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完全能够走出冠状肺炎病毒疫情!我们会完全战胜肺炎病毒疫情危机!和儿女团聚!和国人欢欣!和华夏同胞同在!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新冠疫情防控个人工作心得最新,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近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连发三篇重磅文章《脸》《手》《背》,真实再现抗疫勇士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生活。这一幅幅画面感人至深,令人泪目,充分反映出抗疫勇士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的牺牲。
那留下“天使印记”的“血痕脸”,展现的是抗疫勇士的刚硬坚强。浓妆、淡妆不如你们的“压痕妆”,鹅蛋脸、瓜子脸不敌你们的“血痕脸”。在疫区,有许许多多刚硬坚强的抗疫勇士,他们苦而不言,让人心疼。郭玮是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第四护理副组长,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和口罩,令她和很多战友脸颊都过敏红肿;女护士因一天戴8个多小时口罩,脸上被勒出红红的血印......目睹这一张张“血痕脸”,不少网友表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痛。”但你们却用坚强的眼神回应网友的关心,并笑称,“这是天使的印记。”是啊!这不仅是你们的“天使印记”,更是你们的勋功章,是为了让14亿华夏儿女记住你们拥有特殊印记的美丽脸庞!你们是打不垮的勇士,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你们严重透支着自己的身心健康,始终坚守岗位,守护人民健康,从无半句怨言,用坚强的心态、积极的行动,让患者重获希望。
那“触目惊心”的“红斑手”,书写的是抗疫勇士的无私奉献。医务工作者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奉献,是一首无言的诗,是一幅壮丽的画。在武汉肺科医院检验科,陈军和同事负责患者核酸检测工作,一次检测过程要用约6个小时,实验室一天进行两批次检测,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需要不间断工作12个小时,因为手部长期捂在橡胶手套里,汗水无法排除,陈军的手长满红斑。这只手让网友看着心疼,但他却说,“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我可能因为体质的原因严重些。很累,但我不能退缩,外面还有那么多人在等着这个结果。”没有华丽的言语,有的只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奉献。抗“疫”一线还有很多像陈军一样默默无闻奋战的勇士,在尽忠职守,在兢兢业业,在无私奉献。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无私的奉献者,舍生忘死大义逆行,疫情防控才能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才能安稳的待在家中等待春天的到来!
那与病魔较量的“佝偻背”,彰显的是抗疫勇士的初心使命。疫情面前显初心,防控一线践使命。医务人员最大的初心使命就是一切为患者着想,尽自己的职责和所能救死扶伤。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铙歆的脚崴了,一直没好,但他还是佝偻着背坚持奋战在防疫一线。在被问起为什么不休息时,他说,“怎么休息呢,岗位上要有人啊!”朴实的言语振奋人心,传递初心温度,凝聚使命力量。望着佝偻着背的铙歆,我不由得湿了双眼,他的医者初心让人感佩。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抗“疫”勇士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检验初心使命的“试金石”、体现责任担当的“练兵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他们心怀大爱,果断逆行,彰显医者本色,挽救患者于生死之间,他们佝偻着的背虽无法辨认,但一定是春天里最美的倩影。我们坚信,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抗“疫”勇士必将用初心和使命赢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勇士致敬!愿你们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平安归来!
“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诗朗诵《相信》,献给所有在抗击疫情中奉献自己的卫生医疗工作者,为他们加油!值此不一样的上元夜,笔者最想感谢“三座山”,因为他们撑起抗疫精神,给予我们无限的信心和希望。
火神山,您伟岸的身躯是苦难中的坚持与守护。“只有身处黑暗的人,才知道光明是多么可贵”,在疫情爆发初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内心的彷徨和恐惧,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他们的身体和内心是多么需要温暖、呵护,但迫于病毒,人们不得不对他们“避如蛇蝎”。而在火神山,这座真正的“圣山”里,有完善的医疗设施,有跟他们一样“同病相怜”的“病友”,更有能给予他们温暖、希望、信心的卫生医疗工作者,在这里他们不再孤单、不再彷徨,更不用害怕,因为有“天使”在守护着他们。火神山就是这样一个既方便医护人员观察、照顾、救治病人,又有利于疫情防控狙击战开展的地方,用他伟岸的身躯予以人们最需要的守护。
雷神山,您高大的身影是黑夜里的灯塔,是黎明前的一丝曙光。雷神山,他不是谣言者嘴里的“封闭式坟墓”,而是海岸线上的“灯塔”,让在黑夜里迷路的人能找寻到家的方向。这里有更宽阔的空间,更充裕的床位,更多的医护工作人员,给予病人们更好的治疗条件,让他们能更进一步看到希望,更有信心战胜病魔,这对他们的医治过程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这座在全国人民的期待和支持下建成的医院,让所有人亲眼看到,我们党从来没有放弃过那些饱受折磨的人;让病人看到大家都在努力提供帮助,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让“新冠”看到什么叫中国人和“中国意志”,面对已经做好准备、建好“堡垒”的我们,失败是它必然的结果。
钟南山,您笔直的脊梁是此次战“疫”的擎天一柱、定海神针。病毒面前谁不怕?就有人不怕!84岁带队出征,逆风而上,斗败“非典”,再战“新冠”,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疫情爆发之初,对于病毒人人畏之如虎,却又都不甚了解,以致谣言四起、以讹传讹,是钟南山老前辈在微博发布疫情分析,告诫大家要带什么样的口罩,如何做好防护……如数家珍般介绍“新型冠状病毒”,他淡然的神情,坚定的语气,给予人们极大信心。看着新闻里、网络平台上钟老前辈苍老的面孔,笔者感到,值此耄耋之年,本可赋闲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但老前辈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毅然担起抗疫的责任,不顾己身、直奔一线。从他匆忙的身影里,我仿佛看到了沙漠里正在检查放射源的邓稼先前辈,看到了坐上回国邮轮的钱学森先生,看到了放下书本正在揉眼睛的杨绛先生,是啊,他们都是一类人—有着“中国脊梁”的伟大中国人。正是有着千千万万的“中国脊梁”才支撑起这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我们在这伟大脊梁的支撑下战斗,抗疫的胜利不远了!
“当灾难来临时,精神意志是人们抵御一切危难的第一序列武器”。感谢“三座山”,感谢所有在前线无私奉献的人们,是你们略显瘦小却又无限强大的身躯撑起抗疫精神,谢谢你们!
时下,一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仍在鏖战。白衣战士逆行险区、义无反顾,子弟兵驰援武汉、天降神兵,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陷阵,各行各业加班加点、保障供应,普通群众加入联防、不辞辛苦,海外赤子心系祖国、奉献爱心……一幕幕让人动容,一件件令人铭刻。
而这,恰恰是学生立德教育生动的“活教材”。引导学生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学习“活教材”,通过“云课堂”、征文、绘画、创作、交流等方式,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正当其时。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筑精神之塔。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钙、政治灵魂。疫情突袭,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施策、果断处置,带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84岁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再战抗疫前线;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重疾仍坚守一线;无数共产党员叫响“我先上”,一份份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留下口罩勒痕的坚毅脸庞,让人为之动容;街头巷尾、夜以继日,党员干部坚守防护网,护佑百姓平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正是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生动彰显;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个人理想同祖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夯实做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连日来,无数抗击疫情的暖心画面令人肃然起敬,引发人们对道德的自我考量。白衣天使大爱无疆、勇敢逆行,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大军昼夜奋战、神速竣工,“医护专车”志愿者义务接送一线医护人员,汶川村民向武汉捐赠100吨蔬菜做感恩的汶川人,68岁清洁工袁兆文17秒完成向白衣天使的爱心捐款,无数普通群众坚守防控哨卡、彼此互助守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浓浓的爱国情怀,高尚的职业情操,强烈的责任担当;要引导学生涵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把感恩心、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之中。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涵养处事之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顺利开展。连日来, 各行各业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疫情防控普法宣传,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就要善用疫情防控中的鲜活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帮助学生筑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基本理念并养成行为习惯,做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共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