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其实就是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那么,为了方便您的写作,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强军梦的心得感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五千年的斗转星移,五千年的潮起潮落
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
孕育着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之梦
习近平深情阐述:“中国梦是强国梦,更是强军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中,展现了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国无军不强,民无军不安,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中国梦的实现不过是纸上谈兵的笑谈,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就不会有安宁和平的发展环境。
历史往往经过时间的沉淀后会变得更加明晰,追根溯源,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久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然而中华民族却有那么一段屈辱的历程,使得近代中国满目疮痍。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用“坚船利炮”击碎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美梦,1900年,八国联军拼凑起来的兵力不足两万而京城一带纵有十几万清军、几十万义和团之众。仍无法阻止京师沦陷和赔白银四亿余万两。1840年到1919年,80年间,旧中国与列强签订了900多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平均每月一个,合约越签越多,而和平、安全和主权却越来越少。
百年屈辱、百年渴望,当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巨变,千年未有之强敌”。我中华儿女便萌生了一个执着的梦,民族复兴的梦。
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科研工作者为富国强军孜孜贡献。1964年第一课原子弹试爆成功,让所有中国人挺立了腰杆,让世界惊叹那一朵“蘑菇云”2003年神州五号顺利升空,证明中国千年来的登天梦实现了,2012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下水,结束了五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历史。这些都是我们军队强盛的证明,更是强军梦逐步实现的脚印。
习近平在五四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力量。”
入伍前,我是一名大学生。校园的欢声笑语无忧无虑,自由安逸,似乎让我忘却了什么是梦想,甚至中国梦在我记忆深处埋没。“进来是铁,出去是刚”。昨天的我就是今天的你,今天的我就是明天的你。人生因梦想而精彩,青春因奋斗而美丽。一位退伍大学生老兵点醒了我。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箴言在我脑中萦绕,投笔从戎,参军报国,让青春无悔,让我再一次舞动起青春的乐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的生命犹如一条奔腾的江河,不经历海岛和暗礁难以激起生命的浪花。严格要求,苦练杀敌本领,一千次跌倒将会在一千零一次中爬起,拍打灰尘、挺起胸脯、毅然前进。站军姿、叠被子、练擒敌、爬战术,平凡但不平庸,一个胸怀抱负的士兵,注定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刻下浓浓一笔,一个勇于担当的士兵,注定让精彩的梦想充满军旅生涯。
做为新世纪和平年代可爱的武警战士,自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把警营当做爱国报国建功立业的平台。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工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风采。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拼搏,梦一定能成真。我的梦,我们的梦,铸就了实现国富民强的强军梦。强军梦要靠我们的梦来实现,我们要为实现强军梦而奋斗。
中国梦包含着强军梦,强军梦支撑着中国梦。和平靠赎买不到,强大靠乞求不来。经济社会越发展,国家利益越拓展,安全需求就越迫切,强军要求就越紧迫。当今时代,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愈益增强,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国防的强大,就没有全面小康和国家富强,就不可能实现完整意义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一个“相称”、一个“相适应”,道出了“兵者,国之大事”的战略分量,道出了使命的神圣和任务的艰巨。
第一,强军是历史的警示。大宋王朝,在中国历朝历代中,是经济最发达、国民文化最繁荣、科技创新成果最多、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繁荣鼎盛的朝代??然而,所有这一切,都因为“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稀烂军制和强文弱武的政治文化,在来自北
方虎狼般的游牧民族的铁蹄下,化为齑粉。大清帝国,白银储备世界第一,GDP占世界三分之一,但由于军力不强,准确地说,是大而不强,或者说是腐而不强,甲午一战,割地赔款,丧权辱国,钓鱼岛就是那段国耻的历史印记。科威特不可谓不富,人均GDP排名世界前十名,但由于没有一个强大的国防,一夜之间就被伊拉克灭掉了。由此可见,在国际角斗场上比拼的不仅是重量,更重要的是力量。
第二,强军是时代的呼唤。信息化时代需要一支信息化的军队,存在代差的军队,在起跑线上就输人一筹。同样是作战师,就作战效能而言,信息化师是机械化师的3到5倍。中国军队尚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在武器装备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相比存有10年到20年的差距,必须要有紧迫感,奋起直追,赶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否则,落后就意味着挨打。
第三,强军是形势所迫。环视四周,在南中国海,在南沙群岛,珍珠般的一串串岛屿,还插着别人的国旗,海疆之内,异国的钻井平台,贪婪地吮吸着我们的石油;在中国领土钓鱼岛,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飞机,依旧在徘徊着,不时地制造摩擦与事端,我们周边并不是太平无事,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战略空间被挤压。虽然,中国一再声明我们力主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但有些国家把我们的和平诚意误认为是软弱可欺,把我们倡导的和平崛起错判为挂上了免战牌,一再挑衅我们的和平底线,如果没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和平就是虚无缥缈的乌托邦,水中月,镜中花,不仅失地收不回来,而且还会丧失更多的利益。
第四,强军是军队的使命所在。军队的职责是“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军不强就难以履行使命。强军之基是要立足于能打仗,打胜仗,具备了核心战斗力,弘扬了子弟兵的光荣传统,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用战斗力标准衡量军队各项工作,那些投机钻营、跑官买官者就失去了许多施展手脚的机会;军费朝“打胜仗”聚焦,好钢就可以用到刀刃上,杜绝了某些腐败分子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渠道。战争对于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解读。对军人来讲,一定要“敢战”、“善战”,关键是“胜战”;对于民众来说,一要“慎战”、二要“援战”,关键时刻“参战”;对于外族来说,我们一不好战,二不惧战。战争对于国家来说,是最后选项;但对我们军人来说,是最重要的选项。只有敢战方能言和,只有有备才能无患。
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国防很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强大的武力,国人好不容易积累的巨额财富,很可能在一场战争中,轻易地被他人掠取。今天,中国持续稳健地发展着经济,中国的利益不断往遥远的海外延伸。在周边地区和西方世界引发的“羡慕嫉妒恨”,也在增多。我们“和平崛起”的承诺,并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恰恰相反,你的军力越强大,你的和平与安全,才更有一份保障。中国梦岂能少了强军梦。这便是这个现实世界,真实的逻辑。那如何实现强军梦呢?
实现强军梦,举旗铸魂是根本。军魂所系,就是血脉所存、使命所在、胜利所依。今年是我连被国防部命名50周年,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不管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我连始终是军区部队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官兵,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确保“政治好、称第一”始终成为连队建设的灵魂。
实现强军梦,精武强能是核心。立足岗位精武强能始终是确保部队能打胜仗的路径和最有效方式。2011年,我连训练任务由摩步专业向特种专业转换,不到一年时间,特种课目训练成绩全部达到优良。目前,全团16项特种训练课目中,有12项纪录为我连官兵创造和保持。这些成绩得益于全连官兵在长期军事训练中养成的与对手抢时间比速度的急劲、跟自己过不去的较劲、永不服输的拼劲、倒也向前倒的冲劲;得益于连队抓军事斗争准备的力度始终不松,战斗力建设的标准始终不降,大抓军事训练的热情始终不减。
实现强军梦,坚守本色是保证。我们连队建设发展之所以充满生机活力,靠的就是一代代官兵始终把“艰苦奋斗”作为连队的传家宝,做到学习上艰苦、思想上刻苦、训练上吃苦,在接力传承中保持本色。过去10年来,连队年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军事训练一级连,次次参加警备区综合性比武竞赛都是建制连名列前茅,有20人考上军校或直接提干。我们党和军队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只有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才能不断推动军队发展壮大,实现强军梦。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等重大命题,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肩负民族复兴重担的历史担当和兼顾推动强国强军的战略眼光,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深远战略意蕴和重大历史意义,为推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守。我们要深入领会中国梦、强军梦的内在联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气力保证。
一、实现强军梦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份,这决定了强军战略是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强军梦不但是中国梦的内在组成,也是其坚强支持。这一点,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具有根本性战略意义。
强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富国和强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富国是强军的基本依托,强军是富国的安全保障。强军梦不圆,中国梦也难圆。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但倘若没有相应的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作后盾,经济实力再强大也不能成绩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梦。要看到,国家越是富裕,就越可能引来贪婪眼光和进侵者,假如没有与之适应的国防气力来保障,就会堕入被动挨打的境地。据估算,雅片战争前,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3,但由于军事落后,清代的百万军队竟被数千英军击败,国家很快跌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历史昭示我们:能战方能止战,没有强大的军事气力作支持,国家的繁华昌盛就没有安全保障,实现民族复兴只能是空中楼阁。
强军是保证中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跃升的战略支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跃升,一方面,民族复兴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另外一方面,民族复兴碰到的阻力从未如此之大。这类阻力,在国内表现为深化改革要碰到很多深层次矛盾,在国际上则表现为我国和平发展会碰到史无前例的阻遏。当前,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扑朔迷离的国际情势。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祖国同一大业,推动___发展、反对和遏制“___”___活动、维护祖国和平同一任务艰巨;西方国家不断强化与我周边一些国家的军事和政治同盟关系,策划其挑起与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我们既要应对分歧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利益和气力格式的牵制,又要应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推动带来的现实安全压力;既要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大国以冷战思惟对中国融进国际社会和公平参与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秩序的抵制和阻碍,又要应对新情势下敌对权势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可以预感,国际社会的利益矛盾会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不断向我聚焦。在这样的情势下,以强军有效应对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复杂矛盾和严重挑战,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定选择。
强军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双赢的安全保证。中国梦的实现以寻求和谐、和平为先决条件。我们提倡各个国家、民族在发展中实现共存双赢,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华的和谐世界,决不会以实现中国梦侵害他国利益,但也决不会吞下牺牲我们国家、民族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苦果。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全,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___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气力”。这充分阐明了中国梦强军梦的价值底蕴是和平发展。因此,中国越强大,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气力也就越强大;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世界人民的福祉。我们要为和平发展、互利双赢提供战略支持,就必须做强包括军事实力在内的硬实力,为国家发展撑起强大的“保护伞”。
古人云:“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部队官兵读书学习,明的是强军之道理。在强军梦的牵引下,读书热潮满军营。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武警北京市总队十七支队,在与官兵的座谈中感悟军营读书的新情况新景观。
红色书籍理应成为军营阅读的主流
杨伟峰(支队长):我军的历史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历史。一部军史,万千风流。那些铁骨铮铮的英雄好汉,那些铁血硝烟的生死厮杀,是今天我们实现强军目标的教材。据我们调查,前辈们的功勋壮举、光荣传奇,今天的年轻一代官兵们最崇拜。所以《苦难辉煌》《长征长征》等红色书籍和其他军事题材的作品,一直是军营阅读量的书籍。
毋庸讳言,在少数战士的床头柜里,所谓“抓眼球”的书刊时有所见。我们并不反对官兵们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业余读书也不必强求一律。但是,红色书籍理应成为军营阅读的主流。我们既要春风化雨般地引导,也要理直气壮地讲清道理—要想当好兵,先要读好书。
读书不会成为政绩,却能形成风气
徐波(支队政委):读书不会成为个人政绩,却能形成单位风气。一个人的阅读习惯,体现着他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随着官兵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上世纪60年代初,我军取消基层文化教员的编制。时至今日,部队官兵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读书的需求和引导。
执干戈以卫社稷,颂诗书以涤心灵。支队党委把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写入政治工作指示,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当读书学习的带头人,不能把读书少作为“光荣的缺点”。向全体官兵做出郑重承诺,保证“月读一书”,并写出读书心得体会晒在政工网上请大家监督。领导干部书卷气多了,庸俗风气自然会减少,既开阔胸怀又减少应酬,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今日“惠兵”在心灵
陈杰(教导员):我们常说“育人惠兵”,而以往“惠兵”总偏重于解决衣食住行。这些问题当然要解决,但是,百年树人、长远带兵,丰富官兵的精神世界应成为今天“惠兵”的重点。
现在面临的新情况是,部队工作、训练任务重,读书时间常常得不到保证。我们由此入手,让读书成为各级组织的“惠兵”之举。比如,给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群众组织赋予引领读书活动的新职能;各级经常组织读书知识比赛、演讲和诗歌竞赛等活动;通过下拨专项经费,定期为基层读书室更换图书,明确指定每周的读书时间等形式,确保官兵有书可读、有时间读书。
读书不能“泛娱乐化”
彭文彬(副中队长):我们在基层官兵消费调查中发现,过去战士们的消费支出主要是购买肥皂牙膏、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如今学习开支占了一定比例,每月少则三五十元,多则数百元。
年轻人的广泛兴趣必然形成阅读的多元化选择。如何引导官兵在种类繁多、良莠不齐的图书市场选择适合自己的好书,无疑成为新时期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在士兵购书清单中,虽然励志类的占73%,但个别士兵入伍前就喜欢看玄幻、穿越类网络小说,入伍后依然首选此类书籍。读书属于个人兴趣爱好,不宜简单粗暴地批评制止,但却不能放任“泛娱乐化”,这对于培育战斗精神和净化警营环境十分重要。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王建烈(指导员):指出,“读书的原则和范围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这是提高官兵读书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基层读书应该重视功能性学习,避免盲目跟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自己的读书内容,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比如,我们支队担负着几十个国家使馆的警卫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执勤任务,官兵们都根据实际选学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日常用语,上级编印的《执勤口语100句》成为基层的热门书。
这就形成了一个读书的良性循环—既是第一需要,又是第一爱好,同时还成为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支队还设立了“学习成才标兵”专项奖励制度。近3年来,支队共有46人考上军校,拿到本科、大专文凭的达2000多人。
读书收获的附加值
胡逸群(大队长):忠厚培元气,诗书继世长。我的体会是,读书学习能够收获更多的附加值。我入伍前仅有小学文化,是军事过硬、文化“瘸腿”的干部。为此,在工作之余,我扎扎实实地读《史记》《资治通鉴》等国学经典。读这些书需要屏气凝神有静气,几年下来,除了学到丰富的知识外,还让我养成了一种从容不迫、不急功近利的心态。
我们有一个“士兵大讲堂”读书活动,战士们学习有什么体会,读了什么好书都可以上台去讲。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大家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通过这样的交流,集体荣誉感、官兵关系、战友感情等都得到提高。十五中队先后有49名士兵走上“士兵大讲堂”。许多人在家是“宅男”,不善与人交流,如今在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变得落落大方了。
不求学得热闹,只求入心入脑
刘鹏军(上士):作为一个基层战士,我热爱读书,但只图热闹的形式主义我视之为负担。我现在是代理排长,在我们排我是这样做的:第一,电视、网络、移动通信等电子媒体虽然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但不能一概而论。其实不论书的载体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是用眼睛看还是用耳朵听,只要书的内容健康向上,就能达到读书的目的;第二,读书笔记的篇幅多少、笔画是否整齐等并不重要。心得笔记,心有得而记之,不搞形式主义的检查评比;第三,业余时间提倡个性化读书,每个人的兴趣特点不同,你爱古典我喜现代,你读传记我看散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必像搞内务一样统一。
总之,不求学得热闹,只求入心入脑,读书就能成为官兵们的自觉,并且乐此不疲。
读书时间靠的是科学安排
李光振(上等兵):我曾在“士兵大讲堂”上与大家分享一课—《规划每一天,把握每一秒》。说实话,作为一个基层士兵,可供读书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忽视读书的借口。
人之差异在于学习,学习差异在于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我很享受微不足道的点滴时光,饭前5分钟读一张报,操课后10分钟背几个单词,熄灯前20分钟读一章书。如此,在合理安排中,我每天能节约出45分钟,保证每月可读完一本书。同时还要学会科学安排时间,比如大部头的书我留待整块时间看,而常备一些“口袋书”,见缝插针找时间读。
这里同样是大学
吴__:我是大学生士兵,从前总以为部队的读书水平不高,没想到战友们不仅爱读书,而且还自己编写书报。比如我们中队,除了人手一本读书笔记和剪贴本外,每个班还办起士兵小报,编写出《我在使馆区当兵》《我们激情燃烧的岁月》等10余本书,创作出《母亲与哨位》等歌曲。士官曹金良担任连队新闻报道员期间,发表新闻作品上百篇,退伍后被聘为《中国教育报》编辑。
这些都激励着我献身警营,因为这里同样是我的大学。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让人脱俗
张浩(排长):良好的读书环境能让人脱俗。如今在支队,最流行的礼物是书,最珍贵的礼物也是书。每年年初,上级机关给基层官兵赠书;新兵下连,干部给新兵赠书;一茬茬老兵退伍,带走军营记忆的同时,也留下一本本“爱心书”;就连警民共建,地方政府送的也是书……读书成为军营的时尚,读书人得到官兵的“点赞”,这已经成为军营的新景观。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部组织开展了以“读书铸就强军梦”为主题的“读书圆梦”成果汇报会。我坐在台下认真聆听着每一名官兵的发言。其中,某仓库保管分队分队长罗振能的发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罗在读书汇报中讲了他的一段经历:当兵临走那一天,母亲叮嘱他:“书没读好,但要当个好兵。”带着“再也不用读书”的一丝窃喜,小罗来到部队,没想到整天与深山竹海为伴,与洞库弹药为伍。起初,他和一些新战友因忍受不住连队艰苦的生活而想着调离。不久后,分部开展了“读书圆梦”活动。小罗本来不太爱看书,可每天看大家都忙着利用空余时间“充电”,他想找个人聊天都找不到。终于,仓库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小罗也捧起了书本。结果几年下来,他入党立功,转了士官,当了班长、代理分队长。小罗说,读书让他感到守山就是守心,守住了心,就能耐得住寂寞,深化转化读书成果,催生战斗力保障力,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罗的一番读书感悟,让我的思绪畅游千里,又回到了对知识如饥似渴的上世纪80年代。回顾34年的军旅生涯,自己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正师职领导干部,我深切感到,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成长、每一分收获,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培养,离不开对知识的渴求。坚持读书学习,才让我有机会施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1981年11月,我参军来到舟山某海防部队服役。说句心里话,当时我所在的连队比起小罗现在的仓库条件要艰苦得多。连队四面环山临海,不仅居住环境恶劣,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遇到大风大浪天气,补给船靠不了岸,连队官兵只能每天靠存储的咸菜就着馒头过日子。起初,我也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连队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打消了我的顾虑。因为从小我就养成了每天花上一个小时读书的习惯,所以新兵下连后,只要有空余时间我就钻进连队图书室,如饥似渴地学习。一天,营里要物色一名报道员,也许是教导员觉得我爱读书,是个能培养的好苗子,没过几天我就被调到营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1983年2月,我在连队采写的不过百字的消息,第一次变成了铅字发表,此后便接二连三地在《解放军报》、《人民前线》等报刊上发表稿件,半年后就被调到师部担任报道组组长。1984年9月我考入南京政治学院,作为全军首批新闻班的一名战士学员,实现了有朝一日能够坐在院校的知识殿堂里静心读书的心愿。
毕业后我辗转于多个单位,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工作,没变的是始终以读书立志要求自己,至今还保持着“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的习惯,力推的“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活动,已在我现在的部队蔚然成风,让官兵切身感受到“每天都是读书日”。34年来,我始终坚持自己动手写稿,过去是剪贴本、笔记本随身带,现在是电脑、移动硬盘跟身走,特别是在基层任主官以后,每每开会我都力求做到讲短话、讲自己的话、讲官兵爱听的话,注重写短文、写实文、写有感而发的文,以此推动部队各项工作的开展。
春风柳上归,正是读书时。今天,身处思想多元发展、科技飞速进步、文化激烈碰撞、信息海量增长的时代,我越发感到,唯有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才能在新军事变革的疾风骤雨中阔步前行。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读书意在探索未知,重在追求真知,贵在学以致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只有通过把从书中得来的新思维、新观念、新知识、新办法,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才能凝聚起强军兴军的力量,真正担负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
强军梦的心得感悟范文五篇相关文章: