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什么样的初中数学教案免费模板才算是优秀的呢?这里整理一些初中数学教案免费模板,方便大家学习。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这一课题,通过对传统教法的改进,以全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探究发现过程,体验研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具体例子,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成:y=a(x-h)^2+k的形式,从而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和对称轴。
4、通过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过程,了解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在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中,渗透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操作、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协同合作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能力目标
1、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研究、、、这几类函数图像,得出平移规律,并总结概括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指导教学,力求体现“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内容]
步骤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那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是、.用媒体方式呈现,让学生填空,然后提交.
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课前已经做过)
(1)画出图像经过了哪些过程?
(2)列表时自变量取了几个数?哪几个数?
(3)找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图像。
(4)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让学生结合老师强调的作图注意事项,再画函数的图图像。
然后老师用画函数工具作出的图像。由学生观察作比较。
教会学生用画函数工具画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画法,弄清学生自己所画的不足之处.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几何画板呈现已画好的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图象上的点变化的过程,确认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归纳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老师作总结.
归纳:(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并且开口向上;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轴;
(3)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那么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4)在对称轴的左边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实践一
一、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观察、比较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学生观察、总结、交流
二、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三、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吗?
四、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教师指出就叫抛物线的顶点式。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怎样平移而得到?
归纳:由函数的图象沿对称轴向上(下)平移个单位(为向上,为向下),
向右(左)平移个单位(为向右,为向左)得到函数的图象.
实践二1.由二次函数解析式能否写出它的一般式.
2.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怎样画,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学生努力把它变形为顶点式
牛刀小试(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5)函数,当x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
(6)画图填空: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7)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8)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9)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1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网络完成,然后反馈.
小结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2、会用工具画出、、、这几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几类函数的性质.
3、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这几类函数图象间的平移规律.
4、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这类二次函数的性质.
作业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填空:
(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4.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k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教学目标: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能说出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会用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能力,进一步了解换元的思想方法.并能说出提公因式在这类因式分解中的作用,能灵活应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以及因式分解的标准.
教学重点和难点: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3.灵活运用3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得到新知
观察下列多项式:x24和y225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
(1)它们有两项,且都是两个数的平方差;(2)会联想到平方差公式.
公式逆向:a2b2=(a+b)(ab)
如果多项式是两数差的.形式,并且这两个数又都可以写成平方的形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运用公式
例1:填空
①4a2=()2②b2=()2③0.16a4=()2
④1.21a2b2=()2⑤2x4=()2⑥5x4y2=()2
解答:①4a2=(2a)2;②b2=(b)2③0.16a4=(0.4a2)2
④1.21a2b2=(1.1ab)2⑤2x4=(x2)2⑥5x4y2=(x2y)2
例2:下列多项式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①1.21a2+0.01b2②4a2+625b2③16x549y4④4x236y2
解答:①1.21a2+0.01b2能用
②4a2+625b2不能用
③16x549y4不能用
④4x236y2不能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相信经过大量的重复实验后得到的频率值确实可以作为随机事件每次发生的机会的估计值,体会随机事件中所隐含着的确定性内涵。
2.使学生知道,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且在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但个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频率与机会的关系。
难点:如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教学准备数枚相同的图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已经知道:实验是估计机会大小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某事件出现的频率,当频率值逐渐稳定时,这个值就可以作为我们对该事件发生机会的估计。
实际上,在前面的问题中,即使不做实验,也可以设法预先推测出事件发生的机会,为什么还要花大量时间去进行实验呢?
下面让我们看另一类问题:
一枚图钉被抛起后钉尖触地的`机会有多大?
二、分组实验
1.两个学生一个小组,一人抛掷,一人记录
每个小组抛掷40次,记录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
教师负责把各小组的结果登录在黑板上
2.然后把每小组的结果合起来,分别计算抛掷80次、120次、160次、200次、240次、180次、320次、360次、400次、480次、520次、560次后出现钉尖触地的频数及频率
3.列出统计表,绘制折线图
4.根据实验结果估计一下钉尖触地的机会是百分之几?
5.课本第105页表15.2.1和图15.2.2是一位同学在抛掷图钉的实验中画的统计表和折线图。这与你实验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三、深入思考
如果两个小组使用的是两种不同形状的图钉,那么这两种图钉钉尖触地的机会相同吗?
能把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合起来进行实验吗?
四、概括小结
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
1.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的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比如,以同样的方式抛掷同一种图钉。
2.在相同的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但每人所得的值也并不一定相同。
五、用心观察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实验次数越多,就越有可能得到较好的估计值。那么,总共要做多少次实验才认为得到的结果比较可靠呢?
观察课本第105页表15.2.1和图15.2.2。
当实验进行到多少次以后,所得频率值就趋于平稳了?
(小结:实验到频率值较稳定时,结果比较可靠。这个频率值也就可以作为这个事件发生机会的估计值。)
六、巩固练习
课本第107页练习第1、2题。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你解决的?
注意:通过实验的方法用频率估计机会大小,必须要求实验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八、布置作业
1、课本第108页习题15.2第2题
2、课本第106页做一做
2、数字之积为奇数与偶数的机会
关键词:有效教学;案例;一次函数;口诀记忆法
在全面贯彻落实“减负提质”教育政策的背景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开展有效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其中的关键点就是教师要对所授数学知识加以整合以提高课堂效率。在知识整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对所学知识结构的概括。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能准确地辨别出新旧知识间本质上的差异或相似程度。也只有经过概括的知识结构,才具有稳定的、清晰的概念。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是在原有知识点上构建的,那就需要教师充分地把握教材,对相关数学知识加以概括总结。下面我就对一次函数性质的教学做法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当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这个知识点时经常混淆,甚至有的同学觉得无从下手。纵观近几年中考试题可知,考察一次函数的题目形式多种多样,有选择、有填空,有的渗透在解答题中,有的出现在压轴题中。为了让同学们不再对一次函数性质觉得迷茫,我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归纳,编成口诀,便于理解记忆。
一次函数的一般式y=kx+b(k≠0),它的图像所经过的象限由系数k和b的符号决定,而它的增减性也由k的符号决定,所以不用取点画图,直接根据k和b的符号就可以知道它的所有性质。
在表达式y=kx+b(k≠0)中,k在前,b在后,故分类是先将k分类,分k>0和k<0两类,在这两类条件下再将b分类,有b>0、b=0和b<0三类,而当b=0时,一次函数成了特殊的正比例函数,另当别论,所以共有以下四类。如下表:
在记忆时,只需记口诀“k为正时渐变大,k为负时渐变小。同正不经四象限,同负不经一象限;先正后负不经二,先负后正不经三”即可。
例1:函数y=7x-4经过的象限是。
分析:不需要取点画图,根据它的k=7>0为正,b=-4<0为负,“有先正后负不经二”,即该函数不经过第二象限,所以它只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例2:有这样一道开放性题目:写出一个经过二、三、四象限的一次函数。
分析:只经过二、三、四象限的,就不经过第一象限,有口诀“同负不经一象限”,只要k和b都取负数即可,答案不唯一。
例3:已知一次函数y=kx-k,若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经过象限。
分析:根据口诀“k为负时渐变小”,得知k为负,则-k为正。有“先负后正不经三”,即该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所以它只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例4:已知直线y=(1-2m)x+(4m-1),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m的值或m的取值范围:(1)这条直线经过原点;(2)这条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分析:(1)直线经过原点的,b是0,即4m-1=0,解得m=0.25;(2)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的,就不经过四象限,有“同正不经四”,得1-2m>0和4m-1>0。解得m<0.5和m>0.25。
一、说课程标准
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二、说教材分析
“全等三角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1节的内容。它是学习全等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理论基础,是对线段、角、三角形的提高,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为学习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三、说教学建议
1.注重数学学习的活动性,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
本节学习全等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一个“观察”和两个“思考”,让学生活动得出结论。
2、注重数学学习的基础性,加强基本技能的教学。
教学活动中,学生形成了数学知识和技能后,进行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的掌握能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3.注重数学的规范性,加强数学语言教学。
用符号表示全等三角形及对应元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熟练使用,还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简约美、严谨美。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示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表达习惯。
4.注重数学学习的人文性,选择适宜的教学素材。
教学中选取的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世界。
四、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全等三角形表示方法;
②能熟练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对应顶点;
③掌握全等三角形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并能够利用性质进行简单的几何推理。
2.过程和方法:
①经历探究全等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
②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平移、翻折、旋转等图形变换,培养学生运动的观点。
②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图形美,培养多角度审视问题的意识。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能准确地在图形中识别出对应边、对应角。
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利用其基本性质进一些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教学难点:
能在全等变换中准确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对应边、对应角)。
六、说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
①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②采用启发、分析、设疑、讲练结合的方法,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七、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目的
课前准备辅助图片剪刀彩纸大头针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下面图形,它们的形状与大小具有什么特征?
片断1:图案
片断2:
片断3:
2、学生讨论:
(1)从上面的片断中你有什么感受?上面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你能再举出生活的一些类似例子吗?
(3)动手操作:安排学生自己动手随意去做两个形状与大小相同的图形
图片的收集与制作:
收集学生做的较好的图片。讨论(或介绍)用复写纸、手撕、剪纸、扎针眼等制作类似图形的方法。
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图形的形状与大小的角度去观察图形。丰富的图形和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图案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它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的全等图形。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直观感知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
新知探究
引入新课:全等三角形
1.全等形的概念
(1)给出全等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2)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全等图形吗?
3.引入新课,引起学生认识需要,为后面讲解全等作铺垫。
(3)观察下面三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图形?为什么?与同伴进行交流.
明确:如果两个图形全等,它们的形状一定相同,大小一定相等
(4)思考:刚才每组同学剪下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吗?
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5)思考问题:
在图1中把⊿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
在图2中把⊿ABC沿直线BC翻折180度,得到⊿DBC.
在图3中把⊿ABC旋转180度,得到⊿AED.
123
思考:观察⊿ABC在平移、翻折、旋转过程中是否发生了改变?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①将重合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沿一边所在的直线移动
②将重合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某一个顶点为中心旋转180度
③将重合的两个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翻折180度
结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4.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全等形的概念。可以排除学生对几何的畏难心理,增强他们的信心
5.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直观感知全等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6.通过构图,为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奠定基础。
7.通过动态的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在这一过程中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识别能力。
2.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
(1)观察图形思考:如右图,△ABC与△DEF全等,当△ABC与△DEF重合时
①与顶点A重合的点是哪个点?
②与∠A重合的角是哪个角?
③与边AB重合的边是哪条边?
【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ABC与△DEF全等可表示为:△ABC≌△DEF】
(2)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填空:
重合部分
名称
是否相等,说明理由
顶点B与顶点顶点C与顶点边AC与边边BC与边∠C与∠∠B与∠
总结: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对应定点的方法
①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
②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③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④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
⑤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如上图,△ABC与△DEF全等,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学生探索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8.通过学生观察,教师及时给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并强调全等符号的书写、意义,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的意义
9.通过设计表格填空,让学生及时得到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9.及时地归纳小结,为学生积累经验,使学生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10.自主探究,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堂练习
1、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
2、△ABC全等于三角形△DEF,用式子表示为。
3、△ABC≌△DEF,∠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C与是对应角;AB与是对应边,BC与是对应边,AC与是对应边。
4、判断题: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4)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5.如图,已知ΔABC≌ΔFED,请说出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6.如图,△ABD≌△EBC.
①请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②如果AB=3cm,BC=5cm,求BE、BD的长.
③如果AB=3cm,DE=2cm,求BC的长.11.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与掌握
课堂小结
1、回忆这节课:在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注意挖掘图形中隐含的条件,如公共元素、对应角等,但公共顶点不一定是对应顶点;
3、在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时应注意规范书写格式。
4、通过本节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困惑?你愿与大家分享吗?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反思。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4页习题11.1第1题,第2题,第3题。
选做题:教科书92页习题13.1第4题。
板书设计
11.1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长“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难点: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单项式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点。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现实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材料中个体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抽象、概括单项式及相关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张奔驰在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照片,并配上歌曲《天路》,边欣赏边向学生介绍青藏铁路所创造的历史之最。
情境问题:
青藏铁路西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青藏铁路的伟大成就,激发
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一次情感教育。
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若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或省略不写。
如:100×a可以写成100a或100a。
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代数式整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路程=速度×时间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观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
思考: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独立完成),并观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可交流讨论)。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体积是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则圆珠笔的单价是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
解:(1)6a2、a3(2)2.5x(3)vt(4)-n
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a2=6·a·aa3=a·a·a2.5x=2.5·xvt=v·t-n=-1·n
单项式: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实际背景出发,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猜想和数学经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火眼金睛
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
(1)a(2)0(3)a2
(4)6a(5)
(6)
(7)3a+2b(8)xy2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
解剖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如:-3x的系数是,-ab的系数是,的系数是。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如:-3x的次数是,ab的次数是。
小试身手
单项式2a2-1.2hxy2-t2-32x2y
系数
次数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是否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概念。
单项式的注意点:
(1)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的___,且乘号可_________;
(2)带分数作为系数时,应改写成_______的形式;
(3)式子中若出现相除时,应把除号写成____的形式;
(4)把“1”或“-1”作为项的系数时,“1”可以__不写。
行家看门道
①1x②-1x
③a×3④a÷2
⑤⑥m的系数为1,次数为0
⑦的系数为2,次数为2
设计意图:单项式的书写和表示有其特有的格式和注意点,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注意点。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例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4)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
为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解:(1)12n,它的系数是12,次数是1
(2),它的系数是,次数是2;
(3)a2h,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设计意图:学生能用单项式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试一试
你还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
设计意图: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而且发散学生思维。
大胆尝试
写出一个单项式,使它的系数是2,次数是3.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不同程度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提高
尝试应用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48%,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是;
(2)一辆长途汽车从杨柳村出发,3小时后到达相距s千米的溪河镇,这辆长途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3)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单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能力提升
1、已知-xay是关于x、y的三次单项式,那么a=,b=.
2、若-ax2yb+1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且系数为-3,则a=,b=.
设计意图: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乐趣。
五、小结:
本节课你感受到了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1、单项式的概念: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2、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系数:单项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单项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3、会用单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注意列式时式子要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束寄语
悟性的高低取决于有无悟“心”,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去思考,去发现!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期盼,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六、板书设计
2.1整式
单项式概念探究例1多
单项式的系数概念观察交流尝试应用媒
单项式的次数概念能力提升体
七、作业:
1.作业本(必做)。
2.请下面图片设计一个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单项式表示,并且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选做)。
设计意图:布置分层作业,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让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形式,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以启发引导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1、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用几何图形解释公式;
2、利用公式进行熟练地计算;
3、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索
1、计算:(1)(a+b)2(2)(a-b)2
2、你能用文字叙述以上的结论吗?
(二)合作交流:
你能利用下图的面积关系解释公式(a+b)2=a2+2ab+b2吗?与同学交流。
(三)试一试,我能行。
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x+6)2(2)(a+2b)2(3)(3s-t)2[来源:中.考.资.源.网]
(四)巩固练习
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A组:
(1)(x+y)2(2)(-2m+5n)2
(3)(2a+5b)2(4)(4p-2q)2
B组:
(1)(x-y2)2(2)(1.2m-3n)2
(3)(-a+5b)2(4)(-x-y)2
C组:
(1)1012(2)542(3)9972
(五)小结与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六)达标检测
1、(a-b)2=a2+b2+.
2、(a+2b)2=.
3、如果(x+4)2=x2+kx+16,那么k=.
4、计算:
(1)(3m-)2(2)(x2-1)2
(2)(-a-b)2(4)(s+t)2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39;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8℃~-5℃
北京:-6℃~6℃
深圳:15℃~25℃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六、教具:幻灯片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计算(口答):
(1)1+(-2)
(2)-10+(+3)
(3)+10+(-3)
2、出示幻灯片二:
如图:
这是20__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教师引导观察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10)-(+3)=7
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
2、再看一题:
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问题:计算:(-10)+(+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教师总结: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点评,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3、例题讲解:
出示幻灯片三(例1和例2)
例1计算:
(1)6-(-8)
(2)(-2)-3
(3)(-2.8)-(-1.7)
(4)0-4
(5)5+(-3)-(-2)
(6)(-5)-(-2.4)+(-1)
教师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小明家蔬菜大棚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师巡视指导,最后师生讲评两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课后练习1、2
教师巡视指导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什么
教师点评: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进行计算。
课堂检测(包括基础题和能力提高题)
1、-9-(-11)
2、3-15
3、-37-12
4、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计算
学生观察思考
互相讨论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
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第1小题学生抢答
第2小题找两个学生板演。
学生回答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综合考查学以致用
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易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可以照顾不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知识的应用性。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39;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2.6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10)-(+3)=(+10)+(-3)
(-10)-(-3)=(-10)+(+3)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1:
例2:
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问题探索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展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交流的气氛很热烈,解决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了解数轴的概念和数轴的画法,掌握数轴的三要素;
2、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数轴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方法,本课知识要点如下表:
定义三要素应用
数形结合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帮助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每个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非都是有理数比较有理数大小,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要大
在理解并掌握数轴概念的基础之上,要会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要知道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三、教法建议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数轴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数轴,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
关于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数轴的相关知识点
1、数轴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
(2)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以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有了数轴,数和形得到初步结合,数与表示数的图形(如数轴)相结合的思想是学习数学的思想。另外,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应重视对数轴的学习。
2、数轴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
(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
3。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的写法,正确应写成“”。
五、数轴定义的理解
【学习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学习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
难点: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数轴:规定了__、__、__的一条直线叫做__.
2.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正数大于,负数小于,正数大于一切。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0—p32,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二、精读教材
4.相反数的意义
+3与—3,—5与+5,—1.5与1.5这三对数有什么共同点?还能列举出这样的数吗?
归纳:如果两个数只有__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__,也称这两个数__.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__。如,+3的相反数是—3,也可以说+3与—3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2.3绝对值》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0题)
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A.正数B.负数
C.零或正数D.零或负数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
分析:考查有理数的绝对值,注意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得定义可知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分析:考查绝对值这一知识点.
3.相反数等于-5的数是()
A.5B.-5C.5或-5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分析:考查相反数的基本概念。
2.3绝对值》同步练习
10.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A.-a一定是非负数B.-a一定是负数
C.a一定是正数D.a不能是0
11.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a一定是一个负数;③没有绝对值为-3的数;④若a=a,则a是一个正数;⑤-20__的绝对值是20__.其中正确的有__.(填序号)
12.若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距离为6,则这两个数为()
A.+6和-6B.-3和+3C.-3和+6D.-6和+3
一、课题2.4有理数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五、教学用具
三角尺、小黑板、小卡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
(1)(-2.6)+(-3.1);(2)(-2)+3;(3)8+(-3);(4)(-6.9)+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
(1)-(-6);(2)-(+8);(3)+(-7);
(4)+(+4);(5)-(-9);(6)-(+3).
3.填空:
(1)______+6=20;(2)20+______=17;
(3)______+(-2)=-20;(4)(-20)+______=-6.
在第3题中,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在小学里就是减法运算.如______+6=20,就是求20-6=14,所以14+6=20.那么(2),(3),(4)是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1)(+10)-(+3)=______;
(2)(+10)+(-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即(+10)-(+3)=(+10)+(-3).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问题2(1)(+10)-(-3)=______;
(2)(+10)+(+3)=______.
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的结果是多少?
于是,(+10)-(-3)=(+10)+(+3).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强调运用此法则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减数变号(减法============加法)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
(1)(-3)-(-5);(2)0-7.
例2计算:
(1)18-(-3);(2)(-3)-18;(3)(-18)-(-3);(4)(-3)-(-18).
通过计算上面一组有理数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
在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被减数,在有理数减法中,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了,只要减去一个负数,其差就大于被减数.
例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阅读课本63页例3
(四)、小结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
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五)、课堂练习
1.计算:
(1)-8-8;(2)(-8)-(-8);(3)8-(-8);(4)8-8;
2.计算:
(1)16-47;(2)28-(-74);(3)(-37)-(-85);(4)(-54)-14;
(5)123-190;(6)(-112)-98;(7)(-131)-(-129);(8)341-249.
3.计算:
(1)1.6-(-2.5);(2)0.4-1;(3)(-3.8)-7;
(4)(-5.9)-(-6.1);
(5)(-2.3)-3.6;(6)4.2-5.7;(7)(-3.71)-(-1.45);(8)6.18-(-2.93).
利用有理数减法解下列问题
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八、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2.6知识技能的2、3、4和问题解决1
九、板书设计
2.5有理数的减法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例1、例2、例3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十、课后反思
一、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P83例2)让学生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2(补充)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课堂引入
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三、例习题分析
例1(P83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QR=30;
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四、课堂练习
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B、C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
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2)2x-3;(3)-7;(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2)a-b;(3)a2+b2;
(4)(a+b)(a-b);(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2)(a-1);(3)(5a+7);(4)a2+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2)(m)m个?
(三)、课堂练习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用代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2);(3)2x2+2;(4)y(y+3)?〕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练习设计
1、用代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3.2代数式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教学后记
由于列代数式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故在设计其教学过程时,注意所选例题及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的培养。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我确立了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及探究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角的辨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纸片、直尺。画有相关图片的作业纸。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皮皮公司接到一批三角形架的加工任务,客户的要求是所有的三角形必须全等。质检部门为了使产品顺利过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逐一检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都相等。技术科的毛毛提出了质疑:分别检查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固然可以。但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更优化的方法,只量一个数据可以吗?两个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毛毛已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同学们是否可以和毛毛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
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如:
边
1
2
3
角
3
2
1
教师提出3个角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实质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明确今天的任务:讨论两条边一个角是否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师生再共同探讨两边一角又分为两边一夹角与两边一对角两种情况。
活动四:讨论第一种情况:各小组每人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只用直尺和剪刀),怎样才能使各小组内部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呢?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通常可以先从特殊情况考虑,再延伸到一般情况。
活动五:出示课本上的3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猜想,再测量或剪下来验证。并说说全等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六:小组竞赛: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30°,有两条边分别是7cm、5cm,看哪组先完成,并且小组内是全等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便于发现边角边的识别方法。
最后教师再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
若有小组画成边边角的形式,则顺势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否则提出:若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活动七:在给出的画有的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另一条边为5cm),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让学生在给出的图上研究是为了减小探索的麻木性。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在辨析中再次认识边角边。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三)例题教学,发挥示范功能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充分地发挥好例题的教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将充分利用好这道例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理能力,同时,通过对例题的变式与引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我将出示课本例1,并设计下列系列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知识获得与应用”的理想彼岸。
问题1:请说说本例已知了哪些条件,还差一个什么条件,怎么办?(让学生学会找隐含条件)。
问题2:你能用“因为……根据……所以……”的表达形式说说本题的说理过程吗?
问题3:ADC可以看成是由ABC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的?
在探索完上述3个问题的基础上,对例题作如下的变式与引伸:
ABC与ADC全等了,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连接BD交AC于O,你能说明BOC与DOC全等吗?若全等,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体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一思想。
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也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水平,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1)基础知识应用。完成教材P139练一练2。
(2)已知如图:,请你添加一些适当的条件,再根据SAS的识别方法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发现对顶角这一隐含条件。
(四)课堂小结,建立知识体系。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重点是将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对边角边的识别方法进行一次回顾。
(2)你还有哪些疑问?
附板书设计:
三角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两角一边
探究活动一: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要几个条件
一角两边
一个条件行不通两个条件行不通三个条件
三边
探究活动二: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特殊------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