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建立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氛围。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
1、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每次考试、比赛之后,谁输,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万里马”送给对方,以便时时激励双方。
2、组组都有一个追击目标
除了个人竞赛,我在班上还实行“一帮一、一盯一”,“最佳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最佳合作小组”等,分别对得分最高的、竞争最激烈的、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并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想出响应方案。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参加中文函授,参加计算机考试,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2、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的。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我无悔,我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我从去年开始带小学四年级数学,今年是第二年了。小学四年级,正是往上的过渡时期,四年级以前他们还比较调皮和好动,可是从四年级开始就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节课45分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特别是考试做题的时候很不细心。正是由于他们的不细心,所以考试的时候很少能全做对的。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们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虽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是上课也很难听进去。有时我就把他们叫起来,问他一个刚讲过的问题,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到哪了,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而是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紧张、繁重而又愉快的秋季学期临近尾声。回首已逝的一学期时光,有欣喜自豪也有遗憾困惑。欣喜的是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与认可;而遗憾的是,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留给自己的是追寻和反思。
一、成绩与经验。
本学期,能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特点备好课,适时恰当运用电教媒体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灵活多样、注重双基的教学环节和课堂作业,培养学生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认真耐心细致地辅导学困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让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盯住优生,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努力让优生更优,差生变优,从而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平衡发展。其佳绩得到了家长的好评与校领导的认可。此外,还能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与校本教研,与老师们一道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进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素养,积累点滴教学经验并撰写教学随笔、论文与案例等。撰写的《活化品德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等文章获得市级一、二等奖;《我有一份责任》电教教案已获二等奖;《谈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性》已上交省级主管部门参评;《一句话点燃心中之希望》之教学随笔现已完稿,正准备投予《湖北教育》杂志社,期待着好的佳音。
二、遗憾与反思。
由于本人刚转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自然是一个新手,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课堂作业量安排较少,题型也比较单调化;面批学生作业次数太少,讲评作业不太扎实,并没有强调学生立即进行改正。此外,还有一点就是课堂气氛不活跃,表现在学生发言不踊跃,不积极。学生不说老师就无法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三、改进与展望。
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沿着教育改革的轨迹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工作。首先是认真搞好课堂上的组织教学活动,赋予《品德与社会》课堂新生命;其次是深入学生生活,走进小朋友,建立师生“零”距离之关系;最后是加强课堂教学评价,加强学生作业评价,用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为学生的一切而努力,为教育的发展而奋斗。
小学四年级,正是过渡时期。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35分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要想抓住他的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胜利之中。我曾经教过郑煊,他就是非常聪明。我经常在中午出题留给他们做。由于他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
傅雷:一位伟大的翻译家。这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但当我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对他又有了新的了解,傅的雷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旨,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在这本书中到处都洋溢着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及爱。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他不断用自己的经验教育着、激励着儿子。从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严格、只知道批评儿子的父亲。但他心中充满了对儿子的爱。只是他将严厉化作爱,将批评化作关心,将惩罚化作呵护。
世上哪有不爱儿子的父亲?只是他们对于爱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父亲因过肚疼爱成了溺爱,让自己的该子成了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风雨雨;有的父亲过于严格,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一点错误,将孩子陪养成了“追求完美者”,所以他的孩子总交不到朋友;有的父亲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过于放松,以至于影响学业。
在《傅雷家书》中的父亲可不一样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诱的一位父亲,他即懂得何时让孩子学习又懂得何时让孩子放松。但有时他也因他那代表爱的严厉不能让孩子欣然接受而感到十分伤心与苦恼,但他从未在脸上流露的过,特别是在儿子面前,因为他是一位坚强的分亲,他要在儿子心中做个榜样。这也是他教育儿子的一种放式吧!
父亲是一种称呼,父亲是一种责任,父亲更是一种温暖。多么伟大的`父亲啊!
咱们四(二)班图书管理员已经正式选定。在招聘图书管理员的这些天里,我的感慨颇多,现在,就让我一吐为快吧。
图书架刚好四排,每排图书确定一位图书管理员。我首先让孩子们自己举手报名,四十只小手差不多都举起来了,孩子们的天真和热情让我为难。于是我宣布,已经是小班干的孩子(包括正副组长)退出,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这样,可以参加招聘的就剩下十几名孩子了。但图书管理员只需要四名,怎么办呢?绞尽脑汁想了好些天,最后采取了四(2)班老师用的办法--出个考题。因为我知道,在这个难题面前一定有孩子会选择退缩,也一定有孩子会选择执着。果不其然,当场举手愿意接受挑战的孩子又减少到十名了。
第二天,我一共收到了十二份《图书借阅登记表》(这其中包括两个已经是班干的孩子送来的)。你们也许会疑惑:一年级的孩子根本无法完成考题,都是家长在忙乎,这恰当吗?但是,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当你领着孩子认真负责地做好表格的时候,你已经为你那想当图书管理员的孩子上了最重要的一课。所以,我每收到一份表格,就会激动一阵子,因为在一张张表格里,我不仅读到了孩子的执着,也读到了父母的耐心和细致。
除了一名图书管理员是破格录用的(这个小故事孩子们都知道,我也将写给大家看)还剩下三个名额。连续两天,都有孩子问我:“老师,我能不能当图书管理员?”面对这些孩子充满期待的眼睛,我觉得取舍真是于心不忍啊!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拿出孩子们设计的表格,一一评点,选出了最有特色的三份:李怡萱、郑淇、高峻屹。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这三个小朋友当选图书管理员。在我郑重宣布图书管理员名单的同时,我也注意观察了落选的孩子:小红眼里立刻噙满了泪水;小力的脸红红的,低着头回避着我的目光;刚刚还在乐呵呵的小强,怔怔地盯着我,满眼的失望……说真的,我的心里也挺不好受的,但同时,我也非常清醒的意识到:这件事情就是鲜活的教材,能教会孩子们如何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失败。于是,我对孩子们说:“首先,让我们用掌声为当上图书管理员的四位小朋友表示祝贺!他们很了不起,通过努力获得了的机会,也希望他们能更加努力地为大家做事情。”话音一落,教室里响起来热烈的掌声,当选的小班干背挺得直直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其次,”我继续说“让我们把掌声同样也献给没有当选图书管理员的小朋友。我觉得,比起已经选上的图书管理员,他们更了不起!”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望向了我,这其中也包括那几个落选的孩子。“虽然他们落选了,但是他们没有任何人抱怨,而和大家一样,把自己热情的掌声送给了当选的小朋友,这说明他们不光友善,还非常有风度。你们说,这是不是了不起的?”“是!--”教室里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几个孩子显然觉得非常意外,此刻他们不再回避我的目光,而是下意识的挺直了背。“最了不起的是,虽然落选了,但老师看到他们没有愁眉苦脸,他们的背依然挺得直直的,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用心做了事情,失败了没有关系,为大家做事情的机会还会有很多,他们一定会继续努力的!”当我说完这句话的时候,我从那几个孩子的眼睛里看不到失望,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惊喜和热情。放学的时候,小强特意跑过来问我:“老师,什么时候还选图书馆理员啊?”我说:“会啊,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需要更多人来帮忙的时候。”“哦,那我还要参加。”说着,就开开心心地去站队了。
看着他的背影,我更加开心!因为我的学生是一群拥有阳光心态的孩子们。
数学它源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教学任务完成后,会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放松”,所谓放松就是不再让学生死做题,我会带着他们做一些本单元或本课时相关的稍有难度的思考题,“稍有难度”不过就是把题型转换了一下,打破平时练习题的模式和思路,我的目的是在他们思维还活跃时,经常的锻炼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免过早的思维定势。尝试了几次效果不错,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到其中,积极的思考,也许他们不能全部都完成,但重要的是让他们体验这个过程,思考的过程,当我讲解之后,他们脸上惊讶的表情,让我很开心。
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美感,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 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学生之间比较谁做得快、做得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优势进行挫折教育。
学困生体现出荣辱不惊时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讲的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市场上买菜,遇到当年他教育过的一个做小生意发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地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里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我觉得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了老师对待学困生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赢了也不敢伸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康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中哭泣。
回想起前一教学片段,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的无意识行为表示迁就,但是心里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时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是说教式无法得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种都能轻易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难的机会。
《傅雷家书》这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我们看傅雷怎样培育他的孩子,从家书中显而易见。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轻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在做人方面还是其他各方面。”
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自己正当的成长道路。傅聪这种热爱祖国,信赖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的教育,是不能分开的。优秀的父亲,出色的儿子,不平凡的家书。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班里的灯全关掉,并且把窗帘全拉上。”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组名:向日葵)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李敏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袁民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杨涛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