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2023日出日落时间表

| 丹梅0

夏至2023日出日落时间表

根据天文学和日历学专家的测算,2023年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为5:11,日落时间为19:24。也就是说,这一天的白天长度高达14个小时。对于风水命理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吉祥的日子,人们可借此来进行转运改运,祈求家庭、爱情、事业等吉祥顺利。

在风水命理中,日落时间是一个与居住环境息息相关的因素。比如说,卧室朝向、阳台设立等都会受到日落时间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了解当地的日出日落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夏至日落时间则是夏季居住环境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夏至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夏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日落时间为下午6点43分12秒

已知日光在地球上的直射点纬度A,求地球上任何一点(已知纬度为B)的日出时间,我们得到过一个公式:T=12__arcCos(tgA__tgB)/π(适用于北半球)

计算可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也在北回归线,A=B=23°26′,带入公式得T=5.28,即日出时间为早上6点34分08秒。而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以中午12点为对称的,故而夏至日的日落时间为傍晚6点43分12秒。

日出日落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一般人会直觉认为夏至当天的日出时间也是一年中最早的,日落时间是最晚的。但事实上一年中最早日出时间通常发生在夏至之前的6月上旬,最晚日落时间是在夏至之后的6月底至7月初。

夏至气候特点

一、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雨季

夏季是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是江南地区梅子的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气团在此相遇形成低压槽,导致持续阴雨天气。这样的天气,器皿发霉,人感觉不舒服。有的蚊子繁殖快,有的肠道细菌容易滋生。此时要注意饮水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对流天气

入夏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强烈,午后至傍晚经常形成雷雨。这种热雷雨来去突然,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之为“夏雨分田”。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用了这种天气,写下了著名的诗句“东升西落雨,路却晴”。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并没有诗中描述的那么美好,往往会带来局部的灾害。

三、夏至节气气候特征:高温桑拿

夏至和冬至一样,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天文学规定夏至是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之后,虽然阳光直射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南移,但北半球的白天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的高度也逐日下降。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然多于地面辐射到空气中的热量,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气温还会继续上升。所以说夏至不太热。从1951年到20__年的数据来看,中国北方很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之后。

四。夏至节气的气候特征:暴雨天气

大多数情况下,在“夏至”期间,正是长江中下游和江淮流域的雨季。暴雨频发,易形成洪水,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加强防洪。入夏后,有关部门要注意雨水对交通和旅游的不利影响,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上班路上请小心慢行,及时关注路况和天气变化。

夏至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

夏至,又称夏至、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五月中旬。从名字上看,夏至的到来代表了炎热的夏天。

夏至是一年中太阳最北的一天,也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的一天。然而,夏至之后,阳光直射的点逐渐变得难以从北回归线移开,北半球的白昼开始逐渐变短。

夏季的特点是大雨、梅雨、高温和潮湿。也就是说,夏至后地面受热强烈,容易形成对流天气。比如容易出现降雨范围比较小的雷暴。

再次,我国江淮地区将出现“梅雨”天气。这个时候空气非常潮湿,冷暖气团在这里交汇形成低压槽,会导致持续的阴雨天气。

此时,随着空气中水分的增加,会变得更加潮湿。这个时候要注意防潮卫生。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

除此之外,夏至到来,最明显的天气变化就是气温会持续上升一段时间。对于夏至,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夏至不太热。

2023年什么时候夏至

公历2023年6月21日22:58夏至

农历癸卯(2023)年五月初四

夏至风俗活动

祭神祀祖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麦粽”与“夏至饼”

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冬至馄饨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的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34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