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的大数据有多么强大。
当你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外卖APP会根据你平时的喜好作推荐;
当你打车的时候,常用目的地即便不用选择也可以自动弹出来;
当你住宿的时候,APP已经帮你同步好了身份信息。
...
在我们刚想到什么的时候,手机上的APP立马就可以给我们几个合心意的选择。
但享受着大数据便利的同时,它也在侵蚀着我们的生活。
1
前阵子,《巴啦啦小魔仙》黑魔仙的扮演者周娇,发文控诉:
自从开始做产检,丈夫就收到色情短信。
“老婆孕期不方便,可联系我。”
“哺乳期有需求,可了解_。”
而且,频率还非常高。
几乎持续她的整个孕期。
看到这些短信,周娇又气愤又不解。
怎么这些人,会知道自己怀孕了?
当她把整件事情回顾一遍,便发现了端倪。
有一次,丈夫注册了某个母婴app。
几天后,骚扰就开始了。
而视频一经发布,也是迅速引起网友共鸣。
表示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情况。
“我也收到了,还是附带了照片。”
“拉黑了好多,还是会发。”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有人做了一个小测试。
把标签换成“怀孕”状态。
结果丈夫果然收到了涉黄短信。
如此精准的推送,原因离不开大数据的“监视”。
但细思极恐的是,为什么注册正规app,会引来涉黄短信?
很明显,我们的信息被泄露了。
2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网上买完东西,第二天就收到诈骗短信。
浏览一下网页,下一秒就收到相关的短信。
每天收到各种各样的dai款电话。
这都是信息泄露,所带来的麻烦。
那问题来了。
这些东西作为隐私,为什么会落入别人的手里?
只能说,当任何东西赋予上价值,便有人铤而走险。
去年2月,警方抓获了7名犯罪成员。
他们利用代理商的身份,吸引用户注册各类app。
从而骗取个人信息。
然后以3元-20元的价格出售。
获利近十万元。
像一些详细点的资料,则更贵。
2016年,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以了解亲戚结婚对象为由,联系了贩卖个人信息的服务商。
只需850元,即可查询开房记录、列车记录、航班记录、网吧记录、出境记录、入境记录、犯罪记录、住房记录、租房记录、银行记录、驾驶证记录等11个项目在内的材料。
只要加钱,连明星的信息,都可以拿到。
不得不说,当个人隐私被量化成商品,对于那些汲汲盈利的人来说,诱惑是很大的。
这也难怪,为什么我们的信息如此轻易就泄露出去。
3
有果必有因。
既然能有这么一条黑色产业链,背后肯定有“催化剂”。
那就是“狮子大开口”式收集用户信息。
据调查发现,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能产生87条数据。
除了姓名、地址。
还有一些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
如消费记录、口味偏好、IP地址、手机型号等。
除此之外,一些app也有不合理的信息获取情况。
作为一个P图软件,需要获取联系人权限。
作为一个短视频APP,需要获取地理位置。
作为一个游戏,需要获取已安装应用列表。
如果不同意获取权限,不好意思,无法使用。
问题是,这些权限是以上APP必须的吗?
这些商家似乎都忘记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里的三个原则:合法性、正当性、必要性。
我们可以同意,可以授权商家使用我们的个人信息。
那自然也可以拒绝,可以撤回,要求商家清空删除我们的个人信息。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一旦同意,就无法撤回。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泄露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就好像被一群小偷包围,个人信息不见了,但我们根本不知道到底是谁偷的,或者他们每个人都偷了。
4
从道理上来讲,我们同意了商家的条款,他们便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的隐私不泄露。
这才是一个商家最基本应该做的,而非随意使用、共享。
不过,如今现实情况恰恰相反。
某些人把每个用户的价值利用到极限,并仿佛把一切变得理所当然。
因为方便,生活变得离不开各种APP。
这也成了他们,随意获取使用个人信息的底气。
而用户对于这样变相的压榨和损害,似乎也没什么办法。
这样无耻的商家,像一个强盗,抢了东西还要将它合理化。
只能说,大数据时代是一把双刃剑。
一边是这场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商家巨大的利益,一边是越来越严重的个人隐私泄露。
回看25年前,《New Yorker》封面刊登一幅著名的漫画:“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On the Internet, nobody knows you're a dog)”。
但在大数据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早已无处躲藏。
目前来看,在疯狂的大数据浪潮前,每个隐私泄露案件,都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到这一点。
但还不够。
在各式各样的收集个人信息方式面前,显得如此微弱。
我们能做的,就是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