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战略。今年1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20__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详细阐述整个战略的内涵与实施。我有幸作为培训班的一员,亲历了整个培训过程,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课堂上,聆听了学院教授玹玉秋、胡志宏所作的《__生态文明治理的“三治”经验》、《党建+生态:红色引领推动绿色发展》的专题辅导,让我对湖州市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有了整体的了解和宏观的感受。现场教学,先后观摩学习了长兴县水口乡的全域“景区+农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以“桑基鱼塘”为特色的传统村落—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双林镇向阳村“魅力水乡、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模式,“中国白茶第一村”—__县溪龙乡黄杜村脱贫致富的路径、“两山理念发源地”—天荒坪镇余村坚持绿色发展的过程、刘家塘村“慢生活”乡村旅游的理念、“田园鲁家”—递铺街道鲁家村“无中生有、创新发展”的过程,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下渚湖街道二都小镇“防风非遗文化”的开发和莫干山小镇发展郡安里(洋家乐)的做法,吴兴区仁皇街道桥西村“红色拆迁、发展集体经济”的举措,以及南太湖旅游度假区党建引领、实施生态保护、发展旅游产业的成果等等。
__与__同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分别是朔州、湖州的下辖县,又同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肯定的县,两县、两市的发展有其相似性,发展的阶段又出现明显的差别,究竟背后的规律是什么呢?
湖州市是“两山”理念的诞生地、美丽乡村建设发源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当全国首个省级地方标准—《__省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正式实施后,湖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从“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结出丰硕的成果。此外,还有一点让感触很深,就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精细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效化、比较优势发挥的化、服务群众的细微化,体现在方方面面。
2018年4月11日至4月22日,我很荣幸参加我县今年的在职干部全员培训,这是我入编以来第一次参加培训,感到非常激动。通过党校领导、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本人受益匪浅,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意义重大。
13亿多中国人中,有着近10亿农民,农村成为了中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关系“幸福百姓”获得感的提升,关涉“美丽乡村”愿景的实现,关乎“乡土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急剧转型,三农问题成为了我们心头难以放下的牵挂。“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乡村振兴已刻不容缓,而只有让人们愿意回、回得去、留得下,乡村振兴方有希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为期十五天的社会实践已经逐步进入尾声,2019年7月15日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前往文综楼727会议室进行资料总结工作。
虽然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但队员们仍以饱满的精神去好最后的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早上八点三十分,队员们都按时到达会议室,指导老师冯璐彤和队员们简单的开了总结会议,会议中说:“通过这是实践活动,我相信队员们也清楚认识到了社会实践是一个能够锻炼人各方面能力的活动,特别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实践队需要下乡进行走访调研,要求每位队员都能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不发牢骚,认真调研走访,在调研的过程中,令人欣慰的是我们每位实践队员都很优秀,都非常的认真努力。”并让每位队员发表一下十五天的实践感想,随后队长王军给实践队员具体安排了今天的工作任务:“由于是实践的最后一天,已经进入资料整理的尾声,各位组长把组员的个人感悟及个人日记发送给宣传专员,实践考核卡填好交给我。”会议结束后实践队员也着手开始工作。
新时期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往城镇化城乡发展格局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当自觉担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肩负起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经过几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已经不太愿意仅在村委会体现自己的价值了!
由于我们有了一定的和村民交流的经验,所以大家决定去体验农家的劳动和饮食生活。在南小张村的社会实践也真正的进入了高潮,今天我们要真正的走入农户的家中,走入农村这片沃土之中——去体验农村人民真实的生活!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的体验生活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今天我们乘着和煦的“东风”,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事先联系好的村民王大娘家里!由于时间尚早,王大娘说地里的露水比较多现在还不能去,热情的招呼我们到她家里去休息一下。虽然对于不能立即到地里一展拳脚大家有点失望,可是面对如此热心的大娘大家还是积极的与大娘拉起了家常。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一些庄稼地里的事情,毕竟一会儿要在那里做一回农民。老大娘面对如此热情的我们眼中充满了仁慈,热情的为我们讲解田地里的事情,并不时的露出幸福的微笑,对我们的关心农事赞赏有加!
不知不觉我们和王大娘已经开心的拉了一个小时的家常了。终于大娘说我们可以去农田了,同学们快乐的心情溢于言表。想象一下,我们将在一片蓝天白云之下快乐的劳作,那将是一种多么悠然、多么快乐的日子呀!
一路上我们唱这歌,说着笑;不知不觉就来到我们今天的战场了!看着大娘家的这片田地,大家的兴奋、欣喜之情顿时就消失了,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呀,很明显:和想象中的那片“悠然见南山”的土地有着天壤之别。这在片田地上没有山、没有水,没有忙碌的老水牛;视力所见的只有山一样垃圾堆和满地的垃圾。当时所有人脑海里都闪现过退却的念头,可是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明白:农村就是这个样子的,这才是真正的生活,难道不是吗?今天我们来的目的不正是来体验真正的农家生活吗?来感受淳朴的农村风情吗?那一刻大家更加坚定了今天在这片田地上一展拳脚的“壮志雄心”!
伴着老大娘的一声号角——“大家都来干活吧”!我们开始了今天的体验生涯!由于锄头的数量有限,所以不得不用自己的来对付那些万恶的杂草了,这一刻我想说的是“这是一双双多么勤劳的双手啊1即即使身在学校,我我们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
虽然烈日当空,尽管挥汗如雨,可是每个人的脸上展现的都是纯真的笑容!大家似乎都有着使不完的力气,没有人要求让自己休息一下,甚至没有一个人想去喝水放松一下!大家所想的只是珍惜这短暂的一段时间,展现时间的价值同时也展现自己的价值!不仅仅是为王大娘,也为农村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也许是地少的缘故,亦或是人多力量大的缘故:不多时我们就把大娘家的一块地的杂草除完了。大娘说:“真的多谢你们了,孩子们都不在家,如果不是有你们,这块地就要荒废了!走,到我家休息一下,中午也别走了,大娘让你们尝尝正宗的农家风味1
带着些许不舍,怀着几分留念,我们就要和这片田地说声再见了,虽然也许此生再难见了,但我会依然怀念,毕竟我们在这里挥洒过汗水,忍住了泪水,尝过了农村生活的苦水;这些短暂但值得记忆的时刻将成为一笔永远的财富,伴我们在人生以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远!最后每个队员都是再一眼又一眼的的深情回望中离开了这一片曾经挥洒青春、值得永远记忆的土地。
回来的道路上,虽然我们感觉真的非常的疲惫,但我们的身心却非常的愉悦,或许这就是劳动最关荣的缘故吧!我感到走在路上我们脚步更加的踏实了;此刻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那么的美丽;骄阳似乎也在对我们的行动赞美呀!
回到了大娘的家里,好大娘忙前忙后的为我们端茶倒水,其实看着比我们每个人都要疲惫的娘这么操劳,我们每个人都过意不去。也许这正是农村吸引我的地方吧!我不敢说农村的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淳朴,但我相信大部分农村人都有这淳朴这一优良的品质!
中午大娘执意要留我们在她家里吃饭,可是看着我们这么多人,做饭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可是大娘却只能一个人忙,还要带小孙子,忙里忙外的,我们不仅帮不上什么,还要使他更加操劳,我们怎么可能过意的去呢?虽然大家都很期待正宗的农家风味,但每个人都异口同声地说要离开,只为了个那淳朴的老大娘少些疲惫,多些轻松的日子!
回学校的路上,大家有着不同的感悟,但却有着共同的微笑!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农生活的一种属于自己的不同感悟,但是我相信不管我们体会到了什么,那必将是积极的,对我们今后的发展都将是有利的!也许它不是每个人的财富,但是它将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财富!
也许现在还不知道它的价值,但是终究有一天我们会明白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明白了很多东西,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实践是个好东西,它可以给我们提供体验生活的好机会;实践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曾经拥有的点点滴滴,已经贮藏在心里挥之不去,若干年后,也许会像陈年老酒,回忆起来更加香甜。更重要的是,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受到了启发,一次又一次不同的经历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成长,慢慢变的坚强。以后的路还会很长,但是我们会满怀信心地走下去,有了这笔财富困难将不再可怕。
农村的体验生活虽已结束,但是我明白了农村生活的真实的一面!我不知道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但是只要我有能力,我都将奉献这片土地,为它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四月春光好,正是读书时”。在春光明媚的四月,我有幸到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学习,五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仿佛经历了一次文化之旅,一场视听盛宴。培训结束后,仍然回味悠长,也引发了我对于乡村振兴的一些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习近平总书记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四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