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最初并不是作为情人节存在的,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直到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农历七月初七是情人节。
1、送香囊。
古代女子都会针线活,年轻女子比较喜欢刺绣,倘若女子喜欢某个男子,她就会精心地绣上一个香囊,送给暗恋之人。若男子接受了此物,那就代表男子接受了女子的爱慕,两人就相当于定情了。男子出门佩戴香囊,便代表着心有所属。小编认为,这和现代人送戒指意义类似。
2、送罗帕。
罗帕是古代女子的贴身之物,又可当作饰物。古代罗帕,常常用于传情,代表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缠绵之意。试想,一位佳人,手执罗帕,微遮娇容,对自己心上人羞羞抿笑,暗送秋波,男子那是何等欢喜。所以,罗帕既然是女子贴身之物,又附带特殊意义,那么古人定然不会轻易地送给他人。因此,罗帕在古代被定义为定情信物,七夕节当天,女子将罗帕送与爱人,便代表私定终身。
3、同心结。
同心结是我国传统手工艺术品。同心结,顾名思义,就是夫妻、情侣之间同心同意,古代,同心结象征着情人之间心意相通。古代男女结婚,新房子内就会挂上同心结,代表着喜庆恩爱。七夕节,古人会互送同心结,代表着真情实意。
4、玉佩。
玉佩是一种贵重之物。古代,平民百姓家一般少有,都是一些富家子弟或者皇家贵族才会拥有。古代七夕,男女之间互送玉佩,不仅代表着忠贞不渝,更代表着以身相许。玉佩是古代男女之间常见的定情信物。
5、梳子或发簪。
古代,梳子和发簪都是女子随身之物,也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头发,代表着长相思,男子用梳子为女子梳头发,代表着解开相思之苦。何人能解女子相思之苦?唯有女子的爱恋之人!发簪代表着一箭穿心、一往情深。所以,七夕节,古人常常互送梳子、发簪,代表彼此都是意中人,一往情深,情定终身。
因为有传说牛郎织女在这一天相会,七夕人们在月下穿红线,目的是为了能够给牛郎和织女搭上一座鹊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
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节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婚恋观,体现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七夕文化中有乞巧、祈福等活动,意味着男孩女孩可以祈求未知的爱情,恋人可以聚在一起过节,情侣可以在这一天纪念牛郎织女的故事,加深和珍惜彼此的感情。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都是天上的织女在鹊桥遇见牛郎的时候,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的仙女,这一夜,普通女人向织女乞求智慧和技巧,也乞求她的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