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6人,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教学内容方面: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汉字,会写350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学习习惯方面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六、教学措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3、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5、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上册四个现代文单元的专题分别是以战争、普通人与平民、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科学,其中前两个单元以记叙类文章为主,后两个单元以说明类文章为主。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了解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说明文;同时相应地了解两种表达方式:记叙与说明。另外,从八年级上册开始,文言文和白话文分编。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本册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跟前两册显然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
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训练有三种呈现方式:1.整合于综合性学习活动中;2.设置在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中,是由课文生发出来的;3.以补白的形式出现。为保证课程基本目标的完成,我特地安排了写作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练习。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本册教材“附录”部分安排的语法知识是虚词,教师可加以适当讲解。学生需要掌握的修辞是对偶(又叫对仗),了解一点对偶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诗和分辨词类。
二、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三、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七年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却有待加强,下面根据初一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七年级期末语文合格率为91.7%,优秀率为14.3%,平均分为90.2。因此,本学期在保持合格率、平均分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好优秀率,力求本年级总体水平一致。
目前班级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难度的增加,加上现在根据课改的精神对教学目标进行的调整,本学科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理解,运用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但对我们这样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福音.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未雨绸缪,因此,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课改的学习与研究。
四、教学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9).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0).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文教育网多学习一些课外阅读,优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五、教学过程安排
(一)识字写字方面
1、课后读一读、写写和课文注解为重点,学生识记并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自觉养成语言积累的情况,改正写错字别字的缺点。
2、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文字知识,让学生能有效地进行识记和扩展。
3、课后听写,反馈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订正。
(二)阅读方面
1、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本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309字)、《陋室铭》(81字)、《爱莲说》(119字)、《大道之行也》(107字)、杜甫诗三首(200字);此外,还要背诵《核舟记》第二至第四段(266字),总计为1082字。
2、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大概,课本里的文言文内容和语言都比较浅显,不像古代经书那样深奥费解,佶屈聱牙,再加上注释全用通俗的现代语,简洁明了,认真读几遍至少也能读懂大半,这就是探究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学生一拿到新的课本就要大致翻阅一番这个事实还可以看出他们本来就存在着探究的愿望。因此,问题仅在于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收到最大的成效。
3、课堂教学方面:抓住关键,简化头绪,关注细节。首先要自主对文本进行细读。其次参考有关鉴赏文章。然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对文章的关键问题进行预设。关键问题要指向明确,有意义,有发展思维和提升语悟的价值,具有开放性,能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说,不同学生水平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言说的凭借,都可能在原来的水平上有所提高。尽量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同时对自己的每一堂都要有反思。课堂比较精彩的地方做实录。鞭策自己,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三)写作方面
1、首先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因此这学期开始“班级日志”的活动,每组一本日志,一天一人,让每个学生都能有练笔的机会,文体内容都不限。
2、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每个单元给学生类文阅读,并写读后感。既可以积累素材,同时也可以练笔,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和理解。
(四)朗读方面
除了加强课堂的朗读指导外,进行自主早读的实践。
(五)实行反思型的单元学习评价。
一、班级概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善,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能较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具备了初步阅读、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组成。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3)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06个生字。
(2)掌握本册课文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3)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当众说话,做到口齿清楚,语句完整,有礼貌。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的词语的意思。
(3)能借助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像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感受语言的优美。
四、教学进度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1课时
识字1-4课10课时
课文1-11课35课时
识字5-8课10课时
课文12-23课36课时
综合练习8个25课时
一、学情分析:
(一)、语文知识和能力方面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大部份学生基本上能区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查典方法、整体认读音节,读准声调,正确能写母和音节,掌握拼拼音的方法;掌握汉、词语偏旁和笔顺规则,学会按汉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生;会仿照范写,做到结构合理、书写端正、执笔方法和写姿势正确;有一定的听话、说话和朗读、背诵的能力。能听懂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听懂内容简单的几句话。具有词的概念,并认识句号、逗号、完整的句子;有较浓厚的读书兴趣,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时,能了解大概的内容。
纵观全班,不足之处表现在:汉语拼音的基础不够牢固,学生拼读练习不多,导致不够熟练,不能做到直呼单节,平时说话不注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普通话语欠规范,音近或形近的生常常混淆;组词时滥用同音;朗读课文时停顿不恰当,未能读出感情色彩,有的至今还指读、唱读的不良习惯。
(二)、学习态度和习惯方面
有些优秀生学习积极主动,竞争意识较强,常能积极发言,主动质疑,做到不懂就问,在课堂上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个别还能担起“小老师”的职责,帮助同学学习。课外还能主动阅读浅显的注意读物,背诵一些古诗词,或做适量的课外练习,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质。
中等生上课能做到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但发言不够积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太善于表现自己,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要我学”的阶段,要想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思想是关键。
个别同学由于某些原因,对学习漠不关心,贪玩偷懒,不按时完成作业,没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不良的学习成绩。
(三)、心理素质方面
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好,能屈能伸,敢于竞争,有种强烈的上进精神。也有一部分学生显得过于胆小怕事,不敢大胆表现自己,有疑难不敢问,碰到困难缺乏毅力。另外有学生贪玩好动,总喜欢小动作,自制力差。
本学期在教学上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能力和阅读能力,使他们体验学习所获得的成功和乐趣。同时需要加强家校联系,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培养孩子勤学乐学,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8个单元,其中第8单元是开放单元。单元主题有的的确是“主题”,有的则是题目。要根据主题创设的情境,创造性地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适。本册阅读教学强调积累,强调整体感受,强调个性化学习。要继续培养朗读、默读的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帮助教学。有不少自读课文可读性很强,只是由于生太少,不宜作主体课文,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适当的篇目在课堂上指导学习。
“语文天地”中还设计了一些造句方面的练习,比如写下半句,连线,填空等,这些练习有指令的意味,不是“写话”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保证水平较低学生学习的底线。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辅导差生,注意指导标点、书写格式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正音。
2、认识400个,会写300个。要求认识的能读准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能读准音,认清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养成学生良好的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法,学习用部首查法查典,培养独立识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内容及措施
(一)、识、写教学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识教学来看,本册的识、写教学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既要尽量利用汉的造规律帮助学生识记生,完成本册的识任务,又要流利采用多种方法手段,随时巩固已获得的识成果。在识教学中还要利用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笔画、基本、偏旁等知识和初步分析汉结构的能力,积极引导,坚持训练,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识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步形成自学生的习惯。
具体措施: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利用它帮助识、学习普通话。
2、学会在每天学习新课之前进行预习。继续使用“画一画、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的学习生的方法,并逐步放手自学。
3、重视偏旁和笔顺的教学。注意第一印象的加深。
4、在写教学中要关注学困生的表现,对他们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帮助。
5、根据规律,及时听写。
6、为了鼓励学生,激发写兴趣。继续使用写“晋级”制度。
(二)、阅读教学
本学期的阅读教学要以读书训练为“经”,以词句的基本训练为“纬”来组织教学。全册书、每单元、每课都要注重教学的层次性。指导学生把读书与加强词句的基本功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内容,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一)指导思想:
1、注意打好基础。本册教材继续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来安排教学内容和练习形式。这样安排,目的是让教师围绕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口语交际、写话等重点,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扎扎实实的练好基本功。
2、渗透思想教育。
本册课本依然注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教育。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课文语言文字规范、生动,这些都有利于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以利于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力求便利教学。
本册各课生字的安排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以解决学生识字与写字之间的矛盾,词句训练和用部首查字典,都顺应儿童的认知特点和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教材编排
关于识字
全册共安排生字800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330个,另外的470个只要求认识。
"识字"可由以下三种形式:
词串识字。
形近旁的比较。
特殊偏旁识字。
采用三种不同的类型让学生识字,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关于课文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全册课文共36篇,其中讲读课文28课,略读课文8课。本册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课文插图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关于练习。
全册教材共安排语文园地8个,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的词、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自此,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材特点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派杨语文实践能力。
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四)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说话。
学会330个生字,认识47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大部分词语嫩风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要求认识的字,做到离开注音、离开语言环境也能准确的认读。
继续学习使用铅笔写字,依照笔顺规则,书写要求学会的字,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美观,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合乎要求。
能借助汉语拼音,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逐步达到有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朗读要做到,逐步提高默读能力。借助拼音阅读浅显的拼音读物。继续认识逗好,句号,叹好,问号。
能用学过的词语补充句子,有说话的愿望,能根据要求说自己想说的话。能在简单的写话中使用句号、问号、叹号。
学会听、说普通话。能听懂别人讲的一段话或一件事,能用普通话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愿意和别人口语交际,能主动说,认真听,大胆问,语句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二、教学目标
培养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掌握些铅笔字的正确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470个生字。
(2)能按笔顺书写330个生字,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讲的故事。
(2)能再看图后用普通话说几句完整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和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辞清楚。
5、阅读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6、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
(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的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问号。
三、教学措施
教师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每组课文教学过程中应安排那些教材内容,布置学生进行那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识字写字教学。
1、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识字能力来学习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要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二)阅读教学
1、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乳清,充分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因素。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
2、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
3、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三)口语交际
1、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2、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的口语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另外,教师还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种植,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欻干燥性的进行教学,通过指导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
(四)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进行情趣作文教学,把学生放到特定的情趣环境中,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指导写作,让学生把自己的所听、所看、所想写出来。
总之,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通过指导学习,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
四、教学安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