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之后容易出现的疾病

| 云霞0

 洪涝灾害之后容易出现的疾病

洪涝灾害后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包括乙类传染病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丙类传染病中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如果食物和水源被污染,还可能有其他肠道感染性疾病。这些肠道感染性疾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腹痛、腹泻。

不同疾病可能还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用于鉴别,例如伤寒副伤寒通常会持续高热,人会变的精神差、表情淡漠,皮肤可以有玫瑰疹,严重的病例可能会有肠出血、肠穿孔风险。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主要是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有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压痛。

感染性腹泻是由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空肠弯曲菌等引起的,腹泻为稀便、水样便、脓血便等,伴恶心、呕吐、食欲不好、发热、腹痛,重症病例可以因大量失水引起脱水,甚至休克等。

霍乱属于甲类传染病,以往在世界多个地方因为洪涝灾害,水源被污染而突然爆发,在我国近年来霍乱已经很少见,其症状特点主要是起病突然,剧烈腹泻,一般为无痛性腹泻,大便可以每天从几次到几十次不等,大便呈黄水样或清水样,患者因为腹泻丢失水分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严重者可发展为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除了引起腹痛、腹泻的肠道传染病,还有表现为肝炎的肠道传染病,例如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也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产品而感染的,如果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厌腻、恶心、腹胀、稀便、肝区疼痛以及眼睛发黄、尿黄、皮肤黄染等,需要警惕甲肝和戊肝。

洪涝灾害后需要警惕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布鲁菌病、鼠疫、炭疽、钩端螺旋体病和血吸虫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是鼠传染给人类的,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可以从呼吸道吸入而感染人类;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也可能被感染。周围如果有老鼠出没,感染者往往突然出现发热38℃以上,伴随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布鲁菌病主要是由羊、牛等家畜传染给人类,灾害期间人与家畜可能近距离接触,感染风险增加,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男性还可以有睾丸肿痛。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洪水泛滥之后,由于洪水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而污染水体,这种螺旋体可以通过皮肤、黏膜侵入人体,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血吸虫病也是因为接触疫水而感染的,洪水后钉螺数量增加,水中如果有带血吸虫的钉螺,这片水域就成了疫水,皮肤接触疫水或者饮用疫水都可能被感染,出现发热、皮疹、食欲下降、淋巴结肿大、腹泻、呕吐、肝脾肿大,严重者可以出现咳嗽、喘憋、胸闷气促,还有人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此外,洪涝之后蚊虫滋生活跃,可能带来一些虫媒传播疾病,目前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的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洪涝之后家畜家禽的抵抗力下降,并且因为躲避洪水,各种动物密切聚集,和人也免不了近距离接触,这些导致乙脑病毒更容易传播,如果蚊虫叮咬后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需要警惕乙脑。

为什么灾害之后容易发生瘟疫?

首先是因为自然灾害会破坏很多基础设施,导致停水断电、交通堵塞,很多居民离开原有居住地,洪水可能导致水源被污染,这些都可能导致清洁安全的食物和饮用水出现临时的短缺,而供水系统被污染,下水道和厕所设施的损害以及灾害期间人畜粪便管理不到位,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性疾病。在一些临时的居住地和应急救助点,人与人密切接触,平时的呼吸道防护措施也容易疏漏,也存在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风险。灾害期间的人群由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营养补充,劳累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综合因素导致抵抗力下降后,也会更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洪涝灾害改变了人类和动物生存的环境,人和家畜、野生动物的原有生存状态发生改变,在躲避洪水的时候,人和动物都要躲到地势更高的地方,这就使得人与动物发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动物与动物直接的接触也更多,尤其是原本的野生动物与家畜、宠物接触的机会更多,以及动物的粪便,甚至尸体暴露在人们面前的机会也增多,因此洪涝灾害发生后,也更容易发生自然疫源性疾病。

物资匮乏时如何健康饮食?

在恶劣天气和交通不便情况下,临时转移和安置点往往难以保证食物营养搭配均衡,更多是提供瓶装水、方便面、饼干、火腿肠等,供受灾群众短时间内应急充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量做到健康饮食?

张晔表示,除了保障食物干净卫生之外,一定注意领取的方便面等食品不要留存,要及时食用,因为保存过程中很容易霉变或污染。其次,方便面以及火腿等肉类食品尽量在上午食用,而饼干、蔬菜等好消化的食物可以在下午食用,尽量避免因消化不良给身体带来的一系列风险。

洪水退去,回到家中之后应该如何注意健康饮食?

张晔认为,第一是要把有污染、霉变风险的食材扔掉,千万不可食用。包括瓶装水、食用油以及调料等瓶装食材,即便拧紧盖子甚至是没开封的,在洪水浸泡过后也有被污染的可能,强烈建议扔掉而不要食用。

第二,灾后切忌大鱼大肉甚至酗酒庆祝。灾害期间,很有可能经历了食品单调、营养缺乏以及颠沛流离之后导致的免疫力下降,肠胃功能、内分泌等都可能受到影响。此时暴饮暴食、大鱼大肉甚至酗酒等,高度存在严重损害身体的风险。所以建议清淡饮食,力求食材多样化,从而弥补受灾期间的营养不均衡。对食材尤其是肉类,建议通过蒸煮等方式达到软烂效果后再行食用,忌生冷、少用煎炒烹炸;

第三,适当食用一些祛湿、利尿的食材。如赤小豆、薏米、丝瓜等,适当调节身体处于潮湿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另外,张晔还认为,健康的身体是经过长期科学生活饮食积累起来的。水灾过后,应该更注意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洪水可能引发的几种疾病

洪水在可能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疾病。今天赵药师就给大家介绍下洪水可能引发的几种疾病及应常备的非处方药。

1、胃肠道疾病 包括痢疾、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等。针对这类疾病,大家首先要做好食物、水源的消毒,在家中备些盐酸小檗碱片、蒙脱石散、补液盐等非处方药。

2、呼吸道疾病 针对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家中可备些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右美沙芬片等非处方药

4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