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好象有人说:“《围城》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对于什么是小说,怎样称得上是小说,我不敢置喙?被誉为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卡夫卡,在他的《变形记》开头就是“一天早上,格里高从不安的梦中醒来,发现自已在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小说,原来还可以这样写!
再往深一层想,也许这句许真的说对了,说《围城》是一本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充满睿智的书更适合。小说,一般都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可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能给人启迪,能让读者省视自已的灵魂。但《围城》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人性的种种美和丑!“什么都有”,就算不能等同包罗万有,但至少是能反映出人生百态。我真的很惊诧,惊诧于作者有这种洞若观火的本事,对人性的理解,人情百态的观察,细腻和深刻得让人难以致信。
《围城》全都是生活中种种细节,极其普通的琐事,然而正是在这些琐事中,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是那样生动和逼真。文中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着笔很少,所谓的历史容量,时代风云只是点到为止,一笔带过,我却觉得这正是本书的成功处,因为它不以特定社会下的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反映共同的人性、生活世态。我敢说,象方鸿渐的不学无术,董斜川的附庸风雅,曹元朗的庸俗无聊,褚慎明的欺世盗名,孙柔嘉的胸府心计,鲍小姐的轻浮肤浅,李梅亭的厚颜无耻,高松年的老谋心,这一类人,以前有,今天有,以后还会有;至于“文化沙龙”的无聊,三闾路上的奇闻逸事,学校里的人情世故,上海滩上的稻梁谋,大家庭内的口舌是非,无不这样真实,又这般深刻。
故事中的主人公方鸿渐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旧式文人,也就自然拥有文人所具有的普遍特点,更准确的说是共性的缺点。他软弱、优柔寡断、自命清高,有时又天真到难以置信的地步,他在别人面前更多表现出的是自卑,但有时潜藏在灵魂深处的自负因子又会悄悄冒头,这种极度复杂,甚至矛盾的性格正是造成他爱情和事业悲剧的罪魁祸首。
先来谈谈他的爱情吧,曾经出席在他生命中的四个女人,鲍小姐是短暂的过客,苏纨文是个意外,唐晓芙是错过的挚爱,孙柔嘉最终成为他的妻,却并非心中所爱。
鲍小姐,可以说他们有缘却无分。有缘,因为他们相识在黑夜的海上,因旅途的寂寞而彼此亲近,方鸿渐自觉爱上了这个女人,因着她的活泼、乐观与开朗给他寂寞的旅途增添了安慰,就好像被黑夜包围的人,在百无聊赖中发现了一颗璀璨的流星,为它的光芒所吸引,情不自禁的选择靠近,然而这美丽的光芒转瞬即逝。在黑夜的海上相遇的两条船,终归是各有个的方向。他的潜意识里清楚的知道,这个女人并不属于他,她有自己的爱情与生活,他们的交情不足以使彼此放弃各自的生活而相濡以沫。于是,他们在短暂的相依后就离开了彼此,就如两条直线,相交后又朝着各自的方向延伸,永不回头。没有人会对这次错过感到可惜,包括方鸿渐自己,因为他从未对这段感情认真,也就不会为鲍小姐的离去感到丝毫遗憾。
第二个出席在她生命中的女人是苏纨文,一个官家出身的小姐,留洋回来的女博士,求学的经历耗掉了她最宝贵的青春时光,令人艳羡的博士头衔却没能给她带来好的姻缘,恰恰相反,高的学历反而让很多男人对她敬而远之。这个年近三十的女人,抱着大女恨嫁的心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选择鸿渐当做理想的结婚对象。而后者却对着意料之外的追求表示出模棱两可的态度,一方面,他不爱苏纨文,鸿渐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另一方面,他不想伤害这个女人,本着“道德上的.懦夫”所应有的仁义,他始终未曾明确的拒绝她,却承受着心灵上的痛苦与愧疚,并最终为自己的软弱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明晓真相的苏纨文选择了报复,方鸿渐为此失去了他的挚爱,而获得了苏纨文一生的仇恨。哪怕多年后,当初的一代才女已变得庸俗不堪,没有了当初的才气与才情,仍无法对这段过往感到释怀。
其实,抛开爱情不说(因为爱情这东西无法强求)苏纨文未必不是一个理想的配偶,她与方鸿渐是大学同学,虽非相知甚深,至少知根知底。她的学历与鸿渐相配,官家的出身,更能为鸿渐谋一个好前程。本着虚荣的角度来说,这个女人的相貌无可厚非,带出去并不会丢男人的脸。至于她的年龄,更不值得介怀,因为每个女人都会有青春逝去的时候,而没有哪个男人会有那样的时间与精力,在妻子不再年轻后选择离婚再娶。或许多数有钱有势的男人会选择找一个或多个年轻貌美的情人,却不会选择与糟糠之妻离婚,并非他们有多长情,只是精明的男人会权衡得失,不想承担离婚所付出的名誉上和金钱上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未必不是女人的胜利。然而,当初少不更事的鸿渐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未经爱情洗礼的他将爱情看的太过重要,认为两个人相爱是相守的必要条件。若是当初他选择了这个女人,虽不会获得令人羡慕的爱情,但至少会有一个与众相同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令人羡慕的远大前程。可惜,光阴从不会倒退,否则,这世上便少了多少憾事,多了多少圆满。
与苏纨文同时出现的是唐晓芙,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学生,鸿渐理想的梦中情人,他为这个女孩子的美貌与青春活力所吸引,并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这段感情中。然而,他们受到了命运无情的捉弄,因为苏纨文的离间和彼此的误会,他们最终成为了对方生命中的过客。这段感情的失败使方鸿渐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为此而无比痛苦,并选择远走他乡而忘却这伤痕。其实,爱情只是生命中短暂绽放的烟花,能陪你走过一段已然很好,又何必奢求太多?他们没有相守到白头,假若他们真的结婚,是否能幸福圆满,仍是一个未知数。伤痕深深的烙在鸿渐心底,感情却未能维系一生,他对这个女孩子的印象,由刻意的回避变成久而久之自然地忘记。此生,他再未见过唐晓芙,正如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的错过,遗憾总是不可避免,宛如鲜血淋漓的伤口,即使愈合了,不痛了,疤痕却还是会留下,并最终融为生命的一部分,再也无法分离。
至于孙柔嘉,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美丽的容颜,没有过人的才华,甚至没有一点引以为傲的资本。然而她最终却成为了他的妻,并非因为他有多爱这个女人,只不过在某一天,他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家,而她,恰好在那时出现。他们的婚后生活也自然向大多数人一样,没有风花雪月,只有柴米油盐,曾经所有对爱情的美好幻想归于平静,选择用一座名叫婚姻的围城将自己围困。
这茫茫人海中的你我他,都曾年少轻狂,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挚爱的人,而多数人发现这一点后,都选择走进婚姻,他们将他作为爱情的延续,却不知婚姻与爱情本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就好像一对异卵双胞胎,虽则出自用一个母体,其五官和脾气秉性却是千差万别。既然找不到爱的人,又何苦找一个陌生人陪你共度一生?不走进婚姻的人,他的爱情也许会一直沉睡,但永远不会死亡,因为它始终埋藏在心底的某个角落,与人的躯体一同生长、绽放、衰老,直至消亡,最后一同深深的埋进泥土,直孕育出永不消亡的美丽。
解志熙说:“《围城》正是钱钟书立足于中国的这几块现代化文明的土壤而又方言世界,对整个现代化文明现代人生进行整体反思和审美观照的艺术结晶,它所要反映和揭示的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
《围城》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但如果仅仅局限于婚姻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锺书的本意。“围城”困境是贯穿于人生各个层次的。后来方鸿渐又重提此事,并评论道:“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这就是点题之笔。钱钟书在全书安排了许多变奏,使得“围城”的象征意义超越婚姻层次,而形成多声部的共鸣。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不断的追求和对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随之而来的不满足和厌烦,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转换,其间交织着的希望与失望,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这一切构成的人生万事。“围城”困境告诉我们人生追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妄的,这看起来好像很有点悲观,但骨子里却是个严肃的追求,热忱深埋在冷静之下,一如钱钟书本人的一生。他揭穿了追求终极理想、终极目的的虚妄,这就有可能使追求的过程不再仅仅成为一种手段,而使它本身的重要意义得以被认识和承认,使我们明白追求与希望的无止境而义无反顾,不再堕入虚无。
钱钟书在自序中说:“在这本书里我想写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而这一类人物,就是当时的病态的知识分子。《围城》中常有诙谐的锋刃刺向这些所谓的“无毛两足动物”。可以说,在《围城》里的芸芸众生中,几乎每个人物场时作者都对其肖像进行了一番讽刺描绘。常常采用既含蓄而又挖苦的漫画式笔法,令其形神毕露。例如,那位出场一次的“哲学家”,他的名气是靠同外国著名哲学家通信和会面猎取的。当他沾沾自喜吹嘘他同罗索会面的对话时,其实是在揭露自己的空虚和无聊。再如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自称是一位研究生物的老科学家,人们却看不到他的科学家风范。其实是一位心术不正,好色贪杯玩弄权术的学术官僚,他本身就是那所黑暗腐败的大学的化身。在法国取得文学博士头衔的苏文纨号称“才貌双全”的“女诗人”,但她的“得意之作”竟是抄袭的一首德国民歌。自称是“诗人”的曹元朗,其“杰作”《拼盘姘伴》,令人发噱作呕。这两个最后却结成秦晋,确是“珠联璧合”。还有,韩学愈从美国的爱尔兰骗子那里买了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骗取了大学教授的头衔,还让他的白俄妻子冒充美国国籍,以便到英文系任英语教授。为了灭迹消踪,杜绝后患,他勾结陆子潇,教唆学生蓄意搞垮方鸿渐,勾勒出了一个厚颜无耻、奸险残毒之徒。……像这样的例子,在《围城》中随处可见。每一个人物,在钱钟书的笔下都化作一幅幅讽刺性极强的漫画。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品尝到漫画式的幽默。
像这样拟人化的调侃,读过之余,每有会意,一种舒心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在行文中,《围城》通篇都是嬉笔。因此,它又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
钱钟书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而这部《围城》,的确不失为一部佳作。
我是在几年前读的这本书,近期又拿起来读了一次。毕淑敏说的没错,书就是“常读常新”的。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阅历下,你对一部作品、一则故事的理解、感悟和收获总会有差异的。
第一次读《围城》的时候,是我受了同学的影响而疯狂买书看书的阶段。这习惯,到现在还保留着,只是没有了当时那种几近狂热的地步。对图书如饥似渴的心态,催促我四处搜索著名佳作。由此,我喜获《围城》,读了《围城》。只是受阅历的限制和传统语文教学的束缚,初始的印象是作者幽默的语言和字里行间犀利的挖苦和讽刺。而最记忆深刻的便是那句几乎读过书的人都能够脱口而出的名言: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如今,已在大学里度过了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认识了更多的人,来自东西南北的;亲身经历了许多的事情;跟朋友或者独自一人走过更多的地方;思考过现在,设想过未来,选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听人家诉说过困惑、迷惘、情感伤痛,也跟人家诉说过;用心去珍惜保留内心在乎的友情,同时也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一些友谊渐渐淡却乃至流失……
这种种或正面或负面地充实着我的人事簿、阅历簿,还有渐渐走向成熟的内心。这一次重新拿起《围城》来读,思考的已经不同以往。人生若只如初见,生命的意义就永远没有前进的征象。
书中的主人翁方鸿渐到欧洲留学,既不研究《敦煌卷子》、《永乐大典》,也不钻研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他换过三所学校,更改过好几门专业。在那些日子里,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生活作风懒散,结果连个学位都没有拿到。最后没有办法,他只好买了个假哲学博士文凭,谎称自己获得了克莱登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不得不把眼光聚焦到自己身上。曾经我满怀热情地来到这所大学,认为可以在这里谱写我人生的新篇章。我对任何事物都带以好奇的眼光去看待,对感兴趣的事物都投入几近顶点的热情和激情。慢慢地,我发现大学生活就像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大家都在拿自己的青春和心志为未来下____,用自己的劳累和算计给未来加码。很多人如同机械,每天按照同一个程式进行操作,把生活过得劳心伤神,却还不舍得停下来思考究竟意义何在,麻木地继续周而复始。等到哪一天,迫于某种原因,真的停顿了,瞬间掉进迷茫的深渊,挣扎痛苦,惆怅也是枉然。我想,方鸿渐也是如此这般吧,找不到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意义,不得要领,便浑浑噩噩地过了。从此看,就学难道不像在一座围城里么?只不过有人认路,有人不认路罢了。
书中还讲到方鸿渐和赵辛楣、李梅亭、孙柔嘉一行到三间大学去任教。到了学校后,他们发现,就连大学这样纯洁的圣土也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李梅亭的中文系主任的位置让有着政治背景的汪处厚抢走了。方鸿渐的教授头衔也给剥夺了,他只当上了一个副教授。前面我提到大学就像是缩小版的社会,在这一点上,又可见一斑。很多人都说,大学是座象牙塔,因为里面的人不是搞学术研究就是认真研究自我,他们几乎不与外界接触,或者跟不上外面世界的风云变迁。其实不然,在大学里,你同样可以感受到“朝秦暮楚”的转变。很多大学的管理都是行政管理模式,一层降一层,一级遵一级。你要地位够高、权势够大,你才能威震四方,“生杀大权”也才能执行有力。有时我们会知道某个有“教授”头衔的讲师,因为他/她的教学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那人们未免就会犯嘀咕,为什么这人就能够被冠冕了呢。于是人们旁侧推敲,七嘴八舌之后,总会有个结果。哎,对了,只要你摸得着门道,你花点心思总能坐上青睐的位置。当然,这得有人愿意帮你暗箱操作。至于怎么个愿意法,大家心照不宣吧。
现在来谈谈恋爱和婚姻这座围城吧。书中有提到中文系主任汪处厚由于原配凑趣地死了,冠冕堂皇地娶了个比他小20岁的第二房。而这第二房后来与赵辛楣双双坠入情网,还在众人面前大胆地承认了。当然,这只是个小的插曲。方鸿渐和孙柔嘉的恋爱和婚姻才是叙述的重点。他们从开始到结束,也无不充满着“围城”般的思考。
我不禁把人拟作一座城堡。你初次看到这座城堡时,由于它外表的光鲜亮丽而被吸引,你想方设法地想要闯进这个领域。幸运的是你如愿以偿了。你成为这座城堡的第二个主人,与它原来的主人一同控制和管理城内的一切。然而,渐渐地,你摸清了城堡里的一切路数,对城堡里任何东西都了如指掌,它再也没办法让你感到新鲜有趣。它对你的引力消失殆尽。于是你想着有另外一座城堡的出现,想着逃出这座城堡去探索美丽新世界。人的欲望总是不断的,它使人难以知足。
旧的欲望消弭,便会有新的欲望代替。“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是很多人欲念不尽的写照。从另一角度看,人也是没有恒心的,他/她在充满诱惑、变化诸多的大千世界中很容易迷失,很容易对旧事物厌倦、疲惫,从而把心思转到新的看似更有魅力的事物上。有时,你也是被城堡的外表所迷惑。等你进去之后,你会发现怎么里面跟外面如此不同。是你当时太急于把自己陷入一座围城呢,还是你真的为这座围城所动?只是当时已惘然啊。
有一点,我也想要发表一下意见。婚后的方鸿渐觉得孙柔嘉原来是一个爱争风吃醋的女人,心眼太小,小肚鸡肠,动不动就爱发火,是一个爱使小性子的人。我认为他这样想不免偏颇。如果他站在他女人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兴许他会觉得这是孙柔嘉极度爱他的表现,他倒宁愿把它视为一种可以沾沾自喜的幸福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做得很大方,对许多事情都采取慷慨宽容的态度。但一旦涉及原则、本分、还有自己最重视的东西时,我们却无法听之任之了。我们难免变得狭隘,难免变得占有欲很强,难免会因为别人碰触自己的所属而不适甚至生气。任何一点威胁的迹象都会让我们嗅到危险的味道。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发起保护,纵使周围的人甚至是受保护的人或物都不理解。有人会反驳我说:那如果孙柔嘉真是小肚鸡肠的人呢?是的,我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可以把事情往好里的想,让情节往正面发展,为什么还要想负面的来折磨自己以及亲近的人呢?
读书,读人,读故事,总是见仁见智的。就好像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也会有一千座“围城”。不同背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心理年龄的人,心中对“围城”的看法也就莫衷一是。
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所以读书就应该从名著开始。今年暑假我阅读了钱钟书先生写的长篇小说《围城》。
小说描写了三十年代一群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以妙趣横生的笔调记叙了留学回国后的几位知识青年的社交,生活。
读后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作者对素材有着非凡的提炼能力。
按理说,《围城》是一部小说,事件、人物、心理都是虚构的,可是小说向我们呈现的世界却逼人的真实。《围城》里的很多的事情,就像是发生在身边;我们一边阅读一边会从这些虚构人物身上看到真人的影子。小说中人物的心情,就像是从自己胸腔里掏出来,贴切的让人吃惊!仿佛一个苦闷的人一下子被人看破隐秘的一角,有几分难堪,却还有几分佩服。围城中展现的一切,都让人身临其境,历历在目。
围城读后更让人吃惊的是它对人生事理的洞察力。
“围城”取自苏文纨的一句话,“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婚姻、事业,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之中,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
书中方鸿渐陷入与多位女子的感情纠葛,常常因自己的怯懦,难以进展,想要摆脱,却又难以自拔。这座感情的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心向往之,走进之后又深感城中的寂寞。
而三闾大学又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利益纠纷,令方鸿渐无所适从。但当他离开那里,却要面对家庭、事业的社会大围城,让他更加难以忍受。他极力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可是能力有限,意志薄弱,也只能忍辱负重。总之,每个人都深陷自己心中的一座围城。
讽刺人生的丑态,鲁迅也是高手。鲁迅的风格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一刺见血;钱钟书的风格像灸针,轻松行进,让你感到舒畅,不知不觉中手到病除。两者异曲同工。
《围城》的语言幽默风趣,充满智慧。例如:在讽刺社会的贫富分化,人心冷漠时是这样写的“因为穷人只在大街闹市行乞,不会到财主的幽静住宅区去,只会跟着步行的人要钱,财主坐的流线型汽车是赶不上的。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政治性的恐怖事件,几乎天天发生。有志之士被压迫得慢慢像西洋大都市的交通路线,向地下发展,地底下原有的那些阴毒暧昧的人形爬虫,攀附了他们自增声价。鼓吹中日和平的报纸每天发表新参加的同志名单,而这些“和奸”往往同时在另外的报纸上声明不问政治。”
在写苏小姐的相貌时说“她长得婉约如宋词”比喻按理应该是以形象做喻体,而这里却用抽象的宋词来描摹人物的形象,展示出特有的一种魅力风韵。不得不佩服他对比喻的理解的精深,他的语言的创造力,和源自于骨髓的机智、风趣。
特别是描写鲍小姐的形象,“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笑的背后,实际上是在讽刺鲍小姐的不学无术。
作家的创作,多少都有自己的影子。所以书就是人,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探知作者的性情,思想,精神。围城中,对社会现象讽刺针砭较多。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清高的境界。从另一方面看,也说明他有一颗大爱之心。恨得越深,爱得越切。对现实人生的不满,更能表现出对社会殷切的期待。
《围城》是本深入人心的好书,因为时至今天它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当代社会,竞争激烈:职场、商场、官场处处都是围城。“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是普遍的状况。有的人老是觉得别人的工作如何好,跳槽成瘾。总是在怪圈中循环,长此就会深感苦闷。而这一切,都被钱钟书收在八十年前的这部书中,他以智慧的笔触,指出人类的弱点,让我们反观自省,获得生命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好书能够度人,好书的作者就是佛陀。
毫无疑问《围城》的创作是非常成功的。书评家夏玉清说“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这样的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值得庆幸,在可贵的暑假里能读到这样一部启迪心智的好书。
每到周五,我们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会兴奋异常。
你整理床上的东西,我拿起穿脏了的衣服一股脑儿塞进行李箱。如果谁的饭卡里还有很多钱没有用完,大家就想着让她请客。我们知道,过不了几个小时,我们就可以走出校园,走出我们看作是牢笼一样的学校。
然而,我们谁也无法逃脱,时间滴滴答答的流逝。谁也不能如科幻片里一样,瞬间穿越时空来到二十岁,来到三十岁,那时候,我们就可以离开这倒霉的作业,离开这每天坐在课桌前乖乖听课的日子。因为,两天的休息后,我们又背着行囊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地方,回到了这个有些枯燥的日子里,忙着操练那一道道习题。
这种轮回,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的一本书——《围城》。
钱钟书的《围城》里,有句话,我特别记住了,那就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小说的主干是围绕着主人公的婚姻与职业而展开的,各个人物大都加入了那场令人尴尬的“围城”游戏:进去的想出来,出来的想进去,实际上却是出不来又进不去。作者藉此揭示人类根本的劣根性:人性的盲目。在这样一种进进出出而又无可奈何的生存状态中,人失去了目的性,就像无头苍蝇,最终在忙忙叨叨、糊里糊涂中结束生命。
我觉得里面的人物都带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主人公方鸿渐,还是其他一些出场不多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很有特色的,都或多或少的反映着某种人的性格。其实虽然方鸿渐是一个很普通的人物,但是却代表了中国很大一部分人的性格,死要面子,有时候会有点自以为是,甚至骨子里透着某种懦弱,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那么的真实。里面有苏文纨,对爱情过于羞涩,不敢主动去争取,有时候又带着点赌气的性质,在方鸿渐丢下她以后,他就那么迫不及待的嫁给了一个 自己根本不爱的人,中国有很多女性都是这样。还有唐晓芙,方鸿渐唯一爱的一位女人,最终也还是没能逃脱一样的结局。然后方鸿渐就在赵梓楣以及其他人的流言蜚语下莫名其妙的和孙嘉柔走到了一块。
这座感情围城,曾经令方鸿渐向往,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而在三闾大学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时刻让人感到压抑,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但当他离开那里,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责任,事业的衰败,多层混杂的社会大围城之中,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
我是一个学生,我觉得我也正处在一所围城中,围城里有什么?是学校吧,学习和作业使我想逃出去,然后充满期盼的进入下一个围城——工作。而城外的人呢?应该是那些还未上学的小孩子吧,他们满怀期望的想进入这座围墙,正如十几年前的我们。被困城中十几年,接着就是重复我们所经历的,又进入另一所围城。
而那些已经步入新的轮回的成人们,父母老是在我们面前叨叨,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到那童真的美好,你们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师们总是话话儿里带着遗憾,要是能回到你们的“围城”里,我定不想留下太多的无奈。
我们茫然了,还是清晰了?
这仿佛无休止的进,出, 我们永远无法逃离。
也许,我们只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我们不必逃离,要去面对,去正视,去挑战。
我一直很想读《围城》,因为钱钟书,也因为它在文学界的地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21年1月27号,我才开始涉读这本向往已久的宝书。拿着这本书,心里异常高兴我终于能和大师对话了。这本满载盛誉的书能带给我怎样的体验呢。带着满腔的喜悦,我开始了读《围城》之旅。
整本书里,钱钟书先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没有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是什么使《围城》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让一批又一批的学者们为之倾倒呢?我想这部小说的真正魅力似乎主要不在阅读过程,而在读完整本之后才产生。读完全书,再将主人公方鸿渐所有的经历简化一下,那就是,他不断地渴求冲出“围城”,然而冲出之后又总是落入另一座“围城”,就这样,出城,等于又行城,再出城,又再进城……永无止境。
回国的邮船与世隔绝,百无聊赖,自然如同“围城”,对方鸿渐来说,到了上海就应该是走出邮船这个“围城”,可是战时的上海实际上是另一座“围城”,方鸿渐到上海之后失业,爱情又碰壁,这境况更如同“围城”,因此他才不惜历尽艰辛到内地,希望走出“围城”,内地“三间大学”并不如他所设想的那样好,那里的勾心斗角的环境又使他重陷“围城”,于是他又渴求回到海,以摆脱“三间大学”这座“围城”,重回上海后生活愈是困顿,方鸿渐又打算再次冲出上海这座“围城”去重庆,……
小说结束了,读者并不知道方鸿渐后来的情形,但依其生活的逻辑可以推见,他又进入另一座“围城”,而且他可能永远也摆脱不了“城”之困。
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留学生归国带来的不是满腹的知识;不是新思想;不是能报效祖国的本领?而是使自己陷入一个又一个围城,不能自拔。显而易见是因为他软弱无能,因为他处处为他人左右。回国后工作是三闾大学施舍的;自己的爱情是在孙小姐千方百计的设计下,方鸿渐下圈套的;自己的婚姻是所谓好友赵辛楣一句话促成的。在每一个人生重要选择里方鸿渐都没有找到自己。所以他注定会不幸福、会被视为可有可无。
钱钟书先生笔下的方鸿渐是悲哀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每个人的命运都应该由自己主宰;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去拼一把。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去努力,遇到挫折,想办法解决,再努力,就这样!不要像方鸿渐一样在选择的漩涡中迷失了自己,成为社会的附庸。
去年暑假,我就看过电视剧《围城》,当时还是被里面的一些情节吸引了,引起了我读《围城》原著的好奇心,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手头也没有这本书。直到这个暑假,我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书后,才慢慢读着。
读了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方鸿渐了。方鸿渐这个人,在钱钟书的笔下似乎是一个除了会点舞文弄墨、缺有百般缺点、一无是处的人。他的文凭是买来的,志大才疏、胸无点墨、性格软弱又好强要面子。在和朋友的交往中,表现出假装清高、不通人情世故,有时还很虚伪。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给了我深深的印象。他做事小心、对爱情执着,有时候往往透着一些可爱。
在学业上,的他居然没有取得文凭,他居然花钱买张假的,这里就体现出他的可爱来。既然作假,国内又很难被查出,自己却还是担惊受怕,怕被发现。好像是一个
偷吃了蜂蜜的孩子,怕被母亲发现。
在爱情上,方鸿渐也透出他的可爱来。他同事和三个女性交往,既爱这个,又喜欢那个。后来结婚后,居然发出谈恋爱无用的感慨。事业上,方鸿渐是不得志的。处处是别人的棋子,可是方鸿渐却无奈接受,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却没有放弃,表现出坚持的可爱来。
看《围成》这本书的过程中,里面的幽默、讽刺的用语给了我欢乐;看完后,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悲剧有深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