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

| 新华0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大多数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前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学生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精算,在本课的估算中,他们还必须将三位数估成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计算。又因为估算本身就是一种开放型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三年级的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的方法都在形成过程中,所以,本课必须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进行合理的估算。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结合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同时重点突出估算的策略和方法:

一是教学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估算的策略。

二是教学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而这也正是本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

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

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

(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教师要加以表扬。同时引导:因为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并没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准确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2)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的情况,其实啊,精确的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用大致的估算,同样也能解决上面的问题。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之后,我们都能用今天学到的估算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3)点明课题并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复习,既进一步巩固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也是为接下来的估算作知识迁移的原始储备;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利用估算同样可以直接来解决问题,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先算后估的方法。】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教学例4。

1.提出问题:我们要先算出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大概有多少人。那这道题我们应该怎么估算呢?你们想自己试试吗?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师巡视,及时到各小组中听听学生们的想法。

3.学生汇报估算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了解的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组汇报,教师做适当引导。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但重点让学生汇报以下两种:

(1)将221看成200,239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知道221+239>400,但无法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50,因为450>441,所以坐不下。

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已经整理好的两种估算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回顾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

①相同点是:都是将两个数往小估,估成一个整百数或者是与之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中间数。

②不同点是: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不合理;第二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

(2)反思:小组讨论: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

①引导学生发现:那是因为第一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与这两个数本身的误差比较大。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误差小。

②教师强调:所以,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并不是随意的往大估或往小估,也不能随意的估成整百数或整十数。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单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5.介绍其它算法:请学生汇报其它算法,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可以补充。

(1)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40,这样算出220+240=460。因为第一个数估小了1,而第二个数估大了1,所以估出的结果就是精确计算的结果。因为460>441,所以座位不够。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比较反思,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和估算策略的渗透。使学生明确估算时,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问题的情境灵活选择估算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切忌生搬硬套。】

(二)反馈练习: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估算方法。

3.学生汇报完毕,教师重点讲解下面的方法:

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441,所以坐得下。

4.比较分析:本题的估算策略与上题有区别都是将两个数往大估:一个估成整百数,一个估成整十数。

【设计意图:通过反馈练习,让学生独立尝试选择估算策略、运用估算方法来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方法。】

三、多种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1)给数找家:P17练习三的第5题:课件呈现第5题,将集合圈改成小房子,学生先独立在书上完成,而后汇报,学生直接说结果,教师点击课件,相应的数就飞进相对应的小房子。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抓鱼:P17练习三的第6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要说出估算的过程。教师在课件上完成操作。

(3)我是妈妈的小帮手:P17练习三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估算策略与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整理方法。

2.变式练习P17练习三的第7题。

(1)课件呈现题目: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已知飞机票是700元,动车票是218元;所求问题是: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因为是求大约便宜多少钱,所以本题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就行了。

(2)学生独立尝试,估算解决。

(3)汇报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700本身就是一个整百数,只要将218看成200,用700-200=500,所以大约便宜500元。

如果有学生说出:将218看成220,用700-220=480,所以大约便宜480元;教师对于这样的方法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充分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运用所学估算策略与方法来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体会估算的策略与方法是与问题的具体情境来决定的,感受灵活运用估算策略与方法的重要性。】

四、全课小结,质疑延伸

(一)师生共同小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教师延伸: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了一些最基本的估算策略与方法,今后还有更多的估算策略与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去探索!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整理小结,再一次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提出疑惑,同时,教师对学生将来的估算学习进行简单的延伸】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近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近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

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

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

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

360×3=1080(个)

(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个)

(3)用竖式计算。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交流,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

如果出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

3.介绍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

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

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

边说边完成板书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单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

生:这样写很简便。

师:刚才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

4.教师谈话,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

生:40×30。

师:口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

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

5.教师介绍竖式计算,边说边写出竖式。

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

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

三、尝试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竖式。

全班交流。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问题。

师:观察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因为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因为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

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与交流。

四、课堂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1)师生一起估计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说法。

26×40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积最多是三位数,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

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

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因为70×30=2100,所以,70×36的积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

(2)鼓励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一定是四位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计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一定是四位数。

2.练一练第2题,口算比赛。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再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

二、教学准备:

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

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

(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

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2)第二次比较。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3)第三次比较。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

(4)第四次比较。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的办法吗?

2、同桌学生讨论。生:求出几个同学的平均数。

3、现场测量台上同学的身高。

4、学生尝试练一练,指名板书。

5、比较结果。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6、小结:看来平均数(板书课题)还真能帮肋我们解决一些问题。

二、延伸拓展,形成统计观念。

1、感悟平均身高。师指着平均身高:这个身高是你们当中__同学的身高吗?那它是什么?

2、全班的平均身高。师:现在要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怎么办?

生:先把所有的身高加在一起,再除以有40人。

师:是个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知道全校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有什么办法?

生:......

3、选取样本。师:但是现在在课堂里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1)学生参考选取第一排或第五排。

(2)选取第一组的学生比较有代表性。

4、估计。

师:你们先估计一下,第一组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生:......(不会比最大的大,比最小的小)

5、学生计算。

6、进一步感悟平均数。

师:是__同学的身高吗?我们可以推测全班的同学身高,全校四年级同学的身高,甚至是更大范围的四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

7、小结方法。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

生:先求总数(板书),除以人数,等于平均身高。

三、应用提高,深化统计观念。

1、举例。师:其实生活除了求平均身高外,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平均数,能举个例子吗?......

2、你觉得有危险吗?

小朋友说:我身高140厘米,在这里游泳不会有危险。

2、猜猜看:

3、根小棒,平均3根小棒,平均每根长10厘米每根长15厘米

(1)猜测。师:如果从第一个袋子里拿一根(标上序号),第2个袋子里也拿一根,哪个袋子里拿出的长一些?

(2)举例。师:能举个例子吗?同桌商量一下。

(3)汇报。

3、变式练习。

(1)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第三天共印87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87)÷2=63(万张)

②(39+87)÷3=42(万张)

(2)在龙港万科印业公司的印刷车间,第一天印39万张商标,第二天上午印22万张,下午印23万张。他们平均每天印多少万张?

①(39+22+23)÷2=42(万张)

②(39+22+23)÷3=28(万张)

质疑:为什么两个数要除以3?三个数相加要除以2呢?

小结:像这样的天数、人数,我们可以称为份数。(平均每天的张数、平均身高可以称为平均数)

4、读信息,了解最新动态,解决实际问题。

(1)你在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计算前,你先估计一下,第二十五届到第二十八届平均每届获金牌的块数?并介绍你是怎么估计的?

(3)计算--课件验证。

(4)根据这幅图的发展趋势,你能预测一下20__年能获多少块?

四、全课总结。

以“比身高”作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题,通过现场简单的两人比较,四人,六人,七人的比较,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比较的量在不断的变化,结果也不断在变化,在矛盾迭起的活动中,不断寻找平衡,寻求合理的比较方法。

通过教师言语的引导,制造在大范围的情况下,求平均身高这么一个矛盾,怎么办?促使学生经历寻求“样本”的过程,致使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

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中,突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体现开放性,变通性,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发展。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开场白: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比赛--比身高。板书:男、女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但是今天先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我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

师:你们说谁比较高?

生:男同学。

师再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谁比较高?

生:还是男同学。(男同学似乎很得意)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此时学生大笑。

师:你们笑什么呢?

生:这个男同学这么矮?

师:你们听过一句话吗,浓缩就是--精华。更何况,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过几年后,他可能会长得比你们高呢。

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

生:是男同学。

生:是女同学。

生:一样高。

师:怎么比呢?

生:把男同学高的部分“切下来”补到矮的身上,女同学也用这种办法,再比较。(还没等这位同学说完,其它同学就大笑,一致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生:可以把男同学或女同学的身高加起来,再比较。

另一学生似乎心领神会:找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比较,求出相差数,再找第二、第三个男生和女生比,最后比一比相差数的办法。

师:如果再请上一位女生(比平均水平稍矮一点)呢,是男同学高,还是?

生:女同学或不公平。

生:还得再叫一位男生上来。

师:如果不请男同学上来了,你觉得还有其它比较办法了吗?

同桌讨论。

生:求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六、教学反思:

1、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也即仅仅有益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郑毓信语)。开课这一情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为了引出平均数这一概念。从第一次、第二次简单的进行比较,学生一看就明白,当出现三人比较时,学生开始犯难了,有的学生觉得男生高,有的觉得女生高,有的认为一样高等,出现意见不一,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切”的办法(当然这种方法不近合理,但也是学生对移多补少的形象化解释)、求和比较的方法(这一方法为求平均数打下铺垫)、还有的学生受到“移多补少”方法的影响,想出了求相差数的方法等,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通过第四次身高的比较,出现不合理的因素,逐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平均数,从而学生自发解决了求平均身高,也初步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2、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在“比身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观察、比较中迎接挑战,这样一个活动,在平时课堂中可以信手拈来的一个情境,在学生的争论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这种以情、趣开路的情境中,学生学得主动。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109页的等量代换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作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角等量代换的意义,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中理清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从而解决等量代换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西瓜、苹果、砝码卡片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情感激励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夸夸自己。

2、师:同学们的优点真多,老师欣赏你们的自信,更相信你们在课堂上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1、出示面值100元一张人民币。

师:同学们,一张面值100元的钱可以换几张面值10元的钱呢?(9张、10张、11张),你想选几张?

生:10张。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面值100元的钱和10张面值10元的钱相等。

师:相等数量进行交换,在数学里面叫做:等量代换(老师板书),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2、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曹冲利用了谁的重量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生:石头。

师: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师:是呀!曹冲才7岁就有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了大人们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你们愿意学习这种思想方法吗?

二、进入情景,探究新知。

1、理解中间量。

课件出示一串葡萄和一个菠萝。

师:你们是否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可不可以交换呢?

生:不可以。

师追问:为什么?

生:因为不知道它们的价钱。

师:谁可以给它们分别定一个价钱使它们可以交换呢?

生: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一串葡萄和一个菠萝本来并没有直接的等量关系,所以不可以交换,但你们却用价格使它们有了等量关系,价格就像一座桥一样把本来并没有关系的葡萄和菠萝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价格就是葡萄和菠萝的中间量,生活中的等量代换就是借助这样的中间量进行的。(板书:中间量)。

2、课件出示例二的情景图。

师:你们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个西瓜的重量=4千克的砝码

1千克的砝码=4个苹果的重量

1个西瓜的重量=()个苹果的重量

师:如果要知道西瓜和苹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找哪个物品为中间量呢?

生:砝码。

师:根据以上信息,请帮助小芳找到答案:1个西瓜与几个苹果同样重?请在小组内摆一摆、换一换、说一说是怎样推算的。

生:学生小组进行操作交流。

生:学生反馈讨论结果:1个西瓜的重量=16个苹果的重量。

师:让学生完整地叙述推导过程,并课件演示代换过程。

教师小结:曹冲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你们用价格作为中间量,使葡萄和菠萝可以代换,刚才我们又借助砝码作为中间量,用16个苹果代换了4千克砝码。人们借助中间量进行等量代换的方法一直应用到现在。

三、联系实际、应用巩固。

古代的时候没有钱币,人们到市场上不是买卖东西而是以物品换物品,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古代的物品交换市场?

生:想。

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时空遂道去看一看,但在时空遂道里有两道难关,有没有勇气接受挑战?

1、动物出难题:

课件出示跷跷板图: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一只羊的重量=四只兔子的重量

一只兔子的重量=两只鸡的重量

一只羊的重量=()只鸡的重量

师:要知道羊和鸡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谁做中间量,把羊与鸡联系起来呢?

生:兔子。

生: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再同桌交流汇报。

师:进行课件演示代换过程。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局部的名称。

2、使同学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活动,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使同学通过了解小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星期天,小明和好朋友小红一起到新星文具店购买文具,文具店里的东西可真多啊。(课件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图中标明四把三角尺或直尺的价格,分别是:2角、5角、8角、3角。)

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

1、教学整数局部是0的小数。

(1)提问:小明想买一把尺子,猜猜他可能买哪种价格的尺子?

根据同学回答板书:2角、5角、8角、3角。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尺子的价格,它们都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假如用元作单位,怎样表示上面商品的价格呢?

同学回答的同时,对应着上面的价格板书:2/10元、5/10元、8/10元、3/10元。

提问:你能分别说说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表示的意思吗?

引导:像上面的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边讲解边板书)如:2/10元可以写成0.2元,0.2读作零点二(师生齐读)。也就是说,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既可以用2/10元来表示,也可以用0.2元表示。

提问:你能说说0.2元表示什么意思吗?会写这个小数吗?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5/10元呢?

追问:0.5元表示什么意思?

同学回答后练习读、写0.5。

再让同学说一说怎样用小数表示8/10元、3/10元,并读、写0.8和0.3。

谈话: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39;应用,我们再来看一些例子。

(2)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提问: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量得的结果是多少?

再问:你能用米作单位分别表示课桌面的长和宽吗?(同学分别用5/10米、0.5米表示课桌面的长,用4/10米、0.4米表示课桌面的宽。)

(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的尺子图。

提问:小明买了这样一把1米长的尺子。它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指1分米的刻度)这里的1份是几分米?假如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呢?

课件出示相应的填空,谈话:你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再在书上第101页的第1题中填一填。

同学练习后,指名汇报。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口答。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分母都是几?

小结:十分之几用小数表示都是零点几。

(5)游戏:对口令。

教师说一位小数,同学说表示几分之几,或教师说几分之几,同学说小数。同桌相互做游戏。

2、教学整数局部不是0的小数。

(1)谈话:我们再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这里还有两件文具。(出示例2的情境图)圆珠笔多少钱1支?笔记本多少钱一本?

提问:你能用小数表示圆珠笔的价钱吗?自身先试一试,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并读、写1。2元。(着重让同学说一说自身是怎样想的。)

再问:怎样用小数表示笔记本的价钱呢?

小结:用小数表示几元几角,可以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就是几点几元。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的小数和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讲解: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像上面的0.5、0.4、1.2、3.5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局部,右边是小数局部。(相机板书:小数点、小数局部、整数局部)

提问:你能写出两个小数吗?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听,并指出小数的整数局部和小数局部。

指名汇报。

三、应用与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让同学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找朋友。(把分数和相应的小数用线连起来,题略)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同学独立练习,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延伸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延伸:今天我们学习的都是一位小数,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位数更多的小数,更全面地认识小数。假如感兴趣,同学们可以自身找一些资料看一看。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小故事导入新课

放寒假时小红去了一个度假村。一天她去度假村旁的森林公园玩,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她该向东、西、南、北哪个方向走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

3.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养成验算习惯。

(二)教学准备

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

复习。

(1)出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复习”。

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回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回忆。(教师带领学生翻阅本单元知砾-点明各知识点)

(3)复习。“

①归纳分类。

a.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把下面的算式分类:

270÷95030÷5800÷53640÷7

9122÷3576÷80÷6

b.学生在各自的草稿本上分类,教师巡视指导。

c.指名说说,你是按照什么方法来分的?

d·:想的方法不同,分出的结果也不同。

②复习口算。

a.课件显示。

口算:270÷9800÷50÷6

笔算:3640÷7.5030÷59122+3576÷8

b.指名做口算题,教师分类板书算式。

c.说说270÷9你是怎样算的?

d.说说0÷6的结果为什么等于零?(课件显示0除以任何不是0都得0)

:在今后的计算中,能用口算的一般不用笔算。而上述所列算题口算比较困难,我们就用笔算。

③复习笔算。

复习笔算。

④学生独立计算576÷8,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训练情况。

⑤指名请同学说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课件显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

第一步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第二步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第三步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⑥学生独立计算:5030÷59122÷3,教师巡视重点提醒: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

b.复习验算。

④教师提问,谁知道5030÷5的得数1006,是正确的,说说你的验算方法?

⑤集体练习,指名板演,集体校对,强化除法验算方法。

2.和质疑。

今天我们了哪部分知识?同学们还有问题吗?

3.练习巩固。

(1)填空。

①624÷3的商是()位数,商的()位上是0。

②3540÷5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写在()位上。

③要使66口7口商的中间末尾都有0,左边的口可以填

(),右边的口可以填()。

(2)在O里填上>或<。

1918X5095006120÷90600

2469X3074009051÷701300

学生练习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口算,列竖式算,估算,做除想乘时)

(3)病题门诊。

4.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864÷45580÷96054÷67÷3

3015÷61464÷87503÷57084÷7

(2)列式计算。

①8的4倍是多少?乙,

②比3620少567的数是多少?

③一个数的7倍是3675,这个数是多少?

④8除6090,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⑤5个1306是多少?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8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倍的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倍的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比率。比率这一概念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以后学习比例、一元函数的基础。理解两个量的倍数关系(比率)也是学生乘法认知结构建立的重要方面。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此基础上学习倍的认识,能够准确领会教材的层次和紧密衔接的用意,把握教材例题前后的联系。

备内容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1课时)倍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1课时)

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1课时)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操作活动中,获得“倍”的概念的直观体验。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通过具体情境,经历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备重难点

重点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3.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难点

1.理解“倍”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2.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

3.理解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一定的指令正确搭出立体图形,能正确运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通过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法,老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指令有:“横着摆2个”,“左侧正方体上方竖着摆3个”,“在最右侧的正方体的前面放一个”等等。

3.学生同桌间游戏。可以让一位学生发出指令,另一位搭立体图形,然后交换。

4.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要求学生通过尽可能少的提问来搭出正确的立体图形。

提问:你搭的立体图形用了几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几个正方形?

回答:用了3个正方体,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

提问:从侧面看是几个?

回答:2个。

提问:上面的方块在左边还是右边?

回答:右边。

是这个图形。

三、操作活动三

教师讲解三视图,让小组学生根据三视图信息完成立体图形的搭建。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况进行升华。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0

复习内容:

简单的数据分析、求平均数,小数的读写、简单的加、减法。(课本第113页的第5、第115页的第9、10题,练习二十五的第5、10~12题。)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统计知识点

1、出示:某地区1994~20__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__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

(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

20__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读法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

2.540.094006.575.67.089123.59800.922.709

(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0.69元〇0.7元4分米〇3.8分米1.2米〇0.12米

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5+4.3=1.8+0.4=1.1一0.4=

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

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与体验活动,逐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体会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适时向学生渗透学会珍惜时间的理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建立对1秒的时间观念,经历体验秒长短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激动的一刻。现在,我们开始倒计时:十、九、八、七……

我们倒计时时,每数一个数用了多长时间呢?对,是一秒。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秒的认识。

二、观察探究,建立认识。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先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闹钟,然后小组内交流,回答问题。

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长的有什么特点?

秒针走一小格是几秒?走一大格又是几秒?

秒针从几开始走的?

2、认识几秒

秒针从12走到1是几秒?秒针从1走到3走了几秒?从2走到5走了几秒?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如果秒针要走10秒可以从几走到几?

你还想让秒针从几走到几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知道1分=60秒

师问: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学生可先进行大胆猜测,发表不同意见。

组织学生观察钟面,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交流。

小结: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所以1分=60秒,60秒=1分。

(二)实际感受,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1、1秒的时间你能做什么呢?多媒体课件上倒计时一秒,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秒能写一个数字,1秒能深呼吸一次,1秒能眨一下眼睛

2、感受15秒

从1数到15,从中感受一秒的节奏和15秒的长度。

3、学会估计时间

听一段30秒长的音乐,让学生估计这段音乐用了多长时间。

(三)建立1分钟的时间概念

学生根据体验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写字、写数、画画等,让学生感受1分钟时间的长短,体会1分钟的价值,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很珍贵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

三、巩固应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煮饭大约要20()

爸爸每天需要工作8()

刷牙大约需要2()

用钥匙开门大约要用5()

2、我会计算

1分=()秒2分=()秒120秒=()分

2分30秒=()秒90秒=()分()秒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秒,关于秒你还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一秒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知道了1分=60秒,还知道了1秒虽然很短暂,但却十分重要。时间是从一秒一分中积累起来的,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一秒的时间。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2

一、说教材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力,在探索交流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难点: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钟面、口算卡片、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目标,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引导观察、学具操作、组织讨论探索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学法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议一议、做一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感知秒,体验秒,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中共同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这节课我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回想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认识1秒

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钟面,想想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秒的知识呢?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

这一小节,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反馈等学习活动,探索出:秒针是钟面上最细最长的一根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2、认识几秒

出示课件,提问:秒针从数字几走到数字几经过了多少秒?为什么?这样反复多次地练习,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可能有的学生是一小格一小格地数,有的是一大格一大格地数,体现方法的多样化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优化。

3、探究分与秒的关系

让学生认真观察钟面,想一想: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秒?秒针走了一圈后分针有什么变化?从分针与秒针的走动,你发现了什么?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看法,最后全班汇报。得出结论:1分=60秒。(板书:1分=60秒)

分与秒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所以在这一小节我采用个体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总结的方式来解决。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给予学生充分信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培养他们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实验活动,体验时间

①体验1秒

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嘀嗒”声感受一秒的时间,再让学生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的时间。可能有的1秒钟会拍一下手,有的会翻一下手腕,有的会眨一下眼睛,就让学生用自己想的动作跟着“嘀嗒”声做一做,充分地体验时间单位“秒”。

②体验1分钟

让学生拿出口算卡片在1分钟里进行口算练习,体验1分钟的长短。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我是这样考虑的:口算是我们数学课堂一项基本的训练,把它作为1分钟的体验内容,可以让我们活动的数学成分更浓,让学生对1分钟有更充分的体验和感受。

5、知道1秒的价值,懂得珍惜时间

播放课件,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将刘翔110米栏夺冠的成绩和一些现代化工具在1秒钟里创造价值的一些数据,让学生感受到1秒虽短,但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借此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和爱国主义教育。

6、时间名言欣赏

通过欣赏时间名言,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情感的熏陶。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每天大约睡()小时,大约需要20(),大约需要25()

2、练一练。

(1)1时=()分1分=()秒

(2)秒针走一圈是()秒,走半圈是()秒。

(3)钟面上有()大格,有()小格,又细又长的针叫()针。

通过层次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评价,享受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

让学生自己归纳所学内容,既能使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又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享受成功的喜悦,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概括能力。

五、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用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简洁明了。

板书:

秒的认识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1分=60秒

在这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实践体验,鼓励他们去讨论、去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地翱翔!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千克、克和吨的质量观念。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和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3、初步经历质量单位的形成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巩固千克、克、吨的认识。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某超市招聘售货员的考试,要求应试的人员必须掌握最基础的质量单位的有关知识,刚好我们才学过了这方面的知识,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称物品,认秤。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下面两样物品称出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

2、贴标签。

以给商品贴上质量标签的游戏形式出现,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补标签。

教师创设情境:“下面这些物品和动物的质量标签上的质量单位漏写了,你能把它们填补完整吗?”学生用不同的手势表示“千克、克、吨”,集体完成,并请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

4、比较下面物品的轻重。教师用第3题中单纯的式子变为比较两种标明质量的物品轻重,吸引学生参与。

复试

1、第5、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第7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理解图意;尝试列式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第8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同桌交流。

4、第9题。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全班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第10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交流,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10克10克地称5次;先称30克,再称20克;先称2个20克,再称10克等。

6000克=( )千克 3 g=( )g

4吨=( )千克 6000 t =( )g

4千克500克=( )克 3吨70千克=( )千克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第11题。这道思维训练题蕴含着代换的数学思想,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梨子摆一摆,增强直观性。解题思路是:3个苹果和3个梨合起来刚好和9个桃子一样重,所以1个梨和1个苹果应和3个桃子一样重。学生若有其他的合理想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描述具体的事情。

2.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时刻,会画时针分针,会根据具体情境计算所经过的时间。

3.感受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三、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四、教学具准备

一段音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故事《一分钟》:

班杰明接到年轻人的求救电话,向他诉说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他约年轻人到房间好好谈一谈,当年轻人赶到班杰明房间时,里面乱七八糟,狼籍一片。班杰明让年轻人在门外等一分钟,一分钟后,门打开了,房间整理的井然有序,而且还有两杯刚刚倒好的红酒。没等年青人把满腹的有关人生和事业的话题说出来,班杰明就客气地说:“干杯,你可以走了。你进来已有一分钟了。”年轻人若有所思地说:“您让我明白了一分钟能做许多事,可以改变许多事情的道理呀!”说完,便开心地走了。小结:班杰明知道一分钟能做许多事,也能让别人知道一分种的内涵,正如古人所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育我们即使一分一秒也要珍惜。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一分钟虽然那么短暂,但是集少成多。所以,我们应该灵活运用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还要向班杰明学习,让我们身边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表

(1)认识钟面的格数认法

在图上指出一大格,一小格,并知道共有12大格,每大格有5小格,整个钟面共有60小格,

通过简单乘法得出为什么钟面会存在60小格。

(2)认识分针(感受1分钟)

会看:较长的针是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

安静一分钟!感受!或者让学生们在这1分钟内能做什么?

(3)认识时针

会看:较短的针是时针,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

说出时针与分针、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

分析:时针走1大格,分针会走几小格。

1分=60秒

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4)及时练习:

①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②分针走半圈是()分,秒针走半圈是()秒。

③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答案:①60;60;1;1②30;30③5;300;1;1;1

2.认识时间(要求写法)

①从8:40到9:30经过了()分;从2:30到4:40经过了()时()分;从6:10到6:45经过了()分。

②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答案:①50;2;10;35②小英

(三)拓展延伸

1.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一节课40(),课间休息10(),写15个字大约2(),唱一首歌大约3(),拍5下皮球6(),淘气跑50米用了15(),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答案:分;分;分;分;秒;秒;时。

2.时间换算

1分10秒=()秒1时30分=()分

76分=()时()分95秒=()分()秒

答案:70;90;

1,16;1,35

3.经过时间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答案:3时;15分;15秒

4.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1分○10秒

2时○120分5分○500秒240秒○4分

答案:<=>

=<=

5.连线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8小时15

妈妈每天上班30分钟26

看一场电影5分钟37

做眼保健操1小时40分钟48

6.解决问题

1.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

答案:4时10分=3时70分3时70分-3时30分=40分

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40到校,他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

答案:7时40分-15分=7时25分

三年级数学《集合》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 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 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2)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3) 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画图、写汉字都可以 )

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时,可以像这位同学一样用这个数1/2来表示。”

你们知道这个数叫什么名字吗?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体验感悟二分之一 的具体含义

1、师:(出示实物图形)你们看,现在我手中有个苹果,想想你可以怎样得到它的二分之一 呢?(切)

可现在老师手中拿的是苹果的图片,那你怎么才能得到他的二分之一(对折)

师:为什么对折?

师:是的,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说明是平均分。(不说对称)

(贴半个苹果图)

师:我们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

说一说。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苹果的 二分之一(找3、4个学生说说)

师:那另一半苹果呢?

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为什么?

小结:(我们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二份,这是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这是其中的另一份,它也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这两份 合起来就是这个苹果。)小声说说。

2、再找人说说二分之一的涵义

3、师:我们刚才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得到它的 二分之一吗?要求: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 。

师:(将作品贴到黑板上)生说:怎么折的?怎么得到了长方形的 二分之一?

指板书说:你们看这些长方形的大小不同,折法也不同,这里还有苹果,为什么其中的一部分都可以用 二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小结:看来不论是一个苹果还是一个长方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

4、验证比萨饼:为什么不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5、理解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圆课件)

6、理解形状不相同大小相同的图形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出示正方形课件)

7、判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三、在探索体验中理解认识其它分数并写出分数

1、我们一起研究了二分之一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三分之一 。

出示课件: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边说边写先写分数线,在写分的分数分母,最后写取的份数分子。

2、现在静静地想想: 里面的“3”和“1”各表示什么意思?分数中间的横线,你知道它表示什么吗?(同桌讨论)3表示的平均分成3份,它叫分母,1表示的是这3份中的一份,它叫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的是平均分,它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3、书空:用手在桌子上写写三分之一

4、你能不能用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用阴影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 ?看看谁的方法多?

师:(收集不同的作品黑板展示)有反馈,谁是这样折的?统计

师:都能用四分之一 表示吗?(个别要验证,较难、没有折出来的老师出示一个)

师: 你们真棒,一张正方形的纸,有这么多不同的折法都得到了它的 四分之一。

5、其实,除了图形中有分数,在我们身边也到处都有。例如:咱们班有36人,你是咱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36)

如果有个大蛋糕, 刘宇佳这一组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6)

如果女生来平均分这块蛋糕,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15)

如果全班来平均分这块,每人得到这块蛋糕的?(板书:1/36)

想: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越少)

6、大家还想认识那些分数?你能自己举个分数的例子吗?

师:这样说下去,说得完吗?

生:对了,分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感受数学文化

1、分数发展史的介绍

同学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分数,真了不起。其实我们国家是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呢!

刚刚我们一起研究了分数,那现在你对分数有了哪些了解呢?

五、巩固练习

1、同学们真了不起,对分数有了这么多了解,那你们来看看这些图,你能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2、看图估一估,阴影部分大约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课件验证)

比较: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六分之一,你发现了什么?

3、 玲玲和丁丁在争论不休,看看为什么?

把一根火腿肠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一定是这根火腿肠的二分之一?

4、出示课件:形状不一样、大小看不出来的三角形,还是平均分吗?

思考题::我们班第一组有6个同学,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几人?

六、总结收获

这节课即将结束,能谈谈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吗?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49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