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喧闹的城市踏入宁静的校园,为期5天的军训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
这几天,我们感到既漫长,又短暂,充满了艰辛和快乐,此刻5天已经过去,我忽然发现,我感受更多的是留恋与不舍。
对于我们这些一个个生活条件优越的孩子,军训是个再好不过的锻炼机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几个小时,都重复同一训练内容,换了谁都会疲惫,都会厌倦。可我们只能在心中低声地叫一声累。
老天爷整天瞅着我们眉开眼笑,害得我站不上十分钟便汗流浃背了。但问题不止这一个。头一天训练立正与稍息。上午还好,可到了下午,一上午的疲劳使得脚底一阵阵疼痛直往心底里钻,真不知那些军人同志是不是腿部神经麻木了,能站上数小时。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太阳公公不停地幸灾乐祸地泼洒着他的温暖。蒸得我们体液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头部的水汽足能形成一场比7月下旬还猛烈的“特大强降雨”。那教官还“冷酷到底”地规定没有命令不允许乱动……实在撑不住了,真想大声报告吃不消。但看看同样深受磨难的“战友”们。那声音又咽下去。同样是独生子女,同样的年龄。他们行,我也行!任凭那烈日熏烤,脚底发痛,我一定要站好这高中第一班岗,坚实地踏出这关键一步!
训练场上回荡着同学们嘹亮的口号声:“一,二,三,四……”稍息,立正,静止转法,齐步走……这些动作看起来简单,可学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握拳,摆臂,步子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光动作到位还不行,还得做到整齐划一。训练是辛苦的,休息是快乐的。休息哨一吹,全场欢呼。休息时,就免不了和教官闲聊,促进军民交流嘛。
都说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我看此话在我们班最适合了。起先大家训练还有些松松垮垮。但当大家得知军训最后将要进行会操并评选优秀集体时,个个显得精神抖擞。再苦再累的训练也硬撑着。我十分高兴我班这么有凝聚力。当时便想那奖状一定属于我们了。会操了,当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主席台时,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校长宣读完优秀集体名单时,我们个个舒了一口气。欢呼……
不论是孟夫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范晖的“同舟共济,患实共之”,说的都是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协作,可见“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我们有热血更有燃烧热血的个性,我们独立更有独立后对事物独特的见解,而“团队精神”正是将我们的个性融合,在达到目的的同时也让我们尽展个性。在集体中,我们学会了相互包容,彼此谅解;学会了忍让,一时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显无疑,而我们也在团体中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
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我便努力去适应这里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方式。5天的时间或许太过短暂了,来不及让我细加体会。虽然我没有能够学会适应,但我学会了坚持。
人只有在苦难中,才能真正认识自我。的确如此,军训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看清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军训也给了我思考人生的时间,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果一个人正在遭受苦难,那么此时他的思想便是最理性的;当这个人面对挑战时,他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军训是很辛苦的,回想一下,苦在脚上磨出的泡,苦在为太阳暴晒的脸,苦在站军姿时累酸的腰间,军训如此的苦,我当然也有退缩的时候。但我坚持了下来,军训是一个过程,一个考验自我,磨练自我的过程,半途而废是耻辱。大家都咬紧牙关,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停止训练,要知道军训本来就是磨练我们的意志,锻炼我们的身体,那么,为什么要放弃呢?想到这,我都会咬咬牙,挺过去。也许坚毅在累酸的腰间堆集,最后将坚实、挺拔与不屈。或许这些不是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让我受益终生的收获,我收获的是耐力,是坚毅,是勇敢,是不屈,更是团队精神。无论今后我做什么,想到今天的苦与收获,一切艰难险阻都变得无所谓了。我想这也就达到了军训的目的了吧。
从军训中我们也感受到很多快乐。从大家整齐的脚步声,高昂的口号声中,我体会到了团结的欢乐,当我们队列经过一整天的训练,最终受到领导的表扬时,我自豪地笑了,当我们班一同唱歌时,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今天是军训的第一天,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训练场。站在场地上,教官面目严肃地告诉我们不要在训练期间发出任何的噪音,每个学生都必须服从命令。然后便开始了对我们的训练
从最基本的立正,稍息到最后最难的正步走,教官详细地说,生动地演示,帅气的动作让人十分倾佩。接着便轮到我们了,反复地练习,认真地模仿,汗水流呀不停。可是,为啥还是不像?面对同学们的一脸郁闷,教官笑了笑说,慢慢来,练久了好看了。
最痛苦是军姿站立,就站在太阳底下,站着跟一个木头桩子一样,一动也不动,教官说,就是蚊子要你们也不能动。
军训期间的我们每天都腰酸背痛,怨声载道。走路的姿势是僵直的,因为害怕不小心动到神经,会更痛,但训练是就不得不教官说哪样走了,好悲掺的说。
有一次,同学们把年轻气盛的教官惹火了,我们便被罚迈着脚,踩着正步走了400米长的操场4圈。完事后,脚几乎不能走路。同志们这是血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最好不要把教官惹火了,不然最痛苦的会是我们。这天晚上,同学们躺在床骂教官变态。
五天半的军训总算结束了,我们也将跟教官说再见,尽管在军训中我们和教官有摩擦,但在告别的时候,我们却对他十分不舍,这次的锻炼,将会让我们永远记得。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相约一起来到了环境优美的科创校园。在这里,我们将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在这里,我们将谱写自己人生中的每一个精彩的乐章。
古人云:“人贵有志,当志存高远。”每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志向,也许远大,也许平凡,而要实现志向就要不懈奋斗,勇往直前,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20天的军训生活培养了我们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良好作风,铸就了我们不畏艰难、刻苦努力的钢铁意志。还记得《我是特种兵》里,军人们面对国旗许下的誓言“如果需要我将为国捐躯,如果必要请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让我不禁佩服作为一名军人的胆量和钢强。军训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也是一次意志的考验,它让我们体验了一次当兵的生活,它教会了我们怎样去面对生活,怎样去面对困难,怎样去承担责任,怎样去赢得荣誉。
踏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让我领略到了那一身绿装下的钢强军魂!军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精神财富,并刻进了我们的记忆中。它已经成了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让军训的苦于累,化作日后勇敢向前的坚韧力量,陪伴我们在最后的几天训练里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精神,坚强刻苦,永不言弃!
同学们,我们的青春因为有了这一段军旅生活而变得激扬奋发;我们的青春因为有了汗水的洗礼而变得坚韧不拔!我们的青春犹如那军中绿花般贞洁美丽。
最后,让我们高喊科创校训:修身强体,博学感恩!
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折磨;体验了多少紧张的时刻;承担了多少困难的考验。我们终于迈进了大学的门槛。本以为大学之路是轻松的;本以为大学之路是渺茫的;本以为大学之路是自由的。但是,自从上了军训这一课,才让我深深地明白,原来那些都只是幻想。按照学校的惯例,每年新生开学都必须参加长达半个月的,这也标志着大学生活开始了!自从军训的第一天开始,学校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无数脚印的装饰;无数汗水的浇灌;无数身影的痕迹。这无数的脚印、汗水、身影也正是苦和累的表现。
在军训期间,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感人的举动也都表现出了一颗颗坚定的心;一份份坚强的勇气;一种.种值人学习的精神。在大学中、社会上也正需要有这样的心、这样的勇气、这样的精神,也才能顶天立地。否则,你就像一只蚂蚁,轻而易举地被踩死,被整个世界所淘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正是军训中,我们所明白的。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放放荡荡的地,那么这个人将被称为疯子;如果一个家庭在生活中争吵不息,那么他很快四分五裂;如果一个国家总产生内战,那么最后只能走进灭亡这一恶门。因此,我也深深地懂得了只有团结、友爱、奋斗、坚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在军训中虽然有无数艰苦的考验,但是跟教官们相比,我们这种训练就像一根毫毛轻而易举。因此,再苦再累也应该坚强,要永远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这句话,这也是为今后的生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的路还长着,需要寻求的东西也还很多。因此,我们要永远记住军训所教给我们的每一个道理,放飞心中这只青春的小鸟,去寻找自己真正的一片蓝天,去挑战更多扑面而来的考验,去迎接一刻刻美好的未来。
不知不觉中自己又长大了一岁,不知不觉中初中生活的钟声已敲响,即将告别天真的童年生活!
20__年8月23日我同一个新的大家庭一起来到座落在这美丽而富饶的罗浮山脚下的一所训练基地。经过5天的艰苦军训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而在这短短的5天时间里发生的每一个瞬间都如婉风般地吹入我的脑海,使我久久不得忘怀.......
军训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个比赛争夺《先进集体》的称号。初一年级总共有8个班,但只有2个班级有资格拿《先进集体》的称号。当台上的领导宣布获得《先进集体》的称号有我们(3)连的时候,教官让我代表我们班上台领取锦旗,并且我还和校长合影了。我当时高兴极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因为这是我们(3)班的同学共同努力,共同团结而获得的优秀成果。
我想,这就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吧!因为我们负出了劳动的汗水,才会赢得这面鲜红的锦旗。如果这次我们(3)班没有拿到锦旗我也不会灰心丧气的。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尽心尽力去做,结果怎样那都无所谓了。其实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你多读,多学,多问就一定能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就好比你在春天播下一粒种子,只要你坚持每天给他浇水,施肥,到秋天一定会有丰硕的果实。
在这次军训中我体会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痛苦。“快乐”和“痛苦”他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有快乐的地方就会有痛苦,有痛苦的地方也少不了快乐,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军训如同人生一样,有酸,甜,苦,辣,他们四个一但交织在了一起便是美味佳肴,也就是世间百态!
军训个人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