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努力,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坚持就和这春天一样,是我在慢慢的播种,是时间和努力在让它们慢慢的发芽,即使现在我可以去收获的甚微,但是我相信迟早会有那么一个春天,迟早会有那么一份可人的惊喜在等待着我。我愿意花费自己一切的努力,去赢夺那一份惊喜和喜悦。
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我深刻的清楚细节是作为一名护士必修的一门课程。一开始我对细节方面把握的并不是很好,我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态度去面对工作中的细节。直到有一次听了一名老师的课程之后,我才认识到这些细节往往就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地方。我是有欲望和野心的,在这份事业上,我有着永无休止的期望和愿望,我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去实现这些我所期望的事情,我也想一直把自己的这一份执着和热血抛出去,给它们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和成长,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释放自我的能量。所以我很感激这一份机会,让我能够在这份光环之下不断的去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着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我知道自己在一些方面仍是有些不足的,我也知道自己需要去加强的部分还有很多。但是我在思想上的准备是充分的,在行动上我也付出了一些努力,我坚信,只要我愿意坚持,只要我愿意去努力,这一切都是值得期待的,这一切都是我值得去努力的地方。我会继续发扬这一份光亮,努力奔跑!
记得刚上大学那会儿,辅导员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护士是没有翅膀的天使”,对于当时还是黄毛丫头的我们来说,天使是很圣神的以及负有使命感的。虽然只是一种像征却觉得可望而不可及。不禁内心有所疑虑,自己选择了这份职业是否真的可以像天使那样张开翅膀用爱的羽翼呵护每一位病人?
弹指一挥间,三年的学习生涯结束了。我很幸运的成为了洪湖市中医院的一份子,开始了我的天使之行。
第一站是肛肠科。第一天上班,和蔼可亲的护士长带我了解病区环境及工作流程。看着同事们忙碌的身影,我恨不得马上投入工作,觉得自己干劲十足。通过一个月的工作,我发现护理工作并不仅仅是发药、打针。护士工作忙、工作累、要求严、工作紧张。这使得刚刚开始工作的我有些迷茫,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
又经过了一个月的工作,我渐渐的走出了迷茫。在这一个月里发生了一件让我难忘的事。我上治疗班,为一位刚入院的病人进行输液治疗,可是这个病人却很挑剔。一会儿让我揺高床头,一会儿给他倒水,一会儿帮他找医生,更是故意不肯打针。年轻气盛的我很是反感,所以和病人起了争执,遭到了病人的投诉。我耷拉着脑袋,心里一肚子的委屈。护士长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做为一名护士最先做的是站在病人的立场考虑问题。把别人当自己,把自己当别人。她告诉我病人之所以挑剔一是没人陪同,缺乏家人的关爱。二是家庭有变故,心情烦躁。我听了护士长的话才渐渐明白了病人的不易。事后也反思自己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换位思考;同时学会沟通的技巧用心的对待每一个人患者。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都可以很快的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工作也越来越开心。
半年后我来到了肿瘤内科,内科的病人大多数情况复杂且危急。刚来科室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争分多秒,救死扶伤的氛围。护理栏中的护理事项是那样的繁琐,病重的、一级护理的、测血压的等等让人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感觉。护士站的护士有的忙着核对医嘱,有的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有的则在紧张的配药,走廊里更是跑的满头大汗的护士,虽然她们很忙却有条不稳。护士长很严厉,第一天上班就问了我好多关于内科的知识。我私下请教同事在内科上班最要注意的是什么,他们告诉我是细心。
不久我就体会到了细心的重要性。那是我第一次上主班发生的事,医生在电脑上输了医嘱,我在转抄的时候发生了错误将要肌肉注射的药写成了静推,幸亏一位有经验的护士在执行时跑过来向我询问核对,我才意识到自己的粗心大意差点儿铸成大错。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如果不够仔细是多么的可怕。
这件事后我一度有些紧张,生怕那里又有纰漏。我磨练自己的性子,越是忙碌越是要让自己平静下来,有条有理,做好三查八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再也没出过这样的错误。
现在的我在骨科已经待了快4个年头了,在这个大家庭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进行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护理质量问题探讨与改进。我们响应护士长的号召,每天7点30到科室做好晨间护理,将杂乱的病房整理的干干净净,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在护士长以及小组长的带领下,为病人进行健康指导,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健康积极努力。看着一个个病人康复出院,脸上露出感谢的微笑,我深深的觉得护理工作虽然累却很有意义。
记得刚来骨科我和一名护士为解决一个卧床不起病人排便问题真的是在灌肠无果的情况下将病人的大便用手抠出。当病人不再为肚子胀而难受的时候我们由衷的感到开心;还有一名患者入院前就有特别严重的压疮,已经是坏死溃疡期了,面积已有兵乓球那样大,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坏死的组织已经成黑色,在得到病人家属的理解后我们用刀片将坏死的组织进行切除,然后用盐水进行冲洗,再用浸有药液的纱布条进行填充,用纱布覆盖,每天至少换药两次,并协助患者翻身,后期再根据压疮的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终在姐妹们的努力下,病人康复出院;还记得去年过年时候的情形,大年三十,万家灯火,虽然不能回家却不孤独,我们将自己煮的水饺分给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患者,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水饺,觉得无比幸福。
所以,现在的我觉得我们就是一群“以心为灯,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我们用爱的翅膀去呵护每一个病人,用细心,同情心,真诚的心来对待他们,履行着社会赋予我们的圣神使命。
作为一民平凡的护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都按部就班地完成分内的工作,包括打针,换药,以及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翻动身体等,在我的意识里,护士和患者除了简单的护理与被护理的关系外,就不会有什么深入的交流甚至交心了吧,而且由于部分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偶尔也会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发泄在我们身上,因此,我也很难主动去和患者过多的交流护理以外的事,觉得做好分内的事就足够了,但是,那天我的这种想法却变了。
这是2015年3月2日的早晨,在监护病房里传来一个女人温柔可亲的声音“爹爹,吃早餐没有?昨晚休息得还好吧?”我来帮您翻下身子,会舒服点”,然后我走过去一看,这个满头汗珠的女人,她已经累的满脸通红,而此时她没有任何抱怨的情绪,每一个举动仍然表现出的事从容和亲切。她就是郑海霞,她是病人公认的最佳护士,也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
记得2014年岁末的时候,科室忙得不可开交,突然来了一位三无病人,脑出血,半身瘫痪,身上还有一股恶臭味,我们一见这个状况,大家都捏紧鼻子,而此时,站在旁边的郑老师二话没说,动作利索的把病人安顿在床上,帮他擦洗身子,换了干净的患服。后期,由于病人无法自理,大小便失禁,都会弄在床上,郑老师就会亲自为其擦洗,更换卫生垫……所有的这些护理细节,郑老师都认真仔细,任劳任怨。除此之外,每天早晨,郑老师都自己掏钱给患者买早餐,在她休息的时候,也会提醒我们一定记得为患者买早餐,中餐及晚餐,郑老师也是嘱咐我们喝喜酒或者吃饭的时候给患者打包好食物带到医院,郑老师把患者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细心体贴,后来这位外地的患者出院的时候窝着郑老师的手,激动地说:“天门医生正好,自己家人都没这样体贴,有机会来天门,一定重谢。”除了这次,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
她平时一有空闲,就会去病房和那些爹爹婆婆们聊天,指导他们做康复锻炼,传授一些基础的保健知识,那些病人都特别喜欢她,还有的开玩笑要给郑老师介绍对象呢……郑老师除了对待病人体贴入微,对待工作也十分尽职尽责,记得有一次我上晚班,6点多了,她还没回家,说是还有几个病历没看完,此时,家里来电话说孩子发高烧,她便急忙的看完了病历赶回家里,连饭都顾不上吃,第二天,她按时到科室上班,仍然如往常一样,面色温和的工作着,不带任何负面情绪。后来护士长还主动问她,是否需要调休,她笑着回答:“没事,科室太忙,能不麻烦尽量不麻烦。”她永远都是那么的温和,亲切,体谅他人。
每当我想起她的时候,出现在眼前的就是她眯起的双眼,上扬的嘴角和充满关爱的眼神,仿佛那能驱走所有的阴霾,她既不施粉黛,也不衣着华丽,白帽白衣,却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美,那么耀眼。
ICU工作最平凡的是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护士充当了一个多变角色:似子女般的照顾,似父母般的诱导,似朋友般的倾听……,由于ICU环境的特殊,家属不能陪伴,因此对待患者,给予关爱,给予安慰,给予家一样的温暖是每一位ICU护士天天重复的工作。
ICU里患者病情较重,病情的观察至关重要。深夜,依然在病床旁,看着心电监护上数值的变化,液体的输注情况,患者的睡眠情况,每两小时的翻身拍背,做好肺部的护理,注意吸痰,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ICU护士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ICU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跟普通病房有很大的区别。首先随时会有抢救,紧急气管插管,面罩加压通气,医生一声令下,配合抢救,抽药推药,按压除颤,紧张的争分夺秒。
其次重病人集中在一起,一位抢救患者的工作强度似于三或四位病情轻的患者。今年的三月,可为是黑色的三月,不仅重病人的压床还有心外集中手术,姐妹们全部加班,三点一线的工作着,就这样大家没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人提出我家有事,我家宝宝生病,我太累了……不能加班。而且还主动加班让其他需要帮助的姐妹休息。
另外,由于封闭式的特殊医疗环境,护士扮演多种角色,所以责任感倍重。
这个月我的工作是主班与治疗的学习,看似轻松并不轻松,每天的拿药、退药、术前宣教、请领物品、仪器的保养与维护、仪器的消毒……所有的所有都是为特护护士的工作准备着。有人把治疗护士比作管家,我看一点也不过。主班的工作更是不能马虎不的,这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息息相关,也是他们的敏感话题,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主班老师在有重病人时还会提出护理工作的重点,指导我们的工作。
就在这黑色的三月我们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扶持着走过了忙碌的季节。
重症监护室,很多新入职护士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有点怕,不仅仅是因为辛苦与忙碌,更是因为这里到处充斥着死亡的阴影和病魔的残忍。我们曾经自诩这里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里,我们时刻准备着与死亡作斗争。紧张忙碌是我们工作的常态,然而生离死别并没有麻木我们的心灵。每有生命离世,我们总会惋惜、会心痛。如有患者克服了重重困难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我们会欣喜、会庆幸。就是在这样一个五味杂陈的环境中,我已工作近半年了,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呼吸ICU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心,以及什么是奉献和敬业。作为新护士,我更感受到前辈们对我的关怀与帮助。
初到RCU时,面对工作环境、仪器设备、专科技术,我感到陌生与担忧,同时也对它们充满好奇。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护理团队每天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着,每次遇到接收新病人、抢救时,医护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正是这支出色的医护队伍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的转危为安。这一幕幕都让我惊叹医护工作的神圣,而此时我内心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临床操作能力,能尽快成为这个优秀的团队中的一名,能捍卫脆弱的生命。
在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有计划地理论、操作培训中,在各位护士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经验分享中,我也慢慢地融入了她们的工作生活。当我对RCU的仪器设备、专科技术与理论感到不那么陌生的时候,开始分管病人。病人身上是气管插管、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各种管道,而我身上是沉甸甸的责任。我犹豫采集动脉血时,如何做到一针见血;我担心烦躁、意识不清的病人把身上的管道拔掉;我恐惧病人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我生怕遗漏自己班上的工作,给接班的同事带来麻烦。当我还在为这一切忧心忡忡的时候,老师们无私的帮助让我慢慢成长,步入积极充实的工作岗位。虽然我独立分管病人,但是我感觉到老师们的眼光从未离开我和我分管的病人,我很感谢老师的“放手不放眼”,既能让我学着独立,也让我内心少了恐惧。经历了半年的艰苦历练,我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RCU护士应有的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牢记作为一个重症室护士应有的职责,熟练掌握RCU各种日常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常见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做到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明确多种危重病例的护理注意事项,真正从一个新人向一个合格重症监护室护士成长。
除了感谢老师,我也谢谢这里的患者,在日常照护他们的过程中,我积累了有效沟通的技巧,这对我与形形色色的患者沟通很有帮助。这里的患者让我深刻感受到在面对病痛死亡时,坚强的意志力是多么重要。他是石油大学的外语老师,一位78岁的老爷爷,在静脉输入伏立康唑后(部分患者使用本品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烦躁症状很明显。很多患者出现反应时会不停的自言自语、大喊大叫、手脚不受控制、双手乱抓、躁动下床、对劝阻者拳打脚踢。然而这位爷爷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他明白自己种种不受控制的怪异行为是药物反应,如果他的思想稍微懈怠,就会出现上述躁动症状。可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发现每次症状发作时,他会用枕头、被子蒙住头,他会用力拿双手捂住耳朵,他会蜷缩着身子,他会用嘴咬住卫生纸。老爷爷说这样能使自己保持头脑清楚,能把不听使唤的四肢稳住,能将嘴边乱七八糟的话咽下去,能给护士减轻麻烦,也不会吵到其他患者。一次夜间巡视病床,掀开爷爷的被子,我忘不了那一幕:凌乱的头发,汗水浸湿的脸颊、衣服,咬在嘴里的拳头已经紫红,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湿润了我的眼睛。帮爷爷擦擦汗,给他喂点儿水,拍拍背,说些宽心话。突然老人脸上浮现出许久未见的笑容,有些僵硬,但足以感动我。病痛摧体先摧志,老者坚强又乐观。不向顽疾垂皓首,依然默语笑如风。谢谢爷爷让我真切体会到生命亦可脆弱亦可伟大。
我姓蔡,大家喜欢叫我“蔡蔡”,初来乍到我是一只“菜鸟”,半年过去,我已羽翼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