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很少。一起来看看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欢迎查阅!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中第7件事是: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托德.威特克尔认为: 教师的影响是明显的,教师关注的东西,学生也会关注。如果教师可以信赖,与学生的关系良好,学生会想法设法让教师开心。如果教师缺乏可信性,学生就会想方设法和教师对着干。
是啊,回忆自己当学生时,最反感老师不信任学生,现在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相信学生,特别是作为班主任不要把自己当作高明的警察,把学生设为“假想敌”。老师不信任学生,学生也必然把老师当“警察”,无形的心灵鸿沟,使学生也不信任老师。即使教师是真心为学生好为学校好,学生也不轻易相信,总是变着法子扮演着老鼠见猫的角色。要知道,学生对教师的这种不信任,首先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教师不能相信学生,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又怎会相信老师,佩服老师,听从老师的话呢?
只有教师相信尊重学生,学生才能佩服相信教师!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确担负着义不容辞的管理责任。但这里的“管理”需要被管理者——全班学生的配合和参与。只有把学生当作伙伴、当作朋友,和学生建立一种真诚信任、互相理解的平等和民主的关系,班主任老师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管理。多和学生商量,多听取班委的建议,善于和学生妥协,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并及时修正错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被尊重,被信任的尊严感,同时对学生也充满爱心,信任和理解——如果班级之间形成了这样的关系,那么这个班处处充满和谐、民主、平等、团结、积极、向上。这样,老师快乐,学生快乐,班级必然和谐而充满勃勃生机,班级这个家就是教师和学生温馨的精神家园。
学生崇拜老师,不仅仅是教师这一职业,他们更崇拜教师的人品,崇敬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的心。作为一名的教师,我将永不止步,自我加压,勤于耕作,默默奉献,用真爱滋润学生的心田,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当刚刚接触到这本书时,我有点不屑一顾,这本书不是我要的那盘菜。因为那个太生活化了,太平凡了,甚至我认为他在故意煽情,恶俗。
但还是首先被它的封面所吸引,广阔的蓝天,耸立的雪峰,一个孩子的身影就那么孤零零的立在这空旷的背景中,对比是如此的强烈,让人不由得感慨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那么的渺小。这本书是作者江觉迟根据自己2005年后再藏区义务支教的经历,充满感情地写出一个既绝望而又美丽的故事。作者也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我被书中的梅朵所感动,这个原本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时髦的都市女子,千辛万苦的来到落后的草原,把全部的热情和爱留在这里。从一个如花美眷成为一个百病缠身的女子,为了那一个个寻找出路的孩子,为了那斑驳残破的碉楼学校,为了给流离失所的孩子们一个庇护所。
记得有一句话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时只觉得这句话太沉重,我认为作为一个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太难了,甚至我认为这句话太假,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吗?那他不能称之为人,只能称之为神。但这个女子,如藤条一般坚韧在超员上扎根了五年,用自己的信念,用自己的心血心血,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扔在草原上,孤独残破的碉楼,酥油灯旁。这种大爱,让我震动。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习惯了都市的繁华,习惯了都市中的冷漠人情,却还是有梦想和勇气,伴着这蓝天雪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直至吐血,用知识和无私的爱,感化着这愚昧的人们。这种爱是不是就叫做大爱?这种爱是不是无言?
结局,注定是一种无奈的痛,面对梦想与当地人的信仰冲突,最后还是学生散落,爱情未果,一场无言的结局,人类终究还是无法彼此接近,即使爱和感动已经排除了那么多的障碍。而那盘酥油灯还等待着让下一个人来点燃!
我沉吟良久,感动,迷茫,直至领悟。我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也许我成为不了“下一个点亮酥油灯的人”,但至少我还可以点亮心中那盏属于我自己的灯,让孩子们在爱的照耀下找到美好的起点!
大兴安岭的鄂温克人一年有美妙的六季,那有可口的列巴、香浓的鹿乳茶、神秘的驯鹿小径,还有头戴红巾的少年、“圣诞老人”秋鸟、白色“神兽”海德薇。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吧。少年本打算出国上学,亲眼目睹母亲因车祸离世,他从此关闭了自己的世界。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父亲带他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丛林中。在这里,他和“圣诞老人”秋鸟一起探险,和小鹿海德薇一起成长,少年、秋鸟、海德薇,是他们让这片森林又多了一份故事。
秋鸟,一个文化水平不高却见多识广的鄂温克老猎人。在这一年里,他照顾着少年,带少年一起在这片林子里探险,去滑雪、去探访正在冬眠的熊、去坐桦皮小船,他教会了少年在林中生存的技巧,还赋予了他一个有趣的名字:角个。这是驯鹿鄂温克语中夜鹰的意思。我想秋鸟用“角个”给少年命名,大概也有希望少年像夜鹰一样快乐歌唱的美好心愿吧。
帮“角个”打开心灵世界的开关的,还有一只白色驯鹿海德薇。海德薇和角个和有着相似经历,它出生不久就失去了妈妈。少年和秋鸟悉心照料着小驯鹿的一切,海德薇也欢乐地畅享着森林里的美好。海德薇曾失踪半年,这段时间里,海德薇可能遇见了比自己强大好几倍的野兽,也可能遭到了偷猎者的追捕。后来海德薇突然出现在营地里面,文中写到:“我轻轻地抱住了它的脖子,这时我才意识到,它的脖颈已经变得如此粗壮。海德薇,已经长成为一头大驯鹿了。”摆脱困境的海德薇成长成一头威风凛凛的大驯鹿。
少年也和它一样,在这片美丽的森林里,最终放下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男子汉。他变得强悍,拥有了独自面对一头熊的勇气。而少年真正的成长,是接受母亲离去的事实,就如书中所说:“她已离去,就像森林中的风,可是只要我爱他,他就会永远在我的记忆之中。”
风摇曳,叶飘落,人生的美妙在这一时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遇到挫折我们不要把自己关在铁盒子里,勇敢面对,你就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好,你就会变得特别强大。
最近黄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本名著,是由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巨作,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布尔用了毕生精力写的巨著,这本书共十卷,第一卷正在1887年问世,最后一卷在1910年87岁是出版,那时他已老眼昏花,连东西也看不清了,但他还坚持写第11卷!《昆虫记》长达两三百万字,是一部融合了专业知识和人生感悟!······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其中的内容生动有趣,讲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在他的笔下,有着红蚂蚁、蝉、螳螂、蝈蝈、蟋蟀、蝗虫、大孔雀蝶小条纹蝶、树蛾胡蜂、黑腹狼蛛、萤火虫、蝎子等等众多昆虫。真是写的既生动又有意思!《昆虫记》不仅是一本反映昆虫内心世界的书,也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人物。
不管是春夏秋冬法布尔都要精力细心地观察昆虫的习性。其中一则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法布尔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走死苍蝇的,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至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怪人”,可是他一点没有察觉。法布尔这么认真,再想想自己,跟法布尔比起来就差远了。只有像法布尔那样经过长期、细致、耐心地观察,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和《昆虫学札记》。
法布尔用他精湛的文笔把我们引向昆虫世界,让我们获得了许多昆虫的知识,大自然世界里的奥妙真是无穷无尽!
《一只猎雕的遭遇》的主人公是一只毛色鲜艳,充满了英雄之气的金雕。它曾有许多主人,被无情地剪断过翅膀,拼命与老狐狸搏斗……看到它的生命历程,我仿佛看到了人类自己。
这是一只猎雕,名叫巴萨查,主人叫达鲁鲁。巴萨查曾帮助过主人捕获过许多动物,可有一次,意外发生了。一只香獐掉到了别人的陷阱中,主人叫巴萨查去把它叼过来,可巴萨查不愿意捉别人的猎物,它觉得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不能去分享。主人以为它不听自己的话就把巴萨查卖给了一个叫马拐子的老人。那个老人让巴萨查当诱雕,把别的金雕吸引过来,巴萨查不肯出卖自己的灵魂。老人就饿了它三天三夜,巴萨查没有办法只好当诱雕。两个月后,来了一只它心爱的白唇雕,可是她躲闪不及,被老人捉住了,连夜送到市场换了钱。巴萨查决定绝食抗-议,老人只好将它卖给了程姐。程姐是个养种雕的,对巴萨查很好,可是巴萨查还是要自由,想逃跑,程姐就剪去了它的翅膀。巴萨查只好用了一计逃了出去,但它要过三个月没翅膀的日子。这三个月她在只好捉些小蛇来吃。三个月后,翅膀长出来了
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世界也有温柔与残忍之分、善良与狡诈之别。这里既有生活的艰辛与拼搏,也有爱的愉快和幸福,还有对儿女绵绵的母爱。巴萨查最令我敬佩的是它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了使断翅尽快长出新翼,巴萨查不是像别的金雕一样慢慢等待,而是忍受剧痛,将被剪断的残羽一根根连根拔起,并在环境恶劣、弱肉强食的丛林中顽强地生存下来,最终重新飞上了蓝天。巴萨查曾经经历过很多挫折,他都挺过去了,巴萨查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去学习。我就用书中的句子赞美它:一只迎着太阳飞翔的金雕,一只有许多命运的金雕,它有许多的坎坷经历,在它的生命旅途中,还有一个一个传奇经历。
《一只猎雕的遭遇》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职责。
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