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2015年11月,该作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有关1984个人读书心得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一九八四》为其最著名的传世作品之一,其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的范畴,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政治意义。本书甚至曾经遭到封杀,足以见其批判讽刺的意味。
书里的一九八四年,是一个极权主义达到顶峰的状态。表面上三个国家为了保持相对意义上的独立安全,连天战火永远无休无止。然而实际情况是,谁也不知道战争是否存在,谁都不清楚今天的盟友是谁,敌人又是谁。只是街道上每间隔一段时间总会落下一颗威力不小的火箭弹,让人相信战争的存在。新闻一直在报道胜利的战况,让人相信胜利的存在。一切都是真相,一切都是假象。
在这里,思想自由是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不复存在,每一个人的思想均受到全天候严密的监控,每一个个体都犹如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机械麻木,没有自我意识,如同行尸走肉。
等级分明的社会,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人们在属于自己的圈子和环境中生活,不论发生什么,似乎都是理所当然。掌握着权力的人们,终极目标便是无上的权力,掌握一切的权力,并对其顶礼膜拜。
这是一个畸形的社会。英社的三句口号:“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与老大哥的画像一样,无处不在,到哪里都有它们在盯着你。人们习惯了隐藏自己的表情和思想,效果或许比戴面具还要好上几分。你永远无法猜透对面那个人的所思所想,甚至连自己的思维也无法看透。因为就连自己都不自知自由的思维是否还存在于脑海中。
双重思想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历史和真相究竟为何,已无从知晓,也无人去探究。“很有可能,历史书中的几乎每一句话,甚至人们毫无置疑地相信的事情,都完全出之于虚构。一切都消失在迷雾之中了。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成了真话。”读后感.温斯顿以为自己和裘莉亚是有着自由思想的人,却没料到最后的结局,与其他人并无二致。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落入了这个巨大的圈套,一个忍耐蛰伏多年才显出真实面目的圈套。所谓的自由,不过是他们的错觉,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刻意为他们营造的一种错觉。
失去自我意识自由思维的人,已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人。二加二可以等于五,也可以等于一二三四。所有个人,皆成为了牵线木偶。
一九八四已经过去,我们当然知道书中描写的种种并没有成为事实。然而这样的极权主义思想,并没有彻底消灭。在我们看不见的某些地方,同样的事情极有可能正在发生。对于这些,或许我们感到鞭长莫及,但保持自己的思想自由,只要你想,便有可能。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为自由致敬。希望这样的一九八四永远不会存在
《1984》这本书可以说是科幻小说类中的一朵奇葩,与其他大多数同类型的书不同,度过这本书之后,它给我的感受不是震撼,而是恐惧与悲伤
作为一本想象未来的小说,作者乔治·奥威尔早在1948年就完成了它。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由于美苏争霸,人民对未来的态度是消极而恐惧的,在这种背景下,《1984》诞生了。
在书中描写的世界里,在1984年,资本主义早已消失,世界分为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社会主义超级大国,其中大洋国就是由一个被称为老大哥的人领导,整个国家都处于极权主义的高压统治下,党员家中被强制安装电幕,生活的一举一动都被思想警察监视,政府还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改造过去的出版物,以现实情况为参考,保障党的预言的绝对正确。得益于对年轻一代成功的洗脑,任何对党怀有不满的人都瞒不过身边的亲属和思想警察,犯有思想罪的人将被“化为乌有”。不堪常年战争所造成的低下的生活条件和党的高压统治,主角温斯顿和裘莉娅决定加入反政府组织“兄弟会”,决心推翻老大哥。但现实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兄弟会不过是思想警察设的陷阱,两人双双被捕。
温斯顿和裘莉娅的爱情故事这条故事线十分令人印象深刻,两人胆大、天真,有许多共同话题,还有共同的反抗梦想。他们就好像是一对天造地设的情侣,有着坚不可摧的爱情。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被捕后,经历了无数酷刑的两人在极度的恐惧面前终于屈服于党,出卖了对方,一开始的刑讯逼供,对爱情的信念还能让他们坚持下去,当他们所拼命守护的爱情也被一点点地摧毁时,他们已经被折磨得不相信道德与人性,只能乖乖地接受思想改造。在小说的最后,“重生”的两人不再是党的反对者,也不再是热恋的情侣,直到温斯顿被枪决的那一刻,他女主里最后的念头也是“我爱老大哥”,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整个故事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是如此地真实,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大洋国极权统治的方式,包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犯有思想罪,怎样通过语言改革阻断人民的思想,怎样无痕地改变历史,以及怎样通过酷刑彻底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每一个细节都看起来毫无破绽,就好像这种方式是完全可行的,仔细想想,真是恐怖之极。
有些人肤浅地把这本书理解为、反社会主义的小说而嗤之以鼻,其实这只是一本讽刺独裁者和独裁者本身的作品,更是讽刺纳粹那种借社会主义为名发展极权主义的行为,并不专门针对任何具体的制度,事实上奥威尔本身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好在1984年早已过去,我们的社会并没有变得像书中那样恐怖,但类似的独裁、极权社会却实实在在的存在着。纳粹德国、前苏联、朝鲜......一幕幕惨剧仍在发生;加上前几年的棱镜计划,政府以反恐为名通过手机监视民众,手机又成为了现在的电幕,这样的巧合实在令人感慨。不过极权主义有着多么美丽的解释,它终究是反人类、反社会的暴行,我们必须对此提高警惕,强烈抵制这样的暴行。
好在,现在无论是资本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绝大多数国家都能够做到民主、自由,能很好地尊重人权,我们国家近年来也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就包含有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内容。要贯彻这些内容,就需要国家从上到下地遵守宪法,遵守人类道德,谱写社会主义新的篇章。
我希望,有一天人类能彻底打倒极权,全世界都不再会有人权纠纷,人类生活在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愿1984的预言永远不会实现。
《1984》被列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特地去查了一下,什么是反乌托邦,词典告诉我:反乌托邦就是充满丑恶和不幸之地。当把书读完,里面营造的压抑气氛依旧挥散不去,太可怕了,那样的社会是人生存的吗?小说的主人公在真理部工作,而这个所谓的真理部只负责篡改历史,不停根据现状制造真理,过去的一切,只要被修改,就会永远消失,另外几个部门也是一样,名字和所作所为大相径庭,富裕部不停地播报各种产品产量高,质量好,而百姓只能吃着又黑又干的面包,喝着难以下咽的杜松子酒。友爱部也并不友爱,用严刑去纠正人们的思想,在这么些“美好”的部门和思想警察的努力下,大洋国的人们大多成了老大哥的坚实拥护者。
在我看来,大洋国百姓的境遇极差,而那儿的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对老大哥深信不疑,我有时在想,自己会不会也处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这不过没有那么夸张,马路上随处可见的宣传语,像极了满大街老大哥的海报,或许在局外人看来我是多么封建无知,可自己却对生活满意。虽然我知道大洋国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但对于一些理念铺天盖地的宣传我想有点过了。社会的进步,百姓自然看在眼里,墙上的标语会有更多百姓发自真心的喊出来。
小说中还有一位重要角色,就是老大哥,他从不露面,但他的面孔却遍布这个大洋国,百姓们对他坚信不疑,恨其所恨,爱其所爱。对一个都不能断定是否真实存在的人如此信服,可见当时极权主义猖獗,个人崇拜极其严重。这让我想起了苏联和_时期。人xing泯灭。这么一位老大哥,他的话就像是法律,任何违背其意志的人,都会被思想警察无情抹除,关于你的一切记录都会消失,世界上就像未曾出现过这个人。
正是在这种高压下人们不敢交朋友,就连夫妻,亲子间关系都变得淡薄,指望着举报亲人,以示忠心。这样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世界,普通人每天只有工作,休息和可笑的两分钟仇恨,相反,核心党员不仅可以享受优惠的待遇,甚至连电幕都可以关闭,人与人的差距无线扩大,地位分明。在这个国,一切都不完全真实,都不确定,或许果尔德施坦因并不存在,又或许老大哥也是虚构的。唯一真实的就只有统治者高压统治的大手,压得人透不过气。书中所提到的现象都是社会主义可能存在的,只有彻底否认这种恐怖的极权主义,才能到来真正值得向往的社会主义。
1984年的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却无自救之意,因为在他们印象里,水一直是那么深,火一直是这么热。“也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富,而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但也仅仅是记得罢了,没有证据,语言的苍白无力从一张不同乎众人思想的嘴中说出,又怎能抵得上真理部那可以抹杀任何蛛丝马迹的办事效力呢?世间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是人们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与思考!
作者奥威尔恰是创造了这样一个可怕的世界。
“自由即奴役”。如果你渴望冠冕堂皇的自由,那就请心甘情愿的接受奴役吧。德国有部电影名叫《浪潮》,改编自一个真实事例:一位美国的教师在班级内开展了一个实验,在一周内,所有的同学都要坚定一个统一的思想教条,拒绝任何个人主义色彩的事物,像纳粹党服从希特勒服那样服从从这位老师所有的命令,即使是违背常识和伦理的,也许在这样一个崇尚民主的国家,去营造这样的氛围是超乎想象的,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思想有多么脆弱,仅仅过了一周,这个班所有的学生就像换了一个灵魂,没了青春的个性与叛逆。没了观点的交锋与争辩,也没了思想上的独立,这个实验最终以枪杀案而破产,仅仅是班中的一位学生因为与一个局外人在国家民主的看法有分歧,便把对方枪杀。
而奥威尔在这里要写的不是浪潮,是那浪潮裹挟中跃起的叛逆,那个可怜可悲的希望的载体。既然要成为主人公,就得承受异于旁人的艰辛,温斯顿获得了比所有人都多的痛苦,就像一根微微颤动、垂死挣扎的火柴,让人们看到了火光背后更深邃的黑暗。因为他独立思考的方式始终的在那里:他不肯随波逐流,拒绝接受“老大哥的”光荣的洗脑,放弃了在这个世界里最令人向往的自由,反而怀着侥幸心理去偷吃伊甸园的禁果,去触碰血一般艳丽的爱情,最后反而因为女友裘丽娅的背叛,而从血液里丧失了最后一丝人性的独立与光辉。这时如果是你,又会怎样选择呢?在这个所谓高度自由的世界里,你不是一个人,而是自由本身。“自由”就是放开手任由自己被外力控制,就是不再受执念而最终接受灌输,就是放纵自己而麻木的跟“上面”走。你终于可以随心所欲的活着了,因为你脑袋里思考的,你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都是顺从于“他们”的操作规律的。真心地将虚伪当做了真实,你的逻辑体系中2+2>5已是无可反驳的真理,自然就不必再揣着秘密终日伪装地活着了,大可随时随地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再不用担心被夜里“虚伪”的梦话所压抑。
但这是自由吗?
当然是自由——“奴隶式的自由”!
但这是你要的自由吗?
当然不是!
如果现实中自由真的被套上了奴役的锁链,以追求思想完全统一带来的政治稳定,那么人类最原始的本真将不复存在,独立思想的流星也永远不会再划过人类历史的星空。奥威尔用《1984》给全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
这是一个庞大的世界观,让我感觉是从宇宙中一个金字塔尖的一粒沙砾开始介绍,起初只看到这粒沙砾的我们,看到的是完全荒诞无稽的社会架构,恐怖压抑的环境氛围,愚蠢呆板的人民大众,因为这粒沙砾完全悬空,我们没有现实生活中任何经验去佐证它,因而觉得悬空的无稽与愚蠢,但当我们一步步看下去,却发现社会体制的面纱在一层层被揭开,就如同我们渐渐发现了沙砾下的一层层塔台,这个社会有了根基,也因而生出蓬勃生命力,而这也正是最恐怖之处。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不仅英社的标语,更是这个社会维系的循环系统。战争不再是战争,是为了消耗历史潮流不得不到来的工业时代的生产品,以求得社会资源短缺的现状,社会资源短缺,人们生活永远的关注点在满足生命需求,而非精神需求,精神不发展,对于政权就无影响,即和平。
在消息十分封闭的大洋邦,你无法得知你是否和以前相比更幸福,也无法得知别国情况,英社告诉你生活美好,只要你顺从英社,那么就好吃好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双重思想虚构的美好生活,你生不出反叛的思想)你就自由了,而实际上是被英社奴役着。
无知的大洋邦普通民众只知道为一柄铁锅大打出手,而英社成员重复着捏造历史与仇恨节目的生活中,孩子的教育就是监视父母而服务英社,一个没有高级知识的人是最容易轻信和盲从的,也是最容易掌控的,无知的力量让大家对于英社没有叛心,默默痛恨却不敢改变,就是对英社扶持的最好力量。
这本书构造的社会是完全反价值的,“你出卖我,我出卖你”被挂在嘴边,思想警察来处理思想异端,不是死亡,是培养双重思想。
双重思想就是2+2=5,一套即知道英社是错误是伪造是虚假但仍能在脑中构建出一套英社的言论中实现了那个社会并深信不疑。我知道是假的,但我假想他是真的并相信假想的思想方法。听起来荒谬,实际上可怕。
英社的聪明在于,它知道历史存在于人脑中和文字记录里,只要没有文字记录,并能在每个人脑中虚构一套完美的社会体系,那么历史就不存在了。这让我想起笛卡尔的二元论,我们看到的世界都并非真正的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意识中的认知,真正的世界是客观的,客观的如上帝。当我们的意识改变,很大程度上说是社会改变了。而这正是英社统治大洋邦的准则。书中还讲到许多细枝末节的事情,但和现代社会去很相近,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生活都是生活的表面,至于生活的真相,我们也许不知,就像文中的普通大众一样愚蠢。
而对于朱莉娅,一个只有下半身是叛逆的人,她没有双重思想,却生活中逃避现实,钻体制的空子的生活中,她宁愿像老鼠一样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也从不想努力去改变社会,这和现在的我们多么像,讨厌某些体制,却从没有想过要改变,实际上也是为体制顺从的一种体现。
最可怕可悲的是结局,原来兄弟会并不存在,原来以为是最懂我的人,实际上是最可怕的思想警察,以为我的爱超过一切,却在身体的恐惧下出卖所爱。所有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徒劳的挣扎和无声的溺死。最后终于养成了双重思想,并活着虚假的荣誉感中,这才是最可怕,是这个社会的可怕,无声的狞笑着。
睡前想: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我们是活在意识中还是真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