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作文5篇

| 陈惠21147

1月12日,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交流会暨先进民营企业表彰会在毕节市织金县召开。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2020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作文5篇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体会1

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举措,是民营企业担当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的重要体现,是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中国脱贫攻坚步伐如期完成2020年目标,为世界反贫事业提供中国样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万企帮万村”为世界反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2.28亿,为全球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当前,我国正经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万企帮万村”是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大扶贫格局的重大工程,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平台,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万企帮万村”的宝贵探索,丰富了民营企业扶贫的路径和方式,不仅为全国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思路上的借鉴,还将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贡献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的扎实行动,充分展现民营企业饮水思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充分展现当代民营企业家弘扬扶贫济困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体会2

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对“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指示,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对“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批示。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致辞。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徐一丁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国光彩会会长徐乐江,省政协主席刘晓凯,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吉林省政协副主席李维斗,省领导严朝君、吴强、陈鸣明、周建琨、罗宁出席会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光彩会副会长谢经荣主持会议。

高云龙在讲话中指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而发起,始终听从总书记的号令而行动,先后得到总书记8次重要指示批示。“万企帮万村”行动是一场政治意义深远的爱党爱国行动,带动和惠及了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民营企业家,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向党和政府、当地群众展现了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的正面形象,营造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

高云龙强调,“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是自己人”的英明论断,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智慧,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万企帮万村”行动的宝贵经验表明,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工作,义利兼顾、构建脱贫长效机制,精准聚焦、完善台账管理,弘扬共富理想、传承家国情怀,畅通帮扶渠道、形成多方合力,才能凝聚起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高云龙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继往开来,推动民营企业社会服务事业纵深发展。参与行动的民营企业要按照既有帮扶关系,扶上马送一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多渠道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各级工商联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意见》,引导民营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自身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体会3

“扶贫开发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湖北省深刻认识到扶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不断消除贫困问题。2014年,湖北省共解决69.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超年度减贫任务的15.5%,成绩值得肯定。但在2015年,扶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要使扶贫工作能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取得突破,则必须把握住“精、准、狠”这一工作要点。

要找“病因”,准确把握扶贫方向。“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能不能找到贫困的根源。只有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状况、贫困程度,准确识别“病灶”,找准“病因”,扶贫工作才有着力点,扶贫责任才能具体化。30年前,贵州海雀村平均海拔2300米的小村庄,山上没树,地上没草,风沙漫天,缺水缺电,如此的环境,别说致富,就是生存都成问题。村支书文朝荣清晰认识到这点,并以“要致富,先种树”,“不种树,没出路”的思路,带领海雀村植树造林、科学种菜,30年后,海雀村创造了四千多万的经济效益,早已没了贫困的影子。

要出实招,精确瞄准扶贫“靶心”。广撒网不如深挖井。精准扶贫要找准“靶心”,不能用“手榴弹扎跳蚤”,也不能用“平均主义”使用扶贫资金,“撒胡椒面”式的扶贫虽有效果,但毕竟是“蜻蜓点水”,成效甚微。精准扶贫要见成效,必须出实招,要根据贫困程度,贫困类别,瞄准扶贫对象,推进专项扶贫;要根据贫困原因、资源环境,完善扶贫思路,推进产业扶贫;要根据脱贫难度,拓宽扶贫渠道,推进社会扶贫。贵州扶贫正是在“靶心”上下了功夫,变“抽象”为“具象”,才有了如今“精准扶贫看贵州”的成效。

要动真格,拿出“狠”劲率先垂范。“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村支书文朝荣如是说。为了解决村计划生育问题,文朝荣自己带头结了扎,又动员大儿子家做绝育手术。就是因为他的这份“狠”劲,海雀村的计生工作成为了全县先进。“天下第一难”的计生工作在干部的带头下也能被攻破,那扶贫工作亦能如此。贫困地区的干部要带头落实党的精准扶贫政策,要拧成一股绳,发挥集体的力量,要心往一处想,多找脱贫的路子,要劲往一处使,下功夫动真格发展经济,要汗往一处流,率先垂范,发动群众。必要时,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冲劲,要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胆量,只有干部带头干,以上率下效果才能凸显,脱贫的脚步才能更快。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是中央对各地扶贫攻坚的总要求,也是百姓共享小康社会的迫切期待。各地方政府只有牢牢把握住扶贫工作“精、准、狠”这一要点,扶贫攻坚战才能打好、打胜,“不落一人”的小康社会才能如期实现。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体会4

20__年8月2日,我参加了__精准脱贫第一书记专题培训班,聆听了各位老师、领导的精彩讲解,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理念上有了全面更新,知识得到了充实提高,对精准扶贫有了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下面,就如何准确进行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全力助推贫困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工作职责,实际就是岗位职责或者工作标准。我认为,第一书记的职责可以概括为“抓班子、带队伍、上项目、出成效、树形象”五个方面。要干好本职工作,做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群众路线我们作为上级派到村上的第一书记,要深入基层开展工作,首先就必须和村上的领导干部打交道,其次是与贫困户打交道,如果不俯下身子、放下身段,与他们打成一片,人家就不肯把你当自己人看。这样,你永远不了解他们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们有什么诉求。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度,只有将生人变成熟人,将熟人变成自己人,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让群众多了解我们的意图,对我们毫无戒心,把我们当成自己人,从而真心信任我们。这样,才能真扶贫,扶真贫。

二、坚持沟通策略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就是他采用了疏导的方法。我们农村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精准扶贫工作,直接牵扯到扶贫户的切身利益,因此产生矛盾是正常的,必须进行疏导化解。我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需要沟通协调的地方很多。人与工作的关系说到底是人与人的关系,你完成了工作,效果如何,还要靠人去评价和考核。良好的沟通可以使我们与村、镇、贫困户的配合更加默契,从而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使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与单位沟通,争取资金支持。只有将工作做全面,将功课做扎实,才能为来年争取到更多的扶贫资金。

三、坚持务实理念第一书记不只是一个称谓,更是责任和使命。扶贫要动真格,敢于碰硬,要有真才实学的本领,要有真情实意的胸怀,要有真金白银的支撑。否则,再好的点子,再多的项目,没有资金,只能是空中楼阁。作为第一书记,必须坚持两手抓,在务虚的同时更加务实,出点子,筹资金,上项目,以规模产业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摆脱贫穷,与全省农民一道,同步实现小康。总之,作为第一书记要心无旁骛,忠于职守。利用自身优势和单位优势,尽可能地为扶贫村争政策、争资金、争技术、争人才。只有干出成绩,我们才能无愧于“第一书记”这个光荣而神圣的称谓。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心得体会5

定点扶贫,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联系一个特定贫困点,固定开展帮扶脱贫。据统计,党的__大以来,参与定点扶贫的中央单位达到320个,实现了对贫困县的全覆盖。“十三五”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定点扶贫至关重要。做好新形势下定点扶贫工作,要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在“精准”二字上多考虑,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定点扶贫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这既是对发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厚望,也是对解决当下扶贫开发工作存在问题的强烈要求。责任、使命、紧迫三种心情,集中在于要解决“精准”问题。

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向贫困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服务,多年来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大大改变了面貌,脱贫程度总体成效明显。但问题是,有些地方,扶贫、涉农、医保、低保资金,“苍蝇”都敢贪,因而出现了“穷县富衙”、“穷村富村官”、发展很不平衡的现象,与全面小康的目标差距甚远。这反映了扶贫开发的偏差,即重整体、轻部分,重上层(重扶上、扶官)、轻下层(轻扶村、组),重“吵闹”(伸手要的就扶)、轻“息静”(不作声的不扶),也反映了扶贫工作的缺点,工作不深入、不落细、不落小。总之,就是一个精准问题。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只有把定点扶贫提上政治高度来看,各单位领导才能跟上中央的步调,按照中央的部署,选派优秀干部,筹措多方资源,进一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扶贫干部就要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找准贫困对象,根据实际情况,把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贫困对象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对象,把扶贫开发工作做细、做小、做实,使任何一个村组、任何一个贫困人口也不能掉队。

定点扶贫要做到精准,就要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措施。对地理资源好的贫困村,可帮助设计开发项目,用项目扶贫,直接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服务,或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对地理条件差的贫困村,可帮助搬迁,易地安居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可帮助献计献策,先从智力扶贫,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发挥其自身潜力,帮助培训创业、就业。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给予社会保障、大病救助,让他们过上小康生活。

提高扶贫成效,就在于精准扶贫要见成效。这就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瞄准贫困人口,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把扶贫资金、智力支持、技术服务、帮扶措施落实到贫困人口。切实做好扶贫考核工作,确保不断提高扶贫成效。

参与定点扶贫的单位和人员,要进一步强化帮扶责任,履行帮扶使命,以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紧迫感去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脱贫攻坚的决战中,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贡献。

2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