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

| 新华0

好的教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方便大家写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时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射线及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生学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概念、用尺子画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演示动画角的认识.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揭示并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引导探究

1.(1)演示动画直线、射线、线段

(2)启发提问:手电筒、太阳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看作射线呢?

(3)小组讨论:直线、线段、射线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联系: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区别:端点数不同,线段的测量长度直线、射线是无限长的,无法测量)

2.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角的认识.(从一点引出4条射线)

提问:①你能从中找出多少个角?(最多6个)

②如果只想得到一个角?该怎么办?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认识,演示角各部分名称.

(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教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

②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

③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

3.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

(2)启发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全班进行比赛,看谁的角最标准.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巾在黑板上展示.

(3)观察黑板上的角,按照角的大小请同学们排出顺序.

(4)当学生在叙述顺序语言表达困难时,适时出示角的表示方法.(强调和的不同)

4.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通过故事,引出问题.

(2)同学讨论、尝试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3)继续演示动画角的大小比较.

(4)由学生小结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先把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说明两个角相等.)

5.体验画角.

(1)由学生尝试用尺子画角,教师巡视.

(2)小结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画两条射线)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26页第1题.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2.比一比看谁的眼力好.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3.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四、质疑小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射线、线段、什么叫角,角的各部分

名称、比较两角大小的方法和角的画法)

课后总结.教师出示顺口溜:

小小角,真简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后画边.

五、布置作业

从一条射线的端点开始,截取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通过了解小数的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1. 数体温表,认识自然数、整数。

学生数体温表。揭示: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2、3等等的数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也都是整数。

2. 读体温表,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演示体温表上的温度:①36℃ ②37℃ ③温度上升不到1大格

学生认读体温表上的温度,发现:第三次的温度不能用整数表示了。

3. 自主设疑,指明学习方向。

交流:你想从哪些方面学习小数?根据交流出示关键词:读写、意义、作用等。

明确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

二、从人民币入手,初步认识小数

1. 小数的读写。

播放录音:买了一个书签,用了0.1元。

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0.1,指导写法。

全体学生在作业纸上写0.1,并读一读。

2. 画图表示小数。

独立思考:0.1元就是多少钱?如果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0.1元怎么表示?

交流得出:1角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3. 举一反三说小数。

自主尝试:仍然用长方形代表1元,随意取几份,再说出分数和小数。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式子,如:2角= 元=0.2元。

4. 归纳概括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一读这些式子,想一想有规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反过来,零点几元也就表示十分之几元。

三、联系长度单位,进一步认识小数

1. 表示米尺上的小数。

独立思考:怎么找到米尺上的小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学生交流,得出:一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 自主练习:填一填。

我发现:几分米就是( )米,也就是( )米。

3. 概括交流规律。

学生交流作业,得出: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

反过来,零点几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4. 测量中应用小数。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思考:一块橡皮的长度不到1分米,怎么表示它的长度?

交流得出:6厘米= 分米=0.6分米。

四、脱离具体情境,揭示小数意义。

1. 概括小数的意义。

引导观察:我们在人民币、米尺中找到小数,并发现了一些规律。脱离原有单位,再读一读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交流小结: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也就表示十分之几。

2. 巩固小数的意义。

学生看图填写分数和小数。

五、探究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1. 用小数表示文具盒的长度。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文具盒的长度。

思考:文具盒的长度超过2分米,怎么表示?

2. 自主练习:填一填。

文具盒长( )分米( )厘米,也可以写成( )分米。

交流得出:2分米3厘米=2.3分米。

进一步交流:2分米3厘米等于2.3分米,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测量结果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小数表示。

3. 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请学生到黑板上摆出小数各部分名称,再一起说一说。

六、多角度练习,感受小数的作用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

(1)丹顶鹤身长约1.5米。

交流:1.5米是( )分米,又是( )厘米。

学生认识到:同样的长度,单位较小时可以用整数表示,用更大的单位就需要小数。

(2)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4米。

交流:8844.4是一个小数吗?这个小数怎么样?

自主体会:小数并不一定小。

(3)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误差必须保持在1.8分米范围内。

比划交流:1.8分米有多长?1.8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4)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面值1.2元。

交流:1.2元是几元几角?

2. 解决课开始时遇到的读体温表的问题。

学以致用: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数是因为需要才产生的。

3. 数轴上的小数。

课件演示:标着0、1、2、3的数轴。

讨论交流:数轴上有哪些数?它们都是什么数?能找到小数吗?

七、畅谈学习收获,了解小数的发展

1. 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小数的世界,关于小数,你心中的问题有答案了吗?你知道了些什么?

2. 介绍小数的发展。

课件演示:

在我国古代,人们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

法表示小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

后来又出现了一些表示小数的方法。

大约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确定了现在这样表示小数的形式。

自主体会:小数最早是在我国开始使用的,这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

3. 课外延伸。

观察发现:这个小数(46.32)和我们刚刚学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引发思考:两位小数怎么读?它们又表示什么?

这些问题留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3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 感受进位加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进位加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口算。

20+40   32+10   40+48   42+7

5+23   4+64   56+30   8+51

2、只列式不计算

(1)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

(2)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知学习

1、谈话引入,示联欢会场景图。

2、看图了解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式。

4、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合作摆小棒。

5、分组介绍计算方法,集体评价。

6、做一做,同桌任选一道合作摆小棒,说一说计算方法。

7、指名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小结】师生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的得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巩固练习

1、 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5题,(学生同桌说一说发现)。

2、 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的第6题,集体订正。

3、小医生,把错的改正过来,说一说错在哪里。

54+7=51   36+7=42   7+24=94

4、游戏:小小邮递员,练习十一的第9题。

四、拓展练习

1、游戏夺红旗。

(1) 连续加7

28→□ →□→□→□→□

(2)连续加8

14→□ →□→□→□→□

2、数学乐园。

从10、20、30、40、50、60、70、80中,写出和相等的一组算式。

□+□=□+□

□+□=□+□

□+□=□+□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26+8 =   5+37 =

想:先算( )加( )等于( )   想:先算( )加( )等于( )

再算( )加( )等于( )。   再算( )加( )等于( )。

2、在正确得数的( )里打“√”。

35+9={34() 44() 49( )}

6+27={87() 43() 33( )}

7+53={60() 50() 75( )}

3.计算。

40+30=   6+82=   76+6=   56+4=

47+2=   69-40=   82-10=   30+4 =

32+9=   57+7=   9+71=   80-30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P93-9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知图形的观察、思考初步建立圆的基本概念,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几次画圆过程中理解什么是圆,掌握基本绘图方法,在画和对比中感受圆的本质。

2.让学生经历操作验证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分享,不断深化对圆心、半径、直径意义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

3.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圆的本质,应用半径、直径的意义、联系思考解决问题,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尝试、操作、思考中理解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联系,感受圆的本质。

教学难点:

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实际问题中思考、应用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意义及联系。

教学准备:

圆规、圆片、练习纸、课件、应用模型。

一、引入

1.从学习过的正方形开始。

引导学生找到正方形的中心点。

从中心点引出到边、顶点的距离,明确其长度不等。

2.逐步呈现正多边形的变化。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形成数学思考。

思考: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不断增加,中心点到边、顶点的距离会怎样变化?多边形将趋于……?

引出圆,呈现课题。

◇设计意图:

从正方形引入,观察中心点到边、顶点距离之间的关系,渗透圆的本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感受极限思想。

二、画圆

1.用身边的素材自己画圆。

交流不同工具的画法,初步感受圆规画圆有优势。

2.学生汇报,教师示范、规范画圆的方法。

3.学生们再次尝试画圆。

4.对比用圆规画圆和用其它方式画圆的共同点,体会“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设计意图:

第一次让学生自主画圆,初步体会,充分容错,引发对圆规画圆“工作原理”的思考;第二次教师示范画圆,尊重教材,有效讲授,形成学生对规范画圆的“有意接受”;第三次再让学生画圆,“反刍”画圆的核心要素,建立圆心、半径的初步感知,为自学做好铺垫。

三、自主学习

1.自学与分享。

(1)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2)在自己画的圆里面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画好以后和同桌交流。

2.交流并理解。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补充、质疑,关注理解。

过程中教师示范画圆心、半径、直径。

3.发现与思考。

用圆形纸片折一折、画一画,发现圆中半径、直径的特点,这个圆中半径、直径之间有什么联系?

组织交流反馈。

4.现象与本质。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圆,思考:

(1)半径(直径)真的有无数条?

(2)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3)圆中,直径最长吗?半径呢?

结合课件演示,理解圆心、半径、直径间的联系,再次领悟圆的本质。

◇设计意图:

“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和掌握的不教。

介绍“如何画圆心、半径和直径”时,既提供自主画图、理解同圆半径、 直径联系的机会,又让学生自己的话解释,逐步贴近数学用语。尊重学生与尊重教材并重。

从验证的角度设问“圆中半径真的有无数条?” 让不同层次的孩子产生不同的思考,这个环节具有多重效能,既传递给学生“经得起检验的东西,才能揭示其规律”,又在验证过程中从不同视角去理解圆。

四、深度研究、联系生活。

1.怎样找到圆心。

(1)学生思考、交流自己不同的想法,结合“生成”引导思考。

学生介绍想法,用圆片演示。

在学生理解后,教师课件呈现,再次引发质疑----为什么这样折出来的就是圆心?

引导学生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设计意图:

“折一折”并不那么简单,要“折”出半径的意义、直径的意义,要“折”出数学的味道。不断地“反刍”半径、直径的意义,加深印象,深刻体会三要素“圆心、半径、直径”间的联系。

(2)再找圆心。

引发思考:无法折一折的圆形怎样找其圆心?

引导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有联系。

充分预设,呈现学生可能出现的思考。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再一次打破学生刚刚构建的“找圆心”的“好”方法,“折一折”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生活中太多的“圆”折不了,设置这样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进行数学思考。学会在解决新问题中发现已有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自主使用学到的知识、概念,解决生活中与圆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与教学伊始呼应,从“方”中进入,回“方”中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轮回现象;领悟数学可以还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应用价值;养成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观察、分析事物的习惯。

六、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简要回顾、梳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小结收获,提出希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数学思考:探索中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的算理。

3、问题解决: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加减法的意义。

4、情感态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观察画面,淘气和笑笑在做什么?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要求学生提出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进入本课学习内容。

二、独学思疑,合作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玉米?

比多比少,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差多少,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呢?

学生用减法计算,算式是: 57 - 42 = ?

57和42都是两位数,你学过哪些两位数的减法计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计算57-42吗?

独立尝试,抽生汇报。

1、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两位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2、把57拆成5个十和7个一,把42拆成4个十和2个一,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结果相加。

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刚才的算法吗?(能)学生尝试。

在小组内一边摆一边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设计意图】首先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再借助小棒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

三、内化展示,点拨引领。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说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师巡视、个别指导,指名生汇报操作过程。

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减法的竖式过程:(师板书过程)

5 7 先在上面写出被减数57,

-4 2 再在下面写出减数 42,个位对个位,十位与十位对齐

1 5 从个位算起,7-2=5,再计算十位5-4=1,得到15。

列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计算的时候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设计意图】通过拨计数器加深学生对位值的理解,为学生理解竖式做支撑,明白相同数位相减的道理。当学生理解了算理后再来巩固计算的具体写法。

四、实践运用,体验成功。

课件出示练习题,指导学生完成。

1、森林医生,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并纠正。

2、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解决问题,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解答过程。

五、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今天解决了哪些问题,是用什么知识来解决的?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四5~9。

教学目标:

1、 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2、 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练习四5。

1) 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 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

2 、练习四4。

1)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 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6+(6+4) 89(2620)

87105 9+(487)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四7。

1)出示第7题的统计表,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要求小明比小红多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3)如果要求小红比小华少跳几下应选择什么条件?(学生解答,集体交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提问题解答,集体交流。)

2、练习四8。

1)出示第8题,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有50名同学加入少先队,有54条红领巾够不够?)

2)有50位同学加入少先队,54条红领巾够不够为什么?

3)你知道红领巾多多少条吗?怎样算?为什么这样算?

3、练习四9。

1)出示第9题,指名说图题。

2)一共拿来40个鼠标,有46台电脑,这些鼠标够不够?为什么?(4046,所以不够)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提问解答,集体交流。)

三、 作业布置。

四、教学后记:通过赛一赛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28例2和做一做,思考题,练习七1,2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验算。

2、引导学生感受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验算。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独立写算式

2、竖式计算减法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28页情景图

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解决问题,学会验算

①独立思考

②列竖式计算

③归纳

三、教学效果测评

1、第28页“做一做”

2、练习七第1、2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8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面积。

教学重点:

熟悉所学实际测量的知识,能正确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P.145页口算(四)。

二、复习指导

1.实际测量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已经知道在测量地面上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应先测定一条直线。怎样做才能测定这条直线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看P.86页的插图及怎样做的步骤。

(2)在进行步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怎样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长度是多少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看P.87页怎样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长度。

(3)学生独立做练习二十第7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

练习二十第5题。

(1)明确各是什么图形?再动手量出计算它们面积所需的数据,并算出它们各自的面积。

(2)比较它们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3)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说明,这四个图形的形状虽然不同,但面积相等。它们的高都等于2厘米,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而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了2倍,但按照它们面积的计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还要除以2,所以它们的面积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9题。

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强调: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它的高和底确定的。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它们的面积就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就不会相等。

四、作业

1.练习二十第8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练习二十第11题及思考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9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用上下描述一下汽车,火车,轮船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课件)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0

教学目标:

1.能利用“一个加数增加,而另一个加数同时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和“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加上或减去同样的数,差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策略。

3.激励学生去探究规律和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灵活巧算的能力。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题,你能发现这几组题中的秘密吗?

生:第一组,第一加数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数不变,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组,第一加数每次减少1,第二加数每次增加1,和不变。

第三组,被减数每次减少1,减数每次减少1,差不变。

师:你们都发现了这些题的秘密,真厉害!

我们今天就要来用这些小秘密!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些秘密使我们的计算更加简便。

二、新授与探究

师:看,小胖他们看到一座美丽的海岛,他们要解决栈道上的数学题,才能登上海岛去游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试一试吧!

探究一

出示:26+18=□ 问:26加18怎样算可以容易一些呢?

学生讨论,请你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尝试解答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①一个加数增加1,另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

②一个加数增加2,另一个加数减少2,和不变。

③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师:对,做加法时,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这就是“巧算”。

(出示课题:巧算)

小结:在两数相加时,我们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数的那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另一个加数相应变化,这样进行计算会变得更容易。

探究三

1、哪一种方法更容易计算?

出示:82-67=□-□= 师:小朋友们,这道题要怎么巧算呢?

生1:82-67=80-65 生2:82-67=85-70 师:这两种都正确,那么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容易计算呢?

生:第二种。(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师:我们再来看看,这第二种方法是怎么巧算的。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

①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1,差不变。

②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3,差不变。

师:你们为什么觉得第二种方法容易计算呢?

生:因为第一种方法在计算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退位,而第二种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点。

师:对呀。我们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3、师:试一试

归纳规律

1、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把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多了。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已经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们现在就去海岛上看一看还有什么题目等着我们!

三、练习与巩固

1、师:请小朋友们用今天学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运用,挑选六道小题中的三题完成。

分组完成六道算式。

师:加法的巧算方法与减法的巧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2、师:这堂课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现在我们就来做个比赛。

比一比,看谁先拿到红旗。

请做的最快的四名学生汇报答案,并给予小红旗。

师:你们都是小能手,请接受奖励。

四、课堂小结

加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减法:将减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1

一、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20名学生,10名男生,10名女生。学生的来源很广,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具体单元安排为: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图形(一);分与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11—20各数;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期末复习;有趣的拼搭和丰收的果园两个综合实践活动。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单元数一数、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七单元分与合,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些内容是学生今后计算学习的重要基础,教材编排时不但课时有所增加,而且增设了“思考题”和“你知道吗”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拓展认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数的认识,增强探索规律的意识和简单应用知识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3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比一比、第四单元认位置、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一方面利用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轻重、远近等,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另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分辨自己的前后、上下、左右,并初步应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再一方面,经过实物、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感知这些几何体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三单元分一分,要求学生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活动,学习分类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以后学习统计和概率领域的内容打好基础。

4、“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结合认识物体安排了《有趣的拼搭》,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安排了《丰收的果园》。让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体验,激发开展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联系现实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结合现实场景,经历数数并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中,体会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探索10以内的加法、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法、减法计算;能应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求和与求剩余(或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能探索一些简单的物体、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长短、高矮;联系生活经验初步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经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能根据物体的数量、形状、颜色或其他标准,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2、数学思考。

(1)在认数过程中建立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在数物体个数的活动中,认识数的含义,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简单的事物;在操作学具的活动中感受数的组成,具有初步的“分”与“合”的思想,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意义,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比较两种物体个数、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活动中体会初步的对应思想,掌握简单的比较方法,具有用语言或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的初步能力。

(2)在理解加法和减法含义以及探索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运算能力。经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选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经过对计算方法的探索、交流,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初步感受思维活动的条理性;经过在多样化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培体会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发展思维能力。

(3)在认识常见几何形体的活动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等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把不同物体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意识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5)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实际情境和问题,初步感受数学抽象和简单推理的意义。

3、问题解决。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多少,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等方面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经过简单的数数、比较大小、加减计算以及观察、操作、分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初步学会用20以内的数描述和交流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能与同学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方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情感态度。

(1)在老师的帮助与鼓励下,对数数、比较、分类、计算等与数学有关的活动感兴趣,具有喜欢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在建立数的概念、认识物体形状、讨论计算方法、表达思考过程等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初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初步具有独立思考并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

(3)在用简单的数表示事物的多少、用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文字、符号表示简单规律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知道用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4)知道在计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等数学活动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建议。

1、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一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他们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准确表达、认真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作业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坐姿、握笔的方法,保护学生的视力。严格要求学生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涂改,认真听题、细心计算、耐心检查,逐步养成书写规范的良好习惯。说到书写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数字写得清楚、美观,还要注意写数字的笔顺,比如:经常有学生把“0”、“8”的笔顺写错。

2、丰富问题情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有趣的情境吸引学生。

教材在选择素材时注重创设形象、生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游数学知识的“海洋”,进行有趣的数学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实际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引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如“数一数”教学中,选择了儿童乐园的场景,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观察、数数、初步感受数的实际意义。再如教学“10以内加法和减法”时,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浇花、植树、游泳、跳高、踢球、乘公交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2)编写生动的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童话故事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学习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森林运动会”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在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经过“小朋友浇花”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现在一共有几人”“还剩几个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数一数、算一算的冲动,主动去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3)设计丰富的活动提高计算能力。

在上一年级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等方面的经验,所以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基本没有问题。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稍有难度,这是后续学习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生必须学好,并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学期末速度要求大约为每分钟8道一步计算式题(直接写得数),正确率要达到90%~95%。由于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计算练习又比较枯燥,因此,老师在强调计算的同时,也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数学扑克、登山夺红旗、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同桌自编计算题交换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经历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给学生锻炼数学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分析,发展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索与合作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真正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在学习加、减法计算,特别是20以内进位加法时,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交流算法,实现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对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感受每种计算方法的优劣,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优化计算方法。

(2)要注重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是一一对应的,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的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4、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一是要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学习“认识1-5”和“认识6-9”这两个部分内容后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另外,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例如,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让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说出指定得数的若干不同算式,启发他们在此过程中自主体会相关加、减式题的联系和区别。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经过题组形式,多次引导学生比较“得数相同的不同算式”和“得数不同的相近算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把握相关式题的内在关联,提高计算的灵活性,并形成必要的技能。

5、适量补充安排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

本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这些题目涉及数和运算的意义、计算的方法和技巧、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数学规律、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等内容。解答这些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拓宽知识视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自身的价值与魅力、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本册教科书还经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两则自主阅读材料,目的主要在于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愿望,启发他们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量补充安排相关的思考题和自主阅读材料。如在教科书29页“照下图这样,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要打()个结”,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中探索规律,解决问题。进一步延伸“把8根短绳连在一起,围成一圈,要打()个结”,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2

一、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个溜溜球)

学生:溜溜球。

教师:想来玩玩吗?

学生:想。抽两个学生上台玩溜溜球。

教师:(问玩溜溜球的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溜溜球的绳子很有弹性,可以伸很长很长。

学生2:在玩的时候线总是直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用溜溜球来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

(板书课题)

[点评:玩具“溜溜球”与线段、直线和射线都有相通之处,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用“溜溜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的思想,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二、教学新课

1.发现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溜溜球真顽皮,一跳就跳到了我们的纸上,(课件显示两个点)变成了两个点。你们能用一条直直的线把这两个点连在一起吗?

学生:能。

教师:但请注意,开动脑筋,尽量想出和别人不同的连法。请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组里一边讨论,一边连。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后交到讲台上。估计学生操作的结果大概有四种情况:图4 3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体现了数学内容的抽象过程,体现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同学们连线的结果大概分为三类。我们先研究第1类。(拿出一张学生连成的线段放在视频展示合上)像这样连的同学请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教师:我们把它画到黑板上。(教师在黑板上画线段)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从1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到第2个点。

教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课件出示图4?4:图4?4比较一下

教师:这4条线段中哪一条线最短?

学生:第①条线最短。

教师:对,在两个点之间可以画很多线。但只有我们画出来的这条线最短。在数学上,这条线叫“线段”。

(板书:线段)线段两端的点叫“端点”。

(课件闪烁端点)

教师: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

学生:能。请一个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量。

教师:通过量,我们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我们接着看第2类。

(拿出学生画出的直线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直线画在黑板上)

教师: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两端延长后得到的。

教师:这条线段的两端还能延长吗?

学生 :能。

教师:对,还能延长。(课件再无限延长两端)这样无限延长后,就成了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教师:教师刚才我们量出了线段的长。你能量出直线的长吗?

学生:不能。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是无限长的。

教师:同学们开动脑筋一画,就画出了线段和直线。我们接着看第3类。看还画出了什么?

(拿出学生画出的两条不同方向的射线)像这样画的举手。

相应的学生举手。

(把射线画到黑板上)

教师:你又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是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的。

教师:(课件根据学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这样吗?

学生:是。

教师: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射线”。

(板书:射线)

教师: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线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你知道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点评:从学生探究出的表象出发分类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从一般到特殊,结构明显、层次清晰,学生容易理解。学生成为参与研究的主体,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2、会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1、 口头完成教师出示的有关数的组成习题。

2、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复习: 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

教师谈话引入,创设情境:蓝灵鼠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今天他又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摆小棒。大家看他是怎么摆的?课件出示与教材图相似的小棒图(先出示30根小棒,再出示5根小棒)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样自己摆小棒。

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探究与体验

1、仔细观察,说出图意,提问并解答。左边摆了30根小棒,右边摆了5根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列式是30+5=35

2、学生按教师要求和同桌举例认识加数、加数、和。

3、学生按图进行操作、交流、表达,然后汇报交流。

4、举例认识被减数、减数、差。

教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组内说,再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出的,并板书:30+5=35

教师讲解加数、加数、和。让学生重复这些内容,举例说说。

回到情景图,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还剩多少根?怎样列式计算?你是怎样想的?交给学生讨论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算理。

讲解被减数、减数、差。方法同上。 教师放手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讨论、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实践与应用

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自主小天地:学生把自己编的题写在书上

完成练一练的1、2、3题(可采用多种形式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看图说题意,并列式计算。

第4题 对口练习:可采用教师和一名学生先做示范(可加、可减)再让同桌进行练习。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永远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参与学习活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具准备: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

(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为什么?

(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面积和面积单位

(1)什么是面积?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

(3)汇报结果

二、新课

1、导入

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2、猜想

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长是多少?沿宽边摆了几个?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验证

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2)

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概括

(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

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想一想:同桌讨论

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

三、巩固

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

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篇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顾。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x=2.44

检验: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边=5×()-3.7=()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

左边=()×()-4×14=()

右边=0

左边○右边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6x=42

⑵6x+35=77

⑶6x+5×7=77

比较:这几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题后有什么体会?

(这几道题方程的解都是一样的,后几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变过来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复杂,解题步骤也相应地增多。体会:再复杂的方程只要解题方法正确,都能化成一般简单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

1、可以把5x看作减数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数?

①2x+2.5=32.5()②2x-30=60()③2x-3×5=45()

④2x×7=42()⑤30×2-2x=12()⑥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说说你的方法。

①7x+15=120的解是x=15。()

②5x-3×6=22的解是x=9。()

③6x÷5=12的解是x=15。()

④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选择第2题的方程其中3题)

4x-7.2=10

0.4(x-5)=16

1.2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与5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以上各题4人小组独立完成后,先交流订正,再集体订正。

第4、5题,要求做错的题目,订正在练习纸的右栏。

三、错题分析。

1、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分析指出错误,并说说理由。(需批改作业时收集)

2、出示常见的错题。

观察下列各题的解方程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指出错处。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练习。

1、根据方程24×6-x=80创作情景(编题)或把下列情景补充完整。(视学生情况而定)

情景:学校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还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选择其中两道方程,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完)

①6x+5×7=70+7

②2×3x+5×7=70+7

③(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⑴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等于12?

⑵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大于12?

五、复习小结。

51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