难,人生遭遇多少磨难,他们依然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不放弃脚踏实地的奋斗,最终实现理想,改写自己的命运。他们就如同沙漠中的植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衍变,来适应沙漠里的生活,也许风沙改变了它们的样貌,但它们蓬勃向上的生长,生命力也越发顽强。
每个生命在生存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定会发现困难没有那么难,梦想也许就在眼前。
人生,有苦,有甜,但是不能平平无味;人生,会成功,会失败,但是我们必须一直努力。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凡往往孕育着伟大。平凡的人在历经磨难后,学会成长,变得坚强,懂得更多生活的道理。这将比原本就拥有的财富更珍贵,更受用一生。书中展示的普通人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尤其是主人公在面对艰辛坎坷时的高昂斗志,都不是平凡的。生活中的我们无一不是平凡的,不管我们来自哪里,背景如何,我们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而已,即使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光鲜亮丽的背后或者是曾经不为人知的痛楚,或者是数不尽的烦恼,他们也需要与生活的磨难抗争,在“巨人”面前同样渺小。他们被人崇拜,被人尊敬,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非凡的事,而是他们努力过,他们在平凡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做着被众多人认可的事,人们希望以他们为模范,因而他们努力的成果理所当然让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且不管生活的物质财富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我觉得真正能够区别人的生活质量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个内心不平凡的人就不会平凡,撇开一切,一个人的思想指导他拥有一切。一个内心平凡的人过着随随便便的日子,没有去想过要抛开这一切,放下自己少得可怜的所有,勇敢地去想,去追求一种进步。对待生活不应有所埋怨,因为你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凡的世界,你所渴望的平凡的世界给不了,需要你自己去创造。对待生活也不要甘愿平凡,我们要充满信念与追求。
我一直是很平凡的,来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出生在平凡的家庭,做平凡的孩子,就这样二十个春夏秋冬。老实说,我以前确实会讨厌这样平凡的自己,埋怨生活赐予我的只有平凡,但是讨厌又如何,埋怨又如何,不还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自己。从小我的生活就充满了变数,经历过贫困的时候,曾经因为最灰色的时光抑郁过,经历了亲人离去的痛苦,因为学习迷茫不知所措过……自从渐渐接触到社会,我对人性的很多方面失望过,对社会的残酷感叹过,但是又如何了呢,这是平凡世界的现状,埋怨也好,接受现实也罢,不过是自己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一切的得与失都是自己的,所以,如果你讨厌,你埋怨,你只不过向人发泄了你的悲观情绪,但是,如果你坦然面对,再平凡的世界也会让你做不平凡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教给我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我觉得这种态度是生活的一个细节,既然细节决定成败,那这种生活态度也就决定了人生的成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被赋予思想的高等动物,我们就该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感悟人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我们生活。世界虽然平凡,我们却不能甘愿做平凡之人,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什么,希望自己成为什么,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这样才能做好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心满意足,也就不会陷入自卑无力的漩涡,永远走不出来。做好了端正态度的问题,就做好了一个细节。我想:平凡与细节的联系在于做好细节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做不平凡的自己,正如老子的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端正态度虽然是小事,但却不一定是易事。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平凡的小事,正如我们每天重复着平凡的每一天。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要靠细节致胜,成就不平凡。在今天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真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一心渴望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伟大却不期而至。其实,这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现在平凡与否,想要有所成就,我们都只需要从小事做起。不一样的人站在不同的台阶上,在充满竞争的今天,谁能成功关键在于谁更准确地抓住了细节。我们平凡在于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在做小事,可是如果我们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不简单了。
出自著名作家路遥之手的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影响了几代人。
在这平凡的世界之上,有多少平凡人在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为了生活奋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黄土高坡上有这样一群有志青年,谱写着自己的生活篇章。它们有着自己的追求,一代代年轻人从这里成长起来,有的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继续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有的为了改变命运去上学,去打工,去创业,使平凡的人生不再平凡。
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从小就饱受苦难,吃不饱穿不暖。高中念书时,只吃得起一份“丙菜”——萝卜辣子汤和又硬又干的黑窝头。他也曾因为家里的贫穷自卑过,但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努力学习。
当时的学校是半天劳动半天学习,书籍贫乏,年幼的少平认为这样自己学不到什么。于是就在闲暇的时候,四处找书看,他不断吸取着课外书籍中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学品味。他还从朋友田晓霞那里借来《参考消息》,遍览国内外大事。他和晓霞共同讨论国家政治,海阔天空地发表自己的高谈阔论,以求精神上的慰籍。
高中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晓霞考上了大学,前途一片光明。而少平成了一名揽工汉,身处社会最底层,干最苦最累的活。这两个人似乎不相干了,但是他们突破了社会阶层,将友情发展为爱情。晓霞毕业后成为了一名记者,而少平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社会地位的巨大差距没有拉开他们心灵的距离,他们约好了回乡,但好景不长,命运跟他们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晓霞在一次水灾中为救人而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少平也在一次矿难中受伤,留下了一道难看的疤痕,而更深的疤痕刻在了他心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人。
书中还有其他的人物,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忍受生活带来的苦恼,同时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生活。
命运,多么沉重的两个字。许多人认为,命运是老天爷在出生时就安排好了的,无法更改。另一些人认为,命是一定的,但运就不一定了,它可以更改。就像少平,他不愿当一辈子贫农,毅然离开家乡,哪怕是从最卑微的工作开始,他也从没有低看过自己,在挣命般的劳碌苦涩中不忘本真,追逐光明,坚信梦想。他的哥哥少安,在祖辈生活的乡村,办起了烧砖窑,凭借超人的辛劳付出,收入滚滚而来,改变了他们家的命运。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可逆的,但命运是可逆的。在贫穷面前,要动手创业。改变命运,就是最好的解脱。就像书中的每个人一样,我们应向命运的不公发起挑战,主动去改变。
平凡的世界注定不平凡,什么事都将发生,而生活在这世界中的我们,就一定要勇于奋斗,挑战极限。
当她不回你信息时,你会坐立难安,心烦气躁,会不时的关心这么一个人,分了又在一起,那时彼此应该更加会相互珍惜,可是我,我最后就败给了一样东西,那就是信任。当我不再信任时,我理解了有时放弃比拥有会感觉更真实。没有信任,患得患失,就不再拥有甜蜜,有的只是煎熬。所以,信任这个东西很重要,特别是情感。
纵然是千里搭长篷,也没有不散的宴席。此时,即使重读这本书,感想万千,也总得有一个结束的时候,小说的最后。我很想说,但是又不能,你们如果有机会,可以自己去读读,生活还是要继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用叶赛宁的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来结束本书。
那我就用,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段话来结束这次的读后感吧。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你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苦难,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劳动是医治痛苦的良药活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花朵是美丽的,果实的价值更高。
责任是让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的最好的催化剂,不可思议吗?世界上又有多少事不可思议!而最不可思议的正是人,人的感情。不要见怪,不要见外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
《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遥呕心沥血之作。讲述了贫农少年孙少平的奋斗史。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语言非常写实,也非常朴素。朴实无华的语言最能打动人心。而且作者非常擅长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真实而生动,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得叙述更为流畅,故事更为连贯。美中不足的是,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却一下子写了三部,每部有54章之多,难免略显拖沓,而且到了后面略有些粗糙。相比之下,路遥的另一部同题材小说《人生》虽然是短篇,但是却显得更加一气呵成,并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
《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非常相似,只是主角的名字一个是高加林,一个是孙少平,两人都出身于贫农家庭,家乡都是陕北,都是高中学历,性格也相似。只是结局有比较大的不同。高加林最终被揭发是通过走后门而得以来到县城发展,他被遣回了家乡;孙少平在一次意外中毁容,但是他没有消沉,他理智地拒绝了金秀的爱情,拒绝了到城市发展,回到了矿场,勇敢地面对新生活。
相比之下,孙少平虽然不幸毁容,但至少他还能回到矿场当一个矿工组长,那个时代这个职业还比较不错,而且他还有继续发展的机会,但是高加林却再也没有走出农村的机会了。一辈子只能与贫穷为伴。是什么造成了两个相似的人结局这么不同呢?我个人认为,高加林与孙少平都是农民的儿子。一方面,他们接受了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青少年时又都在学校中接受了教育,得到了现代文化的洗礼,不再是纯粹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他们都努力挣脱农村传统文化的束缚而成为了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青年。
高加林曾经对父母说过:“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像你们一样,在咱们高家村的土地里挖刨一生!”再加上后来他在参加劳动时的消极表现,可见他非常厌恶作为一个贫农的生活,渴望有一个光明的前程,过于好高骛远,并且有一点年轻人的虚荣心,相比之下,孙少平并不鄙视自己的出身,他很体谅父母,也积极劳动,他说过:“我回到家,当然也为缺吃少穿煎熬,但我想,就是有吃有穿了,我还会煎熬的。”这说明了他向往城市生活是因为他担心在小农意识的汪洋大海中迷失自己。他并没有高加林那么好高骛远、那么虚荣,更具有庄稼人的练达、忠厚与质朴。
但是我觉得高加林还是值得同情的,一个如此有才华的人却只能被禁锢在一个狭小而偏远的农村,他的虚荣心和功利心给他带来了不幸。其实孙少平又何尝没有一些追名逐利的心呢?只是相比之下,他的功利心要淡一些,并且他更加理智。因为人是要有理想的,不过理想不应该太过功利。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更加注重精神的富有,即使物质上贫穷,也应该自立自尊自强,不要整天想着追名逐利。应该更加重视自己是否成长,少一点在乎自己是否成为一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孟子》中说“贫贱不能移”。《论语》是一部讲君子之道的书,夫子除了说“君子固穷”还赞美子路的独立:“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总是想着高攀,表面上是过于自尊,本质上是内心自卑,过分的功利是变相的使自己的人格变得卑贱。
当然,我说这些话对于孙少平、高加林那样的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精神资源也是一种资源,但他们的家乡是如此的贫瘠,教育也是不完整的,他们不可能懂得这些道理。
我想,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精神的贫瘠。但是物质的贫穷也就往往导致精神的贫乏,就像聋往往会带来哑。不过至少,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多读好书,多与有学识的人交流,用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要做一个精神空虚的人。只要你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你就不会堕落。我们很幸运,在童年的时候,我们物质上并不贫穷,既然如此,我们就决不能放纵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庸俗的、愚昧的人。
贫穷是拥有两面性的,既可以磨练你,也可以摧残你,关键就要看你自己怎么应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