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砥砺与磨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阔大与执着;从“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探寻与发现,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境界与追求,读书的意义被一代又一代的先贤们阐释着、丰富着、发展着、构建着。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与书为伴,经典为友,且读且思,且思且行,以书为媒,相约书香。“经典细读报告会” 作为我院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的压轴戏,为本届读书月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识教育强调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人格的发展,通识教育的核心应该从阅读经典开始。为迎接湖南省第四届“三湘读书月”以及我院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从20年x月x日至x月x日,我院特举办了读书沙龙活动、“我的图书馆〃我的梦”征文比赛、读书捐赠、图书漂流活动、及天问论坛〃通识教育经典细读报告会”等系列活动。作为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组委会的成员,我谨代表组委会对本次活动作一个简要总结:
一、读书沙龙,新的起点
读书沙龙活动的特色主要在于,活动方式以平等交流讨论的形式,拉近了参与者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能够形成轻松交流的交流环境和氛围,可以活跃同学们的思维营造和谐的讨论氛围。其次,此次活动的举办增强了同学们对于经典名著的认同感,让大家对经典名著有了各个方面的认识。也扩大了图书馆和读书协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让大家对图书馆有了全面的认识。读书沙龙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它不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次参加的人数增多了,举行时间也越来越长;可想而知,越来越多的人想读书、热爱读书了。相信读书协会也会为大家提供更广的交流平台。也相信读书协会会越办越好,走向更大的舞台。
二、征文比赛,成效显著
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阅读点亮中国梦”征文活动,于x月x日正式截止,共征得138篇稿件。其中,图书馆推荐稿49篇,经管学部推荐稿48篇,文法学部推荐稿21篇,理工农学部推荐稿20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次图书馆和经管学部组织宣传工作比较到位,学生积极参与,所以今年征得的稿件数量远远高出往年,成效显著,为此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阅读点亮中国梦”征文活动“组织奖”落户于图书馆和经管学部。
三、经典细读,成功完满
x月x日晚,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天问论坛经典细读报告会”决赛暨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颁奖仪式在图书馆天问厅举行,为时一个月的第四届“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画上了完满句号。此次“经典细读报告会”目的旨在通过演讲方式,谈个人读书感受,引发大学生读书情趣,提升阅读品味,营造清新高雅的校园文化。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五位选手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风采。且本次活动面向全院,范围大,影响广。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认真地听取别人的见解,并提出自己的疑惑。增强了同学们对于经典名著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同学们看到了别人身上的长处,结合自身,努力学习。
四、活动新颖 特色引人
此次活动是在十月份我院“名家讲坛“学术月活动的基础上酝酿出来的通识教育活动,借助图书馆第三届“书香校园读书月“活动,以“细读经典 提升品位“为主题。尤其是读书报告会模拟名家论坛方式,形式新颖,学生兴趣浓厚。在此次活动中,全院师生积极响应。各项活动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第二阶段由班级评选出来的选手参加所在学部的筛选活动;第三阶段由专家教授、学部负责人组成的评委小组对学部评选上来的征文稿、参加报告会的人员进行最后评选、审核。
五、存在不足 不断完善
1.由于活动对象涉及面广,组委会对各个阶段性活动的开展落实不够;个别组织单位宣传发动不到位,稿件数量没达到预期。
2.制定方案时,对征文稿完成、上交时间及上交办法预计不足,造成电子稿件格式不统一,稿件整理困难及许多同学没有填写完整的联系方式等问题。
3.遥控器不灵敏的问题,影响了选手和嘉宾的演讲。事先未进行调试。
4.报告会为了均衡三个学部的参赛名额,制约了部分学部的优秀选手。
5.高年级学生忙于考研、写论文,参加选手少。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吕叔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他们会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鉴于此,小学从创办第一天起,就将“书香校园”的创建工作纳入学校规划、建设、发展的总目标内。加之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无噪声之乱耳,有怡人之佳境,是孩子们一理想的读书之地。为了搞好书香校园活动我们认为,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的今天,必须加大文本文化传承的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书香校园”的建设,让孩子们浸润在书香中,让好书伴他们成长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最佳的班级管理策略。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定序列、建机制、勤指导、巧结合、成习惯。
一、巧安排,确定读书育人序列
众所周知,优秀读物思想丰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但如果没有整体构思与通盘考虑,必然是零打碎敲,事倍功半。为使“书香校园”建设扎扎实实、步步深入,我们进行了整体规划:
一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分年级制订课外阅读的目标序列;
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和教育需要,将我校图书室必备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统筹安排,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推荐了应读书与可读书,形成了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读书育人纵系列,同时为每一年级学生核定了德育、文学、科普、历史等学科的必读书与选读书,构成了点面结合,既专且博的读书育人横系列,由此我们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了3段6年12学期的读书内容,形成了一个教育目标的层次化与课外阅读的系列化相结合的由低到高、循环滚动、纵横交融、不断充实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序列。
在此构思下,学校投资两万元,办起了校园图书室。所不同的是,学校在暑假期间,让每一个语文老师到书店去挑选创建“书香校园”规划中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目,并且把学校“装门面”的图书下放到每个年级班级(学校备存总书目),为各个班级添置了图书柜,真正发挥了图书应有的价值。为学生选书和读书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充分利用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资源(如《新语文读本》、《语文课外读本》等)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二、立章程,构建读书育人机制
阅读理应是一种自发性行为,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他们营造一个“阅读的春天”,确保“书香校园”建设扎实到位。
1、教师的阅读引领机制
(1)“班级”读书机制
学校成立了教师“教育理论读书班”,在每个教室里添加一个座位——教师读书专座。每天中午和晚上时间,让教师和学生一道读书,写读书笔记。让教师通过自身的行动拨动学生的心弦,引领全校学生自觉阅读。
(2)“读书”论坛机制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读书抓起。学校从创办开始,就严格规定了每周日下午一小时教师“读书”论坛活动制度。每个星期三下午3:00,从学校领导开始,每次3名教师轮流进行读书交流活动。在论坛上畅谈“读书伴我成长”的经历、体会、收获,交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感悟。
2、“55”课外阅读协进机制
(1)“五有”读书供给机制:家有藏书、班有书架、级有专柜、校有阅览室、校有图书馆。
(2)“五一”读书约束机制:每日一报、每周一刊、每月一书、每学期一部<长篇小说>和每天一页<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印有专簿表格如下:
日期:
书 名:
作 者
喜欢的词语:
喜欢的句段:
自己的心得:
(3)“五会”读书促进机制: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汇报会、读书故事会、诗文朗诵会、美文鉴赏会、专题评论会。
(4)“五赛”读书激励机制:每学期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及古诗文诵读竞赛。
(5)“五段”时间保障机制:上午30分钟早读、中午30分钟广播<说书>、晚上布置30分钟读书家作、周一安排一节读书指导课、周三定为“读书三”。
3、制订书香班级考核细则
我们秉承了书香校园书香班级建设的传统经验,印发了《书香班级建设与考核要求》和《书香班级考核细则》,订立了读书公约(后附),启动了课外阅读“学分制”,将课外阅读列入考查项目,将阅读成绩载入《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每学期获得优秀学分方可评为三好学生和红花少年。
三、勤指导,提高读书育人实效
1、心理上疏导:
学生在读书中普遍表现出随意、盲目、浮躁和懒惰心理,他们读书就是图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心不在焉。对此,我们注重了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调治和疏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自制、自动的心理品质,并倡导学生做到“三多三少”(多听少儿广播少看电视动画,多读有字之书少看卡通漫画,多读百科全书少看武侠小说),并力求达到“三不”:不动字典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
2、读法上指导:
我们重视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好读书方法讲座,总结推广了导读法、迁移法、反馈法、交流法等行之有效的独立阅读指导方法,强化了精读、略读、速读、跳读、朗读、背诵等读书技能的训练,并指导学生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的有创见的阅读。
3、运用上辅导:
我们尤其重视学以致用,努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督促学生在交际与作文中活学活用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如在实施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活动中,我们指导学生从开头、结尾、写景、喻人、说理、抒情等几个方面巧用古诗文,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严要求,培养自能读书习惯
所谓学生习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多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不会轻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之良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是学生理解与掌握语言文字所必须具有的心理素质,而且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下列8个方面的习惯:
1、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2、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
3、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批注、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4.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习惯;
5、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运用的习惯;
6、经常看书报听广播的习惯;
7、预习复习及时温习的习惯;
8.喜爱阅读爱护图书的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们认为应重点在注重实践,授之以法、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上下功夫,可采取兴趣培养、情境创设、学法引路法、榜样激励、师表熏陶、典型示范、规范约束、评比督促等方法,尽快让学生走上习惯养成的快车道。叶圣陶先生还指出: “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善于抓紧时间用于阅读,善于选择思想健康、程度适当的读物阅读,善于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五、重结合,夯实读书育人工程
为夯实读书育人工程,充分发挥课外阅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还在五个层面上加强结合:
一是感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批判性阅读相结合,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提高育人实效;
二是将课外阅读与语数史地常各科教学有机结合,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三是将课外阅读与育德、增知、启智、怡情、践行紧密结合,发挥综合效应;
四是将课外阅读与学校自办童话节、科普节、读书节、艺术节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主题读书教育活动相结合,形成育人合力;
五是将课外阅读与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及少先队“雏鹰争章(阅读章)”竞赛相结合,营造读书氛围,保证读书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实践证明,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学科教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和谐发展,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孩子们都和书交上了朋友时,校园读书的气氛就会日益浓厚,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这时,我们就会真正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感觉到孩子们在书香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重视经典文化诵读,营造绿色书香校园,已经成为我们城郊中心小学本学期的工作重点。在校领导的领导和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紧紧围绕“书香满校园,读书伴成长”这一主题,力求让师生通过读书增加文化底蕴,通过经典诵读让孩子学会做人,让书香伴随师生成长,让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现就本学期开展的活动做如下小结:
一、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为了使学校散发着阵阵书香,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书香校园”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大队部、图书室等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认真务实地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活动落实到点、贯彻到面。
1、营造书香环境,共建精神家园。
校园面积虽然不大,但整洁优美,处处体现育人氛围。我校的读书角、班级文化不断更新内容,随时展示学校的读书成果和学生读书活动。每个班级精心刊出每一期黑板报、学习园地,总之,营造书香环境,共建精神家园,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得到审美的启迪。
2、制定“二个一”,保证学生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
为了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学校制定了“二个一”:每天阅读一小时:中午12:20——12:50半小时课外阅读。晚上课内朗读半小时。每周一堂课外阅读课:老师指导读,同学交流读,学期末展示成果。
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学校图书室由图书管理员韦凤玉老师负责,做到书橱专用,整洁卫生,图书摆放整齐美观。各班班主任老师从学校图书室中选择和推荐适合本年级学生看的图书,做到学生人手一册,分发到学生手中阅读。各班设3———5名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这些图书,每周周二的阅读课的前5分钟时间为学生图书交换时间。保证每一位学生的手边时时有书可读。同时班级还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交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二、读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
坚持每学期都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主题活动,把鼓励学生读书当作一项重要内容,以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师生同台讲故事、课本剧活动等形式激发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和“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活动的趣味性越强,读书就越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得到锻炼。
1、升旗仪式
开学都进行本学期的读书活动的宣传,并且定期举行国旗下的讲话进行活动的表彰和宣传,让“书”成为学校每个学生的伙伴。低年级“好书推荐”、高年级“读后感”欣赏等。校领导、班主任、语文老师人人宣传读书,人人提倡读书。
2、多彩的活动
自从书香活动在我校广泛铺开后,在我校校长叶瑞联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孩子们各尽其能,各显神通。得到了良好的书香的熏陶。
(1)说普通话写规范字
利用班队活动课上,各班举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活动。
一年级的“小小故事会”讲得有声有色。
高年级的同学,老师让同学们站上讲台,让同学当一回“小老师”,体验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开展“祖国在我心”手抄报比赛书
我校六年级同学开展“祖国在我心”手抄报比赛。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一篇篇同学们的摘抄,一张张清秀、整洁的手抄报,一幕幕历史的重演?让同学们加深对祖国的热爱,重温历史典故,体现了同学们的爱国之心,也寄上了同学们对祖国的祝福。
(3)星星点灯点亮前程
为了让孩子们更能体现自己的本真,为了让孩子们对写作充满激—情,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那一份被欣赏、被肯定的感觉,我校在全体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隆重推出自己的校刊——《星星点灯》。
所收集的都是本校孩子的优秀习作,经过老师润色,我们看到的是一篇篇精彩纷呈的佳作。那黑白分明的色调,描绘了绚丽多姿的青春世界。那单薄的纸张,记载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从此,《星星点灯》成了学子最忠实的知已,成为了学子最渴求的精神食粮。
她聆听着同学的欢歌和笑语,倾听着同学的.忧愁和烦恼,她以博大的胸怀容纳迷茫的感叹、激昂的表白、无端的宣泄。
(4)金色童年
孩子的世界是纯真,孩子的童年是金色,孩子的想象是充满童话故事的。为了让孩子们听到更多的故事,感受不同故事带来的不同欢乐,低年级孩子们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孩子们把自己平时听到的、看到的讲出来和同伴们分享,让大家感受不同故事的精彩。
三、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
首先是阅读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是知识面的扩大。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再次是表达能力的提高。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让读书成为我每位师生的习惯,努力培育师生人文素养,让阅读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种良好风气,进一步促使书香活动进一步向纵深处发展,我们特对本期读书活动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回顾
本期以来我们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借鉴外地经验,并结合本校特点,学校又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切实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班级图书角、网络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为广大师生阅读提供良好的平台。
(一)、教师读书活动
1、每位老师结合个人实际,明确读书书目内容、目标、措施、效果预测等。如《教师走向成功的二十二条军规》、《李镇西教育思想》、《如何作好班主任》、《诗歌教学》、《三字经》等。
2、倡导教师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意识,充分利用假期、周末以及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走近经典,品味名著,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3、建立教师月读书制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所读书籍可以是学校推荐的,也可以是个人自选。
4、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学期记录至少5000字学习笔记或读书随笔。鼓励青年教师自我加压,逐步增加随笔篇数、字数。学校要定时作好督促检查。
5、加强教师读书成果展示交流,积极开展主题阅读沙龙、读书笔记展评、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活动交流等活动,评选学习标兵,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对“书香校园”活动的领导,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为读书活动提供导读、评价等服务;促进教师读书群体之间的交流和联谊;广泛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分层次、分类别举办读书报告会、专题讨论会等活动;对有影响的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
2、强化服务保障。要加强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要把学校新图书放到班机图书角,让教师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要做好新增图书及时上架与推荐介绍工作,以方便师生借阅。
3、进一步完善了考评机制。要认真做好读书活动的检查与评比工作,通过考核进一步推动“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要把“书香校园”活动与教师评比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了“书香校园”活动的各项考评机制,对读书认真积极的教师及时予以表彰。从而全面调动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
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导向,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我校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定为养成教育的重中之重,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并确定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下面,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校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
一、校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书时认真思考的习惯。
1、课内外结合,激发读书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方法,明确记读书笔记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大力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有意识地把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用课堂上的一个四十分钟带出几个、几十个……四十分钟。
2、开设读书活动课,指导思考的内容和方法。
每周开设一节读书指导课,教师充分对学生进行读书指导:
(1)书目选取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避免借书的随意性、盲目性,形成课外时间的无意浪费。
(2)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教师对学生介绍、训练并掌握读书方法,如跳读、略读、速读、精读等。
(3)加强阅读中笔记的指导。如摘抄、写读书心得等,让学生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加强学生知识的积累。学生读书时思考的习惯渐渐养成,学生写出了一本本精美整齐的读书笔记,一篇篇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读后感,使学生在读书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3、建立家校联系卡:家长及时反馈学生计划实施情况,教师提出指导意见。
我们认识到,课外阅读指导计划,要通过家校结合,教师、家长、学生的相互协作共同来完成,所以,我们首先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家长学校、班队会等多种途径宣传课外阅读计划的益处及长远意义,使此项计划受到周围人群的重视和支持。另外由教师、家长带头,营造读书的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空间。
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虽然时间不长,但已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家长满意。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得顺利,配合现在的探究式学习,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搜集到许多资料。学生能够坐下来、读进去、学进去。而且课外阅读以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使学生体味到了读书的乐趣,知识的丰富使学生内心充满自信,更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读书时思考的习惯。
二、以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为载体,培养学生读书善于交流的习惯。
1、设立图书角,营造氛围,便于交流。
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学生从家里带书,选出本班负责而又热心的同学,做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保管和借阅等,并在年段间交换借阅。学生们热情极高,挤在一起还书、借书,都不免要讲讲自己所获得的新鲜知识,推荐自己看过的好书。渐渐的,学生们谈论书的现象多了,读书的风气渐渐形成,交流的习惯逐渐养成。
2、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交流读书的感受和收获。
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两次班级故事会,让学生谈谈在故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谈读书后的体会、收获。学生在活动中畅所欲言,积极性高涨。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行为。
3、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活动
我校图书室,藏书丰富,种类多样,都是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图书。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图书资源,我校开展了图书借阅活动。学校以班为单位定期进行图书借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图书,这一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资源共享的乐趣,培养了读书善于交流的习惯。
三、为学生搭建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促学生各种读书习惯的养成。
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促使学生各种读书习惯的养成,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读书成果展示的平台。
1、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读书专栏,播出学生的心得体会、读后感。
2、自编手抄报。随着课外阅读的广泛展开,学生的知识层面不断扩大,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让学生自编手抄小报,广泛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作品,推荐读书方法。根据从广播、电视、报刊上获取的信息,自做"手抄报",表达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稚嫩"的看法。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上级举办的读书读报知识竞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并及时通报学生获奖情况,增加每位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成就感。
4、学校创办了校刊《绿草地》,学生的读后感、观后感、读书生活等方面的优秀稿件,均可以刊出,每月一期,下发到各个班级,使学生的读书作品可以在全校范围交流,使学生的读书成果得以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写作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5、建立奖励机制:每学年进行一次读书笔记评选,促使学生做好此项工作,成为习惯。每学年进行一次读书之星的评比表彰等。
6、开展各种形式的比赛:"迎国庆、庆中秋"诗歌朗诵比赛、"我们的节日——端午"诗歌朗诵比赛、歌颂祖国诗歌朗诵比赛、经典诵读等活动。在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中,我校选送的《三字经》荣获一等奖、《月之颂》荣获二等奖。
随着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我校的读书氛围更加浓厚,培养了学生对读书的极大兴趣,学生已经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