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简单的人物设置,简单的情节,简洁的语言。
在小说中,作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构建出一个介于人世与地狱(或者天堂)之间的过渡地带——荒原,而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主人公迪伦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十多岁的少女,叛逆、渴望理解与自由,在日常生活中,虽与母亲相依为命,亦对母亲的期许与管教不胜烦扰。在与母亲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迪伦踏上了探望父亲的列车。
一个花季少女,第一次远行,难免对旅途充满期许与担忧,就像我第一次踏上列车远行,从东北到上海,虽然那时我已经二十岁了,但心里还是很空、很虚,对这个世界充满敬畏。而我们的小迪伦正是在这样忐忑的心情中遇到了严重的交通事故,迪伦在黑暗中摸索出隧道,却发现只有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她孤苦无助之时,崔斯坦出现了,作为她的摆渡人。迪伦开始还为获救而欣喜,但当她发现崔斯坦带她奔向未知的远方时,她产生了怀疑。崔斯坦道出了真相,迪伦已经在事故中死亡,而他是她的摆渡人,带她去她该去的地方——天堂或者地狱。得知真相后,迪伦竟然出乎崔斯坦意外地没有大哭,而是欣然的接受。并同崔斯坦一起跋山涉水,勇斗恶魔,互相帮助、扶持,可以说经历了重重磨难。感觉有点像《西游记》的取经情节,在重重磨难中,主人公之间也结成了深厚的友情、亲情、或者爱情。
在《摆渡人》中,两个花季少男少女经历重重磨难,经历生离死别,终于在到达目的地之前顺利相爱了。然而另外一个世界只属于迪伦,不属于崔斯坦。他们在两个世界交界处深情拥吻后痛苦别离。来到另一个世界后,迪伦没有见逝去的亲人,她只想着崔斯坦。她在最老的居住民的指导下重返荒原世界,踏上寻找崔斯坦的旅程,历尽千辛万苦,有情人终于见面。而也正是在此处,二人进行了角色的变幻,迪伦变成了崔斯坦的摆渡人,带着他奔向人类世界。尽管有波澜,他们最终还是成功了,并在最后走到了一起。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孩子的故事,关于信任与爱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不断盘旋着迪伦那清纯的少女形象。
十几岁,本该是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但是什么让岁月过早的在孩子心中镌刻上了痕迹?在《摆渡人》里显而易见,是家庭,破碎的家庭。家,本该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孩子灵魂的栖息地,是爱的天堂,好的家庭环境带来的是快乐的、健康成长的孩子。但在当今世界,离婚率越来越高,许多人家庭意识淡薄,对子女并未负担起应有的义务,不但不能提供好的环境,还往往给孩子输入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成长。作为未成年人,心智、世界观尚不成熟。可以说白纸一张,你怎样涂画,便会成为怎样的作品。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引导,都需要引路人,去带领他们克服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战胜挫折。这也正是小说中崔斯坦一直在做的,而当孩子成年,到达目的地后。当他们发现了世界的真谛,又会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反哺给引路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爱与不爱都是相互的,正如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没人是天生的恶魔,也没人是天生的善人。你想要怎样的子女,就用怎样的耐心来对待他们。
昨晚看完了《摆渡人》这本书,由于是翻译作品,所以觉得纯文笔而论,其实是一般般,故事情节也是相当的简单:女中学生迪伦在一次火车交通意外中死亡,然后遇上摆渡人崔斯坦,穿越荒原中由于相处燃起微妙的火花,及后在共历生死中升华至不算激烈的爱,到了“家”后的.迪伦不顾危险重回荒原找崔斯坦,然后一同返回火车事故现场。
(1)少女:迪伦16岁,父母离异,而甚至她自有记忆后没有关于父亲的印象,而母亲对她也算不上什么疼爱,所以生活是乏味的,如没经历交通事故和荒原的事,她长大后会是平凡的一人,可是,在荒原时她偏偏不知不觉中生了微妙的情愫,这种情愫和身体内的声音指引她重回爱人身边,完成自我和爱人的救赎,穿越回现实世界
(2)崔斯坦:摆渡人。年龄不详,书中没有交代他的经历,应该是从没有经历过人生或记忆已褪色的摆渡人,摆渡过的灵魂已成千上万,情感已麻木。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改变现状的冲动和勇气,也是按部就班的摆渡,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带路人,因他的职责和意愿都不愿意同灵魂有太深入的交流。直到遇到她,往往,老成的人都是被小年轻打动的,不是因为她的青春,而是她的活力和执着,以及勇气,各种爱怜与感动交织,最终他也融解了冰心,并同意为深爱的人一试,不试又怎知道不行呢?
(3)荒原:心相的反映,其实荒原也好,现实世界也好,在同一时空客观上的景物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情,而我们的心情会直接影响我们看到的东西。而荒原的障碍,高山、炎热的道路、黑水湖、沼泽,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某种阴暗角落和恐惧的东西。
(4)恶魔:人内心的万恶之源,如自私、贪婪、怨恨、沉迷(贪嗔痴)、愚昧,这些恶魔会洞穿人的身体,把脆弱的灵魂拉入无尽黑暗的深渊,而万劫不复。
(5)日光:有太阳照耀的地方,就会安全,可是,日落的时间比我们想像中快得多,做什么也好,抓紧时间很重要。
(6)安全屋:暂时的安全场所,通常都是经历了恶战或筋疲力尽后的休息所,在这里,我们可以不受打扰,静下来,总结人生每一个转折点后的经验,来指导我们前行的方向,你有定期去的安全屋么?
(7)交流:有些事情,自己肯定都不知,若不借助乔纳斯和那老女人的帮助,你觉得迪伦能找到回去荒原的路么,所以,光有勇气是不行的,与人交流人家会把经验告诉你,而决定是否进行则是你的勇气话事了。
结语: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摆渡人,同时也是自己的摆渡人。摆渡的技术取决于自己的智慧,而智慧的材料来源于阅读、生活的经验、与人的交流,然后通过思想的感悟来提炼,最终提炼出来的就是“智慧”。
一书一世界……
本书开始的几章,没看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伦的家庭背景,迪伦一直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生活。当她联系到自己的生父后,渴望与他见面,接着,迪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没想到会在旅途中遇到车祸,处于昏迷状态的迪伦遇到了书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后,两人之间的故事慢慢展开。
作为摆渡人,崔斯坦见过了太多的灵魂,他也设法伪装成每个灵魂喜欢的对象,以期待能够把每一个灵魂摆渡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没想到会遇到迪伦这样一位善良、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灵魂,这让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状态,一路上崔斯坦尽心尽力的保护着迪伦,免得她受恶魔的侵袭。就这样一路上迪伦听崔斯坦讲着他和以往他摆渡过的灵魂之间的故事,慢慢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开始互相为对方担心,不希望两人分开,这种感情就是爱。正是由于爱情的力量,迪伦在成功到达另一个世界后,毅然决定离开,去寻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离开。自己一人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原路返回。最终,找到了崔斯坦,本来以为结局会是她和崔斯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伦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苏醒了过来,一切就像梦一场,太出乎我的资料。总之,比较喜欢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叫做《摆渡人》我我读这本书是因为书中的资料简介很搞笑和有好处。这本书的作者是克莱儿。麦克福尔他是一个美国人,而且这一本书是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十分短,结构也很简单,但是有一个哲学的感觉。写的是从一个女孩的第一人称的观点和角度,那个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试图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摆渡人的帮忙下她成功到达,但那女孩在天堂不开心因为她爱那个摆渡人所以她离开了天堂去找到她的爱人。
心绪到此刻还悸动不定,好像自己和书中的迪伦、崔斯坦一齐穿越每一座山,一齐被恶魔追杀,一齐到达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伦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诚,快到达边界时,决定在一齐,却因现实而不得分开,本以为故事在那里就遗憾的戛然而止了,却不曾想到勇敢的迪伦因为爱,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回到之路,寻找崔斯坦。每当迪伦到达一个小屋,我心里都默默的劝阻迪伦就在这个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险了,崔斯坦肯定会过来的,但是迪伦每次都无畏的往下一个安全屋赶,去找寻崔斯坦,这让我既害怕又个性期望崔斯坦赶紧出现,激动的是迪伦和崔斯坦最后相遇了,也一齐跨越了所有的障碍,回到人间,在一齐。当看到最后,“原先你在那里”“我在那里”时的那种感动与幸福,那种好像经历了所有的幸与不幸,我们依然双手紧握,不曾松开,还好,你一向都在我目所能及之处,这已足够。
看过了很多本书了,这是第一次个性强烈的想写书评吧,《摆渡人》是一本十分棒的书,看完之后,你会思考很多,反观自己,说是勇敢,但是我明白我从来没有勇敢过,说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下去,但是每次到半路我都会恐惧的回到,找各种借口回到,忘记初衷,我明白,这以后我想成为叫迪伦的这个女孩,为喜欢的人与事,勇敢的走到终点。我要大圆满。
我十分喜欢这一本书,当我在阅读时我放不下这本书因为真是太好看了。我也喜欢这书的神秘感,让我一心只想书中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命运是一条河流,谁是你命运的摆渡人?正如书中所说,崔斯坦的出现是为了引导迪伦的灵魂去她应该去的地方。和他以往经历不同的是迪伦平静的接受了自己的死亡,她没有怨恨,没有害怕……好像这一切早已注定好。
崔斯坦其实只有摆渡一个灵魂时,才会有方向,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他甚至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他仅仅只是不断重复着自己的任务,当有一天他所有的任务完成时,他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摆渡人也需要有人来摆渡,所以迪伦出现了,所有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当迪伦到达目的地时,她并没有看见自己的家,因为她不属于这里,还有一件大事等着她做。于是,她义无反顾的离开了,为了心中的挚爱。面对迪伦的再次归来,崔斯坦心中五味杂陈,他激动却又忧虑,虽然在迪伦的深深劝导下,他愿意和她去走上这条从未尝试的路途,但他从来没放弃劝说迪伦去放弃。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迪伦可能更勇敢,是她的坚持给了他们方向,也带来了最终的成功,迪伦摆渡了崔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