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4日,共青团更新了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的第九期,这一期的主题是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的第九期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时间的脚步悄悄的来到了2020年,我们的祖国正迎来最重大最具纪念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这一年是历史性的一年,这一年是纪念意义非凡的一年,中华民族多年来的贫困问题就要在2020年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我们将走向复兴,走向更美好的第二个一百年。
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需要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向前。就在2020年的第一天,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宣言文章《决胜脱贫在今朝》引发热议。文章指出,“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啃下脱贫硬骨头,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新胜利。”冲锋号已经吹响,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照见现实,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大党,正带领亿万人民向着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发起最后的总攻。
谁能否认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奔小康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终究是要靠广大群众的积极奋斗、创造、实干。我们迈向了第一步,成功的走出了第一步,但是这只是我们大党的一小步,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的努力与奋斗。但是面对全面脱贫奔小康这个难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何以敢于吹响打赢脱贫攻坚的号角?这离不开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正如宣言文章所指出的,“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靠的是精准科学、务实笃行的精神”“靠的是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担当”。我们一定更要把这份志气、精神、担当继续传递下去,任何高山阻断、大河阻隔都将成为历史。我们伟大民族将掀开更美好的一页篇章。
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020年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宣言文章说,“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不朽业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是庄严的承诺,更是历史的召唤。”面对未来我们必须勇往直前,不骄傲,不烦躁,保持初心,砥砺前行。从2020年望向2021年,以全面小康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奋斗必须在路上,奋斗也一直会在路上。日子都在后头,只有以此作为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后发展议程。但环顾全球,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六百万孩子在五岁前夭折,近六千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中国坚定不移支持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对新冠疫情的指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巩固好扶贫攻坚成果,将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兜好民生底线。
抓住牢靠的农业“基本盘”,奠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实物质基础。我国农业长期以来的实力与韧性打下良好的抗疫基础,疫情形势越是复杂,给脱贫攻坚增加越高的难度,越是要重视农业,直面挑战,抓好粮食,确保粮食生产,发展产业经济,稳定物价。在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中,、抓好农业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菜篮子”“米袋子”“稳产保供”“春耕备耕”被反复强调。面对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和肆虐,一些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农惠农富农,粮食连年丰收,库存丰足,供给稳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这场疫情防控中,我国人民生活得到保障,使得我们拥有持久的战略定力、宽广的回旋余地,更好地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使我国发展更深厚、更稳定。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农业筑牢了获取疫情防控胜利基础的“压舱石”,但从非洲蝗灾危害到水旱自然灾害再到国际粮价波动,无一不在说明,农业仍处于弱势产业。“三农”向好,稳住农业“基本盘”,下好“三农”先手棋,才能做活国家大棋局。
在疫情这个特殊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成常态化防控机制,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止疫情新燃点。在此基础上,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扶贫,压实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帮扶责任,及时跟进情况,推动产业项目进程,干部主动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利用“互联网+”直播带货,身体力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开辟新道路,推广产业商品,打造特色品牌。天下之事,必作于细。贫困地区群众往往面临着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等诸多困境和挑战。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要求群策群力,精准施策,把政策落到地方最基层一线,把工作做到各村各户,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 我们更没理由推迟全面脱贫的时间表。更加重要的是,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各级政府必须慎终如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培育、就业保障、收入提升方面下更大力气,真正做到守牢农业“基本盘”,实现致富“加速度”,打造农村“新环境”。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往前。疫情动摇不了中国脱贫致富的决心,扭转不了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趋势,改变不了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决胜脱贫攻坚,一方面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树好红旗,点亮明灯。另一方面必须深入一线,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用实践履行共产党员的承诺,用行动实现理想。
在此阶段,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进一步为我市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精神动力,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措施保障。处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党员干部,应当认真学习领会此次会议精神、落实相关政策、强化问题整改、加强组织管理,注重创新改进扶贫工作中的方式方法,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做出实际贡献。
我认为,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还需注重以下几点:一是用心扶贫。面对仍然处在贫困状态的群众,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我们国家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艰苦时期是农村困难群众做出巨大牺牲,给予了党和国家以帮助,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我们应当增强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信心,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二是用责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要以高度的责任担当开展工作,注重倾听困难群众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将主题教育成果运用到脱贫攻坚战中,市委“督战队”要切实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对于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扶贫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让脱贫干部更有责任感、紧迫感;三是用智扶贫。要采取多种举措,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受到更多教育,用党的理论思想引导民心,用先进的科学知识启发民智,用中华优秀文化改善民俗,只有贫困群众受到更好的精神文化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积贫难返的局面,才能在脱贫后不会再“返贫”。
决胜脱贫攻坚已到最为关键阶段,只要全党党员干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并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关键战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出水才见两腿泥”。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决不搞花拳绣腿,决不摆花架子。这是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诠释了真正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去开展。
虽然我们绝大多数扶贫干部都能认识到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能够真抓实干的去执行扶贫工作,但仍有个别地方个别干部对扶贫工作敷衍塞责,开展扶贫工作只重其表,应付了事,甚至对扶贫这项任务存在抵触、抗拒心理,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扶贫攻坚任务的“领头雁”,扶贫干部应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好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首先要摆脱“应付式”的思想。有些干部把扶贫工作完全当成了应付上级领导的差事,做工作流于形式,抓不住重点甚至根本就是搞形式化、表面化,如“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一般。
其次要摆脱抵触的心态。有的干部不愿吃苦,担心受累,抱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没有真正把贫困群众当成“一家人”,对待贫困户不伤心,不用心,不尽心,因此对待扶贫工作也就不想干,不愿意干,不去干。
再次要摒除以权谋私的错误心理。有些扶贫干部觉得自己为了扶贫工作加班加点,忙里忙外,四处奔走,受苦又受累,应当给一些“辛苦费”,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将扶贫资金挪为己用,完全当成了“自留地”。腐败的现象也就随之滋生。
最后要改正急于求成的错误态度。有些地方的扶贫干部急于求成果,出成绩,盲目跟风,没有深入研讨本地资源,贫困情况就乱开方,瞎吃药。不但不能为脱贫增添助力,有时候甚至适得其反,给贫困群众帮倒忙,影响脱贫攻坚的进度。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和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正确的思想,端正的态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扶贫工作是关系万千民众的大事,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打赢脱贫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